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凌云志异 > 无痕篇第七卷 夺嫡 第四十二章 高处

凌云志异 无痕篇第七卷 夺嫡 第四十二章 高处

作者:府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13:55:45 来源:笔趣阁

风无痕前脚刚踏进王府,便听得身后响起了一阵蹄声。他在理亲王府足足待了一个晚上,因此这时按理已是入夜的宵禁时分,别说在大街上打马飞驰,寻常百姓就是在路上闲逛也会被五城兵马司巡夜缉盗的人逮住。他不由吩咐徐春书去张望一眼,果然,那马在东宫前面停下,汪海几乎是从马背上直接跳了下来,气喘吁吁地奔到门前,却正好赶上了。

“奴才叩见太子殿下。”他跪下叩头请安毕,便匆忙禀道,“皇上有旨,命殿下即刻入宫觐见!”刚才那一阵狂奔几乎要了他的小命,因此此时未免有些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额上也是沁满了密密的汗珠。

风无痕心中一紧,第一个感觉就是宫中有变,但一看汪海还算镇定的神情,他便自嘲起自己的多心来。所幸此时他的轿马仍在,进宫也不费什么功夫,当下他吩咐范庆丞知会内院四女几句之后,便重新坐回了轿子里。

这时宫门早已下钥,但汪海先前奉了皇帝旨意十万火急地出宫,现在又和风无痕这个东宫太子一起回转了来入宫面圣,把门的侍卫自是忙不迭地放行。不过虽然眼看着这些人进了皇城,这些侍卫的心底却犯起了嘀咕,皇帝少有深夜召见人的,此时这般火烧火燎,莫不是出了什么大事?不过想归想,这些人谁也不敢宣之于口,毕竟妄议天家大事可是掉脑袋的罪名。

风无痕进了勤政殿,才发现里头只有皇帝一个人,一干平日伺候在侧的太监宫女全都不见了踪影,就是最得宠信的石六顺,此时也在外头看着大门。行礼请安之后,他便垂手而立,心中已是隐隐约约地察觉到,西北的安亲王估计是来消息了。

皇帝却没有立刻提起正事,反而问起风无痕今日到理亲王府贺寿的经过来,一边听还不时地点点头以示赞许。“无痕,这一次你做得很好,这些老王爷虽然没了实权,但毕竟都是经营了多年的人物,潜藏的势力也应该不小。朕虽然一直懒得追究他们背地里的勾当,但总得提防着些。理亲王是皇族中出了名的老好人,胆子又小,你若是笼络了他,对于将来大有好处。”

风无痕自是恭敬地答应了下来,“多谢父皇提点,儿臣谨受教。这些王爷都是儿臣的长辈,若是他们能安分守己,自然应该加以尊荣礼遇。”

“你懂得这些就好。”皇帝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便是先前对无昭的处置,你也没让朕失望。须知身为储君,人心民望才是最重要的。你不过是收容了一个孤儿,为死去的老五求了一个情,便得了仁德的名声,这是天底下最划算的买卖。百姓可不懂什么天下大事,他们津津乐道的只是小恩小惠,你将来若是为君,瞅准时机轮流免除几省钱粮,自然是天下归心。朕这些年压着此事一直不准,也就是为了你将来的考量。”

风无痕心中不由感动万分,但面上不由更加惶恐。“儿臣多谢父皇恩典,但如今天下太平,父皇也正是鼎盛之年,豁免赋税的事依儿臣之见,若是眼下合适也不必留到以后。儿臣资历人望都还浅,正需要在父皇身边多多历练学习,安排那些事情未免折了父皇的福寿。”自古皇子易当,储君难为,因此风无痕不得不小心谨慎。虽然现在皇帝和他父子和睦,政务上头也异常顺畅,但万一因小事而招惹疑忌,那便是自惹麻烦。

“已经不早了。”皇帝突兀地冒出一句话,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今日安亲王已经差人送来了消息,号称西北大捷,其实不过是斩首千余级的一场小胜而已。他在密函中已是说得清清楚楚,由于蒙古各部联合施压,库尔腾部又态度坚决,因此准噶尔人虽是狼子野心不死,此时却不得不让步。他们先前虽然得到了伦肃部的投靠,但也是犯了众怒,再加上与西北大营的几次交战,实力总是有些损伤,因此趁着这次小败的机会答应了会盟的要求。虽然正式的奏折还要明日才到,但朕不得不先和你打一个招呼。”

尽管心中早有准备,但风无痕还是心中一惊,这几日他如同连轴转一般在各处作了安排,但真要说天衣无缝却还是一点把握都没有。若是在蒙古会盟期间父皇没有差池还好,若是真有什么万一,自古趁着主事者缺席的时候阴谋自立的皇族或是权臣不在少数,那后果如何就很难预料了。

风无痕正在斟酌着如何开口,皇帝却又先发话了。“朕知道如今的局势还远未明朗,你坐上太子之位时间又短,京中的事情还没有到廖若指掌的光景。若是你一出京城,那些背地里的跳梁小丑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皇帝瞟了一眼满面震惊的儿子,这才沉声说道,“有朕在一日,这些人就休想得逞,所以京城之事你无需考虑过多。倒是此次会盟你务必将事情办妥,回京之后朕就命礼部拟定禅位之事。朕的帝位也坐了多年,该让你显显身手了,否则若是将来再闹腾起来,朝局就更加不可收拾了。”

饶是风无痕自制力再强,此时也不由大惊失色。这话皇帝虽然和海观羽他们说过,但在这个儿子面前却还是第一次透露,因此震撼不可谓不大。自古老皇退位不是为大势所逼就是因为权臣独揽大权,再无极盛之时思量退路的道理。须知太上皇虽然尊荣,却是再难享群臣逢迎的实权,因此帝王很少取这一途径。如今皇帝骤出这等言语,风无痕自是不知该说什么好,半晌才迸出一句话:“父皇如今身体康健,执掌朝政又从无缺失,怎可轻言禅位?儿臣恳请父皇三思。”

“此事你不用再劝谏了,朕早就和海爱卿他们商议过,再者即便朕退居太上皇,朝政也能点拨你一番,远比……”皇帝突然闭口不言,显然也是忌讳提到那种事情。他沉吟片刻,又岔开话题道,“无痕,朕知道你和安亲王风无方一向交好,你对他这个人如何看?”

风无痕不由有些摸不着头脑,但细细思量了这句话的含义之后,脸色不由大变。自古镇守西北的都是皇族大将,虽然尊荣和威势皆是十足,但却鲜有好下场者,因此后人为大将军一职不是循规蹈矩,就是仿效前人尸位素餐,竟是少有真正将才的。皇帝突然提起此事,莫不是对风无方有所疑忌?

他只能斟酌着话语答道:“儿臣和安亲王确实交情菲浅,以前在京城时,皇族子弟只有他毫不在意儿臣当时的处境。当年儿臣作为钦差到福建巡视灾情时,又是他大力帮助剿除了倭寇,自己却毫不居功。而在西北的这些年,安亲王也是履有建树,也算是朝廷的西北栋梁。”

皇帝摇摇头道,“无痕,你虽然在政务上见解不错,但看人还是太浅。”他负手在大殿中踱着步子,若有所思地想起当年情形,“风无方的父亲是朕的亲弟弟,当年何尝不是统兵有道,战功彪炳?愈是得力的将才自视就愈高,因此往往会在一些卑鄙小人的挑唆下不服朝廷诏令,即便是兴兵作乱也是指不定的事。当初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看似放任了契丹女真横行,使得民风积弱,其实也是保江山之道,否则若是蹈了盛唐覆辙,身为人君也未必能讨得好去。”

风无痕见皇帝将话引到那上头去,心中愈发冰冷。想当初风无方在福建一味韬光养晦,这才从那边调回了京城,继而就任大将军去了西北。他本以为皇帝对于这位堂兄极其信任,谁想到至尊的心思永远是那般难以琢磨,从刚才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心意,他已经觉察到一丝危机。

“无痕,你此去西北务必将风无方安抚住了,他手掌兵权,朕手里又没有可以代替他的人物,因此万一有所差池便是难以挽回的局面。”皇帝终于说出了心底的意思,“一个展破寒朕可以压得住,他就算再有野心也不过是出身微贱的平民,因此远远达不到一呼百诺的地步。但风无方却不同,若是他真的有心,只需旁人微微煽动,他就可能动起别样的心思。同为皇族,他可是同样可以问鼎大位。”

风无痕沉默地点了点头,皇帝的提点无疑是对他的当头一棒。风无方爽朗的笑容,亲切的举止,还有时而露出无拘无束的天性,都是他在其他皇族子弟身上找不到的。即便是如今风无清和他走得最近,风无痕也没法子像对风无方那般交心。皇帝的话重重撞击着他的心防,等于无时不刻地提醒他要保持帝王的孤傲和寂寞。

盛夏的季节,即便是夜晚,论理也应该是酷热难当,但出宫的时候,风无痕却情不自禁地感觉到一丝寒冷。皇帝的意思很明确,要成为人君,必定就得牺牲感情,在那个位子上被个人情感所诱,那作出的决定就十有**会危害社稷。至尊,命中注定就只能品味至高处的寒意,风无痕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

第七卷夺嫡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