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谋明天下 > 第三百一十章 强大的自信

谋明天下 第三百一十章 强大的自信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21:28:01 来源:笔趣阁

金砺选择听从李国翰的话语,打开了复州的城门投降。顶 点 X 23 U S

李国翰与金砺的归顺,让吴宗睿颇为犹豫,如果心狠手辣,他完全可以斩杀两人,向朝廷表功,还可以将投降的汉军悉数交给朝廷处置,要知道历史上的李国翰与金砺,分别是汉八旗之中正蓝旗和镶蓝旗的旗主,是得到了皇太极高度肯定与赞誉的。

汉军投降和归顺的军士总数,超过了五千人,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需要小心和认真的应对,如果引发了骚乱,将对此次的征伐造成难以挽回的重大影响。

包括李国翰与金砺等人,内心是敏感多疑的,他们曾经是朝廷大军之中的一员,归顺后金鞑子之后,与朝廷大军展开了捉对的厮杀,包括他们麾下的汉军,也是如此,现如今他们再次归顺朝廷,是不是能够得到接纳,还说不定。

一夜思索,吴宗睿想到了很多,他绞尽脑汁,想到了历史上的明清战斗,想到了崇祯皇帝,想到了皇太极,天亮的时候,他已经做出了决定。

也就是这个决定,让吴宗睿在日后的发展方面,走上了一条金光大道。

大军拿下复州的第二天,刘宁率领的大军,也抵达了永宁城。

两路大军终于会和了。

刘宁率领的大军,征伐很顺利,驻扎在柚岩和旋城的汉军人数不多,每个地方仅有几百人,看见登莱新军的气势,他们早就吓破胆了,两处城池的汉军,都是主动打开城门投降的,所以说,刘宁率领的一万将士,还没有经历真正的厮杀。

两路大军会和之后,有关如何对待李国翰、金砺以及投降汉军的事宜,摆在了眼前。

永宁城,原葛巴泰的府邸。

廖文儒、刘宁、罗典勇、罗典召以及秦大龙等主要将领,悉数来到了厢房。

吴宗睿正在厢房等候。

“昨日我听到了议论,说到了李国翰、金砺以及投降汉军的事宜,居然是登莱新军寻常军士说出来的,这样的情形不正常,你们记住,有关大的决策部署事宜,下面不能有任何的议论,军令如山倒,寻常军士的任务,就是坚决执行命令,决不允许私下里议论,今后如此再次出现这样的情形,我就要追问你们的责任了。”

吴宗睿没有留情,说的很直接,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官府,官吏对某项决定有看法,私下里议论,尚可原谅,军队是绝对不行的,这样的议论,有可能扰乱军心,让很多的军令执行的时候打折扣。

廖文儒抬头按着吴宗睿。

“大人,今后这样的情形不会再次出现了。”

吴宗睿点点头。

“登莱新军今后将要面临诸多的征伐,军令贯通至关重要,不管是哪一级的军官,接到命令之后,都要不折不扣的执行,哪怕是内心有意见和看法,也要憋在心里,这才是一支强悍的军队应该表现出来的作风。”

所有人都低着头,没有谁开口说话。

吴宗睿咳嗽了一声,说到了正题。

“登莱新军拿下了复州、永宁、柚岩和旋城等地,作战很顺利,值得肯定,我们俘获了五千余汉军军士,斩杀了后金正红旗牛录额真葛巴泰,生擒了一百四十七名后金正红旗的军士,汉军总兵李国翰和金砺投降归顺。”

“登莱新军取得的胜利是巨大的,但面临的问题也是很实际的,如何处置归顺的汉军,包括李国翰与金砺等人,还有一百多的后金正红旗军士,就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曾经给李国翰承诺,恳求皇上和朝廷赦免他的罪孽,且让他进入登莱新军之中,出任登莱新军的千总,这个许诺,你们都是知道的。”

“李国翰被后金的皇太极敕封为墨尔根,也就是英明善战的意思,金砺则是朝廷的武进士,应该说两人都是人才,不过人才看放在什么地方,能够为我们所用,就是人才,不能为我们所用,那就是敌人,务必要除去。”

“下面有了议论,说明如何对待处置投降的汉军军士,包括李国翰和金砺等的事宜,已经成为了所有人关注的事宜,你们都说说吧,直接说出你们的想法,不要有任何的顾虑。”

吴宗睿说完,廖文儒站起身来,看了看众人。

“大人,我觉得这些归顺的汉军军士不可信,包括李国翰和金砺等人,都不可完全信任,两人都是崇祯二年归顺后金鞑子的,迄今已经有五年多的时间,这一次无非是被登莱新军打败了,没有退路的情况之下,再次归顺朝廷。。。”

吴宗睿看了看廖文儒,打断了他的话语。

“文儒,不用说那么多的理由,就说该如何处置投降的汉军,以及李国翰和金砺。”

廖文儒的脸涨的有些红,毕竟吴宗睿以及给李国翰许诺了。

“文儒,我知道你想什么,无非是我给了李国翰许诺,你抛开这些,直接说你的想法。”

廖文儒眨了眨眼,再次开口了。

“大人,我以为,可以将李国翰和金砺两人交给朝廷处置,投降的汉军,也交给朝廷处置,大人可以向朝廷提出建议,至于朝廷怎么处置,大人就不必过问了。”

廖文儒说完,刘宁、罗典勇、罗典召和秦大龙等人,都是连连点头。

“看来你们都是赞同文儒的观点和看法的。”

吴宗睿也站起身来,慢慢的踱步。

他的决定至关重要,一旦他做出了决定,众人是绝对服从的。

可这个决定不好下,简单的几句话,关乎到数千人的生命。

将李国翰和金砺等人交给朝廷,无疑是将他们推上断头台,辽东锦州总兵祖大寿,大凌河之战被逼无奈归顺了后金,尔后找寻机会逃回了锦州,迄今为止不敢到京城去,龟缩在锦州,而且对于朝廷派遣的任何人都是异常的小心和关注。

至于说投降的汉军军士,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最好的结局就是发配回到原籍,这些人回到老家之后,肯定抬不起头来,会遭遇到众人的指责,人言可畏,他们被逼的没有办法,很有可能做出一些极具破坏性的事情来。

将李国翰和金砺留在登莱新军之中,吴宗睿需要承担极大的风险,完全信任他们是不可能的,完全不信任也是不可能的,而且吴宗睿还要应对来自于皇上和朝廷的猜忌和怀疑。

廖文儒说的应对办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疑是最好的。

但吴宗睿的想法不一样。

后金能够从偏远的北方崛起,能够统一中原和南方,首要就是其创始人努尔哈赤的骁勇,打下了不错的基础,而最关键的还是皇太极,皇太极以海纳百川的气魄,让很多大明王朝优秀的将领归顺,为自身所用,一方面削弱大明王朝的实力,增强自身的实力,另外一方面,也为所有人做出了榜样。

皇太极能够做到的事情,吴宗睿难道做不到吗。

思索片刻,吴宗睿终于开口了。

“文儒,你说的不错,按照这样的办法处置,我们可谓是毫发无损,还能够得到皇上和朝廷的大力嘉奖,而且我也给李国翰和金砺等人争取了,对外勉强说得过去。”

“如果我们满足于固守登莱之地,满足于目前的现状,不想着继续发展,不想着走出更远的道路,那么我们这样做,是最为正确的决定。”

“你们跟随在我的身边,有不少年头了,这些年登莱新军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你们都是清楚的,登莱新军为什么能够发展到如此的规模,你们也是知道的。”

“登莱新军征伐复州和永宁等地,已经展现出来不俗的战斗力,可以说,今后我们就是正面应对后金的满八旗,也无所畏惧。”

“走到这一步,登莱新军已经面临一个最为重要的转折点,那就是下一步究竟该怎么办,是固步自封,保存实力,还是大踏步前进,不断发展壮大。”

“你们也许觉得,我所说的问题不存在,登莱新军肯定是需要不断发展壮大的。”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该怎么样发展,是海纳百川,还是固步自封。”

说到这里,吴宗睿的脸色变得异常严肃。

“文儒,刘宁,你们是登州总兵和莱州总兵,你们的一言一行,对于所有将士的影响是很大的,这些年以来,你们不断进步,已经能够很好的指挥作战了,但是,你们不能够满足于这方面,还要有更加远大的目光,更为强大的自信。”

“自信是什么,就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笃定,就是相信自身能够面对任何的问题,能够解决任何的问题。”

“你们还缺乏自信。”

“想想后金的皇太极,敢于招募我大明朝廷的任何文武官吏,哪怕有些人临时归顺,尔后又反叛,也不在乎。”

“锦州总兵祖大寿,就是最好的例子,大凌河城之战,祖大寿被迫投降后金,归顺皇太极,旋即再次反叛,回到了锦州,看看皇太极,气急败坏了,并没有。”

“这就是强大的自信。”

“后金的皇太极,满八旗的军士,蒙古左右营的军士,都是我们的对手,如果我们没有强大的自信,怎么打败他们。”

说到这里,吴宗睿停顿了一下。

“我想,你们听懂了我的话,就知道该如何处置李国翰、金砺以及投降的汉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