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少年之烽火岁月 > 第784章 第一仗

少年之烽火岁月 第784章 第一仗

作者:我是巴图鲁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0:37 来源:笔趣阁

韩国六师的一个前卫营顺着山脚下的公路开了过来,这也是双流洞地区唯一的一条公路,所以埋伏在这一带的志愿军指挥员很放心,敌人不走这里不行。

可是等所谓的联合**全部进入伏击圈的时候大家发现了一个现象,来的不是部队一直想碰的美国人,而是韩国部队,也就是大家在国内叫惯了的伪军,为此,信心满满的一一八师的战士们有点不高兴,或者叫兴奋不起来。

妈个巴子的,打伪军有什么意思,战士们小声嘀咕着。

连排级的指挥员则是在战壕里来回跑动着,边跑还不停的告戒着:

“打起精神来,别说怪话,南朝鲜的兵也一样是联合**,准备战斗。”

等山脚下的部队全部进入一一八师的伏击圈里,侦察人员向他们的师指挥所汇报,敌人大约有七百多人,应该是一个加强营的规模。

确实,大韩民国第六师伸出来的这个前卫营是一个配备有榴弹炮连的加强营,全营七百五十多人。

一个前卫营里就配备有一个重榴弹炮连,这样配置的部队在志愿军眼里简直是太豪华了,可惜的是,即使武器装备再好,人不行也没有用,也是废物一堆。

韩国的前卫营的总兵力是七百多人,而埋伏在两侧阵地上的志愿军是两个整团八千多人,兵力对比超过了十比一,这还没有把单兵作战能力计算在内的对比。一一八师的两个团可是经过多次大战历练出来的百战精兵,是老虎一样的部队。

二百米,一百米。五十米,韩**队离最前沿的志愿军伏击阵地越来越近,就近的已经不到五十米了,再走几步就要接触上了,战士们已经能很清楚的听到对手叽里咕噜的说话声。

中**队打近战习惯了,惯于把敌人放到眼皮子底下再下手,这跟武器装备始终不如对手有关系。直到接近三十米距离,指挥所里的师长邓越才猛的一挥手,嘴里喊道:“开始。”

小小的双流洞地区沸腾了。因为这一次战斗,它被永远的记在了中**队的历史中,一九五零年十月二十五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了出国作战的第一枪。这一天。也是抗美援朝战争纪念日。

“突突突突”,机枪、步枪、冲锋枪,迫击炮、掷弹筒,所有的武器都在用最大的射速向山下的韩**队射击,两个整团的中**队呀,八千多人同时开火,子弹的密度无法形容,韩国的这个前卫营一点准备都没有。行军中的队伍被一下子击跨了。

七百多人正在行军中的队伍,被八千多人从两侧伏击。在交叉火力下惨状可想而知,就算中**队战士们手里拿的大部分是三八式步枪,可是数量也实在是太多了一点,平均十支三八大盖对准一个人射击,即使那个人有天大的本事估计也够戗了。

一一八师的装备也是几国造,以日式和美式为主,其中又以日式最多,战士们手里的武器大多数都是缴获的三八式步枪,这是一种没有导气装置的步兵轻武器,没有自动和半自动功能,射速较慢,但是它的精度很好,加上使用者都是老兵,从志愿军阵地上射出来的子弹很准,有许多韩国士兵被一枪爆头。

在正午阳光的照射下,从韩国士兵身上喷溅出来的血花格外醒目,在突然火力打击下士兵们成群成片倒下,没死的也仓皇失措四处乱跑,部队眼看就要失去了控制。

几个韩**官呼喊着让还没打死的士兵利用各种隐蔽物反抗,但他们的努力注定是徒劳的,中**队的迫击炮和掷弹筒跟长了眼睛一样,专往人多和有抵抗的地方招呼,细小的弹片把人体割裂成一块一块的碎肉。

掷弹筒是日军步兵使用的轻武器,是一种没有瞄准装置的概略发射武器,使用的时候靠的是士兵的经验,被中**队缴获以后,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很多老战士都能熟练掌握这种轻便的榴弹发射器,因为重量轻携带方便,所以很受中**队的喜爱。

大韩民**队是由前日本占领时期的警察和宪兵为班底,再加上一大批新招收的兵员组成,这样的部队没有经过大战役洗礼,在思想上也没有打硬仗的考虑,跟在美国人屁股后面狐假虎威还可以,一但遇到硬茬子就不行了。

而中国的军队大都是老兵,一一八师又是以强横出名的部队,两下一接触高下立判,几辆还没被打坏的汽车掉转车头就想逃跑,可是他们刚一有动作,几发榴弹就从天而降,把要逃跑的车辆炸碎,狭小的公路被堵死了。

美丽的双流洞刹那间成了人间地狱,猛烈的火力打击持续了大概有五六分钟吧,从两侧的山峰上传来了刺耳的冲锋号声。

一一八师埋伏在两侧阵地上的战士先是猛的向下投掷手榴弹,然后借助爆炸烟雾的掩护,喊着杀声冲了下去。

刮风一样的密集的弹雨,然后是冰雹一样的手榴弹,最后是老虎一样冲锋的士兵,在兵力对比高达十比一的情况下,韩**队这个前卫营的下场可想而知。

从战壕里蹦出来的战士们把雪亮的刺刀按在了自己的步枪上,居高临下开始冲锋,双流洞公路两侧的山峰最高的也不过是二百多米,志愿军最近的伏击阵地离韩国人只有几十米,这么点距离对习惯于近战拼刺的一一八师战士们简直就不是距离,一口气就冲了上去,然后就听见从公路上传来了让人心颤的惨叫声,这是被刺刀捅入身体后发出来的绝望的叫声。

噗、噗、噗,刺刀扎进人体的声音在整个战场上到处响起,因为语言不通,战士们高喊的交枪不杀对方听不明白,所以侥幸没死的韩国士兵胡乱逃跑,这些胡乱逃跑的士兵无一例外都被战士们用刺刀捅翻了,只有为数不多的机灵的家伙跪在地上投降了。

残忍吗?这里是战场,残忍值多少钱一斤!

中**队是不杀俘虏的,所以投降的韩国士兵算是把小命保住了,战斗用了多长时间,大概二十多分钟吧,七百多人的一个加强营就被一一八师吃掉了,对了,还有先前放过去的那个炮兵连,一枪没放,乖乖的举手投降。

吃掉了对手一个加强营,算是一一八师大战前的一道开胃小菜,但缴获真是不错,别看大韩民**队的战斗力不怎么样,但装备委实挺好,美国大老板还是真有钱,十二门105毫米榴弹炮,几十辆汽车,几百支m1步枪,还有几十挺的轻重机枪,其实最让志愿军眼红的还是那些野战用的单兵口粮,可比战士们肩膀上背的炒面强太多了。

烟卷、打火机、手电筒,包括单兵水壶,都他娘是好东西,有的战士还把自己脚上的鞋都换了下来,联合**的鞋真不错,皮的,又结实又保暖啊。

妈个巴子的,不拿白不拿,打扫战场的战士们见到好东西猛往身上划拉,管他活人还是死人,对咱有用就行。

这样干多少有点违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里不许搜俘虏腰包的嫌疑,但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是咱在国内时要遵守的纪律,跟外国人打仗还是不是用这套纪律谁也不知道了,连指挥员也弄不明白,所以最后就干脆装做看不见了。

解放军的部队有严格的纪律,不许骚扰老百姓,这是肯定的,全军都一样,但是一个妈的儿子也是不同的,就比如说吧,五个手指头还不一般齐,要说几个大野战军里哪支部队的纪律最好不太好说,但要说哪支部队的纪律最差?就肯定有四野的部队。

据说四野的十二纵队在攻击沈阳的时候,为了早到一步去抢城里的大仓库,纵队政委吴法宪让机要兵故意把电台搞坏,电台一坏就无法收到野司的命令了,而他们就可以放开胆子去抢了,抢仓库的时候还和兄弟闹了摩擦,十二纵队的做法是,把兄弟纵队的战士们用成袋成袋的面饭住,他们则是大肆搬家,围观的老百姓在一旁看热闹,边看还边起哄,看啊,解放军打解放军了,后来十二纵队的司令和政委都被林总一顿狠批了事。(四野十二纵队,也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九军,军长钟伟,号称黑土地之狐)

韩国这个前卫营里好歹还被抓住了几个活人,经过审讯得知,他们的身后还有一个步兵二团,离他们也就是十来公里的距离,为了联络方便,一一八师配备有朝鲜翻译。

得知了消息的师长邓越命令部队马上停止打扫战场,目标是韩国六师二团,敌人这样一拨一拨的来,正是给我们一口一口吃下去的机会,这样的好机会为什么不利用!!

一一八师又开始迅速向前机动,几分钟以后全师一万三千多人就消失在朝鲜的崇山峻岭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