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少年之烽火岁月 > 第318章 山地攻坚战 二

少年之烽火岁月 第318章 山地攻坚战 二

作者:我是巴图鲁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0:37 来源:笔趣阁

第318章山地攻坚战二

独立团的几个攻击营用大量的炸药包对国民党坚固设防的阵地逐个爆破,没有别的办法,守军的地势太占便宜,只好迎头硬上,沉闷的爆炸声接连不断。

只不过独立团从三个方向同时开始攻击,山上的国民党守军兵力无法集中,每个排的身后都有大量的高射机枪和重机枪掩护火力,密集的弹雨泼水一样在前面开路。

几挺重机枪或者高射机枪集火射击的威力很恐怖了,暴雨般的子弹把国民党的军队打得抬不起头来,占领延安一年多了,呼风唤雨的时候过去了,国民党的部队和解放军作战也尝到了被压制的滋味。

碉堡的射击孔是战士们重点照顾对象,营属的重机枪进行不间歇的射击,马克沁是水冷式,长时间射击不用更换枪管(捷克式就不行了,二百发子弹打出去再不换枪管,子弹就得掉脚面子上,从小鬼子手里缴获的弹仓式供弹的歪把子就更啥也不是了),每一箱的弹药是三百多发,火力的连续也非常好,碉堡的射击孔周围全是子弹打出来的小坑。

国民党守军的火力刚一冒头就被打掉,再换上去一个射手没坚持几下又被*掉,连着被打掉几个就没人敢上去了,长官有命令也不行,什么命令也不如小命要紧,有的人会说了,敢不执行命令不是可以枪毙吗?那得看什么时候,仗正打得要紧的时候,枪毙士兵没准会引起兵变的,再说了士兵手里也有枪,弄急了还兴许给你来上一家伙。

防守一方的火力没办法连续,这就给前面的攻击部队减轻了很大压力,战士们不停地喊着:“炸药包,快上炸药包。”后面的战士则是不停地把前面所需要的武器弹药送上去。

李勇组建部队的时候就很多地考虑到单独作战的问题,单独作战最大的困难就是后勤补给了,所以每个营里都有一个专门负责后勤的辎重排,团里设辎重营,这时就看出好处了,战斗开始不到两个小时,战士们手里的弹药就开始告急,特别是作为主要武器的炸药,消耗量很大。

没有对付固定目标的远程武器(直瞄武器),九二步兵炮和七五野山炮都被纵队调走了,战士们只好用人往上送炸药,这还是独立团,后勤保障做的好,搁别的部队连炸药都不见得够用。

不过因为每个战斗营都有一个专负责后勤的辎重排,所以攻击部队的弹药还显得很充足,部队一点一点地向山顶接近。

有了大量的弹药,有了不断射击的掩护火力,战斗进展还算顺利,可就是这样独立团的伤亡也越来越大,牺牲和负伤的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地被抬下来(在担架上脑袋冲后的是还活着的,脑袋冲前的是牺牲的)。

黑夜中的攻坚作战想没有伤亡太难了,看到不断被抬下来的战士,李勇的火气一点点的升高,他最看不得的就是自己的兵被敌人的火力杀伤,虽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紧张地观察战斗进展的李勇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前一阶段战斗独立团缴获了一些用来对付坦克和装甲目标的火箭筒,现在正是用这些武器的时候,这些家伙都已经装备到各个营极的作战单位了,按道理说已经形成战斗力了,这战斗打到两个小时多了怎么也没看见或者听见这些单位使用?

三个攻击营的步话机里传来了团长李勇的声音:“伤亡这么大为什么不使用火箭筒,你们每个营不都是有一个火箭筒班吗?”

其实李勇还真是错怪了这些指挥员了,前一阶段确实是缴获了一些反坦克的火箭筒,每个战斗营也编了一个专门预备打坦克的反坦克班,但是缴获的数量太少,更加宝贵的是那些反坦克的火箭弹更是没有几发,每个营都象看护眼珠子一样把几发火箭弹当做压箱底的宝贝,训练的时候连一发实弹都舍不得打,留做以后万一碰上敌人的坦克时使用的。

独立团成军以来还没正式和敌人的坦克交过手,这些穷八路出身的指挥员觉得有了这些宝贝关键时候底牌就多一些。

听到指挥员汇报说没舍得用,李勇是又好气又好笑,用步话机喊道:“有什么舍不得的,我们战士的生命比任何武器都重要,拿上去,把敌人干掉,只要我们把仗打赢了一切都有,打输了连命都保不住还要什么武器。”

独立团的步话机是一个连通的频道,李勇这么一喊几个营都听得很清楚,三营长马长胜和四营长宁金山以及何翠花都是下了狠心了,既然团长有命令那就用吧,几个营部直属的反坦克班马上冲了过去。

冲是冲过去了,可是那几发火箭弹实在是舍不得用,冲上去的这个班长就跟最前面的指挥员(攻击排的排长)商量起来,还是尽可能用炸药,不到关键时候还是省着点好。

不过火箭筒班一上来还真就是显示出威力了,劳山的主要防御力量是满山修建的各种碉堡类型的火力点点的里面只有几个人,大一点是一个班,中心大碉堡是由排一级单位来防守。

这样的布置优点是可以给予攻击部队大量杀伤,不把我这火力干掉就没办法上来,但缺点也是致命的,只能处在被动挨打的地位,没有办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人手太分散),而没办法组织反击就掌握不了战场的主动权,没有了主动权还谈什么胜利,只不过坚持的时间长一些。

这样的阵势对付一年前的西北野战军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办法,那时候的部队火力太弱了,想拿下这样的一个碉堡得用好多战士的生命换回来,估计用不了到山顶上就得人消耗光,可是现在还用这一套就有点过时了,特别是独立团,火力别别的部队猛的不是一点半点。

既然火箭弹很宝贵那就得省着点用了,战士们选择火力最厉害的中心大碉堡下手,连带着也练练手。

抗着火箭筒的战士多少有点紧张,平时训练是训练,打仗跟训练是两吗事,紧张的原因不是这个战士怕死,而是怕把这仅有的几发宝贝弹打空了。

怕打空了就只好往近处摸,近了把握就大一点,摸呀摸呀,一直向前摸,趴在地上往前爬,爬到离一个大碉堡只有几十米的时候这个战士感觉差不多了,在这个距离上要攻击的碉堡可比平时训练时候的坦克模型大多了。

水泥灌注的大碉堡,四周修了好些个外大里小的射击孔,这样的射击孔不但能减少受弹面积还能扩大射手的视野(碉堡的射击孔不是直的,也不是方的,碉堡要想抗打就得增加厚度,可厚度一增加射手的视线就很有局限性了,射击的死角也大,所以为了扩大射手的视线就得把孔的外部做的大一些)。

抗着火箭筒这些被独立团的干部战士看做很宝贝武器的战士,当然都得是心理素质很过硬的家伙,说句大白话,就是最低限度你得不怕死,这种不怕死还不是你自己说我不怕死就行的,得是在每次大战后由战士们评议通过才行,所以这些挑出来的战士们都是胆子比倭瓜还大的家伙。

为了让这第一发火箭弹能打得准,最先爬上去的这个兵早就把什么是死放在肚子外面了,只想再向前靠一点,好让自己的把握更大些。

后面的人紧张地看着这个战士,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他,掩护火力都在猛劲开火,摸到最后离这个中心大碉堡只有三十多米的时候才停了下来,靠在一块大石头的后面,把半拉身子露出来,把火箭筒架在地上,长长喘了几口气,瞄准击发,“嗖”的一下一颗火箭弹旋转着打了出去。

在大家注视下这颗火箭弹象长了眼睛一样从碉堡的射击孔钻了进去,接着就是一声爆炸声,只见这个大碉堡摇几摇晃了几晃,从四周的射击孔里冒出了一股一股的青烟,再下来是什么动静都没有了。

想把这样的大碉堡干掉,一发弹是不行的,得用几发弹才能把这大家伙炸开,可是这些独立团的兵胆子太大(当时解放军的兵胆子也没有小的直摸到三十米左右的距离才开火,这颗宝贝弹被这个老兵直接从射击孔打了进去。

后面的几个攻击小组看的清清楚楚,这个机会不抓住怎么行,几个战士跳起来向前冲,冲到这个大碉堡的下面,把几颗手榴弹又扔了进去。

等到战士们把这个大碉堡的暗门找到打开的时候,里面已经是一个活人都没有了,或者说一个完整人都没有了,一发火箭弹和几颗手榴弹把里面都炸碎了,封闭的环境能增加爆炸的威力。

这回可好,缴获了一个完整的大碉堡,战士们马上把里面的死人清理干净,然后以这个大家伙为依托,向四面八方攻击。

b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