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山沟里的制造帝国 > 第2459章 对职工非常大方的方氏集团

再加上正常的工资,牛秀英每年的个人收入在整个方氏集团内部都能排进前二十。

方氏集团对待员工非常大方,别的厂给工人发的月工资基本都在六十块钱左右,就这还是由于最近两年物价疯狂上涨,各个工厂不得不给职工们涨工资来抵消物价上涨的结果。放在两年多以前,普通工人的工资普遍都在三四十块钱左右。

方氏集团的普通职工如今每个月都能拿到一百块钱的工资和奖金,工种高端一点的可以很轻松的拿到一百五十块钱的月薪,最顶级的工人每个月可以拿到惊人的三百块钱。

比如说红旗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工资基本都在三百块钱以上,如果再加上奖金,拿到五百的也不是没有。

放眼国内,这样的工资水平绝对是非常可观的存在了。

方氏集团对待基层职工都这么好,对待管理层自然也不会厚此薄彼。

管理人员的工资构成中有一项名叫“管理人员特殊津贴”的奖金,这个奖金可不算少。

普通的班组长每个月的管理人员特殊津贴最低都有三十块钱,如果是产线主管等中层管理人员,特殊津贴最低可以拿到六十块钱,如果是主任或者副厂长这个级别的高层管理人员,每个月的岗位津贴最低可以拿到一百二十块钱。

至于厂长这个级别的高层管理人员,每个月的特殊津贴至少都有两百四十块钱。厂长这个级别的人除了特殊津贴,还能拿到“特殊贡献奖”,这个“特殊贡献奖”才是真正的大头。

方氏集团每年都会对各个工厂的业绩进行总体考核,考核的参照指标是这家工厂上一年度的营业数据。只要你的业绩比上一年度高出百分之五十,你就能拿到五千元人民币的特殊贡献奖。

低于这个增长率的也可以拿到两千五百元的额外奖金。

如果你的业绩比上一年度增加了一倍,那么你就可以拿到一万元人民币的特殊贡献奖,后面的以此类推,上不封顶。

迄今为止,最大一笔的特殊贡献奖的数目为五万元人民币,获得者是方氏摩托车厂的厂长韩树人。

方氏摩托车厂的营业数据其实并未达到五万元人民币的奖励标准,韩树人之所以能够拿到这么高额的奖励,主要是因为方氏摩托车厂目前是方氏集团盈利能力第二高的企业。

目前方氏集团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是采油机制造工厂,不过这家工厂生产的设备全都是牛小强研发出来的,采油机厂自身很缺乏创新能力,因此即便采油机的厂盈利能力虽然非常恐怖,采油机厂的厂长也并未拿到这么高的特殊贡献奖。

方氏摩托车厂却不同,他们不仅生产和销售摩托车,并且还自主研发全新的摩托车产品,每隔几个月都会推出新产品,借此进一步的稳固方氏摩托车在国内首屈一指的市场地位。

这是牛小强非常喜欢看到的事情,为了对韩树人的工作表示肯定,牛小强才特地给他批了五万元的巨额奖金。

牛秀英的个人年收入总额大概为两万元人民币,除了那些厂长和最高管理委员会的几名成员之外,就要数她工资高了。

不过凡事也有例外,整个方氏集团最例外的部门就是红旗研究所。如果谁真的想要一夜暴富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入红旗研究所。

只要你加入了红旗研究所,并且研发出了具有市场价值的技术,你就可以按照集团的评估拿到高额奖金。

方氏集团最高的奖金额度为十万元人民币,目前拿到这笔奖励的人一共有五个,牛小强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奖项的设立其实是为了刺激方氏集团的技术进步,牛小强可不是那种既想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的人,他对于技术是极度重视的。

为了鼓励和刺激科研人员大力研发新技术,牛小强这才设立了这个足够让人为之疯狂的超级大奖。

别的单位如果有人研发出了极具市场价值的技术,最多也就是发一张奖状和一百来块钱,然后再发点诸如钢笔、茶杯、洗脸盆之类的东西意思一下。

牛小强觉得这对于技术创新是非常不利的,科研人员也是人,他们也要养家糊口,如果他们的付出跟得到的回报极度不成正比,谁还会真正静下心来搞研究?

如今有句话就是对科研人员生活处境的真实写照:“搞导弹的比不上卖茶叶蛋的”,这里的比较比的是生活水平,更直观一点来讲,比的就是个人收入。虽然这句话听起来很可笑,但实际情况就是如此。

只要不是傻子,就能知道研发导弹的技术人员做出的贡献肯定要比卖茶叶蛋的高得多,但实际情况却是这么的让人感到心酸,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让人感慨的现象。

造成这个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家还很穷,因此各个科研单位的工资水平都不高,最终形成了“搞导弹的比不上卖茶叶蛋的”这种心酸的局面。

牛小强不想去探讨这其中的深层原因,他只想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给予科研人眼足够优厚的待遇。

牛小强对待科研人员那绝对是好的没话说,不仅工资非常高,住房什么的也是免费提供,研发出了成果还能拿到高额奖励,对于那些很优秀的科研人员,他还会组织这些人去国外进行深造。

正是由于他舍得花钱,因此方氏集团在短短数年时间之内就吸引到了大量的高端技术人才。这其中既有各大科研所的骨干成员,也有国内顶尖大学的天之骄子们。

即便如此,牛小强依然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离开牛秀英家之后,牛小强跟王小霜一边走一边闲聊,他们聊的话题跟采购科研设备有关。

按照牛小强的构想,他准备投入海量资金,在凹山打造一个真正处于世界级水平的高端实验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