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谋明天下 > 第四十章 预测

谋明天下 第四十章 预测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21:28:01 来源:笔趣阁

眼看着时间到了八月下旬,气候逐渐变得清凉,早晚还能够感觉到一丝的凉意。uu234

距离九月初的乡试已经不远,绝大部分的考生都开始埋头温习功课,争取在本次的乡试上面好好发挥,考中举人。

吴宗睿也是一样,与豫章社以及万时华、徐世溥等之间的争执,他早就抛弃到脑后,这个时候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乡试。

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一点吴宗睿是深切的体会到了。

滕王阁聚会时与徐世溥之间的小摩擦,让他在参加乡试的考生之中有了一定的名气,而之后与万时华、徐世溥之间更加激烈的争执,让他短时间之内名声鹊起。

这也得益于戴明杰,吴宗睿所说的话语,戴明杰经过一番润色之后传播了出去,保持了吴宗睿的原意,他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豫章社以及徐世溥等人歪曲事实,不少的读书人,在得知了吴宗睿所有的言论与观点之后,有部分人表示支持。

在豫章社的内部,也出现了分歧,有部分人是支持吴宗睿的。

当然,反对吴宗睿观点的读书人也是不少的,甚至有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攻击。

戴明杰时常来拜访吴宗睿,而林宗平几乎消失不见了。

戴明杰每次来访,吴宗睿热情的接待,每次都留他吃饭喝酒,这么长时间过去,吴宗睿感觉到了,戴明杰是可交往之人。

这期间也有一些考生专程到醉仙居客栈前来拜访,尽管乡试在即,吴宗睿不厌其烦,每次都会抽出时间来与拜访之人见面和交谈,甚至是安排酒宴接待,这让廖文儒感觉到奇怪,在他的印象里面,吴宗睿尽管表面谦和低调,可骨子里还是清高的,再说了,吴宗睿的时间很紧张,需要温习功课参加乡试。

实在忍不住的情况之下,廖文儒开口询问,吴宗睿倒是没有隐瞒,很认真的告诉廖文儒,一个好汉三个帮,虽然乡试在即,可有人来拜访,还是要放低姿态,务必要结交能够结交的关系,他与豫章社的关系已经恶化,如果疏远其他的人,一旦外界的舆论发生变化,他很有可能被读书人孤立起来,结局不妙。

廖文儒非常聪明,马上明白其中的意思了。

到了八月底,吴宗睿的名气再一次的传播开来,这里面就包括了吴宗睿不仅仅是有满腹的才学,还热情好客,而吴宗睿获得这样的名声,对于豫章社来说,绝非好事情。

当然,不好的传闻也有,应该是那些支持豫章社之考生或者读书人,他们认为吴宗睿年少轻狂,不知道天高地厚,若是吴宗睿的那番认知散播于读书人之间,必将坏了读书人的骨气和清誉。

很短的时间之内,前来参加本次乡试的考生,大致分为了两个阵营,少部分的考生支持吴宗睿,认为吴宗睿所说的话语很有道理,大部分的考生还是偏向于豫章社,认为吴宗睿和豫章社之间的争执是蛮横无理。

要不是乡试在即,这样的争论必将激烈的进行下去。

认真温习功课的吴宗睿,还是很注意这些传闻,他要求廖文儒注意打听这些方面的事宜,随时告诉他情形,廖文儒明白其中意思,也是尽心尽力的打听,同时,戴明杰每次前来,也带来了这方面的消息。

事态的发展,让吴宗睿有着不少的感触,按说他是穿越之人,所说的每一句话,以及做出来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深思熟虑的,既然想着做出来一番大事,那就必须要适应当下的形势,绝不能有清高孤傲的表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之人,这是他的目的。

想不到来到南昌府城,刚刚开始煽动翅膀,就险些遭遇到失败和打击,要不是豫章社的万时华还算是明白事理,他目前的处境,恐怕就没有这么自在和潇洒了。

终于,前往醉仙居客栈前来拜访的考生逐渐的少了,外界关于此事的议论也慢慢的平复下来,无他,乡试马上就要到来,不管是吴宗睿,还是万时华和徐世溥等人,都要悉心应对马上到来的乡试,他们之间的争论,不管结局如何,目前来看没有太大的意义,若是能够乡试高中,成为举人老爷,那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再说了,成为了举人老爷,所说的话语,就更加的有分量了。

吴宗睿完全静下心来了,不关心其他的事宜,专心乡试。

江西的乡试,主考官一般情况之下都是六科的给事中,南直隶和北直隶的主考官,大都是翰林院的修撰、编修或者庶吉士,这些主考官全部都是朝廷派下来的,他们最为主要的职责有两个,其一是出考试的题目,其二就是阅卷决定被录取的举人。

按照朝廷的规定,乡试的考题,必须从四书五经之中选择出题,至于说题目侧重于哪个方面,那就是主考官内心琢磨的事情了。

乡试开始的前一天,主考官和同考官进入到已经完全封闭的贡院,主考官江在这一天出题目,贡院连夜印制考题,翌日考生就进入贡院准备考试了。

除非是主考官提前告知某个考生考题,否则提前泄漏考题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还有一点最关键的,那就是主考官抵达地方之后,不允许与外界有多少的接触,绝对不允许与任何的考生有接触,考生不知道主考官是谁。

儒家思想深入到读书人的心目之中,他们对于考试之中作奸犯科这类事情,本能的回避。

基于这个原因,大明一朝的乡试、会使乃至于殿试,都算是基本公平的。

当然了,特别牛的考生也是存在的,明朝中期以后,更多的商贾开始倾尽全力培养家族之中的读书人,期盼着这些读书人能够跃龙门,改变家族的身份,而且随着官吏玉商贾逐渐的融合,商贾也慢慢开始渗透到官场之中,成为一股隐性的重要的力量。

做生意的商贾,赚钱是最终目的,而做生意的过程之中,他们必定会采取一些手段,这种习惯成自然的做法,同样会渗透到家族的读书人之中。

有钱能使鬼推磨,商贾拿得出来大把的银子,也就能够想到办法,获取考试的某些信息,说到底,乡试的主考官来自于京城,但是同考官以及为乡试服务的诸多官吏,都是地方上的官员和吏员,这些人在地方的时间长了,必定有一些关系需要照顾。

吴宗睿倒是习惯这一切,社会由人组成,中国本就是人情社会,讲究礼尚往来,而在人情社会之中,出现任何的事情都不奇怪。

“天启七年,朱由检登基,其之前不过是信王,压根没有做皇帝的资格,明熹宗朱由校没有子嗣,朱由检才能够上位。”

“朱由检生活在京城乃至于皇宫中的时候,亲眼目睹了魏忠贤的嚣张,魏忠贤与客氏勾结,准备将怀孕的宫女送入宫中,让朱由校有子嗣,如此魏忠贤就能够继续掌控权力,按照时间来说,此事已经暴露出来了,朱由检必定是暴跳如雷,恨不得将魏忠贤五马分尸。”

“朱由检年级不大,登基的时候不过十七岁,而且长期生活在京城和皇宫之中,局限于宫廷权力争夺,不知道下面的具体情况,也就不可能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果痛恨魏忠贤,就算是杀了魏忠贤,也不可能完全解气,必定将这样的痛恨情绪转移到阉党的头上。”

“崇祯元年,朱由检的权力慢慢的巩固下来,已经开始大规模的清理阉党的势力,作为好面子的年轻人,朱由检想到的必定是为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找到缘由,清理和打击阉党也是如此,他做事情勤勉,想着留下好的名声,所以最近一段时间,他想到的必定是如何的清理阉党的势力。”

“由此可见,如何清理阉党的势力,如何在全国各地造就痛打阉党的声势,这必定是朱由检重点考虑的事情,乡试临近,这样的机会,朱由检怎么可能放过。”

“至于说下来主持乡试的京城各级的官员,他们都是两榜进士,从一定程度上面来说,与阉党有着天然的仇恨,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支持皇上打击阉党的举措。”

“会推内阁大臣还在今年的十一月,尚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朱由检暂时不会想到这件事情,更不可能在乡试之中表露出来此等的观点。”

“也好,我就赌一赌,将乡试这篇八股文的重点,集中到如何清理阉党方面。”

“唉,又要说违心的话语了,我是不赞成全面否定魏忠贤所推行政策的,但是这等的认识,绝不能在乡试之中表露出来,否则我就完蛋了。”

“不着急,慢慢来,等到我有了自身的平台,有了掌控一切的能力,那个时候再行落实自身的认识,将其贯穿到现实之中。”

“唉,还是不谨慎啊,和豫章社争论什么啊,落下一些口实,也不知道今后是不是会有麻烦。”

进入到房间,看见独自出神好长时间的吴宗睿,廖文儒忍不住开口了。

“大哥,你喃喃自语好一会了,说些什么啊,马上就吃饭了。”

“没什么,我在温习功课,好了,我们去吃饭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