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山沟里的制造帝国 > 第168章 宇阳机械厂

山沟里的制造帝国 第168章 宇阳机械厂

作者:未语浅笑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4:15 来源:笔趣阁

方东平苦笑一声,接着说道:“二来嘛,这项技术也没有那么大的诱惑力,我所说的诱惑力是指具有颠覆性的、能够产生让人无法拒绝的庞大利润,说到底这也就是一项修修补补的技术,每年最多可以为石油部节约大约一千万的资金,人家家大业大,可瞧不上这么点碎骨头。”

一千万对于普通人来讲那绝对是个天文数字了,目前放眼全国,千万富翁的数量比野生的大熊猫还要稀少,可要是放在石油部这样的巨无霸单位,那确实不算个啥。

人家一年出口创汇的金额就高达几十亿美元,按照官方牌价换算成人民币也有一百多个亿。要是按照黑市的兑换比例,那就相当于数百亿元。跟这个数额相比,一千万要摆在哪里才合适?

有人也许会觉得很奇怪:能节约一千万难道不好吗?

这个当然是好事,但对于那些大佬们来说,这笔钱节约下来也是国家的,他们只能得到勤俭持家的好名声,这么点好名声对他们可是无关痛痒的事情,还不足以让他们心动,也只有张厂长这个级别的人才会眼热。

昨天下午回家的轮船上,牛小强向方东平打听过石油行业的情况,对于这些事情还是有所了解的,他垂头丧气的点点头:“这话在理。”

方东平吃了一口菜,接着说道:“最后嘛,就需要考虑到张厂长的因素了,你是见过他的,对这个人今后的发展有什么看法没有?”

牛小强点头道:“他这个人非常不错,很会做人,只要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外加他自己的钻营,今后更进一步的可能性非常大。”

方东平嗯了一声:“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张厂长待人接物很有分寸,这种人很能讨领导的欢心,咱们现在一穷二白,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得罪了他再想拿到如此优越的订单就不容易了,咱们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最好还是跟他搞好关系,这次的技术革新就是一个契机,不管他升不升官,咱们今后都不愁没有钱可赚,小强,你要记住一点,有舍才有得,不要总想着把什么好处都占了,这是要不得的,特别是在没有实力和底气的创业时期,更需要舍得付出,这样才能发展起来啊。”

牛小强彻底打消了之前的念头,他自嘲的笑了笑:“是我钻进钱眼里去了,您说得对,张厂长这条线咱们必须抓牢,等到发展起来以后,再去想其他的事情比较好。”

方东平对牛小强最满意的地方就是他比较懂事,不管是什么事情,只要稍稍跟他说一下,他就能想清楚利弊。

“师父对你还是比较放心的,只要你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前进,将来必定会出人头地。”

得到师父的夸奖后,牛小强显得很谨慎:“说起来还是您教得好,您不仅教我知识和技术,还教我做人的道理,这可是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

方东平咧嘴一笑,开心之余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牛小强已经吃完了饭,他放下碗筷,站起身道:“师父,我去镇上看看情况,您先喝着。”

“恩,你去吧。”

牛小强顺着山路快步前行,来到镇上后直接向坐在路口晒太阳的一个老大爷问道:“老大爷,镇上今天停电了没有?”

老大爷把嘴里的旱烟袋放在鞋面上磕了几下,笑呵呵道:“我刚看完电视出来,没发现停电啊。”

牛小强心里一紧:难不成真是陈天厚搞的鬼?

他道了声谢,调转方向朝311厂走去。

311厂的大门前聚满了人,厂门前的大树上还挂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热烈祝贺宇阳机械厂正式成立”几个大字。

牛小强早就听说311厂要转产了,却没想到他们居然改了厂名。

宇阳是本地的县名,是前几年才改过来的,原本的县名叫做夹山。311厂既然把厂名改成县名,由此可见他们已经决定扎根本地发展。至于兵工厂的名头,多半已经被他们给摒弃了。

聚集过来的人群基本都是厂里的职工,大家正在热烈议论着工厂转产的事情:

“你觉得咱们厂这么改能行吗?”

“不改是绝对撑不下去的,改了总会有希望吧。”

“要我说还是原来的老厂子好,再怎么说也是国防工业体系里的一员,现在改成地方性质的企业,说出去名头都弱了好几个档次呢。”

“名头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我看这么改挺好的,瞅瞅人家宇阳农机厂,这几年搞得风生水起,人家也是地方性质的集体企业,比咱们这个挂着国防工业体系名头的厂子不好得多?”

“人家扎根当地已经好多年了,咱们虽然在这里干了好些年,但一直都跟当地政府和企业没有交集,如此一来上那里去找活儿干?”

“咱们以前是搞军工的,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技术水平,都比宇阳机械厂这样的民用企业强得多,只要肯弯下腰求人,就不怕没有订单。”

“希望如此吧……”

从职工们的对话不难听出,许多人对于工厂的前景都感到忐忑不安。企业改革在当今还属于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改革成功的例子不是没有,但更多的却是改革失败。

仔细的分析一下,就会发现那些改革成功的企业进行的基本都是具有颠覆性的转产。比如说山城那边一家专门制造军用飞机的工厂,人家现在正在生产电冰箱,效益很是红火。

再去看那些改革失败的工厂,基本都属于动作幅度较小的类型,以前是干什么的比如说加工轴承,转产后仍旧鼓捣轴承。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充分的利用工厂的设备,只需要改个厂名就能立马投产,所需的改造资金几乎没有。

但这么改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他们对原来的行业虽然很熟悉,但市场的容量毕竟有限,在蛋糕就这么大的情况下,大家要是一窝蜂的涌入进来,就难免会发生激烈的市场竞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