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五章 模范县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五章 模范县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6:58 来源:笔趣阁

胡卫东这话刚一出口,就发现大家都以奇怪的目光看着自己,顿时明白过来,“我都忘记封锁这回事了,盐也是禁运物资之一,看来《闪闪的红星》里这一点倒是很写实的......”

“大娘,缴获里不是有一些盐吗?为什么没有加进去?”,胡卫东对刘海的老伴问道。

“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这盐得省着点吃。”,刘海老伴的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但胡卫东却不以为然,“加进去,不吃盐怎么有力气训练和战斗?咱们的实力上来了,自然可以缴获更多的盐,只有快速发展壮大,早一点打破敌人的封锁线,大家才有好日子过啊!现在只顾着节省,结果大家没有力气打仗,只能看着敌人为所欲为,大家一直过着苦日子无法翻身......”

“特派员是见过大世面的,我们听你的,老婆子,将盐加进去,大家也过过洋荤。”,刘海拿出了一家之主的气派,结果他老伴还是只舍得小心翼翼地在锅里加了小半勺,令胡卫东感慨不已,看来比起武力杀戮,老蒋的封锁政策对于根据地民众的祸害或许更大......

晚上胡卫东本想开个夜校,让村里的青少年、尤其是民兵们学点文化知识,却惊讶地发现大家多少都识些字,反倒是他却因为不怎么会写繁体字被小小地鄙视了一把,只能推托说回国后才学写的汉字,所以很多时候不得不用同音字来替代,大家对此都表示了谅解。

据刘海说,长冈乡的几个村识字率更高,12-18岁年龄段的青少年基本上达到了百分之百,他们这里七八成的识字率已经算是偏低的了,胡卫东这才想起记忆里兴国县可是苏区的“模范县”,这个独一无二的称号看来并不光光是因为兴国县的百姓最革命而已,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兴国县都是中央苏区最好的。不过仔细说来,在江西苏区最兴盛的那几年,除了边缘县份和游击区,苏区青少年的入学率都相当地高,这是国统区那些受到外国资助搞出来的试点地区都没有做到的。在这件事上,如今还在长征途中的“人民教育家”徐特立居功至伟......

不管怎么样,村里的青少年大多识字肯定是一件大好事,胡卫东对他们也愈发期待,甚至现在就早早教起了他们外语(注1),以备将来抗战之用。更令人高兴的是,刘海还告诉胡卫东一个秘密,原来当初红军离开时,兵工厂的大部分设备以及一门“重炮”因为无法带走,上面是要兵工厂将其炸掉的,但兵工厂上下却怎么也不舍得,另外也不想浪费有限的炸药,便将其中较有价值的那部分偷偷埋了起来,并告诉了刘海这个留下的老人,以便将来红军杀回苏区后可以取用。

虽然胡卫东考虑到现在人手不足,而不急于将那些宝贝起出来,但不管怎样,知道这件事后,胡卫东便开始在民兵中间暗自留心,以期从中找出一些值得培养的军工人才,身为顶尖军工专家的他很清楚,虽说历史上的人民军队主要是靠缴获的方式取得武器弹药,但赤色党的军工系统也绝对功不可没,而且随着自身的发展壮大与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其贡献是越来越大的,像三大战役这种双方兵力加起来超过百万的大战,若没有兵工厂生产的弹药支持,光靠缴获是根本打不起的......

次日,胡卫东便带着部分民兵出村与乡里的另外几个村子取得了联络,发现其中只有两个村庄被白匪军破坏之后,大家心里多少松了口气,而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各村都同意加入胡卫东倡导的联防体系,青少年们更是踊跃报名参加民兵队。这令胡卫东颇为感慨,“模范县就是模范县,不必等到刀架到脖子上才知道抵抗(甚至有些人刀架到脖子上都不会反抗),但也还是需要我首先带个头。中国人只要有人带头,就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更勇敢无畏,可一旦没人领头,中国人就立刻成为了外国人眼中的‘羔羊’,难怪当年一直要宣传‘主人翁意识’......”

考虑到敌人有可能刚好在民兵队主力出来的时候打到刘家村,胡卫东在出村前就作出了相应的安排,即准备三株消息树,敌人数量少于50就放倒一株,胡卫东看到便会马上回村救援,敌人已经接近村子就放倒第二株,民兵们必须加快速度、急行军赶回村子,而如果三株消息树都放倒了,那就说明敌人数量众多或者武器精良,村民们会自行钻山沟躲避,民兵队也就不要回村送死了,先派人摸清楚情况再决定下面怎么办......

正因为有了这种简单方便的远程通讯方式,胡卫东他们才敢一路向外,足足走出了数十里远,结果却又发现了一个遭到袭击的村子,这次大家到晚了一步,村子已经全毁了,死不瞑目的村民举目可见,数以百计的妇女和儿童被团丁们像牲口一样串成了几十米长的队伍,大概是准备带到外地去卖掉,除此之外村里大概已经没有幸存者了。看到这一幕惨绝人寰的景象,民兵们无不义愤填膺,但胡卫东还是立即示意大家沉住气,以免被敌人看出破绽。这个还乡团实力比上次那个强得多,不但人数足有四五十个,而且居然还有两挺轻机枪,如果硬来的话就算民兵队人数增加十倍也未必是人家的对手。

注1:日语里的“缴枪不杀”人人都得说溜了,方便将来抓俘虏,至于更高的程度嘛,只要愿学,胡卫东就肯教,不愿学也不强求,毕竟外语固然重要,也不需要人人都当翻译。除了日语,胡卫东还教大家英语和俄语,由于他一个人忙不过来,不得不让学到半桶水的民兵们互相学习,这种特别适用于师资匮乏时的学习方法也由此萌芽并在长期的实践中日臻成熟,为中国的工业化与现代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