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少年之烽火岁月 > 第702章 昌都

少年之烽火岁月 第702章 昌都

作者:我是巴图鲁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31:13 来源:笔趣阁

任务是到手了,但事情并不算完,兵团司令部的首长们担心的还是独立旅的重型装备怎么行军的问题,要知道,当时的道路条件极为恶劣。

这真就是说到点子上了,司令员考虑的问题也是李勇所担心的,藏军虽然有印度支援了一部分武器,但李勇不认为他们的战斗力能比得上独立旅,只要能接触上,李勇有信心把这支什么所谓的军队全部干掉,但前提的,独立旅的重型武器装备能迅速通过沿途所要经过的险峻地形。

会开到这个时候,情况已经很明朗了,看兵团几位首长的意思,大家也都明白了,包括王司令员在内,几位兵团一级的指挥员实际上早就计划把任务交给独立旅了,让大家争论也不过是走个形式,再仔细想一想,也确实是派独立旅去执行这样的任务更为合适。

一个来开会的指挥员突然站了起来:“各位首长,独立旅的同志们,你们看这样行不行,把我们的工兵部队支援给独立旅一部分,我还就不信了,什么江河能把我们的进藏部队挡住。”

刚刚还在一起争论的脸红脖子粗的,可是一见到独立旅遇到困难了马上全力支援,没有一点私心杂念,这就是解放军的部队。

经这个指挥员一提议,所有的来开会的都赞同,并且也一起向李勇和王成德表示,他们部队的工兵和器材独立旅可以随便挑,要什么给什么,要多少给多少,绝对不打折扣。

独立旅是一支合成部队,给外人的感觉很牛,但是限于当时的环境和条件。部队的编成也有短板,一是防空力量不足,全旅一万几千人只有那么几十挺的高射机枪,另一块就是工兵力量不足,通过大江大河的能力不行。

不过,在对手没有空中力量的情况下,防空力量不足的情况还显现不出来,目前最大困难还是工兵问题。

现场来开会的指挥员们的提议让李勇和王成德很受感动,这就叫雪中送炭,战友的情谊比什么都贵重。要知道,他们自己的部队也不富裕,所有的装备也都是一点一点缴获来的,可以说,也是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回来的。

兄弟部队的工兵器材也不多。按说李勇不想要,但是又一想。现在可不是谦虚的时候。部队只要一出发,一切问题和困难都要靠自己了,一但行军途中遇到困难可就麻烦了,所以就下手要吧,还得多要。

最后还是经过王司令员表态,为了能让独立旅顺利完成任务。我们整个一兵团的工兵器材和人员你们可以随便挑,看中什么就拿什么。

好家伙,是整整一个兵团三个军的工兵装备都可着独立旅来挑,兄弟部队也确实真心想大出血了。

李勇站起来跟大家敬礼:“谢谢同志们对我们旅的支持。没有别的,我们只有多杀敌人,来回报各位首长和同志们。”

“矫情的话就不要多说了,你们也不是去出游山玩水,我给你们旅两天时间,抓紧准备,两天以后准时出发。”

王司令员只给了两天的准备时间,两天的时间不少也不多,总兵力超过一万四千人的独立旅要在这两天的时间里做好全部的准备工作。

工兵连长小成带着兴奋又忐忑的心情,去各个兄弟部队去调拨工兵装备,李勇给出的命令是,重点要放在如何能让部队迅速通过江河的浮桥装备,遇见这类装备别不好意思,该动手就动手。

既然旅长有命令,兄弟部队还摆明了要大出血,小成这小子是真下手了,在两天的时间里不但弄回来大批的装备,还带回了二百多号干工兵的好手,都是经过他一个一个挑出来的。

兄弟部队是心疼的呲牙咧嘴的,但是大话都已经说出来了,也只好咬牙硬挺,这么一弄,等到临出发的时候,小成这小子的工兵连已经扩充到七百多人,专业能力成倍增长。

七百多人的一个大工兵连,不说是在一兵团了,就是在整个西北野战军的历史上也是从未出现过的,史无前例,按兄弟部队的干部战士们来说,那就是真他娘的够厉害了。

忙乱中时间过的很快,两天的工夫转眼就到了,也到了独立旅要出发的日子,这一回去的可真就远了,远隔万水千山,而且什么时候能回来遥遥无期。

部队调动不是小事情,有可能是一去不回,就象是一野的十八兵团,本来十八兵团是华北部队,到了大西北就划给了一野,可是在一野的战斗序列中还没待多长时间,后来因为追击胡宗南残部又划给了二野,李勇和独立旅也是如此,谁能知道上级在他们执行完任务以后做出什么决定。

王司令员带着兵团的一干首长,还有李勇和王成德的老熟人老战友都来送行,特别是二军的人,呼呼啦啦来了一大群,不光有干部,还有不少战士,老二团的人大部分都到了。

关心的话说不完,独立旅出远门去执行任务,就好比是娘家往出嫁女儿,实在是有点舍不得,最后还是司令员发话了:

“行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该让他们出发了。”

司令员转过头来叮嘱李勇和王成德:“要听从二野和西南军区首长的命令,不能因为你们是一野的部队就和人家玩性格,你们的直接领导是十八军的军长张国华和政委谭冠三,这两个人都是老革命,要虚心向人家请教,最后说一句,要打出我们一野的威风,不能给我们老部队丢脸。”

要分开了,李勇的感慨颇多,从一个二十多人的特务连,到一万四千多人的独立旅,一路在血雨腥风中走过来,历经了无数的磨难,终于从一株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在这其中,如果没有首长的支持是办不到的,有几个人起的作用非常关键。

第一个是老二团的赵团长,也就是现在第二军四师的赵师长,没有老二团的赵团长,就没有现在的独立旅,这话一点不夸大。

再有就是四旅的陈旅长,现在的第五军政委陈政委,陈旅长在很多问题上都给了独立旅很大帮助,特别是在部队的起步阶段,他的帮助尤其大。

第三个是王司令员,司令员就好比是一棵大树,每时每刻都在给独立旅这个小树苗在遮风挡雨,有的时候李勇真想象不出来,如果没有王司令员的一力维护,独立旅能走多远?没准早就被拆开补充进各个部队了,真要是那样,也就看不到现在的独立旅了。

最后要说一句的是彭老总,老总虽然没有说过什么,可是也一直在支持和关注着这支小部队,凭借彭老总的性格,如果对独立旅看法不好,没准早就把部队的番号给撤了。

特意赶过来送行的陈海涵参谋长狠狠的捶了李勇一拳头:“你这小子的花样就是多,什么时候要回来提前说一声,我给你们摆酒。”

李勇心说,什么时候能回来那可就难了,不过,一切都在未定之中。

翻身跳上了吉普车,李勇和王成德一起向送行的首长和战友敬礼,开车的战士缓缓踏下油门,美式吉普车的排气管喷出一股青烟,部队缓缓开动了。

大部队出动,遮天敝日,卡车、坦克和火炮排出了十几公里,在送别人流的目光注视下滚滚向前。

首长和战友们的身影渐渐看不到了,李勇也心思也收了回来,他要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准备,昌都战役马上打响,从大西北出发的独立旅做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马虎不得。

昌都

昌都是西藏的东大门,号称是从四川和云南进入西藏的门户,地处横断山脉和金沙江、澜沧江以及怒江的交汇处,昌都是藏语,意思是,水交和口,平均海拔3500多米,最高处能达到五千六百多米,空气稀薄,有多处地方都在雪线之上。

做为一旅之长,李勇所要思考的问题太多了,别看现在独立旅兵强马壮,但上高原作战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次,在高原环境下,战士们身体和武器装备是否能适应,都是需要他这个旅长来考虑的。

出发前还请求兵团后勤部支援了一部分墨镜,李勇告诉后勤部长,在雪域高原,墨镜是部队必不可少的装备,别看物件不大,可是也直接关系到战斗力。

根据西南军区敌工部传过来的消息,西藏高层统治者对解放军进藏极为反感,早在几个月以前就组织了一个代表去美国、英国、印度、尼泊尔四国请求帮助,想在解放军进军西藏以前独立建国,并把藏军的旗帜雪山狮子旗做为国旗。

西藏统治者在四处寻求帮助的同时也积极组织军力力量来谋求独立,在外国势力的帮助下,把原有的藏军十四个代本扩充到十七个代本,“代”是藏语弓箭的意思,“本”是长官,合起来的意思是,带弓箭的长官,满语的意思骁骑校,汉语则是营团之意。

(周一,给给老巴来几个赞不。)(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