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二十六章 中国保尔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二十六章 中国保尔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0:36 来源:笔趣阁

比起兵员,带走几千名技术工人和潜质较佳的少年,是胡卫东心目中更大的收获。为了劝说他们跟自己走,胡卫东的节操掉了一地,坑蒙拐骗全用了,对于某些他志在必得而又死不听劝的人才,胡卫东甚至采取了强制措施,就算绑也要将他们绑走。“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为了避免被这位行径更像土匪的红军师长一怒之下给崩了,萍乡各大工矿企业的技术骨干们只得垂头丧气地卷起铺盖、带着家人一起登上了这条前途难测的贼船......

对于胡卫东霸道的做法,包括何胡子在内的很多老革命都看不下去了,但胡卫东却振振有辞道,“为了建设中国的大工业,我没有别的选择,如果将他们留下,这些人一辈子大概也就会满足于挣钱养活家小,但是在我的组织下,他们却可以成为中国工业化的奠基人。中国连沦陷的东三省在内,重工业部门的产业工人不超过一百万人,而西方却数以亿计,也就是说按照正常的模式他们搞科研的速度会是我们的几百倍!如果考虑到质量上的差距,就更加令人绝望,我们唯一迅速赶上西方的办法,就是像苏联那样集中有限的人才对某些领域进行重点攻关,因此每一个人才,每一点时间,我们都不可以浪费!”

“那也应该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怎么可以像土匪一样......”,何胡子虽然知道胡卫东所言不无道理,眉头还是紧紧皱着。

“这些技术工人收入不低,光靠嘴皮子,谁肯冒着掉脑袋的风险跟我们走?”,胡卫东反问道。

何胡子叹了口气,默然无语。

“何老你放心吧,中央若是追究责任,都算在我身上好了。”,胡卫东笑道。

何胡子立刻就吹胡子瞪眼睛道,“这怎么行?”

虽然胡卫东固执己见,但何胡子的某些话他还是听进去了,毕竟现在独立师随时都可能卷入战斗,保证军事上的胜利才是第一位的,如果独立师被打散了,那带上再多的技工也毫无用处,反倒白白令其送了性命。因此胡卫东虽然心中万分不舍,但还是忍痛将技工中那些年老体弱跟不上队伍的、子女因为年龄或者身体等原因而不能远行的都留了下来,只带走了一千多个技工、几十个专家以及数千名有一定文化基础而且心灵手巧的潜质少年。其中那些少年只是胡卫东为将来打算而挑选的,暂时他还没功夫亲自教育,但在浏览名单时胡卫东却意外地看到了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吴运铎”......

“对啊,我怎么忘记了,好像就是这一年吴爷爷因为安源煤矿裁员而被迫跟着父亲逃荒去了湖北大冶,看来我运气还不错,要是晚来一点,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碰上了......”,胡卫东一拍大腿道,由于“吴运铎”这个名字并不常见,加之其独特的脸型,胡卫东一下子就确认这个现在还有点腼腆的少年正是后来闻名世界的“中国保尔”......

这个一开始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的少年矿工,历史上进入新四军兵工厂后的第三个月就靠着简单的工具制造出了一支质量合格的步枪,一年之后,就成为新四军的军工骨干,两三年后就成为了红色军工之中最为杰出的人物之一,可惜历史上由于工作条件恶劣,吴运铎终因多次实验事故而重度伤残,到了解放后已经只能从事指导性的工作,否则以他出类拔萃的天赋和天下罕有的勤奋,很有希望成为世界一流的军工大牛。

对于吴运铎这种在应用科技方面潜力巨大的天才,胡卫东采取的教育方法是让他边学习边实践,通过实践明白自己需要学习的科目与具体内容,学习一段时间后再拿到实践中去应用以检验自己学习的成果,如果还是不行就继续学习,直到课题完成,其间有实在无法克服的困难才许来找自己求教,以培养其独立思考的习惯。这种教育(学习)方法是历史上瓦特与卡拉什尼科夫等半路出家的伟大发明家的成功经验,对于实践强于理论的吴运铎来说简直就像是量身定做的一般,使其以令人惊叹的速度迅速成长为世界一流的军工专家......

胡卫东从萍乡带走的不仅仅是人,还有大量的财富物资和工业设备,虽然矿山铁路与兵工厂实在不是一个路数,但胡卫东还是能够凭借其多年的军工经验,从中找出那些兵工厂可能用得上的机器设备乃至零部件。何况胡卫东想要建立的不仅仅是一座兵工厂,而是一个以其为核心的完整工业系统,所以铁路、采矿之类的机械本身其实也是有用的,前提是能够带走......

在搬运拆卸设备的过程中,刚刚才学会机械制图的吴运铎展现出了与生俱来的独特天赋,他居然硬生生地将几台最重要的设备的精细结构全部记在了脑子里,然后将其拆成各种一个人就能携带的零部件全部打包带走,直到后来找到了稳定的落脚点后他再一个人靠着回忆将这些机器重新组装了起来,当场吓尿了一片人,这得有多么妖孽的空间想象和记忆能力啊?胡卫东这才明白当年人称吴运铎“什么样的枪炮子弹一看就会造”并非全是虚言了......

不过,仅靠这种天赋最多也只能当个“山寨之王”,而且由于这个时期的中国材料工业极其落后,光会依葫芦画瓢是不行的,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得不使用性能差得多的替代材料,那么机械的机构就必须进行调整以适应这种变化,否则难免会出现各种安全事故。所以对于吴运铎来说,冶金、化学、机械、数学、材料等诸多相关学科他一样都不能落下,学业负担之重远远超过了后世的所谓“应试教育”(其实中国的学业负担也就比西方国家重一些,日韩与毛子东欧的学业负担都比我们更重,中国应试教育的问题其实在于知识量少而题目难做,逼得学生将脑子都用到解题技巧之类的小聪明上去了......),但对异常好学的吴运铎来说,却是乐在其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