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谋明天下 > 第七百一十九章 躲不过

谋明天下 第七百一十九章 躲不过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21:28:01 来源:笔趣阁

张四知进入文渊阁,看了看桌案上面堆积起来的文书和奏折,摇了摇头。

内阁大臣早就在文渊阁等候,张四知没有耽误时间,带着众人往偏殿而去,来到偏殿的外面,他看见了早在这里等候的兵部尚书陈新甲。

“下官见过张大人,见过诸位大人。。。”

张四知摆摆手。

“陈大人,不必多礼了,随我们进去吧,皇上马上就要到偏殿来了。”

今日商议的事情,与兵部有着莫大的关系,所以兵部尚书陈新甲是必须要参加的。

近来朝廷里面有传闻,说是陈新甲很有可能进入内阁,张四知对于这样的传闻,嗤之以鼻,中原局势失控,开封府城陷落,南直隶也遭遇到流寇的进攻,兵部根本没有想到很好的应对办法,如此情况之下,身为兵部尚书的陈新甲,不被皇上和内阁责怪就不错了。

众人进入偏殿,默默的站立,等候皇上的到来。

偏殿里面的气氛有些压抑,没有人开口说话,周遭异常的安静。

四周的烛火还没有熄灭,将整个的偏殿照的亮堂堂的。

“皇上驾到。。。”

秉笔太监王承恩陪着朱由检进入偏殿,一前一后走上御辇。

张四知扭头看了看众人,率先给皇上行礼。

“臣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免礼。”

等到张四知等人站好之后,脸上带着憔悴神情的朱由检,直接进入主题。

“开封府城陷落,河南巡抚高名衡爱卿殉国,总兵陈永福战死,朕很心痛,昨日朝会商议过了,朕决定敕封高名衡为太子少保,敕封陈永副为五军都督府右都督,相关敕封的事宜,内阁今日拟好圣旨,明发天下。。。”

张四知连忙走出列,对着皇上抱拳开口了。

“臣遵旨,今日就草拟圣旨。”

朱由检叹了一口气,并没有看下方的张四知。

“诸位爱卿,原任五省总督洪承畴,遭遇朱仙镇之败,尔后领兵驻守开封府城,再次遭遇败绩,如今开封府城也陷落了,洪承畴给朕写来了奏折,言护送周王朱恭枵前往南直隶,否则也会与开封府城共存亡,朕听着这些话语,没由来感觉到心烦,诸位爱卿怎么看。”

大殿里面沉默了,包括张四知,也没有马上开口回答。

洪承畴虽然被免去了五省总督之职,但依旧是太子少保,督查院右副都御史,领兵部尚书衔,而且洪承畴是朝廷在西北的王牌,曾经多次打败流寇,也领兵抵御过后金鞑子的进攻得到朝廷不少赞誉,更加关键的是,洪承畴在朝中的印象一直都是不错的,支持他的文武大臣不少,仅仅因为朱仙镇之战的失利,就遭受到惩戒,让人感觉到不是滋味。

皇上话语里面的意思,是想着惩戒洪承畴,但没有明说,如此情况之下,首先开口之人,很有可能背负落井下石的嫌隙,日后很难在朝中立足。

张四知等人已经熟知皇上的习惯,明明想着惩戒某个大臣,却不愿意明说,总是要下面的文武大臣提出意见建议,这样就能够推卸责任。

眼看着没有人开口,朱由检的脸色变得阴沉,直接看向了张四知。

秉笔太监王承恩的目光,也落到了张四知的身上。

张四知在内心叹了一口气,如此情况之下,只有他首先开口了。

站出列之后,张四知对着皇上抱拳开口了。

“皇上,洪承畴大人身负重任,手持尚方宝剑,本应该殚精竭虑,剿灭流寇,维持中原的稳定,不辜负皇上的期盼,可洪大人不思进取,一味回避,因作战仓促,导致了朱仙镇之战的大败,我朝廷大军损失的兵力逾十万人,为前所未有的大败,理应遭受惩戒。”

“皇上念洪承畴大人有功,没有追究,依旧让洪大人守卫开封府城,谁知道洪大人再次部署失误,被流寇攻陷城池,再次辜负皇上的厚爱和期盼。”

“城池被攻陷的时刻,洪承畴大人本应该身先士卒,率领军士斩杀流寇,竭尽全力护卫开封府城,谁知道洪大人却借着护送周王殿下的理由,擅自撤离开封府城,没有尽到人臣之责任,洪大人非常时刻擅自逃离,苟且活命,必须遭受严惩。”

“臣建议,将洪承畴缉拿进京,由三司予以会审。。。”

张四知说的很流利,理由也很充分,显然是经过了认真的思索。

朱由检点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王承恩看向张四知的时候,脸上也浮现一丝笑容。

有了张四知开头,其余的大臣自然跟着表态了,只是究竟如何惩戒洪承畴,没有一个人说出来,都是让洪承畴接受三司会审。

能够有这样的效果,朱由检已经满意了。

“好,诸位爱卿如此提议,朕允了,着锦衣卫赶赴南直隶,缉拿洪承畴。”

商议完毕两个话题,朱由检马上说到第三件事情。

“朕从奏折之中得知,周王朱恭枵在开封府城遭遇危机的时候,主动拿出数十万石粮食,还有数十万两白银,赈济军士,鼓舞士气,此举很好,展现我皇家风范,理当嘉奖,待朕仔细思索之后,再行下旨。”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由检的神态略微的好了一些。

“诸位爱卿,开封府城陷落,河南行省皆被流寇占据,百姓陷于苦难之中,朕每每想到此事,寝食难安,朕不能由着流寇如此的嚣张,朕梦中都想着剿灭流寇,恢复中原的安宁,前几日,朕已经给五省总督孙传庭爱卿下旨,令其做好准备,发起对流寇的进攻。”

“当下,剿灭流寇已经成为朝中第一大事,诸位是怎么想的,说说吧。”

朱由检的话语刚落,大殿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卢象升、熊文灿、洪承畴,接二连三的五省总督折损,不是被斩杀,就是被问罪,流寇已经成为朝廷最大的梦寐,面对这个难题,众人三缄其口,根本提不出好的建议。

这一次,朱由检没有看向张四知,而是看向了兵部尚书陈新甲。

“陈爱卿,你是兵部尚书,思虑如何剿灭流寇、稳定中原乃是兵部的职责,说说你的想法,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没有必要隐晦,朕不会怪罪你。”

陈新甲偷偷擦去额头上的汗滴出列了。

稽首行礼之后,陈新甲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流寇围攻开封府城近四个月时间,期间五省总督孙传庭大人,一直都在招募军士,集聚实力,现如今孙大人麾下的兵力达到了五万之多,此外据兵部掌握的情况,陕西总督汪乔年,辖下尚有两万多军士,保定总兵虎大威,辖下尚有两万多军士,三路大军联合到一起,可集聚兵力十万人之众,孙大人节制三路大军,完全可以发起对流寇的进攻,伺机打败流寇,恢复中原的安宁。。。”

朱由检微微点头,对陈新甲的建议表示了赞同。

张四知等人,脸上没有表情,也没有附和陈新甲的提议,包括朱由检身后的王承恩,脸上都没有什么表情。

在剿灭流寇的战略部署上面,已经没有多少人敢于提出意见建议了。

“陈爱卿的提议不错,朕觉得可行,不知道诸位爱卿是怎么看的。”

没有人开口回答。

朱由检的脸色再次变化,正准备开口训斥的时候,身后的王承恩轻轻咳嗽了一下。

朱由检扭头看了看王承恩,若有所思。

在如何剿灭流寇、恢复中原稳定的事情上面,最终没有能够拿出具体可行的建议。

众人离开偏殿之后,朱由检沉着脸开口了。

“承恩,你是不是觉得陈新甲的提议不行啊。”

王承恩没有慌乱,略微的整理情绪之后开口了。

“皇上,臣觉得在剿灭流寇、稳定中原的战略部署方面,需要慎重,仅仅凭着陈新甲大人的提议,就做出决定,有些不妥,再说了,陈大人提出建议之后,其余的诸位大人都没有开口说话,说明他们不赞同陈大人的建议。。。”

朱由检有些不耐烦,挥了挥手。

“承恩,那你说说,朕究竟该怎么办。”

“皇上,臣提议,还是让五省总督孙传庭大人提出建议,孙传庭大人身居西安府城,数月的时间收服了陕西的延安府、宁夏等地,应当是熟知局势的,由孙大人提出的建议,臣觉得更加可行。。。”

朱由检略微的思索了一下,微微点点头。

“承恩,你说的有些道理,朕倒是没有想到这一点,孙爱卿收复了延安府和宁夏等地,还是有功劳的,朕应该问问他是什么想法。。。”

说到这里,朱由检的脸上露出愤怒的神情。

“承恩,你说说,刚刚那么多的大臣,难道想不到这一点吗,为什么不提出来,朕看他们就是明哲保身,朕要这一帮的废物有可用啊。。。”

王承恩低下头,他也不敢开口说话了,造成如今这等的局势,王承恩清楚其中的理由,但他不能说,毕竟是触及皇上颜面的事情,打死也不能说,好在很多的话语,皇上说过之后就忘记了,不会追究,所以让皇上发泄发泄心中的怒气和怨气,也是不错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