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洪荒之大巫青云 > 061 千年不见 封神已起

洪荒之大巫青云 061 千年不见 封神已起

作者:追星HZY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0:37 来源:笔趣阁

061千年不见封神已起

青云离开千年时间,再次回来时,巫族却已经发生了大变化。人族中再也没有人以巫族自称了,即便是曾经的九黎族也变成了苗疆人,他们一个个生活在荒芜的大山中,虽依然在祭拜着盘古、祖巫,可却已经不如以前强盛。

十万大山中,巫族被困在了那里,每次有巫族出来,都会被人猎杀,好似一时间巫族就变成了妖魔。

最好的还是罗浮,可千年时间过去了,青云也察觉了罗浮的变化,那就是很少再有人说自己是人族,而是说自己是巫族。罗浮地盘虽大,可此时青云也看出来了,自己被圣人们耍了。

“人族变巫族,自己千辛万苦营造的氛围消失了。”站在太玄山巅,青云看着下面的人苦笑。仅仅千年时间,巫族和人族的气运就分离了,如不是现在巫族有了至宝,恐怕圣人们依旧不会放过巫族吧。

“唉!”轻轻叹口气,青云把胡夏叫了过来,寻问他这些年人族发生的事情。

在青云离开的这段时间了,人族倒是发生了不少的大事。自夏启得了天下后,废除自人族流传至今的禅让制。改为世袭制,以使天下子自己后代继承,妄想使夏万世流传。

不过夏启虽然由武力得了天下,打破了人族的传统,为各部落不喜,但是他还算得上是一位明君。为了扰络各部落,夏启招集各部落首领,许诺只要他们拥护自己为王,便把九州分封诸郡,让他们代代相传,惠及子孙。

当时人各部落首领也实行推选禅让制,一旦失族长之位,不过数世子孙便生活窘迫。诸部首领为夏启所惹,纷纷拥立其为夏王。

夏王朝由此而建,后夏启病死,将帝位传于其子太康,再传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扁、胤甲、孔甲、皋、发,再传至桀。

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

夏桀即位后不思改革,骄奢淫逸,筑倾宫、饰瑶台,挥霍无度。他日夜与妹喜饮酒作乐,置百姓的困苦于不顾,百姓指着太阳咒骂夏桀。大臣关龙逢忠谏,他囚而杀之。四方诸侯也纷纷背叛,夏桀陷入内外交困的孤立境地。

他建造许多豪华宫殿,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强迫他们劳役。平民和奴隶纷纷怠工,反抗桀的暴政。桀还自比为太阳,以为可以和太阳一样永存。老百姓恨死他了,咒骂他说:你这个太阳啊,什么时候灭亡,我们愿意与你同归于尽。在位53年,国亡,被放逐而饿死,葬于南巢卧牛山(今安徽省巢县卧牛山)。桀力大无穷,能空手拉直铁钩。他仗着这股蛮力,经常无端伤害百姓。他为政残暴,破坏农业生产,对外滥施征伐,勒索小邦。

他即位后的第三十三年,发兵征伐有施氏。有施氏抵挡不住,进贡给他一个美女,名叫妹喜。他十分宠爱妹喜,特地为她造了富丽堂皇的琼室、象廊、瑶台和玉床,供他俩荒淫无耻地享乐。

这一切的负担都落在百姓的身上,人民痛苦异常,敢怒而不敢言。桀重用佞臣,排斥忠良,有个名叫赵梁的小人,专门投桀所好,教桀如何享乐,如何勒索,残害百姓,得到了桀的宠信。桀即位后的第三十七年,东方商部落的首领汤将一个德才兼备的贤人伊尹引见给桀。

伊尹以尧、舜的仁政来劝说桀,希望桀体谅百姓的疾苦,用心治理天下。桀听不进去,伊尹只得离去。

到了晚年,桀更加荒淫无度,竟命人造了一个大池,称为夜宫,他带着一大群男女杂处在池内,一个月不上朝。

幸好此时人族有汤氏。

汤为帝喾之子契的14世孙,姓子,名履,又名天乙。他在夏朝末年一举成为商族的首领,由于爱护百姓,施行仁政,深得民众得拥护,以至于周围的一些小国也前来慕名归附,其势力便迅速强大起来。他本居于亳,是夏朝的方伯,专管征伐之事。夏末时,帝桀为君,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他见其形势,便产生了代夏的雄心。

汤以仁厚收揽人心,争取人民的支持,有一次,他外出游玩,看见一人在树上挂起一张网,然后喃喃自语说:“不论天上来的,还是地面来的,凡是从四面八方来的鸟,都飞进网里来。”

想到自己当年自夏逃回的路上见一南汉也与他一般,汤便对此人说:“你太过分了吧,怎么可以这样网尽杀绝呢!你撤掉三面,留下一面的网就可以了。”农民依言照办。

汤又对鸟儿说道:“鸟儿啊,你们愿意往左的就往左。往右的就往右,只有不听我话的鸟儿,才飞进网里来。”

汤网开三面,恩及禽兽的事传开后,人民都称赞他对待百姓宽厚仁慈,纷纷拥护,汤的势力进一步壮大。

经二十年治理商族,积蓄实力,最后汤觉得自己实力已经很大了,遂决定起兵。汤历数夏桀的暴虐无道,号召夏的附属小国背弃桀,归附商。

商汤攻夏,先从征服葛开始,前逐步扩大灭夏和统一周围方国的战争。商汤经过十一次征战将韦国、顾国和昆吾灭掉的,基本上剪除了夏朝的羽翼,占据了兖、豫大平原。最后商汤带兵直逼夏的重镇鸣条。桀得到消息,带兵赶到鸣条。两军交战,桀登上附近的小山顶观战。忽然天降大雨,桀又急忙从山顶奔下避雨。

夏军将士原来就不愿为桀卖命,此时,也乘机纷纷逃散。夏桀制止不住,只得仓皇逃入城内。商军在后紧追,桀不敢久留,匆忙携带妹喜和珍宝,登上一艘小船,渡江逃到南巢。后又被汤追上俘获,放逐在这里。

这时,桀还不悔悟,反而狠狠地说:“真后悔啊,当时没有把汤杀死在夏台监狱里!”桀和妹喜养尊处优惯了,在这荒僻山乡,无人服侍,自已又不会劳动,就活活饿死于卧牛山,夏朝宣告灭亡。

放逐桀于南巢之后,商汤回师亳邑,众多诸侯前来朝贺表示臣服。

后商汤称武王,国号为商,定都亳。商朝正式建立。

只是,一个王朝注定以兴衰为历史,世间万物谁也逃不开轮回之命。商朝开始后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这就如一个王朝的大战历史一般,先是实力的积累,然后爆发,到了最后,就是因为子孙的不孝,使得王朝崩塌。

夏朝有桀,是为无道昏君,商朝亦有纣,乃千古暴君。

商纣王,乃是帝乙第三子。帝乙在位时曾生三子:长子微子启、次子微子衍、三子寿王。曾闻帝乙游於御园。领众文武玩赏牡丹,发现飞云阁塌了一梁,寿王托梁换柱,力大无比;首相商容,上大夫梅伯、赵启等见状,均与帝乙上本立东宫,乃立三子寿王为太子。

而后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托孤寿王与太师闻仲,随立寿王为天子,名曰纣王,都朝歌。文有太师闻仲,武有镇国武成王黄飞虎;当是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中宫原配皇后姜氏、西宫妃黄氏、馨庆宫妃杨氏,三宫后妃皆德性贞静,柔和贤淑,纣王坐享天下。

其时,虽外部叛乱不止,商境内倒也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又有八百镇诸侯尽朝於商,有四路大诸侯,率领八百小诸侯,东伯侯姜桓楚,居於东鲁;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镇诸侯,领二百镇小诸侯,共八百镇诸侯属商。

当纣王七年春二月时,忽然报到朝歌反了北海七十二路诸侯袁福通等,太师闻仲奉敕征北不题。

有一日,纣王早朝登殿,设聚文武。但见:瑞霭纷纭,金銮殿上坐君王;祥光缭绕,白玉阶前列文武。沉檀喷金炉,则见那珠高卷;兰麝氤氲笼宝扇,且看他雉尾低同。好一派帝王气象,与武丁朝之前简朴大为不同,尽显奢华。

见到文武百官列朝,纣王当驾官大声唱道:“有奏章出班,无事朝散。”话未毕,只见右班中一人出班,俯伏金阶,高擎牙笏,山呼称臣道:“臣商容待罪宰相,执掌朝纲,有事不敢不奏;明日乃叁月十五日。女娲娘娘圣诞之辰,请陛下驾临女娲宫降香!”王曰:“女娲有何功德?朕轻万乘而往降香。”

商容又奏曰:“女娲娘娘乃上帝神女,为远古圣人,生有圣德;曾闻那时有大神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乃采五色石之,以补青天;故有功於百姓,黎庶立祀以报之。今朝歌祀此福德圣人,则四时康泰,国祚绵长,风调雨顺,灾害潜消。此福国庇民之正神,陛下当往行香!”

纣王听后,觉的商容说的在理,如此大圣德圣人,前往行拜香,当可护佑他王朝万世而安,便开口说道:“准卿奏章!”

朝罢,纣王还宫,令宫中内官发旨意,传出朝歌。次日。绪王乘辇,左右又带两班文武百官,前往女娲宫进香。

此一回,纣王不来还好;只因进香,惹得四海荒荒,生民失业。正所谓:“漫江撤下钩和线,从此钓出是非来。”此有诗为证:“天子銮舆出凤城,旌旄瑞色映簪缨;龙光剑吐风云色,赤羽幢摇日月精。堤柳晓分仙掌露,溪花光耀翠裘清;欲知巡幸瞻天表,万国衣冠拜圣明。”

此时,正值七圣与紫霄宫商定封神榜后六百年,也是商朝气数将尽,上天欲借此时机兴大劫,众圣奉道祖之命,二劫合一,而欲起封神之战,代天封神,镇压三界。

再说纣王摆驾由朝歌南门而出,帝王出宫,当是家家焚香设案,户户结彩铺毡;随帝王护卫有三千铁骑,八千御林。武成王黄飞虎统军保驾,满朝文武随行。前至女娲宫后,纣王离辇上殿,王宫内官烧香奉于纣王面前。

拜香完毕,但见得香焚炉中,紫烟袅袅升天,氤氲紫气溢满女娲宫。文武百官见纣王拜香后。齐齐俯身拜贺。又有礼官诵念祭文之后,置于香案之前,香案正上方以彩泥雕像,正是女娲娘娘与人间化身。

这女娲修的富丽堂皇,大殿殿前极尽华美,朔五彩金;金童对对执神幢,玉女双双捧如意。附于女娲神像左右,有玉钩斜挂,半轮新月悬空。宝帐婆娑,万对彩鸾朝斗。碧落床边,俱是舞鹤翔鸾;沉香宝座,造就走龙飞凤。飘飘奇彩异常,金炉瑞霭,袅袅祯祥腾紫雾,银烛辉煌。

纣王正端看女娲宫如此丽景,不由心神皆舒。突然一阵狂风吹来,飞砂走石,众护卫乱阵,文武百官以手遮面。过得片刻之后,这狂风才散去,女娲宫外遍地狼籍。礼官见此,连忙令众护卫军清扫,不使神宫狼狈。

此阵狂风来的快,去的也快。狂风过后,纣王再看此宫,只觉的殿宇齐整,楼阁丰隆;忽一阵轻风钻入宫内,卷起帐幔,现出女娲圣像,容貌瑞丽,瑞彩翩□国色天姿,宛然如蕊宫仙子临凡,月殿嫦娥下世。

古语尝云:“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纣王乍一见女娲真容,只感到神魂飘荡,陡起淫心,暗自自思量:“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纵有六院、三宫,并无有此等艳色。”想到这里,遂命内官取来文房四宝,侍驾官忙献与纣王。

纣王深润紫毫,看行宫粉壁之上有空白,便提笔作诗一首:“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纣王作此诗完毕,再次轻声诵念,只觉此诗做的前无古人,便是后来人也不见能作的与自己相比,不由得意非凡。

随身纣王身后的商容见到纣王如此无礼,竟然敢以诗戏弄圣人,不由大惊失色,连忙躬身向纣王启奏曰:“陛下怎可如此污渎圣人,女娲娘娘乃上古之正神,朝歌之福主。陛下此举不意惹怒神人,降下祸端于我朝。老臣原本请驾拈香,祈求福德,使万民乐业,雨调风顺,兵火宁息。今陛下作诗,亵渭圣明,毫无虔敬之诚;是获罪於神圣,非天子巡幸祈请之礼。愿主公以水洗之,以诚罪己,但恐天下百姓观见,传言圣上无德政耳!”

纣王不过是作诗一首。便听的商容如此一通说教,也不与他生气,毫不以为然的对商容笑道:“朕看女娲之容,有绝世之姿,因作诗以赞美之,岂有他意,卿无需多言!况孤乃万乘之尊,留与百姓观之,可见娘娘美貌绝世,亦是孤之遗笔耳。”

此话说罢,同朝文武百官,默默点头,莫敢谁何,俱箝口而回。

只可惜,纣王不知,正是他这一首诗,使得女娲觉得自己颜面大失,当即招来轩辕坟三妖,让他们下山败坏大商王朝。这也是天意啊,仅因夸赞一人漂亮,却招来灭国毁家之恨,此却是天意不可改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