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六十章 工业建设(上)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六十章 工业建设(上)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0:36 来源:笔趣阁

毛毅可看后不服,让人带话说,蒋委员长没能干出成绩是因为国家内忧外患、困难太大,中央政府虽然资源多,但负担也大,不能据此认为蒋不如阎。

“那我就与先生打个赌吧,若我们能在一个月内制造出比中正式更好的步枪,先生从此就为人民工作如何?”,胡卫东写道。

而毛毅可的回答是“若如此,鄙人纵为一小工亦无怨,但恐将军言过其实尔。”

此后毛毅可一直很安分,胡卫东没派人强行进去,他也没有任何过激的举动,只是耐心地呆在里面,对胡卫东派人送去的食物和生活用品也来者不拒,全然不担心胡卫东从中捣鬼。为此有人向胡卫东建议在食物中下点迷药,但胡卫东却摇头拒绝道,“信用要想建立起来很难,破坏起来却非常容易,我们不可因小失大。而且毛先生熟悉工厂情况,本身又是枪械专家,若能投身革命,对我党我军的军工事业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完成与毛毅可的赌约,胡卫东抛下军务亲自主持新枪的研发,刘鼎等兵工厂的技术骨干也都废寝忘食地投入到工作之中,而年轻的吴运铎则更不会放过这一难得的学习机会,他就像一块干燥的海绵一样贪婪地吸取着前辈们的知识与经验,技艺与见识都有了惊人长足的进步。

胡卫东一开始是想要搞出最为经典的ak47来的,以巩县兵工厂的设备条件,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考虑到如今中国可怜的子弹生产能力,胡卫东最终还是选择了历史上建国初期由苏联sks半自动步枪改进而成的56式半自动步枪。这种枪型历史上从建国初期一直用到对越自卫反击战,其间甚至挤掉替代它的63式自动步枪而重新列装正规解放军,经典程度自是不必多说,胡卫东虽然对枪械远不如对大炮和弹药那样熟悉,但这种经典枪型的结构他还是了如指掌的。加上手边又有刘鼎这个历史上杰出的军工专家与不少优秀的技术工人帮忙,胡卫东只花了三天时间就将第一把样枪造了出来。胡卫东一开始还想给其安上战术导轨,但却很快发现要想加上这个设计,整枪的设计也必须有所调整,时间上只怕来不及,而且现在还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内科技工业又极其落后,连个瞄准镜都贵得要死,战术导轨的意义其实有限,反倒是若被鬼子学去会很麻烦,因此胡卫东果断地抛弃了这一目前没有太大意义的设计,直到数年之后生产出来的八一式突击步枪上才开始应用......

但目前这种步枪所配备的7.62mmx39mm中间威力弹还未问世,胡卫东不得不带领大家加班加点改造子弹生产线,总算是赶在约定日期之前半天试生产出了可以使用的枪弹,这下毛毅可终于无话可说了,乖乖地离开了弹药库听候胡卫东的差遣,但他的脸上却满是喜悦和兴奋,因为他归国这么多年了,现在才总算是看到了中**工崛起的希望,所以对那位十分器重自己的蒋委员长,他只能说一声“对不起”了......

虽然造出了样品,但若想要大批量地生产,胡卫东却发现并不像他原先以为的那样简单,虽然德国产特种钢的质量比历史上先后用于该枪的苏联50ae、50az特种钢、30grni2mova合金钢(枪机)与国产的替代品50ba枪钢和30grmnmotia合金钢(枪机)只好不差(注1),但问题是国内不能生产,全得依靠进口,价格高昂不说,而且很难买到并运进苏区。为了避免库存的德国特种钢用完之后兵工厂无米下炊,胡卫东决定建一座特种钢材厂,同时设法外购铬锭,以满足某些部件镀铬的需要,尽快实现56式半自动步枪的完全国产化。

此外,胡卫东还提出了建设“一条龙”军工系统的设想,除了大力建设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的采矿、采石、有色冶金(主要是铜、铅、锌三样)、石灰、水泥、耐火材料、普通玻璃等基础工业之外、还要设法解决炸药、钢材和电力的供应问题。

其中,制造炸药所需的化学原料当中,硫酸是重中之重,而巩县兵工厂生产化学品的“新厂”里虽然已经有一个发烟硫酸厂正在建设,但该厂却是以硫磺为原料的,成本高昂不说,而且还得大量外购。胡卫东记得这一带盛产黄铁矿,以此替代硫磺作为制造硫酸的材料,完全可以自给自足,而且成本也会大幅度下降。但是使用黄铁矿作为原料,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沸腾焙烧技术才行,好在这种技术先进是先进,工艺难度却并不大,历史上50年代中国就能自主研发成功,以巩县兵工厂的条件,加上胡卫东这个“先知”的指导,立刻上马都没有问题。而沸腾焙烧炉除了可以利用黄铁矿等便宜的含硫矿物作为生产硫酸的原料之外,对燃料的要求也低得惊人,就连一般情况下几乎没用的煤矸石也能在沸腾炉中充分燃烧,因而进一步大大降低了成本,这在后来的火力发电厂的建设中有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建造沸腾焙烧炉的过程中,胡卫东对于后世流态化技术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并将其应用到更加广阔的领域之中,使得操作连续,生产强化,过程简化,为后来中国化学、石油、冶金、原子能等众多工业部门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注1:材料工艺因为保密较为容易,使得先进国家可以长时间保持优势,那些后进国家(不包括崛起初期的德国、美国,因为它们的科技水平一开始就很高,差距只是在经济总量上。)除非获得大面积的技术转让,否则要想在材料方面大幅度、全方位地缩短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几乎是不可能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在很多领域已经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唯独材料方面仍远远落后于西方(中国发动机不行归根到底也是材料问题),平均有半个世纪的差距,而德国又一直是材料科学的龙头老大,即使是二战之前的德国,在不少方面也都比后来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更强,何况56式半自动步枪其实只是二战时期的产品,材质方面不如德国货很正常,当然性价比就另当别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