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洪荒之大巫青云 > 053 神农让贤证道 轩辕一统人族

洪荒之大巫青云 053 神农让贤证道 轩辕一统人族

作者:追星HZY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5:55:18 来源:笔趣阁

053神农让贤证道轩辕一统人族

巫族青云等谋备后路,人族也是大战不断。那逃走的妖族没有多久就卷土重来,最让人震惊的是,他们不知道从哪里聚集了许多大妖,再次摆出周天大阵,围困人族大军,如不是玄都、广成子等人赶来,人族必定死伤无数。

三十多年来,人族大战不停,而轩辕的声望也不停提升,其在军队之中,更是远远超远神农。同样的,这些年神农也越发感到力不从心,无心修炼,全身心神都扑在了人族的管理、建设之上,以支持轩辕打仗。

第五十年的时候,在圣人的干预下,人族终于救出所有人族,斩杀大部分妖族,其他的也都逃入深山,不敢露头。也就在这一年,身心疲惫的神农在轩辕得胜而归时,宣布把共主之位传入轩辕,自己则一心完善百草经。

这天那神农闭关之所,突然有大功德降下,族人皆向此地聚来,只听帐中传来神农大笑之声,正是那《百草经》经神农数十年呕心沥血完善。

神农出的大帐,第一眼便看到轩辕领着众大臣,马上上前行礼。轩辕等人不敢受,当即还礼。

“轩辕,我已把共主之位传于你,可上次时间匆忙,我人族又刚大战,故没有举行祭祀。如今人族平定,我也完善百草经,确实需要祷告天地。”

“善!”轩辕大喜,当即命令建立祭台,于三天后禀报天地,正式接任共主之位。

这一天,人族大部聚集陈都观礼,神农拜天后,有彩云从天而降,神农看去,不正是火云洞伏羲和玄都。见得两人,神农赶紧带人族行礼。

“神农见过仙长、皇兄,不知仙长今日前来,可是有事?”

玄都对神农拱手作揖,道:“见过共主,贫道奉太清老子之名前来告知共主,人主功德圆满,传位与他人后,功成身退,前去火云洞静修。”

神农闻言大喜,连忙让人准备传位之事,在玄都和伏羲的见证下,正式把共主之位让予轩辕。就在神农将人主之位传于轩辕之时,天上降下霞光照在神农身上,片刻霞光散去,此时神农已证地皇之位。伏羲见之大喜,道:“恭喜皇弟今日证得地皇之位,从此无量量逍遥。”

神农上前与伏羲见礼后,笑道:“劳皇兄前来接引!”说完后,与伏羲一同上了龙车之后,飞去火云洞。

神农传位,轩辕接任人族共主之位后。,轩辕便成为天下共主,因轩辕有土德故号黄帝。

人族历经大战多年,虽然已经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可实力并没有恢复,尤其是人数的减少,使得各个部落交流也减少了许多,大家都在埋头发展。如此,也使得各个部落不再像以前那般融洽。

轩辕见此,为了人族发展,便大力整合人族,使各部落向陈都收拢。最终让神农部落联盟与有熊部落联盟合二为一,称炎黄部落,为人族正统。黄帝在人族中推广自己在有熊部落所发现的新的耕种之法,与民休养生息。

此时,神农之子榆罔不服轩辕。他少年跟随神农征战,后也是跟随轩辕在军中征战,可谓是人族最利害的勇士。他自问丝毫不必神农差,可继承共主之位的却不是自己这个神农之子,而是轩辕这个外人。

在轩辕整合了炎黄部落后,榆罔更加不忿,在一些人的怂恿下,当即出走,并以神农之子的身份号召天下,共伐轩辕。

其时,有十二部落响应,后被轩辕一一降服,分列十二方,守护人族。在传说之中,这十二个部落就是十二生肖。

自轩辕统一十二部落,天下再无对手,自此黄帝在真正得到了洪荒人族所有部落的认可,成为正真的天下共主。而轩辕为了加强人族统治,并没有因此马放南山,而是继续派大军征伐,把所有人族部落都一一统一,然后建立诸侯制度,划分州野,制礼兴乐,教化百姓,使一诸侯管理几个部落,然后让轩辕负责。同时还发明各种器具用物,方便日用。

其中,大臣曹胡发明了上衣,伯余造了下衣,於则做了鞋子。百姓们从此不再穿兽皮树皮。黄帝还依浮叶飘于水上的道理作了舟船,共鼓又配上舟揖行于水上。又根据转蓬的道理发明了车辅,便利了交通。

黄雍父发明了春,黄帝接着又令人制作了釜甑,使得百姓可以蒸饭烹粥。以后又造屋室,筑城邑,使百姓不再巢居穴处。

黄帝又与歧伯作内外经,使百姓疾患得以治愈。他还确定了天下万物的名称,划分星度为28宿。

以甲乙十天干纪日,以子丑十二辰来纪月,而六旬为一甲子。黄帝有四妃十嫔。正妃为西陵氏。名嫘祖,她亲自栽桑养蚕,教民纺织,人称她为「先蚕」。

嫘祖组织一大批女子上山育桑养蚕织丝。但很快又遇到了一个大难题,蚕养了很多,茧也产了不少,但抽丝和织帛却有了困难。就在这时,群女中有一个身材矮小、皮肤黝黑、面部丑陋的女子发明了缠丝的纺轮和织丝的织机。

黄帝得知后,对此项发明大加赞赏,让她给众人传授技艺。后来在嫘祖的撮合下,黄帝娶了这位丑女,作为次妃,这位次妃被尊称为嫫母。这一切改变使得百姓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一派太平景象。

一天黄帝正在洛水上,与大臣们观赏风景;忽然见到一只大鸟衔着卞图,放到他面前,黄帝连忙拜受下来。再看那鸟,形状似鹤,鸡头,燕嘴,龟颈。龙形,骈翼,鱼尾,五色俱备。图中之字是慎德,仁义,仁智六个字。

黄帝从来不曾见过这鸟,便去问天老。天老告诉他说,这种鸟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早晨叫是登晨,白天叫是上祥,傍晚鸣叫是归昌。夜里鸣叫是保长。

凤凰一出,表明天下安宁。是大祥的征兆。后来,黄帝又梦见有两条龙持一幅白图从黄河中出来,献给他。黄帝不解,又来询问天老。

天老回答道:“陛下试往河边视之,天其授帝图乎?”黄帝便与天老等游于河洛之间,沉璧于河中,杀三牲斋戒。最初是一连三日大雾。之后,又是七日七夜大雨。然后,一条大鱼溯流而上,背负白图箱兰叶龟文,近岸踊跃授帝。帝知祥瑞,拜而授之,其鱼翻游而去。帝又望河拜谢。舒展视之,名曰《图箓》。命侍臣捧定其箱,排驾回朝。

至次日升殿,群臣朝毕,黄帝问群臣道:“昔闻伏羲帝始受《河图》,得其五要,设灵台,立五官,以叙五事。今朕得者亦名《河图》,内与前《河图》不同,皆日月星辰之象,教朕立星官之书,以传后世,朕何敢不从耶!”即命羲和占日月之出没,常仪占月之盈虚,车区占风之定息。命容成作盖天浑天仪,以像用天上形。

黄帝问鬼臾蓲道:“上下周纪,其可数乎?”鬼臾蓲答道:“天以六节,地以六制。周天气者,六期为备;终地纪者,五岁为周。五**者,岁三千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六十岁一千四百四十气为一周,太过不及期可见矣。乃因五量治五气之消息,察法以作朝历。岁纪甲寅,日纪甲子,而时节定。是岁己酉,朔旦日南至而获神数,日月朔望而可推也。”

黄帝闻奏大悦。又问道:“卿言此是得天之纪终而复始矣?”

鬼臾蓲道:“然。”

又奏曰:“天之纪虽终而复始,更要造十六神推馀分置闰月,以定四时。”

黄帝曰:“何以为闰?”蓲曰:“察天时三岁一闰,多一月三十日也。五岁再闰,共多六十日。十有九年七闰,造历皆起甲子,于是时顺而辰从之。”

帝曰:“善。”

命隶首定数,以率其羡,要其会。而律度量衡,命伶伦自大夏之西、阮隃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制十二筒以听凤凰之鸣,而别十二律——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生六律、六吕,候气之应,以立宫、商、角、徵、羽五音之声,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变,推律历之数,起消息,正馀闰也。又命劳缓铸黄钟太簇十二钟,以为十二律。每月气至,则葭管飞灰古人烧芦管成灰,置于十二律管内,放密室中,以占气候。某一节候至,某律管中的葭灰即飞出,表示该节气已到应之,以和五音,立天时,正人位焉。又命大容、容成、车区,占星象。各领旨而行。

黄帝又划野分疆,以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全国共分九州;设官司职,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共120个官位管理国家。

对各级官员提出“六禁重”,“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员节简朴素,反对奢靡。提出以德治国,“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义,尤其是设立“九德之臣”,教养百姓九行,即孝、慈、文、信、言、恭、忠、勇、义,进行思想道德建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