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谋明天下 > 第九百六十四章 知己知彼

谋明天下 第九百六十四章 知己知彼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21:28:01 来源:笔趣阁

吴宗睿对张献忠的了解,完全来源于史书的记载,登莱新军在征伐义军的时候,一直都将李自成当做最大的对手,所以吴宗睿派遣张东涛到李自成的身边卧底,借此更加的了解李自成,了解李自成身边的李岩、牛金星、宋献策、刘宗敏和李过等人,外界看登莱新军很容易就彻底剿灭了大顺军,斩杀了李自成和刘宗敏等人,生擒了牛金星、宋献策和李过等人,却不知道吴宗睿为了这一天,做出了十余年的努力。

李自成被彻底剿灭之后,北方的局势暂时稳定下来,不过在恢复北方的秩序过程之中,吴宗睿遇见了很多实际的问题,其中士大夫家族和读书人就是令吴宗睿头疼的群体,这个时代的士大夫家族与读书人,无疑是这个社会的精英阶层,明朝的时候,这个阶层从朝廷获取了太多的好处,几乎占取了所有的社会资源,治理社会是他们,稳定社会也是他们,如果将这个阶层完全抛弃,吴宗睿将难以真正的治理天下。

打破阶层的特权这件事情,吴宗睿做不到,这个时代也不允许他这样做,想要真正做到人人平等,不是现阶段需要考虑的事情,就连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这件事情,想要全面推开,都会遭遇到极大的阻力,更不用说其他的事情了。

吴宗睿需要推行的很多政策,能够在北方得以全面的铺开,还得益于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包括后金的八旗军,李自成和张献忠是草莽出身,对于士大夫阶层和读书人有着很大的偏见,在他们造反的过程之中,无数的士大夫家族和读书人被他们斩杀和惩戒,至于说后金的八旗军,人家对准的就是士大夫家族,能够劫掠到钱财。

长期的征伐,导致北方一片萧条,吴宗睿几乎是全面的重建,在重建的过程之中,他自然能够推行一切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政策。

但南方的情况就不一样了。

南方没有遭遇到太多的战火,当初张献忠麾下的大西军,肆掠的仅仅是湖广、四川、广东和广西等地,大明最为富庶的南直隶与浙江等地,可以算是毫发无损,尽管张献忠曾经在南直隶的徐州一带肆掠,但那些地方都属于南直隶偏远一些的地方。

吴宗睿本来打算让卢发轩在南直隶全面推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事宜,但他仔细思考之后,果断的终止了,登莱新军掌控的仅仅是南直隶,如果在南直隶全面推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政策,保不住很多的士大夫与读书人都会前往浙江和福建等地,而不知情的百姓也可能跟随大规模的迁移,这会让南直隶震荡,影响到很多的事情。

如果彻底掌控了南方,那么吴宗睿推行政策的手腕就不一样了。

张献忠的实力肯定不如李自成,登莱新军想要彻底打败张献忠,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吴宗睿暂时没有动,有些时候,大乱之后才有大治,张献忠统领四川与湖广等地,强力的镇压士大夫阶层和读书人,从某种程度来说,倒是与吴宗睿要推行的政策不谋而合。

不过南方不能够处于长期分裂的局面,登莱新军必须要尽快的统一南方。

还有一点,吴宗睿是大吴王朝的皇帝,不可能长时间离开京城,呆在南京,这对于天下的稳定和朝廷的稳固也是不利的。

卢发轩、刘宁和乔明俊等人进入了厢房。

“坐吧,刘文秀说了很多张献忠的情况,你们都是怎么看的。”

刘文秀描述的张献忠的情况,中书舍人专门记载下来了,而后传给卢发轩等人看过了。

卢发轩看了看刘宁等人,首先开口。

“皇上,臣觉得,张献忠的实力不如李自成,在吸纳人才方面也不如李自成,脾气很是暴躁,一味的以杀戮来平定争执,如此的做法注定难以长久,臣看过四川方面来的情报,四川很多的士大夫和读书人,都在强烈的反对张献忠,他们或者出钱出力出人,与张献忠展开厮杀,或者亲自上阵,固守地方抵御张献忠,张献忠没有想着以怀柔的政策来吸纳士大夫和读书人,总是以出兵的方式强力镇压,臣以为,张献忠难以持久。。。”

卢发轩的分析是准确的,但吴宗睿不是特别的赞同。

“路廷,张献忠的很多做法,的确有太多不足,不过他造反十多年,凭借着一己之力,拿下了四川和湖广等地,登基称帝,在成都做了皇帝,这说明他有过人之处。”

“我们切记不能够小看了张献忠。”

“刘文秀说到张献忠脾气刚烈,但有一点,张献忠有什么说什么,敢爱敢恨,性格鲜明,这是他的长处,也正是凭着这个长处,张献忠吸纳了不少志同道合之人,创立了基业。”

“至于说对士大夫阶层与读书人阶层采取怀柔的政策,一言难尽,这个事情,我们暂时不要提及,今后再来专门商议。”

“张献忠难以持久,这是肯定的,登莱新军也不会允许他长时间的把持四川与湖广等地,我们需要提前做出部署的是,张献忠万一无法坚持了,我们需要拿出什么样的应对办法。”

刘宁没有开口,倒是乔明俊开口了。

“皇上,臣觉得,登莱新军可以首先掌控湖广与江西两地,这样就将张献忠彻底隔绝在四川境内。。。”

乔明俊还没有说完,刘宁马上开口了。

“乔将军,你的这个提议不行,登莱新军如果占领了湖广与江西等地,就要同时面对张献忠与唐王朱聿键了,会将所有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现如今我们最大的任务,就是让唐王朱聿键和张献忠之间展开厮杀,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等到他们将南方的局势搅乱了,那个时候登莱新军才好主动的出击。。。”

吴宗睿皱着眉头没有开口,也没有阻止刘宁与乔明俊之间的争执。

还是卢发轩,开口总结了。

“皇上,臣在南直隶这么长时间,有一些感悟。”

“南直隶士大夫和读书人特别多,他们之中好多人,都曾经在前朝做官,一些人家的子弟现如今也在朝廷做事情,他们痛恨李自成和张献忠,痛恨后金的八旗军,他们中间不少人,也想着光复大明王朝,其中一些人已经前往福建去了。”

“不过,拥护皇上和朝廷的士大夫和读书人更多,臣在南直隶推行的政策,特别是征收商贸赋税的政策,触动了一些士大夫家族的利益,起初他们也是反对的,甚至是暗地里作对,他们同样说皇上和朝廷不能够与民争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见到官府已经在持续不断坚定的推行征收商贸赋税的政策,他们也就没有继续反对了。”

“由此,臣觉得,在南直隶推行官绅一体当差和一体纳粮的政策,也是可行的,反对和阻扰的士大夫和读书人肯定存在,臣以为朝廷不必在乎这些士大夫和读书人,他们愿意到福建去,就让他们到福建去,总有一天,他们会乖乖的服从朝廷的决定。。。”

吴宗睿眼睛里面闪过一丝的光芒。

“路廷,你真有这样的认为。”

卢发轩站起身来,对着吴宗睿抱拳行礼,再次开口。

“臣知道,皇上投鼠忌器,南方的局势尚不稳定,各种势力都存在,皇上在南方推行各项政策,需要谨慎,不过臣觉得,凡是皇上和朝廷统辖的地方,政策肯定是一样的,朝廷不必将就士大夫家族和读书人,不必南北的政策不一样,且下半年就要开始科举考试,开始招募人才,到时候皇上就更加不用着急了。”

吴宗睿点点头。

“路廷,你认为,朝廷在南直隶全面推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政策,全面推行征收商贸赋税的政策,会导致多少的士大夫家族和读书人反对,你的意思是不是说,就算是有些士大夫家族和读书人抵制,以此为由前往福建而去,对于朝廷来说反而有利,一旦登莱新军彻底掌控了南方,这些士大夫家族和读书人将没有开口说话的资格了。。。”

卢发轩用力的点头。

“皇上,臣就是这个意思,只是臣没有皇上想的那么深远,刚刚皇上也说了,就算是张献忠,都是有什么说什么,敢爱敢恨,性格鲜明,这一点提醒了臣,臣就想到了南直隶的诸多事情。。。”

吴宗睿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好,真金不怕火炼,路廷,你说的有道理,南方大乱的时候,正是我们凝聚人心的时候,朝廷推行各项政策,必定会触犯某个阶层的利益,若是不在乎自身的利益遭受损伤,大力的支持朝廷,这样的士大夫和读书人,就是我们需要依靠的,相反,那些不支持朝廷的士大夫和读书人,我们也不必在乎,总有一天,他们会为自身的选择付出代价。。。”

吴宗睿再次看向卢发轩的时候,眼睛里面闪现一丝感激的眼神,也许是穿越的时间长了,也许是做了皇帝,做事情居然瞻前顾后了,还是卢发轩及时的提醒,让他醒悟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