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谋明天下 > 第九百八十一章 笼络人才(1)

谋明天下 第九百八十一章 笼络人才(1)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21:28:01 来源:笔趣阁

北直隶、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和南直隶等地的乡试顺利进行,没有遭受到多大的波折,南直隶部分考生罢考的事情,若不是朝廷通过塘报宣扬,北方压根不知道,这份塘报公开发售,几乎被卖疯了,塘报上面详细记载了部分考生罢考的事宜,以及主导此事某些人的悔过书,以及朝廷对此事的评价,一些人的名字上了塘报,一些观点被鲜明的表露出来。

塘报还牵涉到了征收商贸赋税、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事宜,甚至牵涉和抨击了土地兼并的事宜,塘报宣扬的都是朝廷正在加大力气推行的各项政策。

地方官府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将塘报上面的观点和认识,通过各种各样不同的方式,在村镇进行宣传,让寻常的百姓也知晓此事。

当然,在这个过程之中,官吏会不遗余力的宣扬皇上的圣明,朝廷的伟大,着重宣扬皇上以民为本的思想。

由此产生的效果,包括曾永忠、卢发轩、史可法与洪承畴等人都没有想到,那就是皇上和朝廷迅速在北方以及南直隶等地树立起来了高大伟岸亲民爱民的形象。

塘报同样流传到了浙江和福建等地,同样引发了巨大的轰动,据传隆武皇帝朱聿键看到了这份塘报之后,呆若木鸡,隆武朝廷吏部尚书黄道周看到这份塘报之后,压根就没有办法去反驳,无法阻止塘报在朝廷和地方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会试定于瑞昌二年二月十五进行,将要赶赴京城参加会试的举人有三千人,其中五百人能够通过会试,接着参加殿试。

殿试之后,被钦点为进士的考生,将要进入朝廷举办的讲武堂之中,学习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接着进入朝廷或者到地方上为官,也有可能进入到登莱新军之中,成为武官。

大吴朝廷官吏的俸禄,与大明朝廷完全不一样,官吏的俸禄增加了数倍,且朝廷和地方的官府,都直接准备了官府日常开销的银两,不过朝廷对于官吏的要求很高,若是官吏鱼肉百姓贪墨钱财,将要遭受到严厉的惩戒,不仅仅是功名被完全取消,还要被投入到大牢之中。

乡试之后,南直隶的局势稳定,张东涛、李岩和高杰率领的大军,在广东如入无人之境,占领了很多的城池,已经搅得广东和广西两地不得安宁,不过盘踞在四川的张献忠,倒是没有什么动作,一时间让人猜不透。

隆武皇帝朱聿键明显是高兴的,忘记了钱谦益等人在南京的失败,迅速给了高杰几道圣旨,其中一道圣旨册封高杰为左都督、太子少保,将高杰的品阶提升成为从一品,这让张东涛等人啼笑皆非,要知道当初剿灭左良玉麾下的大军,登莱新军参与其中,且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逃离,据说到了福州,专门去拜见了隆武皇帝,状告高杰与登莱新军勾结,围剿忠心耿耿的左良玉事宜,不知道为什么,隆武皇帝朱聿键对于这些事情视而不见。

隆武皇帝朱聿键还给浙江总兵刘泽清以及山西总兵刘良佐圣旨,要求他们年后发起对四川和湖广等地的进攻,两人务必要联合高杰,彻底打败和剿灭流寇张献忠。

至于刘泽清和刘良佐是怎么看待这份圣旨的,外人就不知道了。

福建的郑芝龙,倒是很安稳,没有任何的动作,也没有遭遇到隆武皇帝的催促。

京城,外城,永定门。

一支队伍慢慢的过来了,队伍中间之人,脸色平静,如果仔细看,能够看见平静下面的绝望和麻木之表情。

此人正是南京考生闹事的组织者之一黄宗羲。

钱谦益、陈名夏、房可壮和黄宗羲等人悉数被投入到大牢之中,不过没有遭受到特别的虐待,相反,他们情愿呆在打牢里面,钱谦益等人因为悔过书以及自身的所作所为全部暴露出去,他们的名声完全臭了,如果出现在大街上,甚至可能遭遇到某些人的唾骂和攻击。

黄宗羲被带着前往京城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想法,就算是被带到京城去斩杀,也无所谓了,在大牢里面的时候,黄宗羲反思了复社的点点滴滴,复社坚持的所有理念,反思了卢发轩所说的话语,也仔细看了那份朝廷的塘报,他感觉到了,复社与自己坚持的好多东西,好像是有些站不住脚,且复社之人的好多做法,与卢大人所言、塘报上面所说的一模一样。

信仰的动摇,对于黄宗羲来说是非常致命的。

此次前往京城,先是从南京前往淮安,接着乘坐漕船前往天津港,抵达天津港之后,从陆路抵达京城,一路上看见的情形,让黄宗羲更加的愕然,沿途看见的百姓,脸上没有菜色,大都是平静的神情,都已经是九月底十月初,依旧有人在田间地头忙碌,而且路过的某些城池,都是熙熙攘攘热闹的情形。

黄宗羲刻苦读书多年,博采众长,学识的确不错,尽管没有通过会试,但其学术早就超过了前朝很多的两榜进士,而且黄宗羲特别喜欢思考,虽然年纪不是很大,可是已经有了独立的认识和见解,该要坚持的东西,轻易不会动摇,厌恶和摒弃的东西,绝不会接受。

这一次,黄宗羲坚持的理念,居然产生了动摇,这是很罕见的情形。

永定门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黄宗羲抬头,漠然的看了看城墙和城门。

队伍终于消失在甬道之中。。。

紫禁城,文华殿。

曾永忠的情绪有些激动,直言不讳的开口了。

“皇上,臣直言了,皇上没有必要与黄宗羲见面,虽然黄宗羲是复社的领袖,不过复社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影响力,在南方的名气已经很不好,塘报在南方传开之后,很多读书人对复社的看法大为改变,一些加入复社的读书人,纷纷离开,不再宣称自己是复社的成员,东林党在南方的影响就更加不好了,皇上深谋远虑,决意控制舆论,臣等已经按照皇上的吩咐,决意创办报刊,将朝中的诸多事宜,通过报刊宣扬出去,让天下人都知晓皇上和朝廷做了一些什么事情。”

“一旦报刊办起来了,朝廷的诸多决策宣扬出去,天下人都知道了,必定会对皇上感恩戴德,必定会明白皇上的一片苦心,到了那个时候,天下归心,无数的俊杰之才就会投奔皇上,就会归顺朝廷,皇上就不会缺乏人才了。。。”

曾永忠说完之后,史可法犹豫了一下,跟着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曾大人说的是,皇上的确没有必要见这个黄宗羲,若是皇上想着吸纳人才,本次的会试和殿试,就可以吸纳足够的人才,日后恢复了科举考试,皇上同样可以吸纳天下的俊杰之才。。。”

史可法说完之后,不想说话的洪承畴,也跟着开口了。

“大人,臣觉得曾大人与史大人说的都有道理,皇上的确没有必要见这个黄宗羲。。。”

吴宗睿脸色平静,没有马上开口说话。

其实他的内心,也有一丝的犹豫,既然曾永忠、史可法与洪承畴都反对,远在南京的卢发轩也反对,就说明见黄宗羲的确没有必要,不过作为穿越之人,吴宗睿的见识,自然是要远远高于这些人的。

黄宗羲最大的重要性,就是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而且还进一步的深化了这种思想,进一步提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性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要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家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障百姓的基本权利。

黄宗羲这种民主启蒙的思想,要早于被公认为民主启蒙代表人物的卢梭。

吴宗睿看重黄宗羲的,正是这一点,他很清楚,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权力越来越大,自身也很有可能陷入到迷恋权力的怪圈之中去,如果有人能够大胆的提醒,自己也许能够警醒,能够时时刻刻约束自身。

当然,现如今的黄宗羲,思想认识远没有达到那样的高度,民主的思想远没有启蒙,这也是因为自身穿越了,大明的天下没有遭受到后金的蹂躏,汉人没有遭遇到惨烈的杀戮,黄宗羲的经历也远没有那么坎坷,认识暂时没有那么深刻。

这也正是吴宗睿犹豫的地方,他不知道黄宗羲的认识究竟会不会改变。

可不管怎么说,黄宗羲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学识丰富,思想认识深邃,这样的人,如果能够为自己所用,必定能够成为一代名臣。

所以说,能够吸纳黄宗羲这样的人才,也是不错的。

沉吟了一会,吴宗睿看着曾永忠等人开口了。

“你们一致反对我见一见黄宗羲,你们的建议不错,不过这一次,我又要坚持己见了,就说这一次在南京发生的事情,钱谦益、陈名夏和房可壮等人,鼓动那些考生闹事罢考,其实在这之前,他们已经想好了退路,在考生聚众闹事之前,就离开南京前往福州去做官,他们同样为黄宗羲想好了退路,但黄宗羲没有走,一定要与这些考生在一起,就凭着这一份胆量,我也可以见一见黄宗羲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