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皇权 > 第一百七十五章 邯郸局势

皇权 第一百七十五章 邯郸局势

作者:巴山小顾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20:37:08 来源:笔趣阁

杜睿心里很清楚,自己就是一个靶子。

以前,不知道是给谁做掩护,被皇帝杜臻立为了靶子。

现在,再一次被杜臻利用,不管是升为赵王,还是出镇邯郸,都只是一个名头而已,以自己为靶子吸引有心人注意,然后,暗度陈仓。

实际上,郑程郑远行这个出身枢密院的三品官员方才是皇帝的心腹,之所以派他担任杜睿的副手,又给他安排了许多幕僚以及护卫武者,有着数百人的大队伍,他才是真正的邯郸节度使,真正的靖边军统领,而杜睿之上名义上的掌权者,毕竟,权力这东西需要人方才能掌控。

杜睿没人。

靖边军那边的骄兵悍将也不会听从一个黄毛孺子的命令,哪怕这小子贵为皇子,那些骄兵悍将只会被实力慑服,你若是没有实力,就算是有着皇权加持,那又如何?

毕竟,这是一个皇权式微的年代。

皇帝打得一手好算盘。

他若是让郑程担任靖边军统领,不但朝廷上下反对,就连靖边军的那些骄兵悍将也不会认可,稍有不慎,便会酿成兵变,所以,须得有一个身份尊贵的人去坐镇。

但是,哪怕有身份尊贵的人存在,也不见得就能太平无事。

现在,兵为将有的格局很难改变,不说燕赵之地那些实际上出于独立状态的割据势力,单单是名义上属于朝廷的军队,一旦出现了后勤供应或者军饷之类的大部分都交给了军队自筹,就比如现在的靖边军,安边军,中央朝廷筹备的只是少部分,那么,军队军阀化也就成为了必然。

就拿靖边军来说,因为冯槊忠心耿耿,所以,一直乃是朝廷的尖兵,防备着河北军阀。

只不过,辎重等物资若是从关中转运,哪怕有着符车符船的存在,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在这个世界和杜睿前世相比,关中和关东的距离起码扩展了十倍以上,并且,山河地理的走向虽然大致相同,其实,也存在着小小的差异。

朝廷的负担太重,路上的消耗也挺多的,单单是符船符车运行所需要的符玉就不是一个小数目,将邯郸的赋税征收到中央朝廷,之后,再由中央调拨送往靖边军,这期间,一来一回,消耗巨大。

到后来,朝廷也就不再征收邯郸的赋税,赋税征收来后,交给了靖边军。

按理说,征收赋税的是当地官府,掌管民政的州府,属于朝廷直辖,也就是说,这后勤辎重依旧掌控在朝廷手中,然而,邯郸远离长安,中央朝廷鞭长莫及,靖边军又近在咫尺,哪怕冯槊并无二心,手底下的那些将领也不像他这样,刀子在旁,皇权太远,自然是刀子优先。

渐渐地,发展到由士卒亲自动手收税,关口税卡也是由士兵镇守。

慢慢地,邯郸城也就变成了军政一体,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军阀化的时代。

只不过,冯槊在军中威望甚高,武力也深不可测,有着他压阵,靖边军不会乱,哪怕成为了军阀集团,依旧听从朝廷的号令,然而,冯槊一死,再加上他无子无女,靖边军也就不可避免地进入混乱阶段,稍有不慎,处理得稍微有点错漏,便会背弃朝廷,变成割据势力。

最怕的是那些军头和燕赵等地的军阀联合,彻底倒向那一方。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将靖边军中势力最强大的一个军头提拔起来,在靖边军中,有着这样的一个人物,那就是提督梁凤至。

梁凤至出身寒门,被冯槊从微末中提拔,将一身所学相传,可以说,他是冯槊兵家之道的传人,当初,为了梁凤至,冯槊甚至摆脱郭令公,从凤翔郭家取得了一门心法,这门称之为焚天决的心法极其适合梁凤至的体质,一旦修行,必定会事半功倍。

可以说,梁凤至相当于冯槊的亲传弟子,靖边军中有着四大提督,他的年龄最小,势力却最庞大,有不少老军头都看在冯槊的面子上支持他。

冯槊发现自己命不久矣之后,向朝廷上了三封奏折,前后相距半年之久,三封奏折都只有一个内容,那就是推举梁凤至为新的靖边军节度使,他向朝廷保证,梁凤至必定会继承自己的遗志,效忠大唐帝国,为了帝国的统一和和平奋勇作战,绝无二心。

然而,在那些朝廷的高官眼中,这是最差的选项。

一切不过是保持原状,依旧是冯家军,除了国家对这只军队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力之外,其余那些世家门阀完全插不上手,无论是关中还是关东。

将领们几乎全都由军中培养,毕竟,军中有着专门的武道功法,也能获取一定的资源,当靖边军占据邯郸之后,所获取的资源也就更多了。低阶军官们若是有着天赋,又敢打敢杀,在军中立有战绩功劳,也就会被安排进入军中的学堂学习。

修炼资源的获得和战功息息相关,功劳多所获取的修炼资源就多,功劳少自然资源就少,一切都很公平公正,至少,看上去是那样。

冯槊在的时候,硕硕战功,资历又深,自身又是宗师,把整个靖边军经营得雷打不动,水泼不进,所以,那些世家门阀哪怕是想尽了办法,也没办法插一只脚进来。

现在,冯槊就要过世,他们自然不允许继续如此。

皇帝可以放心冯槊,却不见得能放心梁凤至,毕竟,这个梁凤至他从未见过,而且,靖边军越来越军阀化,朝廷对它的掌控越来越松,终有一日,这风筝断了线,这大唐的支柱说不定反倒成为大唐的掘墓人,这样的可能,并非没有半点机会存在。

皇帝自然想把军队控制在自己手中。

那些世家门阀想要分一杯羹,郭家想要保持自己对靖边军的控制力,支持的是另一个提督接任,这个提督姓郭,单名一个辉。

郭辉出自郭家旁系,并非破门而出那种,他仍然在郭家的族谱中,身为先天武者的他乃是靖边军四大提督之一,独领一军,因为处在郭家的缘故,他在靖边军中的自主性很强,手下的那一营将士除了对冯槊言听计从之外,也对郭辉忠心不二。

自主性太强的关系,他这一营也就被众人排斥。

单单比拼势力,他在靖边军中不如梁凤至那般雄厚,声望也没有那么高,但是,比较和朝堂以及那些世家门阀的关系,他足矣甩梁凤至两三条街。

当然,郭家的这个举荐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在安边军只听从郭家指挥,凤翔还有郭家的祖地和卫队,信阳又是郭令公封地的情况下,所有人都不会允许郭家再染指兵权。当初,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付出了许多代价,方才将郭家军一分为三,现在,断不能退让。

那时候,要不是郭令公主动退让,分裂郭家军这件事断不可行。

杜臻心里清楚,郭璞虽然也姓郭,却不是他老子,这家伙心中有着野心,当初,郭令公选择退让,选择交出兵权,选择将郭家军一分为三,郭璞就很是不以为然。只不过,郭令公威望极高,郭璞就算是心有不甘,也不敢违抗父亲之命,不过,他还是统率了安边军,郭家不曾完全将兵权交出去。

实际上,他不明白他老子的用心良苦。

郭令公修炼的是军中武学,兵家之道,郭家本来就是边军出身,并非像京兆顾那样有着悠久而尊贵的历史,所以,那时候,郭令公也时常被人在背后骂做老革。

他之所以急流勇退,其实也是逼于无奈。

他非常清楚自己这具身体,哪怕晋升为大宗师,寿元一道上,却远远不及那些修炼佛道两家以及儒门正法的大宗师,兵家之道,胜负为先,不惧生死,故而,对身体元气的伤害非常之大,到了老年,哪怕是大宗师也有堕境之苦,所以,郭令公知道事不可为。

大唐帝国有着华山玄真观,有着顾真人坐镇。

顾真人年龄比郭令公要年轻,却先一步进阶大宗师,修炼的又是道家清静无为之气,寿元悠长,单单比较寿元,郭令公完全不及。

他若是仗着手握兵权异动,哪怕是将杜家踹下了皇位,自己一旦身死,杜氏皇族在顾真人的庇护下若是卷土重来,郭家当有灭族之祸。

总的说来,郭氏的底蕴还是太差,只凭借他一人,只凭借手握兵权,势不可久。

杜睿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出镇邯郸,担任靖边军统领,邯郸节度使一职,有着亲王之位,邯郸本就是他的封地,这完全名正言顺。

当然,梁凤至以及郭辉等将领买不买这个帐,那就是未知数了。

所以,这次出京,杜睿并未大张旗鼓地将整个别院搬到邯郸去,他只带了一部分侍卫上路,魏岳和莫愁都不曾随他前往邯郸,他需要魏岳和莫愁在长安守住桃山书院,希望所有的教育计划都按照他以前制定的路线而来,不要偏离得太多。

至于邯郸城的腥风血雨,刀光剑影,就让他一力承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