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皇权 > 第六十八章 剑宫的基本情况

皇权 第六十八章 剑宫的基本情况

作者:巴山小顾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9:42 来源:笔趣阁

抬头望着牌坊上悬挂的断剑,杜睿下了马。顶 点 X 23 U S

聂远很自然地接过杜睿手中的缰绳,将坐骑牵开,牌坊下,丁三石带着香蕉一路小跑着迎了过来。

以后,他们两个就是杜睿在剑宫的伴当,丁三石负责处理一些人际往来的琐事,香蕉则和杜睿形影不离,帮他跑腿,只要内务府的正式公文下来,他也就能随着杜睿离开剑宫。现在,草堂那边的人越来越多,魏岳总管全局,不可能每天都跟着杜睿,他身边的确需要一个贴身的内侍。

别院建立之后,宫中会派一些内侍和宫女前来。

在那些内侍和宫女中,不晓得有多少人被那些别有用心的势力集团买通了,虽然,杜睿相信自己的眼睛,相处久一点,必定能看出猫腻,不过,有时候也不需要这么劳神。在剑宫,瞧见香蕉之后,在这个小孩身上,他感受到了一种似曾相似。

前一世,在孤儿院内,他有着一个小伙伴。

那个家伙就和香蕉长得非常相像,做起事来也是如此,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生怕会犯错,后来,他被一家人收养,几年后逃出了那个收养家庭,不知道去了何处,再无消息。或许,这是为了弥补上一世的遗憾?当然,杜睿并不这样认为,之所以选择香蕉,除了这个因素之外,最重要的是安全。

没有人能料到他会这样做!

这种突发的决定,就连他事前都没有想法,其他人更不可能猜到,也就是说,香蕉不可能是任何势力安插的棋子,在内务府办手续的这段时间策反他,把当他当成暗线,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若是用力过猛,甚至有可能弄巧成拙。

“殿下,走这边?”

丁三石停下脚步,脸上带着微笑。

这时候,三人站在一条小径上,两侧是花坛,坛内栽种着不知名的花,姹紫嫣红,在晨风中微微摇动,院墙一侧的垂柳,枝条同样在迎风轻摆,沙沙作响。墙头停着一只青鸟,有着一身翠羽,头顶上生出了一顶红冠,双眼灵动,目光在杜睿三人那里来回着,时不时,发出一声鸣叫。

小径这里有着分岔路,一条往左,一条往右。

丁三石站在往左的小径那里,而杜睿却踏上了往右的小径。

剑宫类似于杜睿所在的古代太学,太学一开始也是讲究君子六艺,也就是说,读书人须得文武双全,就像后世的宣传口号一样,德智体全面发展。到了后来,儒家学说变成了所谓的真理,读书人这才成为了手无缚鸡之力的腐儒,也就有了百无一用是书生是说法。

这里的教学方法和杜睿的前世大学相差仿佛。

同样有着基础课和选修课,所谓基础课,就是学子们必须学习的课程,每一年年末还有专门的考试,名列前茅则有奖励,落后者要受到惩罚。有一年,剑宫的总教习是一个非常严苛的宗师,那一年的落后者,甚至被他下令在第一进的院落内当众被鞭挞。

剑宫分为三个年级。

初入学者为一班,这些学生大多是九岁以下;中班则是九岁到十三岁之间;毕业班也就是十三岁到十六岁,一旦年满十六岁就只能毕业。之后,他们会分流到其他学校去学习,比如以文为主的太学,或者以武功为主的天策堂,当然,也有可能是回家继承家业。

杜睿虽然已经十岁了,按道理应该进入中班学习。

不过,他的情况特殊,所以,被安排到了初阶学堂,和那些六七岁的小孩为伍,他的个子和那些小孩相差仿佛,坐在一起倒是一点也不显突兀。

剑宫的学子并不太多,这里主要是为了皇子的学习而建立的,能够进入这里陪读的世家门阀子弟其实不多,大部分家族看重的子弟并不会送到这里来,出现在这里的门阀子弟在自家的家族中处境颇为尴尬,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既不能成为长辈看重的天才人物,也不至于沦为被放弃的那一类。

前来剑宫,这是一条道路。

既然不能主宰家族大权,那么进入朝堂掌握一些权柄也不失为一条不错的道路,在这里,若是能走出一片天地,跟随的皇子如果能够荣登大宝,他们也能够青云直上,真的成为执掌权柄的一品大员,家族也不敢轻视的,作为家族的招牌,他们肯定会获得家族大量的资源支持。

当然,这也是一条危险的道路。

一旦自己支持的皇子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运气不好的甚至会丢了性命,哪怕运气好活了下来,这一辈子也算是废了,只能远走他乡,自我放逐,如此,才不会和家族扯上关系,他的家人什么的倒是能够被保住。一般情况之下,若非在这时期狠狠地得罪了后来的成功者,后者又不是什么小心眼的话,基本都是这种结局。

进入剑宫的门阀子弟,十个人中间能够站在真正胜利者身后的甚至一个都不到。

英宗杜臻有着十七个儿子,现在,还活着是有十三个,那四个儿子有的早夭,有的横死,有的被刺杀,在这十三个儿子里面,未成年的有着八个。

也就是说在剑宫中,包括杜睿在内,一共有着八个皇子。

伴读的门阀子弟和王公贵族的后代大概在八十人,基本上,一个皇子可以分到十个左右的伴当,然而,事实上,当然不是这样。

像燕王杜允的身边,起码不下三十个伴当,这些人围绕着杜允转悠,真正能被杜允接纳的也就两三人,即便如此,他们也不会舍弃杜允,去选择其他的皇子。这是因为,这些门阀子弟或者高官后代,基本上都和郭家有着牵连,他们算是郭家的门阀集团一员,他们只能跟随杜允,没有别的选择。

在剑宫中,跟随杜允的伴当最多,排在第二位的则是终南君杜旭,他的母亲是京兆顾家大房的嫡女,虽然不是皇后,却是贵妃,即便比不上郭玉琪,在后宫中,却也有着不少权力。

跟随在十五岁的终南君杜旭身边的伴当也有二十来人,基本上是顾家门阀集团的一份子,在这里,家族之间的关系可谓是泾渭分明,容不得半点混淆。

八十来名学宫子弟,就有一半以上的跟随了这两人,又有十来个关东籍的子弟跟随着范阳君杜琥,剩下的那些,分别跟随着那五个皇子,年纪最小的十七皇子杜宇,身边仅仅跟着两个伴当,年龄和他相仿,也都六七岁的样子,这两个伴当其中一人出自他的外家,另一个和外家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至于杜睿,他才进入剑宫,暂时没有人跟随他。

这些学子中,也有一些尚未选择皇子的家伙,有些是一直在观察,有些则是无法贴到杜允或者杜旭身边去,如果有可能,他们也会选择一些靠谱的皇子投奔。

至于杜睿,这些家伙对他,基本是敬而远之。

现在,杜睿应该去初阶学堂上课,上午的课程是文课,有大儒为他们讲解经义,出自圣人东郭先生的语录,称之为榕园夜话,这本经书是东郭先生在自家的榕园和弟子们之间的问答记录,因为大多是在夜间,所以,称之为榕园夜话。

这本书在这个世界的地位,类似于杜睿前世的论语。

讲解榕园夜话的是陈夫子,出自关中横渠世家,英宗还是太子的时候,他是英宗的伴读,如今在中书省任职,偶尔会为英宗杜臻写诏书。

他对经书的了解来自关中横渠一脉。

现在,对于经义的讲解有着分歧,横渠一脉代表着关中学派,他们乃是复古派,讲究崇古,认为圣人的微言大义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只是,这微言大义须得研究透彻,不能被误导,每一字每一句都有着深意,一旦理解错误,就会走入歧途。

如何解释经义,横渠一脉自认舍我其谁。

关东学派却不赞成一味崇古,认为世界在变化,所以,必须与时俱进,圣人的微言大义自然很有道理,然而,却不能把它当成至理名言,一味听从,须得有选择的接受。

双方都视对方为异端,江湖也好、庙堂也好,相互攻击,你死我活,决不妥协,私下里,两派的学者几乎是老死不相往来。这世界,那些大儒大多有着世家背景,也有着强悍的武力,所以,他们不仅文斗,有时候热血上头,还会签下生死状,进行武斗。

陈夫子身为中书省的中令,平时工作繁忙,仍然要在剑宫来教书,无非就是想抢夺经义的解释权和说话权,为此,哪怕是过劳死也不怕。若非他是英宗杜臻的伴读,也不可能获得这样的机会,正是有着这份交情,这才击败了关东学派的努力,成功获得学宫教习一职。

然而,关东学派也有着自己的门路,并非一溃千里,在剑宫内,同样也有着关东学派的夫子,甚至是在中阶班当教习。

这两人暗地里较着劲,互不相让。

陈夫子也就非常严格地对待学子,哪怕是皇子,也是不假言辞。

距离陈夫子的第一堂课时间已经很紧了,丁三石心里有些焦急,因为皇子们犯错,虽然也会责罚,责罚的对象却是那些伴当以及他这样的内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