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山沟里的制造帝国 > 第136章 麻省理工学大学的沃森教授

“该死!该死该死该死!”

老头的嘴里冒出了一连串的英语单词,并且还是脏话,如果被认识他的人听见,肯定会吃惊不已。

外国老头正在小声咒骂的时候,羊肠小道上的牛小强终于忍不住嚷嚷起来:“刚才是谁在叫唤啊?要不要帮忙啊?”

外国老头只懂得几句简单的汉语口语,自然不可能听懂牛小强带着地方口音的嚷嚷声了。他愣了一下,用英语自言自语道:“那个人在叫喊什么啊?”

话音刚落,外国老头就想起什么似的从随身携带的背包里掏出一本厚厚的英汉词典,快速的翻看起来。

这种临时抱佛脚的行为显然是赶不上趟的,还没等他把听到的内容翻译成英语,羊肠小道上的牛小强就小声嘀咕道:“可能是我昨天学习得太晚,出现幻觉了,等会儿有时间我要好好补个觉才行。”

牛小强说完话摇摇头,转身拿起大学的数学教材继续赶路,很快就走得没影了。

“哈喽哈喽”

外国老头终于意识到自己不太可能翻译对方的话,他把词典合上,试探着跟对方打招呼。牛小强早就走掉了,哪里听得见?

外国老头喊了一会儿无人应答,他不由再次再次骂起了脏话。回想起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他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外国老头名叫沃森,来自美国,确切点说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乃是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系的教授。

沃森教授这次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有两个,第一个是为了考察学生,第二则是顺带着旅游,好好了解一下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国。

麻省理工学院身为全球最顶尖的理工科大学,每年都会接到来自世界各地学子的入学申请书。特别是那些热门专业,收到的入学申请书更是堆积如山。

计算机业在西方属于绝对的热门行业,因此报考这个系的学生非常多。在招生方面,麻省理工学院充分尊重教授们的意见,他们把考察的权力交给各个学系的教授,让他们自己去挑选最优秀的学生。

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圈子当中存在着一个共识,这个共识主要是针对生源的。

教授们通过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对生源的优劣等级给出了自己的评判。在他们眼中,排在第一个档次的不是美国本土的学生,也不是来自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学生,而是来自中国的学生。

中国学生的优点非常多,比如说十分勤奋刻苦、行事作风非常严谨、很能吃苦耐劳、脑袋瓜也是一等一的聪明。这样的学生哪个老师不喜欢?

当然了,中国的学生们也存在着一些很明显的缺点,比如说思想相对保守呆板,只会死读书,不会活学活用,整体上来说不像西方国家的学生思维那么开阔。

这种缺点经过教导之后是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的,正因为如此,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们对于中国学生还是非常满意的,都想招到中国学生。

中国学生之所以如此优秀,主要是因为整个中国十多亿人口,能够考上大学的基本都是天之骄子,能够有底气向世界顶尖大学提交入学申请的更是天之骄子中的天之骄子。

目前由于招生名额的限制,麻省理工学院每年只从中国招收不超过二十名学生,从最拔尖的人当中挑选这么点人,生源的质量能不好吗?

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通讯方面不是那么顺畅,许多学生发不了传真,更加承担不起拨打越洋电话的昂贵费用,只能通过信件进行交流。

如果真是这样,那也太耽误时间了,可能等到麻省理工学院结束招生,也无法完成招生工作,因此沃森教授决定来中国走一趟,当面考察那些经济条件不太好的优秀学生。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促成了沃森的中国之行。这个原因说起来很是可笑,也很让人愤怒。

就在去年,沃森教授在众多的申请书中看中了一个条件非常优秀的中国学生,由于担心这位学生被其他学校抢走,沃森教授第一时间通过官方渠道跟这名学生就读的学校取得了联系。

在中国教育部门的协助下,沃森教授很顺利的得偿所愿,把这名他十分看重的学生抢到了手。

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有些不对劲了。首先他发现发现这名学生跟照片上看起来不太一样。

一般西方人看东方人的时候会发生脸盲的情况,只要两个人性别相同,外貌的差异不是太大,一般他们都会分不清楚谁是谁。

沃森教授不同,他教过一些来自东方的学生,接触的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就学会了分辨东方人的技能。当他发现这位学生跟入学申请书上面的照片存在着差异后,忍不住问了两句。结果对方告诉他照片是两年前拍的,存在着差异是很正常的事情。

沃森教授接受了这个解释,年轻人正在长身体,两年的时间已经足够他们的外观发生许多变化了。

打消了这个疑惑之后,沃森教授放下心来。可没过多久,他就发现了另一个很奇怪的地方。根据这名学生在入学申请上的陈述,他应该具有非常好的数学基础,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数学是所有理工学科的基础,只要数学学得好,在其他理工学科方面成绩应该都不会差。

计算机的基础也是数学,因此每年招生的时候,沃森教授都非常看重那些数学成绩比较好的申请人。

他原本期待的数学尖子生明显很不对劲,比如说微积分,不太深奥的微积分对方确实会做,但只要稍稍提高一点难度,这名学生就不会了。

沃森教授当时就傻了眼,这名学生不是在申请材料上说自己是数学尖子生吗?并且还曾代表学校参加过中国的大学举办的数学联赛,获过奖的吗?根据以往教过的那些中国学生来看,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这名学生完全有能力解答比较有深度的微积分题目,怎么可能连稍微有点难度的都解答不了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