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谋明天下 > 第一百零七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谋明天下 第一百零七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21:28:01 来源:笔趣阁

(感谢东方文博的打赏,谢谢了。m.uu234)

“赵大人,刘大人,蔡大人,上元县呈奏的这个案子,由吴大人和崔大人办理,你们是什么意见,说来看看。”

这是上元县调整知县之后,呈奏的第一个案子,案件调查的很清楚,不过县衙准备断案的时候,国子监提出了异议,让新任知县为难,迫不得已呈奏给府衙。

詹士龙本来想着将这个案子交给蔡思杰办理,蔡思杰身为通判,有着一层特殊的身份,国子监有应该有所忌讳,不过府丞赵从荣提出了异议,认为自十月份以来,府衙所有的案子都是吴宗睿办理、崔云辉协助办理的,故而上元县呈奏的这个案子,还是应该由吴宗睿和崔云辉接着办理。

詹士龙仔细思索,征询了刘方胜的意见之后,采纳了赵从荣的建议。

“大人,下官没有什么意见,下官相信,吴大人和崔大人一定能够办理好这个案子。”

赵从荣的话语,堵住了其他人的嘴。

詹士龙看了看赵从荣,脸上没有多少的表情,他本来是想着让众人提出一些建议,记录在案,也好减轻吴宗睿的压力,毕竟这个案子牵涉到了国子监,牵涉到官绅家族,有不少为难的地方,要不然上元县衙早就断下来了。

上一次怡红楼与国子监监生梁书田那个案子,应天府衙已经与南京国子监之间有了一些矛盾和意见,此次的案子,稍有不慎,国子监与应天府衙之间,再次产生矛盾,且难以调和。

南京国子监的地位异常特殊,自成体系,论权势甚至不如上元县衙,可是其影响力超过南京的六部和督查院,从南京国子监出去的监生,金榜题名者不计其数,京城以及分散到各地为官者大有人在,不管是金榜题名的两榜进士,乡试高中的举人,还是有着读书人功名的监生,都不会忘记南京国子监。

尊师重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南京国子监最为注意的方面。

国子监祭酒,相当于几百年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种类型的重点大学的校长,典型的清流,虽然只是从四品的品阶,可谁都不敢小视,其学识渊博,一般都是一甲进士和二甲进士出任,绝大部分的国子监祭酒,最终都成为内阁大臣,步入到了权力的巅峰。

就说南京国子监祭酒贺逢圣,崇祯元年上任,殿试榜眼,十年之后进入内阁,攀上了金字塔,进入到了权力的巅峰阶层。

更不用说这个监生,背后还有一层特殊的关系。

这一切,詹士龙不得不考虑。

案子很简单,让吴宗睿来处理,结局可想而知,不过詹士龙想的更加深远。

吴宗睿与詹兆恒的关系很好,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詹兆恒对吴宗睿崇拜不已,叹服吴宗睿的学识,拜服吴宗睿的沉稳睿智,让詹士龙都感觉到吃惊,如此情况之下,詹士龙自然是要维护吴宗睿的。

“赵大人,本官询问的是对案件之处理意见,至于说吴大人和崔大人署理案件,已经明确下来,就不用多说了。”

赵从荣看着詹士龙,稍稍楞了一下。

刘方胜和蔡思杰,同样感觉到吃惊,官场上说话做事,都是深思熟虑,谁也不会乱说,赵从荣既然开口了,肯定是考虑清楚了。

果然,赵从荣紧跟着开口了。

“大人,下官也是此意,吴大人和崔大人署理这个案子,定能秉公办理,我等不宜提出其他建议,若是限制了吴大人和崔大人,反而不好,大人说是不是。”

吴宗睿看着这一切,无限感慨,官场上的哲学太多,几百年之后也是如此,没有官场的经历,不能够洞察世事,还真的是无法立足。

“詹大人,赵大人,诸位大人,上元县呈奏的案子,下官与崔大人一道,竭尽全力办理,若是遇见了什么问题,再行向詹大人和诸位大人请教。”

吴宗睿的开口,打破了僵局,化解了现场的尴尬。

詹士龙微微点头。

“也好,既然吴大人这么说,那就照此办理,今日就到这里,都散了吧。”

吴宗睿起身准备离开的时候,詹士龙开口了。

“吴大人稍等,本官还有一些事情,崔大人,你且在厢房外面等候。”

厢房里面安静下来,詹士龙慢慢踱步,暂时没有开口说话。

吴宗睿也肃立在一旁,看着詹士龙。

“瑞长,不想说些什么吗。”

“大人说的是今日的事情吧,赵大人如此的表现很正常,若是换做下官,同样如此。”

詹士龙猛地站住,扭头看着吴宗睿。

“赵大人感觉到委屈和失落,无处发泄,只能如此,下官以为,赵大人如此的表现,恰巧证明大人已经完全掌控了局面。”

詹士龙的脸上闪过一丝的笑容,很快消失。

“瑞长,你说的不错,不过仅仅是让赵大人感觉到委屈和失落,还是不行,府衙的事情太多,依靠你我是忙不过来的。”

“大人不必着急,慢慢来,赵大人在府衙已经有数年时间,毕竟是有一些基础,基础骤然动摇,内心不舒服很正常,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如果总是如此呢。”

“这也简单,调往他处就是了。”

“说的不错,干脆利落,不过这个监生背后之关系,你想好如何应对吗。”

“以案论案,想不到那么多。”

崔云辉进入厢房的时候,詹士龙已经入座。

“下官见过大人。”

“崔大人,下月你就要到上元县赴任,这上元县的重要,本官不用多说。。。”

“大人提携,下官感激不尽。”

“不用总是感谢本官,你要清楚,你能够到上元县,与吴大人有着莫大的关系。”

崔云辉点点头,没有继续开口。

“上元县此次呈奏的案子,你是怎么看的。”

“这个,下官以为,这个案子不仅仅牵涉到国子监,还牵涉到官绅家族和复社。。。”

崔云辉其实有能力,思维缜密,连续办理的几个案子,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得到了詹士龙的赏识,也得到了吴宗睿的认可。

崔云辉说完,詹士龙点点头,要说国子监祭酒贺逢圣,他不是特别担心,此人认死理,只要能够说出令人信服的道理,贺逢圣不会为难,反而会赞同。

官绅家族,需要注意,但若不是特别严厉的处置,倒也不必战战兢兢。

詹士龙真正担心的是复社。

复社成立的时间不长,其壮大的速度令人吃惊,复社盟主张溥的影响力也是急剧扩展,仅仅是廪膳生员,在南京已经是无人不知,加上复社与东林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让其有着更大的底气。

詹士龙不是东林党人,也不是浙党的人,从不参与朝中的党争,基本都是置身事外。

虽然不参与任何的党争,可不意味着詹士龙不知晓党争的残酷,万历年间,东林党与浙党、楚党等激烈博弈,天启年间,东林党与阉党之间同样是你死我活,那一幕幕仿佛在昨天。

复社的发展趋势,与东林党如出一辙,这样的社团,对于外界的力量不会客气。

“崔大人,你认为复社在这个案子上面会横加干涉吗。”

“这个,下官以为,复社还没有此等的能力,毕竟是读书人之间聚集起来的社团,若是随意干涉官府的事宜,肯定不合适,下官刚刚提到复社,也就是想到那些好议论的读书人,可能随意的颠倒黑白,令人头疼。”

“你说的不错,此事你要多多关注,吴大人年轻,前途无量,可不要在这个案子上面遭遇到非议。”

“下官明白,下官一定会协助吴大人,谨慎办理这个案子。”

休沐之后,回到后院的詹士龙,依旧在想着这个案子。

詹兆恒进屋的时候,詹士龙想到了什么。

“月如,我听你说过复社,复社集聚了读书人中间的精英,其盟主张溥,学问很不错,今日你好好说说,复社究竟有哪些值得你崇拜之处啊。”

这个问题如果在一个月之前提出来,詹兆恒会极力的鼓吹复社,乃至于让父亲看好复社,不过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父亲大人,孩儿对复社早就没有所谓的崇拜了。”

“不会吧,复社正是你们这样的读书人联合聚集起来的,我以前听你说到复社,都是带着羡慕向往之情,这才多长时间,变化会如此之快。”

“这个,父亲,孩儿进入国子监,主要心思在学习方面,现如今距离乡试不足一年的时间,孩儿满脑子想到的都是乡试。”

“月如,你老实说,是不是遇见什么事情了。”

詹兆恒稍稍犹豫了一下。

“父亲大人,孩儿的确遭遇到一些事情,对复社有了一些不同的认识。”

“莫不是那天你与瑞长一道。”

“是的,就是那天,孩儿与瑞长兄一道去秦淮河。。。”

詹兆恒开始了详细的诉说,这是他第一次说出盛泽归家院的事情。

发生在盛泽归家院的事情,没有扩散开来,这让詹兆恒颇为吃惊,后来也想明白了,张溥是复社的盟主,其声誉与复社息息相关,有些事情肯定需要隐瞒。

盛泽归家院发生的事情,没有扩散开来,让詹兆恒更是看清楚复社的虚伪,他对复社的印象也就更加的不好。

詹士龙听得很仔细,自始至终没有开口说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