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四百七十四章 轰炸东京(上)

轰1的原型“蚊子”战斗轰炸机在历史上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款战斗轰炸机,这是因为它不但是一款相当出色的轰炸机,同时空中格斗能力也很出色,要知道这个年代可没有什么超视距空战的武器,空中格斗能力基本上就是战斗机的全部了,历史上二战期间“蚊子”战斗轰炸机共击落敌机600余架,对于这款总产量不过几千架、而且以轰炸为主要任务的机型来说,实在是非常出色的战绩。

由此可见,“蚊子”无论是作为轰炸机、还是作为战斗机都相当出色,其中的关键在于轻盈机体和强劲动力带来的超强机动性,而与原型相比,轰1显然是“青出于蓝”,但由于造价比一般的战斗机贵得多,所以后来一度分管空军工作的胡卫东特别规定,除非是在特殊情况下,原则上不准拿轰1当战斗机来用,但即便如此,驾驶轰1的飞行员中还是涌现出了多名击坠数达到王牌标准(5架)的飞行员,当然,这与1940年歼1正式装备部队之前,解放军缺乏能与日军新式战斗机对抗的正牌战斗机型号,也有很大的关系

其实光看性能参数就可以知道轰1是多么地优秀,她在一次试飞中甚至飞出了642公里/小时的最大航速,一举刷新了当时飞机航速的世界纪录,也成为世界历史上唯一一款打破飞机航速世界纪录的轰炸机,而其原型“蚊子”则要到两年之后才超过这个数值。但那时换装了新型发动机的轰1已经开始挑战700公里/小时的大关了

由于中国目前独步天下的废气涡轮增压技术,轰1具有极其出色的高空性能,其实用升限达到了惊人的12000米,比其原型“蚊子”战斗轰炸机的11000多了整整1000米,而历史上以高空轰炸闻名的b29战略轰炸机的实用升限不过才有10000米多一点,与之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尽管b29战略轰炸机的可怕不仅仅是因为它飞得高

与其原型类似但又更胜一筹的是,轰1堪称是“轻型轰炸机的尺寸,中型轰炸机的载弹量。”,而且与“蚊子”只是在测试中显示出了载重方面的优异性能不同。自重不到5吨的轰1却在设计上就要求具有携带两吨炸弹执行轰炸任务的能力(航程较远的任务中则相应减小载弹量)。而后期的轰1双发改型(尺寸自然也放大了很多,自重增加到10吨左右,算是标准的中型轰炸机了。)更是可以携带整整8吨炸弹安全起降,这甚至超过了很多重型轰炸机的载弹量

轻盈的机体却具有如此惊人的载重。与轰1机身极高的结构强度是分不开的。这方面德国结构科学家的帮助固然功不可没。但更关键的因素还在于环氧树脂对泡桐木进行表面强化后产生的惊人效果。实验之初,“环氧树脂之父”(历史上他还当不起这个称号,但这个时空绝对当得起。)李格林就惊讶于这种新材料堪比普通钢材的超高表面硬度。而其后经过无数次的实验,这项工艺不断改进优化,使得这种新材料的综合性能更加优异,并根据承力构件、机体外壳等不同的用途而开发出了多个衍生品种,因此以其为机体材料制造出来的轰1乃至其后的歼1在坚固程度上较之铝合金飞机甚至更具优势,这是因为硬化泡桐木密度小得多而能够将飞机外壳厚度加大的缘故,这同时也等于给两款飞机披上了一层厚厚的装甲,使其具备了即使连胡卫东都没完全预料到的的惊人生存率

此外,以李格林为首的环氧树脂研究小组还进行了提高这类材料抗燃性的研究,虽然不可能改变其可燃的特性,但却还是成功地令其耐燃性大为加强,除非是在火中长时间焚烧、否则很难着火,这也就意味着只要不是被专门的燃烧弹打中,以之为材料生产出来的飞机基本上是烧不起来的,这就令其最大的弱点基本得到了弥补,毕竟二战时期飞机所用的铝合金若被燃烧弹击中后同样是会烧起来的,硬化泡桐木最大的弱点也只是与航空铝合金一样,这本身就已经是相当大的优势了。

早在轰1设计之初,胡卫东就考虑到中国机场数量严重不足,而对其续航能力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但依靠着无比轻盈的机身和不断更新换代的发动机,轰1在这方面足以令其满意,超过3000公里的最大航程令其甚至可以在轰炸了日本东京之后、油箱里还有足够返航的燃油,而这也正是胡卫东有信心逼迫日本当局让步的最大底牌

由于每僵持一天都意味着人财物力巨大的消耗,因此第一批6架轰1出厂后胡卫东就开始准备这次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堪称空前的超远程空袭了,虽然空军现役的战斗机中没有任何一种机型能够为轰1这次超出其作战半径的轰炸任务护航,但6架轰1的安全却不必担心,飞行员们只需在靠近城市之前就升到高空,日军现役的战斗机和高射炮便都够不着了

诚然,在12000米的高空投弹,那精度肯定是一塌糊涂,不过这6架轰炸机却并不需要进行精确轰炸,飞行员们只要能够保证将每架飞机上携带的1吨(为防万一,初次任务减少了携带量,后来实践证明燃油完全够用,载弹量便恢复到了设计中的2吨。)燃烧弹丢到日本东京市区范围之内就行了,这实在不是什么困难的事。而6架轰炸机虽然少了点,但是日式建筑防火能力极差,日本也缺乏现代化的灭火器材,火势一旦蔓延开来,破坏力要比6吨炸弹本身大得多。至于选择白天高空投弹而非像历史上美国火烧东京那样选择夜间低空(相对来说)投弹,主要是担心第一次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的飞行员们找不到目标,毕竟这种以日本民居为轰炸目标的特殊攻击确实是反人道的,虽然中国的报复理直气壮,但如果强求日共的同志在地面上做标记引路的话,人家感情上肯定还是难以接受,万一有人想不开叛变了,那损失可就大了,行事日益谨慎的胡卫东可不愿意冒这无谓的风险(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