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六百六十五章 得失之间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六百六十五章 得失之间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6:58 来源:笔趣阁

而胡卫东所谓“狭义”的“人民战争”即是大多数同志原来理解的“人民战争”概念,指的是战争中的具体策略,胡卫东的认识是通过广泛的敌后游击战增大侵略军的统治成本,并想尽办法减少其从占领区获得的收益(发展敌后根据地和侵略军抢地盘就是这个目的),让侵略者对那些土地的占领得不偿失,时间越长、占地越多,蒙受的损失就越大。而且在此过程中被侵略国无论是主力部队、游击队还是民众都得到了锻炼而变得更加强大,侵略军的实力则不断损耗,双方实力的对比此消彼长,就为决战和反攻创造了条件。

这种狭义的“人民战争”表面上确实与解放军的现代化和正规化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为若是中国的正规军足够强大,那么根本就不会有大片国土沦陷,这种立足于本土防御的战争策略自然也就没什么意义了。但是胡卫东却认为,以中国薄弱的底子,就算发展得再怎么顺利,也绝不可能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就建设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国,而即使中国的工业总产值成为世界第一,也不代表着中国的国力就已经是世界第一(其实现在的中国工业总产值就已经是世界第一了,而且超过美国一大截,有哪个认为中国已经超越美国了?),因为整体工业化水平要想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还需要再过一两代人的时间,再加上战争本身极具偶然性。即使国力占优,初期遇挫而失地千里也是很常见的事,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本土防御的工作始终不能放松,而“人民战争”也依旧重要,当然地位还是会有所下降的

说到底,“人民战争”是为类似抗战时的中国这样贫弱(强国也不是不能用,只是价值相对有限,不用也未必打不赢侵略者。)但却人口众多(相对于侵略国来说)的大国量身定做的防御性战争策略,本来就不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而如果是人口稀少的小国。采用这个策略反而可能遭受彻底灭族的大祸。除非敌人被牵制住了不能出全力,或者顾忌国际影响而不敢像日德那样大肆挥动屠刀

而纳粹的镇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犯下那么惨绝人寰的罪行也不可能没有代价,除了与英国彻底结下死仇之外。也给了盟军同样下辣手的足够理由。原本美洲还有一些国家(如阿根廷)亲近轴心国来。希望藉此摆脱美国的控制,但在美国人利用德国海军无力与自己正面抗衡、而空军又距离过远而难以发挥实力的弱点,毫不客气地派出海军和陆战队以雷霆攻势迅速登陆并横扫了爱尔兰岛。将爱尔兰总统等众多反英人士抓住枪毙或者关押,同时扶植起傀儡政府后,不但爱尔兰共和国被迫交还好不容易收复的北爱尔兰给英国、同时退出轴心国阵营加入盟国,而且也对其他国家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至少在德国展现出保护它们的能力之前,那些反美反英的小国暂时都不敢妄动了

光复爱尔兰是罗斯福力排众议的结果,也被后世认为是一招稳住盟国阵脚和欧洲战局的妙招,但代价却也是极大的,由于海军主力一直滞留在大西洋海域,没有对手的日本联合舰队与德国远东舰队自然肆无忌惮起来,虽然日德海军都不敢进攻美国西海岸,因为以数量有限的舰载航空兵去挑战美国数以万计的陆基飞机与找死无异,但日本还是抓紧时机在西太平洋抢下了大片地盘

到1942年4月底的时候,日本不但完全占领并加强了对菲律宾、东马来亚和荷属东印度的控制,还先后攻占了在美国鼓励下独立的原葡萄牙殖民地东帝汶和美国当初从日本割走的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帕劳群岛,并夺取了美国在太平洋上的重要海军基地关岛,由此解决了威克岛中途岛瓦胡岛夏威夷岛这条岛链侧翼缺乏保护的软肋。

为了扫除进军澳大利亚的阻碍,日军随后又发动了所罗门群岛战役,由海军陆战队的3个步兵旅团主攻,总兵力接近3万人,而且武器装备与美军相比毫不逊色,还有日本海军第一航空舰队和德国远东舰队联合提供海空支援,实力空前强大。

而此时所罗门群岛的美军虽然抓紧时间补充了大量兵力和给养,但美国海军部担心分兵被强大的日本联合舰队各个击破,而没敢从将留守本土(当时全部3艘可用的航母和5艘战列舰都在支援陆战队进攻爱尔兰)的4艘战列舰和1艘提前完成维护的航空母舰派来支援,派出的最大军舰也不过是重巡洋舰,碰上日德联军的8艘主力舰只能落荒而逃,而且一旦被敌人的舰载机发现,就连逃跑都很不容易

失去了海军支援的所罗门群岛美军只能依靠岛上紧急进驻的陆基航空兵保卫各岛,然而此役日德联军拥有2艘战列舰,而所罗门群岛上又没有能够威胁到它们的大口径要塞炮,便无需再让舰载机部队顶着敌军强大的地面防空炮火发起对地攻击了,它们只需保护好两艘金刚级战列舰,让它们的巨炮逐一摧毁各岛的机场就行。

结果无奈的美军海航陆航飞行员们反而被迫驾机主动对日军舰队发起了攻击,而在日德军舰猛烈的防空炮火与日德舰载战斗机群的夹击下损失惨重,在整个所罗门群岛战役期间美军被击落的飞机不下300架,而日军仅仅损失了1艘日本驱逐舰和21艘战斗机,而德军更是仅有3架飞机被美军战机击落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海军部早在珍珠港事变后就不断将潜艇调往太平洋战区(反正德国现在制海权又没了,美国潜艇留在大西洋也没事干。),到1942年4月初的时候总数已经超过60艘,但因为巴拿马运河中断后,它们必须绕远路走美洲南部合恩角航线,加之潜艇的航速又比不上水面舰艇,结果耽搁了不少时间,还因为太平洋上的岛屿不断丢失而一再收缩活动区域,实在是憋屈万分。但由于日军反潜能力的低下,它们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以仅仅损失2艘的微小代价击沉了11艘日军运输船、18艘商船和3艘驱逐舰,如果不是鱼雷引信问题导致鱼雷命中目标后只有不到一半会成功引爆(历史上比这还糟,不过发现问题后美国解决的速度还是很快的。),战果还要出色许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