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不要飞升 > 第十五章 这汤真香(为主角邵爷盟主加更)

推着餐车赶到萧山文武学校时,天已经亮了,定武城没有重工业,抬头就能看见蓝天白云,蓝的像丝绸,白的像印花,中间破个洞口,万丈光芒就从里边洒出来。uu234

“小姜师傅,今天天气真是不错,这雨棚白拿了,冀州台的天气预报啊,跟我这老头子的身体一样,是一年不如一年喽。”

汤师傅语气里藏着不易察觉的落寞,他出生时是新灵历37年,据说那时世界范围的大混战尚未结束,民用科技大体仍保持在新灵纪元年的水准。

见识过那时的城市生活,再一点一点看着生活水平随着岁月流逝而倒退,这该是种什么样的感受?姜慕白无法想象。

“嗯,天气不错,这是个好兆头。”姜慕白回了一句,开始搜寻适合摆摊的位置。

“小姜师傅,你看咱们把车摆哪儿?”汤师傅指了指离校门最远的一处空地,“那儿没人,要不放那儿?”

姜慕白没有反对,摆好餐车立起招牌后,对汤师傅说道:“我打听过了,校门外这条街道属于公共区域,只要打扫干净,学校不会赶人,巡警路过也不会管。除了市政环卫部门偶尔会派人过来检查,就没其他人管了,换句话说,这里的位置是先到先得,任意挑选。今天咱们来晚了,明天再早点,挑个好位置。”

汤师傅连声说好,看见招牌上印着“汤爷爷的早餐店”,他愣了好一会儿,欲言又止。

以前烂大街的网红店名,摆在当今却算是别具一格,再加上牌子上写着许多人们听都没听说过的“炸酱面”、“鸡汤混沌”、“瓦罐汤”和“开花红糖馒头”,很快便引来几道目光。

两三分钟后,一个三十岁上下、身上带着鱼腥味的男人牵着一个脸颊圆润的胖男孩走了过来。

男人脸色不太好,嘴里嘟囔不清,看样子他对这些没听过的吃食不感兴趣,只是他儿子想尝尝新鲜。

走近餐车后,男人松开男孩的手,弯腰从胶鞋里取出钱袋,说:“那个汤,瓦罐汤,多少钱?给我来一碗。”

“紫菜肉饼、鸡蛋肉饼、茶树菇肉饼都是十块,花生排骨、银鱼排骨是十五,要哪种?”汤师傅报出早就背熟的价目,第二域通用语言是汉语,绝大多数民众都是华人,因此对人联币沿用了“元”“块”等称呼。

“这么贵?”男人陡然停下掏钱的动作,他瞪了眼餐车上的招牌,问,“十块钱一碗汤?傻子才喝吧?”

汤师傅脾气好,笑了笑也不跟他计较。

姜慕白低头看了眼馋得吮手指的男孩,问:“你喜欢紫菜,鸡蛋,还是茶树菇?”

男孩不假思索地回答:“鸡蛋!”

“嗯,好。”姜慕白掀开盖子,用钳子夹出一个陶罐。

定武城找不着煨制瓦罐汤的煨汤炉,只能采用古法,把装好清水食材佐料的瓦罐埋进暗火未熄的灰炉里用土封存,等汤煨好了再挖出来放进餐车的炉子里保温。

这样煨出来的瓦罐汤,比电热炉做出来的瓦罐汤更香,堪称赣菜一绝,还有美食家为之赋诗:民间煨汤上千年,四海宾客常留连。千年奇鲜一罐收,品得此汤金不换。

此刻姜慕白剥开覆住罐口的锡纸,顿时香飘四溢,令人食指大动,垂涎欲滴。

“贵有贵的道理,这碗汤,你试试?觉得好喝就付钱,觉得不好喝,我倒掉,不收钱。”姜慕白将勺子放入瓦罐,接着把瓦罐放上隔热托盘,然后信心满满地递向第一位顾客。

男人犹豫片刻,无法拒绝这沁人脾胃的奇香,他揣好钱袋,接过托盘,舀起一勺汤,吹了几口,吸进嘴里。

“呲溜”

男人眼前一亮,又舀了一勺肉饼,连汤带肉一起放进嘴里。

“呲溜”

等他再次把勺子伸进瓦罐时,姜慕白按住托盘,笑吟吟地问:“怎么样?”

“香!这汤真香!”男人笑了笑,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赶紧放下托盘,拿出一枚十元面额的硬币。

“爸!”男孩着急地喊了一声。

“噢噢!老板,再来一碗。”男人又给了十块,连儿子都顾不上了,端起瓦罐一口接着一口,表情陶醉**,以至于姜慕白误以为这是汤师傅请来的托。

这对父子给“汤爷爷的早餐店”做了极好的宣传,很快便吸引到更多学生家长,不消多时就把餐车里几十罐汤抢购一空,让汤师傅笑得合不拢嘴。

出乎意料的是,鸡汤混沌、开花馒头和炸酱面这类主食并不像姜慕白想的那样畅销,等到七点半早读开始,提前准备的混沌、馒头和面条还剩了大半。

眼看校门前逐渐冷清,姜慕白估摸着差不多该收摊了,刚要出声便听见汤师傅在耳边压低声音说道:“小姜师傅,八百多!咱们这一个多小时就卖了八百多!”

汤师傅一把年纪,就算不是老江湖,也懂得财不露白的道理,尽管心里高兴得很,也不敢大声说出来。

八百多……

扣掉成本,两人对半均分,也没多少。

姜慕白心里略微失望,但不愿坏了汤师傅的心情,于是点头笑道:“明天咱们多准备,早点来,赚得更多。跟您说了,咱们做早餐肯定赚,就是辛苦了点。”

“不辛苦不辛苦,小姜师傅,你,我……谢谢,谢谢!”汤师傅似有千言万语要讲,最后出口却只有一句朴实的感谢。

听见六十多岁的老爷子摆低姿态向自己诚恳道谢,姜慕白赶紧摇头:“汤师傅,言重了,互相帮助而已。噢,今天咱们先收摊吧?我该去聚英馆了。”

姜慕白没事就会去聚英馆待着,虽然等到生意上门的概率很低,但能跟其他靶师和聚英馆弟子混个脸熟。发展人际关系是融入环境的必要过程,而且,他有太多问题需要解答,比如留下《天渊剑典》的赢渊到底是什么人,比如他那几位老友身处何地是何身份,再比如灵气复苏之后旷日持久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究竟因何而起,又怎样结局。关于这些问题,与其在书海中盲目搜寻答案,不如先通过身边人加深了解,缩小范围后再去泡图书馆。

刚摘下餐车上的招牌,姜慕白看见一伙流里流气的青少年围了过来。

这伙小年轻,看年纪不像基础学校的学生,姜慕白心中念头一转,就猜出他们的来意。

领头的高个儿瞟了眼姜慕白,转头冲汤师傅拱手,笑嘻嘻地说:“老板,生意兴隆,恭喜发财啊。”

汤师傅可能没跟这类人打过交道,疑惑地看向姜慕白。

姜慕白微微一笑,为汤师傅做出翻译:“他们想收保护费。”

“哦!”汤师傅恍然,“不是说这块地方没人管么。”

“谁说没人管!”

高个儿身后一个瘦猴儿似的少年跺脚蹬地,从卷成筒状的报纸里抽出一根实心铁棍。

“这块地儿,高飞哥管!识相的赶紧交钱,也不跟你们多要,一礼拜两百,保你们生意兴隆!”

这念古惑仔台词似的幼稚宣告成功把姜慕白逗笑,他正想开口回话,就听见远处传来一声招呼。

“汤叔!小姜!”

扭头一看,打招呼的是刘龙虎,施广闻站在他身边,后面跟着聚英馆弟子和常驻靶师。

白衣灰衣二三十号人,浩浩荡荡往这边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