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一百三十二章 爱才如命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一百三十二章 爱才如命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0:36 来源:笔趣阁

青霉素虽然好用,但有一种民国时期危害极大的传染病它却是治不了的,那就是结核病,历史上这要等到1944年链霉素发现后才能医治,而链霉素对于胡卫东这个生物与医药的双重外行来说远比青霉素难搞得多,所幸他刚好知道对于结核病效果更佳的“异烟肼”的化学构成。不过,虽然异烟肼的结构并不复杂,但要实现工业化生产,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来胡卫东没有那么多时间进行研制,二来医药产品的质量要求与工业用化学药品是完全不一样的,可是这个年代中国却根本没几个药物化学家,因此这件事只得一直搁置,所以现在黄鸣龙的到来无疑是雪中送炭。

目前西方国家由于国民卫生防疫知识的日渐普及,结核病的患病率逐年下降,因此异烟肼将来的利润空间将远不能与青霉素相比,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它的价值或许更大,结核病、尤其是被称为“肺痨”的肺结核不但直接杀死了无数患者,更间接地毁掉了无数家庭。因此,价廉而高效的异烟肼若能大量生产,其意义怎么高估也不为过

黄鸣龙一看异烟肼简单的结构式,立刻打包票可以在一个月内完成它的工业化生产流程设计,但他也不禁对胡卫东怎么找到这种化合物、并且确认它对结核病有特效而感到奇怪,好在胡卫东早有准备,推说他这是他昔日想要研制一种高能燃料时意外发现的,黄鸣龙自然知道以异烟肼的成分结构来看燃烧热值肯定不低,便打消了心中的疑窦,但胡卫东在他眼中却愈发显得高深莫测起来

海归与国内大专院校的师生胡卫东自然是很重视的。但名单中一个籍籍无名的小锁厂老板的名字却令他更加高兴,张浩见状错会了意。感慨道,“这位沈老板为了抗日救国将家产全部都变卖了,只带着工人和机器来到我们苏区,还表示说在将鬼子打跑之前机器可以借给我们无偿使用,只要是他能干的工作,随便我们安排,这种高风亮节,我们党内的一些同志都比不上啊!”

胡卫东见张浩理解错了,却又不好解释,只得嗯嗯了两声作为回复。其实。胡卫东之所以会一下子激动到近乎失态。并非仅仅是因为那人的品德

张浩口中的那个锁厂老板是上海“利用五金厂”的老板兼工程师,他在一个月前听说了红十五军华北抗战的英雄事迹后,毅然变卖全部家产,带着所有愿意同行的工人与厂里的10台机床费尽千辛万苦来到了洛阳,由于一路上为了通关而打点的花费。这位小老板现在除了机器已经几乎一无所有。但在胡卫东眼里,光是这个人本身就至少值一百万、不,一千万块、甚至是一亿块大洋,因为他是后世赫赫大名的沈鸿啊!

沈鸿于1906年5月19日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小学都没读完就因病辍学,此后就再没机会接受正规教育,但他一直勤奋自学,知识与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他设计制造的弹子锁不但填补了国内空白。还成功地远销海外,沈鸿也因此在国内有了一点名气。但胡卫东却明白这对沈鸿来说仅仅是一个开始,如果历史轨迹不发生改变的话,沈鸿将会一点点成长为世界级的机械专家,并对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作出罕有人及的卓越贡献

因此,现在胡卫东看中的自然不是沈鸿目前的技术能力。而是他那简直是深不见底的无穷潜力,尽管沈鸿现在已经不算年轻了。要知道,历史上沈鸿基本没受过什么正规教育,实践的条件也极其落后(这一点爱迪生等人的条件比他强多了,世界顶级的科技水平与工业基础摆在那里。),其中37-55年之间这么长时间内由于环境所限,他在实践中几乎没有什么提高的空间,但他最后依然成长为无人可以忽视的世界顶级机械专家,其对机械的卓越天赋是显而易见的。

其中最神奇的莫过于历史上的万吨水压机项目,沈鸿不过仅仅在苏联参观了一下,连其内部结构也不知道(不过也正因为这样,逼我们研发出了不少独有技术。),回国后却在伟人的支持下硬是将中国自己的万吨水压机搞了出来,而且他同时还负责另外八个大项目,也都取得了圆满成功。而且与一般的专家只专精于一两个小领域不同,沈鸿从小巧精密的弹子锁、到体积庞大的水压机、轧钢机、水轮机,每个领域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这在世界科技史上也不多见

此外沈鸿的领导力与管理能力也非常卓越,这对一个科技专家来说无异于如虎添翼,而且胡卫东很清楚,别说是现在的苏区,这种既擅长科技研究又具有领导力和管理才能的综合性人才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都是到处抢着要,这无疑令沈鸿的价值进一步增加,要知道目前中原苏区虽然科技人才已然不少,但这种科研与管理双优的杰出人才,满打满算也只有竺可桢、孙越崎、李四光、华罗庚这区区四个人而已,甚至即使加上有培养潜力的也不到十个

对于沈鸿这种自学能力极强(其实沈鸿经过二十年的自学,现在的文化水平已经超过一般的大学生了。)、而且社会阅历已很丰富的成年人,胡卫东觉得自己没必要像对吴运铎那样手把手地教导,只是给他特别开了一张通行证,让他可以随意到苏区任何一个学校和工厂学习观摩、甚至参加生产实践,同时建议他尽可能地多学几门外语(目前已经自学掌握了英语),反正苏区现在教材与教师都有。沈鸿历史上在穷山沟里一呆十几年、最后都能成长起来,如今条件好了那么多,他究竟能够成长到何等程度,胡卫东对此充满了期待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