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少年之烽火岁月 > 第574章 李佳的建议

少年之烽火岁月 第574章 李佳的建议

作者:我是巴图鲁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0:37 来源:笔趣阁

解放军的入城式震撼人心,各界人士议论不停,但大家都算看明白了,来的这支解放军部队非同一般。

这就是李勇和王成德等人的目的之一,用独立旅的军威来震慑那些潜在的敌对力量,旅长李勇的原话是:“要让一切反动派都在解放军的铁蹄下颤抖。”

目的看来是达到了,解放军入城部队的的军威让人刮目相看,不光是老百姓,连那些前国民党军队的军官和士兵也佩服不已,在向导的带路下,独立旅直接开向了宿营地。

一片好大好大的厂区,用青砖砌成的院墙围着,里面只有两三栋三层小楼,其余的全是一排连着一排的平房,经人介绍,李勇和王成德知道这是一个废弃的纺织厂,早就不生产了,因此,没有象样的机器设备,也没有开工,但房间很多,还有一个平坦的大广场,到是很适合部队驻扎。

陶峙越和包尔汉为了安排独立旅的驻扎地也没少费心,两人认为解放军的独立旅不能离主城区太远,太远怕引起被冷落等等不必要的误会,又不能和别的起义部队混杂在一起,所以这个废弃的纺织厂正好合用。

一万几千人的部队,光是驻防的各种事情就多如牛毛,一时半会的也安顿不下来,好在李勇的心情不错,把活计分配下去以后就清闲下来,所谓的清闲也只是他自己的理由或者叫借口,因为李大旅长认为,只要跟打仗没关系他就一概不管,谁有事情找政委去,嘿嘿。

政委王成德也是习惯了,跟这个懒家伙在一起想不忙都不成,带着人忙的四脚朝天,这期间陶峙越等人派人过来请李勇和王成德,说是接风的宴席准备好了。王成德则是委婉的回绝了,并告诉过来送信的人员,谢谢首长关心,在解放军的部队里是不能搞特殊化的。士兵吃什么,干部也吃什么,接风宴席什么的只能是心领了。

人家解放军有规矩,想强求也不成,虽然迪化的原国民党官员感觉到有些没面子,但也只能是忍了下来,独立旅开到迪化以后的第一顿饭是由陶峙越司令派炊事兵过来帮忙做的。吃的是很有新疆风味的手抓饭。

手抓饭啊!!谁吃过?内地人干脆就不明白,战士们是又新奇又纳闷,还觉得有点好笑和不理解,你说这新疆的饭菜还真是奇怪了,为什么有筷子不用非得用手抓,这不是自己找麻烦吗。

一营长李江国和三营长马长胜,还有卫刚和高翔等人都是吃的一塌糊涂,满脸的饭粒和羊油。但不管怎么不适应,饭菜的味道还是不错的,常年行军打仗的战士们没有那么多讲究。能吃饱就行,至于用手抓,抓就抓呗,连国民党的军队咱都一把一把的抓,还怕这手抓饭?

要说吃相最文雅或者说好看的,全旅一万多人恐怕没几个,这很好看的几个人里就包括警卫连的连长李佳。

俗话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李佳书念的多,没吃过肥猪肉也看过肥猪跑。对新疆老百姓的生活习惯有一定了解,所以这吃相比别人稍稍好一点,也只是稍稍好一点而已,警卫连的战士们也没少拿自己的连长开玩笑,说是漂亮的连长脸上也沾着好几个饭粒。

经过长途跋涉的独立旅终于到了迪化,部队也驻下来了。几天的忙乱过后渐渐稳定下来,稳定下来就得开始干活了,上级让独立旅提前进疆可不是过来吃干饭的,为此,李勇和王成德向陶峙越司令员和包尔汗主席提出,后面的部队还有很多,要尽量在他们到达之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请地方政府提供帮助。

部队的正当请求地方政府当然是很支持,李勇也向他们说明,部队所需要的一切物资都由独立旅按价购买,政府提供地点就行。

所需要做的工作的太多了,要准备房屋,储备粮食,在做这些工作的同时还要向广大的地方百姓宣传解放军的政策,把地方工作开展起来,这样一来,事情就太多了,多的让人感觉恨不得多长几个脑袋,多长几只手脚。

迪化一带虽然也有前国民党的军队,也就是现在的解放军二十二兵团,但这些人根本就不会与老百姓打交道,**人的工作方式更是一点不懂,想让他们一下子改变传统太难了,所以搞地方工作还得靠独立旅这样的部队。

地方工作,地方工作,什么叫地方工作,用文字表诉起来一套一套的,但要往简单了说也很通俗,做地方工作的中心实际上就是发动群众,只有把群众发动起来,建立起乡村的各级组织,让广大的老百姓认同解放军,真心实意的向着解放军,这才叫达到目的,否则就跟前国民党的军队没什么区别了。

但这时候又有一个问题出现了,要想做地方工作,要想发动群众,有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做工作的同志必须通晓当地的语言,然后才能和当地百姓交流,这个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一下子就把独立旅的人给难住了。

在以前的老解放区,这根本就不是问题,是人都会说话,会说话就能做工作,可是新疆就不同,整个独立旅一万几千人也没几个会说地方话的战士,部队在临出发前确实是恶补了几天,但也仅仅是恶补而已,离流利的掌握还差的远。

怎么办?战士们听当地老百姓说话如同天书一般,连个简单句子都不懂,何况做思想工作,语言关一定要过,否则上级交给的任务根本就无法完成。

这天晚上,李勇和王成德,以及全独立旅营以上的干部又一次集中在一起,讨论的问题就是怎么过语言关,或者叫怎么样才能用最快的速度学会新疆地方话。

会场的气氛到是热火朝天,李江国和张劲松等一干老战士在一起胡乱议论着,可是半个多小时过去了,也没见有人拿出一个什么象样的办法来。

既然想学地方上的语言和风俗,就得先找老师,可这老师上哪里去找就很成问题了,要想找懂当地语言和风俗的最好找本地人,可本地的少数民族群众对独立旅还不是很了解,据战士们反应,有好多当地的老百姓根本就不和战士们说话,还有些一搭话就跑,想找本地人当老师太难了。

政委王成德总结道:“大家不要有急噪情绪,老百姓见着战士们就跑说明人家还不了解咱解放军,所以上级才让我们来做工作,如果都象老解放区那样的军民关系还要我们来干什么?不要着急,等以后工作展开了,慢慢就会好起来的。”

话是不错,大家也都很认同王成德的观点,但现实问题还是解决不了,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因为兼职通讯排长而列席会议的警卫连长李佳提出了一个建议,平时基本不发言的李佳用不太自信的口吻说道:“旅长,我们是不是找那个列斯肯司令员想点办法,他们可都是当地人。”

一句话提醒梦中人,李勇一拍大腿,对呀,谁说咱们在新疆没有熟人,怎么把他们给忘了,让新疆民族军出几个老师应该没问题吧。

新疆民族军的总兵力超过了一万五千人,这些战士大部分都是新疆当地的少数民族,找他们当老师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说办就办,李勇带着几个人当天去找了列斯肯司令员,请民族军出一些干部战士到独立旅来当老师,列斯肯司令员在表示大力支持的同时还赞同说这个办法好,不但能让内地来的战士们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还能加强两军的沟通,是个很好的办法。

就在第二天中午的时候,五十几个通晓两种以上语言的民族军战士被派到了独立旅,李勇和王成德欣喜若狂,这下可是解决大问题了,这些少数民族战士不但能当老师,还能给部队当翻译和向导,他们的到来就如同雪中送炭。

独立旅的十个营每营分了五个,李勇告诉每位营长和教导员,这些来独立旅的少数民族战士都是民族军精心挑选过来的,不但战斗素质好,政治觉悟也非常高,要尽量发挥他们的作用,要当宝贝看待,按照上级的指示精神,部队马上就要下到新疆各个地区开展地方工作,这些战士会有大用处。

随后的日子里,独立旅掀起了一股学习的热潮,战士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还了解了当地大量的风土人情和民族习惯,可以说,正是因为这几十个少数民族战士的到来,让独立旅少走了很多弯路,为此,旅长李勇没少在公开场合表扬过警卫连长李佳,说她出的主意非常好。

有了好的老师,有了高昂的学习热情,战士们对当地语言掌握的很快,旅长李勇和政委王成德也和战士们一样,抓紧时间学习,独立旅旅部也留下了几位少数民族战士,其中一个战士叫马合木提,是民族军的一个排长,也是一个有名的战斗英雄,马合木提的汉语说的非常流利,是旅长李勇和政委王成德等人的老师。

老巴给朋友们拜年了,蛇年吉祥,更新慢,很不好意思。(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