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五百三十章 席卷中南(下)

当然,这也因为如今暹罗的华人比例远比后世高得多(最大的两次排华浪cháo都还没发生),拥有华人血统的混血儿也算进去的话更是要超过人口的半数,会说汉语的人口也相应较多,因此消化起来自然相对容易

类似的情况也存在于之前就占领了的缅甸、越南、老挝等地,虽然汉族血统的人口比例不如暹罗,但是中南半岛上的所有民族,无不是中国本土的56个民族之一,而且外貌特征也没有什么差别(相比而言,东南亚岛国如菲律宾、印尼的土著则因为血缘上矮黑种的比例过大,外貌上与华人有较大的不同。),所以同化起来并不困难。不过颇有些讽刺意味的是,历史上反汉一千多年的越南,血缘上反倒是与汉族最为接近的,其反汉的传统说到底不过是dú lì出去之后对于重新被统一回去的本能恐惧(就像很多文艺作品中的分身对于本体必然敌意极大一样)罢了,因此或许初期的同化会受到一些抗拒,但后面却反而会变得十分简单,毕竟现在已经不是交通闭塞的古代了,而且法国人的殖民大大削弱了越南人的民族意识,也对中国将其收回有着很大的帮助 . .

由于占领较早,这些地区的土改也开始得比暹罗更早。值得一提的是,中南半岛上进行的土改与国内的有所不同,不过这也是因为当地社会经济的模式与内地本来就不大一样。例如土地虽然也高度集中,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相对近代化的种植园经营模式。这些种植园除了其所有者获罪而充公转为国营的之外,暂时都维持了原状,只是种植园的雇工们被组织了起来,以限制种植园主的过度剥削。而像越南这种更近似于中国农村的,则基本沿用国内的各种土改政策,但是执行者不是来自国内的赤sè党人,而主要是当地的赤sè组织

由于胡卫东是准备将整个中南半岛都并入中国版图的,而当地的赤sè组织成员之中却不乏民族主义倾向明显的,这些人无疑是一个很大的隐患,对此胡卫东想出的办法是将初期的土改交给他们来执行。正所谓“做得越多。错误越多。”,干了土改这一超级得罪人的工作,想要找出问题来实在是太容易了。有了把柄在手,再想清掉那些对华怀有敌意的家伙。比如黎笋等人。那就方便干净得多了。而且还可以借他们的手。去干一些符合中国利益,但却会影响赤sè党形象或者引起当地人不满的工作,事后将责任推到那些执行者的身上就行了。反正有康部长在,这种事情他拿手得很

制定政治经济政策很重要,但抓紧时间将英法殖民势力彻底赶出中南半岛同样重要,攻占曼谷之后的第二天,胡卫东就命令野战军、也是全国唯一的一个全机械化军解放军装甲第1军作为全军的先锋,以“zhōng yāng突破”的战术打穿英国人构筑的“吉打线”,为野战军主力大举南下扫平障碍。

然而即使胡卫东也感到意外的是,已经是惊弓之鸟的英军在吉打防线被解放军突破后立即就丧失了抵抗的意识,纷纷向南溃逃,马仲英见状果断更改作战计划,不等后续援军跟来便孤军长驱直入,结果不到一个星期时间,拥有一千多辆坦克、装甲车和自行火炮的中国装甲军就杀到了新加坡对岸的柔佛巴鲁市。其间指战员们因为连续作战普遍疲惫不堪,有人便请示马仲英道,“现在大家都很疲惫、燃油也所剩无几,是不是先暂停追击,让部队修整一下?”

“我们是很困难,但敌人更加困难!英国人现在只要听到坦克的履带声,他们就会再次崩溃,我们决不能给敌人缓过来的机会!”,马仲英厉声说道,“至于燃油,可以请空军空运一部分,如果还是不够就先丢下一部分坦克和装甲车,只要保证数量不少于一百辆就行”

此时新加坡空军和海航的飞机都几乎已经损失殆尽;而远东舰队仅存的一些舰艇也不足以扭转战局,与其留下来被中国人的飞机全部炸沉或者俘虏,还不如撤到印度或者澳洲的海军基地、给皇家海军多保留一点元气。

而陆军虽然尚有十六七万(英联邦军队),但是jīng锐早已经在之前的一连串战役中损失殆尽,留守新加坡的基本都是二线部队(前线逃回的败兵不多,英军步兵可没有咱们这样能够跑赢装甲部队的铁脚板),不但战斗力一般,而且士气也因为英军这一两个月里的连战连败而低落到了极点,更要命的是,由于全机械化部队推进速度实在太快,英军甚至没来得及炸毁连结新加坡的石桥,结果居然让中国人的坦克和装甲车直接冲进了城内

从理论上来说,步坦协同是巷战最好的办法,但是二战期间的实战效果却普遍并不理想。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城市内高楼林立,死胡同应有尽有,如果没有步兵非常周密的配合,坦克面对不知来自何方(来自头顶上的攻击威胁最大)的攻击,其实是很脆弱的,可是对于人生地不熟的敌国城市,步兵想要迅速摸清敌方隐藏的火力点并不容易,因此坦克在巷战的表现就普遍不佳了,而装甲薄得多的装甲车就更是如此。

然而,新加坡却是一个特殊的城市,她虽然是英国的殖民地,但居民却大多是华人,虽然海外华人大多胆小怕事,但现在的形势却逼迫他们必须选边站队,而在解放军一路所向披靡的现状下,哪怕是那些黄皮白心的海峡华人都大多明智地选择了势强的一方,更不要说是心向祖国的传统华人了。有了新加坡同胞的帮助,马仲英的装甲部队在巷战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没有付出多大的代价就攻占了新加坡的制高点和水源地布基帖马高地,接下来无论是架起重炮猛轰,还是断掉英军的水源,对于新加坡的英军来说都将是灭顶之灾(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