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七百六十八章 库尔斯克会战(上)

高加索山区牵制住了德国目前最精锐最强大的南方集团军群主力,再加上巴尔干的铁托游击队与英国人也都拖住了大批德军,使得侵苏德军可用的机动兵力几乎枯竭见底,苏军统帅部敏锐地发现了这个战机,果断地发动了震惊世界的库尔斯克会战

由于美国援助力度的迅速加大,苏联技术装备的损失迅速得到了恢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与历史上美国只肯援助类似p39“飞蛇”战斗机这种美军自己看不上的二流机型不同,这个时空盟国面临的艰难处境、以及目前美军自己没法上阵的窘况使得美国人再无保留,他们甚至将自己目前都才刚刚开始装备的最先进战斗机p51d都送了出来,这种历史上二战期间最优秀的战机令苏联空军的指战员们喜不自胜,也进一步坚定了苏军统帅部大举反攻的信心。

而美军援助的m4谢尔曼坦克虽然性能比t34/85(前提是t34/85并非粗制滥造)稍逊一筹,更不及苏联不久前刚刚开始装备部队的中型坦克t44,但其庞大的数量却使得之前元气大伤的苏联装甲部队得以迅速重建,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人还体贴地给这些m4坦克换装了柴油机与苏式口径的火炮,使得苏军指战员能够迅速掌握这种舶来品并降低了后勤压力。

除了这些美帝支援的战争利器,苏联自己研发的很多新式武器也在这次大会战中一一亮相。除了前文提到的t44中型坦克,威力更加强大的斯大林3重型坦克也比历史上更早地定型服役。在空军方面,苏联最新型的战斗机拉7加入现役,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p51d战斗机的数量不足,而同样是提前定型入役的伊尔10攻击机也大大加强了苏联空军的对地攻击能力、特别是反坦克能力

之所以将这么多种新式武器一下子同时投入战场,苏联人也是学习了德军的成功经验,希望以此在库尔斯克战场上获得压倒性的优势。在斯大林和朱可夫看来,有了这么多的新式武器,再加上苏联倾尽全力调派出来的百万大军,绝非如今兵力已被大量抽走的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可以抵挡。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德国人同样有雪藏的秘密武器一直没拿出来,正等着给苏军主力以致命一击呢!

苏军的进攻初期十分顺利,在其制空权的保障下,苏联重整旗鼓的装甲洪流给予了敌人沉重的打击。他们几乎没费多少气力就收复了重要的交通枢纽奥廖尔。毙俘德军1万余人、仆从军3万余人、伪军2万余人。取得开门红后。苏军的兵锋直指库尔斯克,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南方集团军群主帅曼施坦因这时已经秘密返回了哈尔科夫。并临危受命出任库尔斯克反击战的最高指挥官,统一指挥中央集团军群主力和南方集团军群留在乌克兰的部分军队。

曼施坦因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小胡子要求启用那三种已经雪藏了至少好几个月的秘密武器,小胡子也看出这次会战很可能将决定苏德战争的最终结果,当即慨然同意

首先到位的是转场极快的一百余架me262喷气式战斗机,由于中德秘密合作的影响,这个时空的me262与历史上的同名型号差不多晚了半年才定型入役,但性能上却有了明显的提高,已经相当接近于历史上美苏两国的首批战后喷气式战斗机(例如米格15原型和f84)的水准,而可靠性更是远非历史上的me262能够相比。同时因为雪藏了好几个月的关系,德国飞行员有了更多的时间加强训练,因而对这款人类历史上第一款批量生产的喷气式战机也更加了解和熟悉,实战中自然更能发挥出它的长处和优势。

因此当me262喷气式战斗机出现在战场上之后,很快就给了苏联红军迎头痛击,仅仅第一天里苏联就有超过500架飞机被击落(其中大部分是me262的战绩,但也有200架左右是其他机型与地面防空部队的战果。),牺牲的飞行员多达两百余名,其中包括7个“苏联英雄”,甚至就连苏军头号空战王牌列奇卡洛夫都被击落,所幸这只“九命猫妖”比较命大

取得了如此惊人的战果,me262喷气式战斗机却只损失了不到十架,交换比高达1:30以上,令全世界都为之震惊。以常理来说,一种战斗机无论性能多么先进,但只要双方的攻击武器一样,交换比怎么也不至于达到这么悬殊的地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听过列奇卡洛夫的报告后,波克雷什金很快就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由于德军新型战机的平飞速度甚至比苏联飞机的俯冲速度都快,而升限也远远超过了任何一种苏联飞机,因此一旦被其盯上,苏联飞机无论如何做动作都没法摆脱,反而会因为做摆脱动作中无法反击而被敌人打出剃光头的战绩,反倒是那些跟敌人拼命的苏联飞行员有可能将敌机打下来,虽然难度还是很大,但总要好过被敌人毫无代价地狂刷战绩。

接到波克雷什金的汇报后,斯大林当即亲自签署了一份重要的命令,要求苏军飞行员在遇到敌人的新型飞机时必须毫无条件地冲上去与其搏命,如果逃跑避战(而且被人发现)将以投降罪论处。

此外,斯大林还听取了波克雷什金的提议,不惜付出机体稳定性下降的代价,将几款主要战斗机上的机炮口径加大到30mm,以获得相对于德机航炮射程和威力上的优势以平衡飞机性能的巨大劣势;同时苏联空军还开始从陆军野战部队里大量招收作战勇猛而且射击精准的老兵突击训练成飞行员,他们的飞行技术在短时间内或许很难比得上科班出身的飞行员,但是在之后会成为主流的“空中拼刺刀”战术下,他们的勇气与射击精度却是传统模式下培养出来的那些飞行员很难比得上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