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谋明天下 > 第五百八十四章 朱由检的怒火

谋明天下 第五百八十四章 朱由检的怒火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21:28:01 来源:笔趣阁

中原局势的混乱,让朱由检寝食难安。uu234uu234

张献忠没有能够攻陷成都府城,退回重庆的时候,遭遇二品诰命夫人、石柱宣慰使秦良玉的进攻,被迫离开四川,进入湖广,五省总督熊文灿发现了机会,命令都督佥事、剿总兵官左良玉,领兵进攻并彻底打败张献忠,殊不知左良玉征伐失败,损失数万军士,导致襄阳和谷城一带的局势瞬间紧张起来,早就在襄阳一带作乱的流寇首领高应登,得知张献忠大败左良玉,主动呼应张献忠,准备联合张献忠进攻襄阳府城,于是湖广重镇襄阳变得岌岌可危。

五省总督熊文灿发现情况不对,再令左良玉,整顿军队之后,立即赶赴襄阳,守卫城池,抵御流寇的进攻,不过早就有些拥兵自重的左良玉,保存实力,没有听从熊文灿的命令,以军队遭遇到败绩、短时间之内难以恢复为由,驻扎在谷城一带,没有前往襄阳府城。

陕西的凤翔府城,已经被李自成率领的大军围困,凤翔府城随时有可能被流寇攻陷,而汉中一带,包括汉中府城,悉数被李自成控制,成为了李自成的大本营。

李自成的力量在很短时间之内壮大起来,他们打败了驰援陕西的辽东边军,不仅仅是名气大振,而且壮大了实力,在打败辽东边军的同时,李自成得到了不少的辽东边军的军士,其中绝大部分辽东边军军士加入老营之中,数月的时间老营就扩充到了三万人以上的规模。

更加可怕的是,李自成开始在汉中一带收取赋税,用于满足军队的开销,定下规矩,保持汉中的稳定,而李自成的这种做法,对于其他的流寇来说,有着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毕竟李自成是流寇名义上的首领和统帅,其余流寇首领肯定会跟着学。

李自成开始重视地盘的重要性,开始巩固根据地,意味着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以往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变为固守到手的胜利果实,关心和控制地方的民生事宜,且通过这样的举措,让李自成的力量以更快的速度壮大起来。

这样的转变,让李自成的力量开始变得真正的强大,越来越难以对付。

山西的罗汝才,囤积大军于山西平阳一带,力量也在慢慢变得强大。

反观朝廷一方,五省总督、陕西巡抚熊文灿处于无兵可调的情形,多尔衮与豪格入关劫掠,北直隶损失惨重,朝廷也消耗大量的钱财和粮草,已经拿不出来钱粮剿灭流寇,湖广劲旅左良玉部,败给张献忠之后,再也不出动,山海关总兵吴襄率领的剩余近一万的辽东边军军士,被紧急调到襄阳府城,固守城池,熊文灿手中还能够调遣的大军,就是原陕西巡抚孙传庭训练出来的一万多秦军军士,这些军士暂时驻守在西安府城,打算朝着凤翔府城开进。

可是熊文灿的手中没有钱粮,无法让任何一支大军放心大胆的前去征伐流寇。

陕西汉中、湖广襄阳、陕西平阳三地,互为犄角,如果流寇同时发难,整个的中原将陷入彻底的混乱之中,甚至直接威胁到京城的稳固,这让五省总督熊文灿心惊胆战。

除开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高应等这四路力量最为强悍的流寇,还有十余路的流寇,也在中原各地活动,让熊文灿疲于应对。

熊文灿本想着调遣秦良玉及其麾下的白杆兵,进入湖广剿灭流寇,但秦良玉部对于四川太过于重要,四川巡抚邵捷春压根不想秦良玉离开四川,百般推诿,让熊文灿无可奈何。

熊文灿已经给皇上写去数份奏折,表明中原局势逐渐的恶化。

熊文灿的奏折,引发了朱由检很大的不满,要不是熊文灿是杨嗣昌举荐的五省总督,一年多之前在剿灭流寇的战斗中立下了功劳,朱由检早就勃然大怒。

偏偏在这个时候,朱由检接到了辽东的密报,蓟辽督师吴宗睿与后金和蒙古部落做生意,其做生意的地点就是西平堡、义州和广宁等地,南方以及北方大量的商贾前往辽东,试图在这些交易之中分得一杯羹。

这是典型的互市,没有得到朝廷准许的互市,如果情报得到证实,吴宗睿犯下的就是欺君大罪,可以被抓起来砍头。

得到这个密报之后,朱由检勃然大怒,差点就没有控制住情绪了。

如果不是秉笔太监王承恩的劝解,朱由检真的会不顾一切下旨,捉拿吴宗睿问罪了。

第二份和第三份密报送到了朱由检的手中,蓟辽督师吴宗睿在西平堡、义州和广宁三地设立互市的事情,得到了完全的证实。

朱由检变得稍微冷静了一些,他第一时间想到了王承恩。

王承恩进入暖房的时候,朱由检的脸上几乎没有什么表情。

“承恩,你来了,这是辽东来的情报,有关西平堡、义州各广宁三地互市的情况,吴宗睿没有请旨,擅自与后金和蒙古部落互市,你看看吧。”

朱由检从桌案上面拿起两封文书,递给了王承恩。

王承恩弓着身子接过文书,轻轻的翻开,他看的很快,一直到看完,脸上的表情依旧没有多大的变化。

王承恩是整个朝廷之中,最忠于朱由检之人,包括太监之中的曹化淳和高起潜等人,虽然也忠于朱由检,但大都有着不小的私心,而且他们做事情有些不靠谱,至于说朝中的文武大臣,绝大部分沉醉于党争和权势的斗争,将自身的利益看的天大,压根不会关心朝局变化。

朱由检还是信王的时候,王承恩就在其身边,虽然那个时候是曹化淳派遣王承恩潜伏在朱由检身边,不过长时间的接触,王承恩完全改变了注意,一心一意忠心于朱由检,两人共渡难关,经历了太多的事情。

所以很多重要的事情,朱由检都是和王承恩首先商议,才会做出决定。

“承恩,这是辽东的第三份密报了,你是怎么看的。”

朱由检的语气不是很好,他已经忍耐到极限,最大限度克制了自身的情绪。

王承恩当然能够听出朱由检话语之中的不满,但他还是要实话实说。

真正忠心,绝不是阿谀奉承,一味的吹捧,而是毫无保留的说出自身的认识和观点,供对方参考,总之就是要实话实说,当然,这里面有一点非常关键,那就是没有任何的私心,能够在朱由检面前做到这一点的,唯有王承恩。

“皇上,臣还是前些日子的想法,朝廷不可降罪吴宗睿。”

朱由检看着王承恩,没有发脾气。

“承恩,你是不是觉得,户部没有给辽东拨付军饷粮草,就能够容忍吴宗睿在辽东开设互市,朕知道你的想法不错,吴宗睿在辽东开设互市,朝廷没有遭受任何的损失,还能够节约下来不少的钱财,投入到中原,用于剿灭流寇。”

“可你想过没有,吴宗睿如此的无所顾忌,朝中其他的文武大臣怎么看,若是这些人有样学样,朕还怎么做事情。。。”

朱由检终于没有忍住,说到后来,声音里面呆着咆哮。

王承恩依旧冷静。

“皇上息怒,臣觉得朝中的其他大人,包括各行省的巡抚,以及三边总督、五省总督和漕运总督等大人不敢这样做,其实皇上化解辽东互市的事宜,只要一句话,就说辽东的互市是皇上和朝廷准许的。。。”

朱由检站起身来,眯着眼睛,看着王承恩。

“承恩,你这是什么意思,吴宗睿在辽东为所欲为,朕还要为他遮挡,若是吴宗睿想着造反了,朕是不是还要让位于吴宗睿。。。”

王承恩扑通跪下了。

“皇上,臣绝无此意,只是觉得朝廷不能问罪吴宗睿。”

“登莱新军强悍,数次打败后金鞑子,且只听命于吴宗睿,若是皇上问罪吴宗睿,吴宗睿不奉诏不进京,朝廷将彻底失去对登莱新军的控制,到了那个时候,吴宗睿联合后金鞑子,我大明王朝就真的危险了。”

“皇上,中原局势动荡,臣以为,朝廷将主要的注意力放到中原,尽快剿灭流寇,稳定中原,一旦中原稳定下来,皇上方可腾出手来解决辽东的事宜。”

“皇上,臣以为,只要暂时不甘于辽东以及登莱之地的事宜,吴宗睿就不会有什么异动。”

“臣还有预感,密报上面显示,后金以及蒙古部落购买了大量的粮食,明显有囤积粮食的意图,一旦后金囤积了足够的粮食,很有可能发起对辽东的进攻,到时候后金鞑子与登莱新军死拼,两败俱伤之际,就是皇上和朝廷的机会了。”

朱由检依旧站着,不过脸上的神色逐渐平静下来,特别是王承恩分析后金很有可能对辽东发起进攻的时候,朱由检的脸上已经没有了愤怒的神情。

“承恩,你说的不错,不过这样的想法为何不早些说出来,这样朕也不至于那么担心,你的分析很有道理,朕好好想想,尽快让内阁商议此事,吴宗睿既然在辽东设立互市,那户部也要插手其中,至少需要得到钱粮方面的收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