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谋明天下 > 第五百七十九章 天灾还是**

谋明天下 第五百七十九章 天灾还是**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21:28:01 来源:笔趣阁

陕西巡抚、右佥都御史孙传庭被锦衣卫押解进京,等待三司问罪,其自行招募的军士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随时有可能一哄而散。uu234

孙传庭主要还是从延绥一带招募的军士,其招募和组建的军队称之为秦军,处于起步完成和逐渐扩充的阶段,延绥一带曾经是大秦帝国崛起的地方,民风彪悍,尽管遭遇到不少的灾荒,可这里的百姓,好斗的性格丝毫没有减弱。

孙传庭被抓,陕西自行招募军士、自行解决钱粮的主张和做法,没有人支持,继任者也不可能如此费心去继续组建军队,基本组建完成的秦军,不可能得到朝廷的支持,缺乏军饷和粮草的情况之下,想要继续维持几乎不可能。

京城那边,孙传庭被直接关押进入刑部的大牢,没有说话与解释的机会,不可能见到皇上申诉冤屈,相比较来说,罪魁祸首、山海关总兵吴襄的情况就好了很多,没有被关进大理寺的监牢之中,而是居住在京城的家中,等待大理寺的问讯。

朝中这种内讧,大家习以为常,反正需要有人站出来为失败的局面承担责任,没有谁感觉到奇怪,更不会有人关心陕西的局势如何。

因为孙传庭的离开,陕西的局势变得更加恶劣,凤翔府城陷入到空前的危险之中,随时可能被流寇攻陷,而分布陕西卫所的明军军士,压根不愿意与流寇作战,他们或者固守在城池之中,或者呆在卫所,偶尔还会出来骚扰百姓。

被集中到西安府城周边的秦军军士,暂时负责守卫西安府城,不会也不可能出战流寇。

孙传庭原来准备调动秦军与流寇作战,凭着其以身作则的风范以及高超的指挥能力,打败李自成及其麾下的流寇,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现如今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

登莱新军情报司早就侦查到这个消息,情报文书迅速送到了吴宗睿的桌案上面。

这些情报,在其他人看来无所谓,包括三边总督洪承畴,都没有怎么在意,但引起吴宗睿的高度重视,令其陷入到沉思之中,因为他熟知历史。

孙传庭组建的秦军,虽然只有一万多人,但战斗力非同一般,历史上的秦军,最为巅峰的时候达到三万人,崇祯十四年参加了松锦之战,在广宁铁骑以及辽东边军集体逃跑的情况下,秦军岿然不动,拼死抵御后金鞑子,一度逼退了后金骁勇的镶黄旗,展现出来非同一般的战斗力,所以秦军被称之为明末最为骁勇的三大军之一。

这样的一支军队,吴宗睿自然是看重的,如果能够吸纳秦军进入登莱新军之中,无疑会增强登莱新军的战斗力。

不过问题和麻烦明显存在,孙传庭只是被关押到大牢之中,对孙传庭咬牙切齿打压和算计的是内阁大臣、兵部尚书杨嗣昌,一旦杨嗣昌失势或者是死亡,孙传庭铁定出狱恢复官职,被皇上委以重任,到了那个时候,孙传庭找寻自身组建的秦军,吴宗睿不好交差。

其次就是三边总督洪承畴,明显知晓秦军,且秦军军士绝大部分都是从延绥等地招募,精明的洪承畴也会想着吞并秦军,可能是朝廷正在惩戒孙传庭,洪承畴不好在这个时候插手,害怕受到牵连,且朝廷不承担秦军的军饷和粮草,洪承畴这个时候收纳秦军,有一定的困难。

最后的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就是皇上和朝廷的看法,这一万多秦军,皇上和朝廷不可能不在意,很有可能让兼任陕西巡抚的熊文灿管理这支大军,用于剿灭流寇,当然消耗的军饷和粮草也需要熊文灿自己去想办法。

从种种角度来说,等莱新军想要吞并秦军,都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决不能因小失大,这是吴宗睿做事情的一贯原则。

廖文儒进入厢房的时候,吴宗睿正在沉思。

看见廖文儒,吴宗睿开口了。

“文儒,情报你都看了,孙传统被押解进入大牢,你是怎么看的。”

廖文儒不假思索的开口了。

“大人,孙传庭大人被押解进入大牢,熊文灿大人兼任陕西巡抚,实际上不可能完全兼顾陕西的事宜,陕西是流寇起源的地方,也是流寇势力最为嚣张的地方,属下以为,只要能够完全平定陕西的局势,就可以彻底剿灭流寇。”

“孙传庭大人被抓,陕西局势恶化,熊文灿大人根本无力控制,孙传庭大人组件的秦军,属下听闻战斗力还是不错的,如果在孙传庭大人指挥之下,打败流寇还是有可能的,现在秦军不可能与流寇作战了,没有军饷,没有粮草,秦军能够勉强维持就算不错,属下还担心秦军也可能与陕西其余明军一样,为了军饷和粮草做出为害百姓的事情。”

“吴襄领兵作战失败,其主要责任还是在吴襄来承担,杨嗣昌大人无非是想着打压孙传庭,所以让孙传庭承担了主要的责任。”

“朝中这样的内讧,让属下感觉到痛心。”

廖文儒侃侃而谈,展现出来成熟与睿智。

吴宗睿的脸上露出笑容。

“不错,文儒,你看的很准,我也担心骁勇的秦军难以维持,熊大人兼任陕西巡抚,这是一着臭棋,熊大人乃五省总督,眼下正值流寇嚣张的时候,熊大人怎么可能有精力过问陕西的诸多事宜,再说了,皇上和朝廷对于陕西的局势很不满意,如此情况之下,熊大人硬生生的插手陕西的诸多事宜,做好了是应该的,做不好就要承担一切的责任,所以我预计,熊大人不会过多的署理陕西的政务,甚至不会前往陕西。”

说到这里,吴宗睿站起身来,走到了挂着地图的墙边。

“文儒,我再问你一个问题,若是中原的局势彻底恶化,皇上和朝廷都无法忍受了,接下来朝廷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廖文儒略微思考了一下,有些茫然的摇摇头。

“大人,属下无法预测,难道皇上和朝廷准备继续调遣辽东边军或者是等莱新军吗。”

吴宗睿笑着摇摇头。

“文儒,记得杨嗣昌大人在朝中所说的话语吗,若是中原的局势彻底恶化,杨大人将亲赴中原指挥作战,彻底剿灭流寇。”

廖文儒点点头。

“大人,属下以为,这不过是杨大人应付皇上所说的话语。”

吴宗睿扭头看着廖文儒。

“文儒,这可不是应付的话语,也许杨嗣昌当时没有想那么多,他还在为算计了孙传庭沾沾自喜,还在为朝中和地方官吏畏惧其威严沾沾自喜,可他没有想到,正是因为他的短视,为自己埋下了一个大坑,到时候,他将迫不得已跳进去。”

廖文儒不是很明白,看着吴宗睿没有开口说话。

“文儒,北方以及中原局势恶化,已经可以肯定,相对来说,孙传庭骁勇善战,若是能够完全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极具可能彻底剿灭流寇,熊文灿比不上孙传庭,当初几乎剿灭李自成,一方面是杨嗣昌在朝中大力支持,另外一方面得益于孙传庭大力的协助。”

“孙传庭被抓,熊文灿失去了最大的支持,而且朝廷无法提供足够的钱粮,这让熊文灿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原局势恶化,眼睁睁看着流寇壮大起来。”

“至于说抽调辽东边军和等莱新军,我想皇上不会轻易开口,已经抽调了两万的辽东边军,辽东的重要性远远强于中原,如果从辽东抽调太多的兵力,导致辽东的防御空虚,这个责任没有人敢承担,也没有人能够承担,更加关键的是,皇上和朝廷对流寇还没有真正的认识,总认为流寇不过是乌合之众,远不能与后金鞑子比较。”

“熊文灿的好日子不多了,他的结局与孙传庭没有多大的区别,或许是年底,或许是明年,熊文灿也可能被关进大牢之中,到时候,杨嗣昌将要被迫负责指挥剿灭流寇的战斗。”

说到这里,吴宗睿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流寇的崛起,是因为天灾,老百姓活不下去了,与其饿死,还不如造反,不过这流寇的强大,我看就是**了。”

“曹文诏、卢象升,还有孙传庭,都是骁勇善战之人,都是能够率领千军万马作战的帅才,曹文诏和卢象升殒命,不是因为对手有多么强大,而是因为朝中有人不想让他们活下去,现如今孙传庭也深陷其中。”

“如此的朝廷,还有什么希望。”

吴宗睿说完之后,廖文儒很快开口了。

“大人,朝廷怎么做属下觉得不重要,属下想到的还是辽东和登莱之地,只要辽东变得强大起来,不管中原的局势如何的动荡,也不管后金鞑子多么的嚣张,大人都能够掌控一切。”

吴宗睿点点头,走到了廖文儒的身边。

“文儒,你能够有这等的认识,我很欣慰,还是那句话,不管外面的情况如何,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只要我们足够的强大,就不畏惧外界的所有变化,成功细中取,富贵险中求,纷乱的局势,或许就是我们最好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