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谋明天下 > 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尘埃落定(1)

谋明天下 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尘埃落定(1)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21:28:01 来源:笔趣阁

战马在官道上疾驰,扬起了一阵阵的灰尘,赶路的百姓纷纷避开,大明朝廷的时候,崇祯皇帝曾经废除了驿站,大吴朝廷不仅恢复了驿站,还加强了驿站的力量,现如今官府的驿站,不仅仅是传递情报,还负责传递百姓的信函,以及运送皇家日报。

最近两期的皇家日报,已经在各地引发巨大的轰动,曾经嚣张一时的后金小朝廷,彻底覆灭,乔明俊率领的登莱新军的大队人马,已经抵达葛林,占领了北方的大部分地方,且登莱新军还在朝着北方进军,先头部队已经快要抵达奴儿干都司,那里是建州女真的老巢,按照皇上和朝廷提出来的要求,凡属于大吴朝廷的国土,一寸也不能少,今后这些地方,都将驻扎登莱新军。

后金与八旗军的彻底覆灭,让那些对大明王朝还抱有幻想之人,遭遇到重重的一击。

大吴朝廷没有追究大明王朝的遗老遗少,更没有大规模的清洗大明皇室散落在各地的皇室宗亲,从紫禁城传来的消息,内阁本来坚持要清理大明的皇室,但皇上坚决不同意,以大吴朝廷要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和兼济天下的雄心,容纳了大明王朝遗留的一切。

随着大吴朝廷快速的崛起,以及登莱新军取得节节胜利,大吴朝廷皇帝吴宗睿的威望,以及达到了顶点,不仅是朝中官员顶礼膜拜,地方的百姓更是感激涕零,是皇上让他们过上了平稳且逐渐开始富足的生活。

紫禁城,内阁首辅曾永忠与内阁次辅卢发轩,匆匆朝着偏殿而去。

“皇上,廖都督禀报,在沈阳城郊发现了后金皇帝福临的行踪。。。”

吴宗睿放下手中的奏折,看着一脸紧张的曾永忠与卢发轩,笑着开口了。

“福临不过是十多岁的小孩子,你们如此紧张干什么,难不成以为这个已经成为普通人的小孩子,还能够成就什么大事情吗。”

“福临做了六年的后金皇帝,却什么都没有做,后金的大小事情,都是摄政王多尔衮直接负责的,福临也就是傀儡,论在满人之中的影响力,福临比不上多尔衮和代善等人,比不上他的母亲皇太后,再说了,八旗军被剿灭殆尽,散居北方的满人,逐渐会看清楚事实,会服从朝廷的管辖,我看就不必为难福临了。。。”

其实廖文儒早就有密报,镇北关之战,多尔衮、多铎以及阿济格悉数被斩杀,后金的皇太后布木布泰被生擒,廖文儒从布木布泰身边宫女的嘴里得知,后金皇帝福临,早在八旗军从铁岭出发之前,就离开铁岭不知所踪了。

斥候很快就侦查到了,福临前往沈阳一带,在沈阳城郊暂时落脚。

吴宗睿给廖文儒回信,让他暂时不要动福临,否则福临早就被生擒或者斩杀了。

至于说布木布泰,廖文儒回京的时候,会带到京城来。

廖文儒当初也准备杀掉后金皇太后布木布泰,尔后向皇上禀报,只是绝对忠心的他,在生擒布木布泰之后,还是老老实实禀报了,结果皇上要求他将布木布泰押解到京城。

曾永忠脸上紧张和担忧的神情依旧没有消失。

“皇上,臣以为,后金与蒙古部落多有联系,若是蒙古部落得知福临依旧在世,很有可能借助福临的身份作乱。。。”

吴宗睿挥了挥手。

“先生,我已经给刘宁下令,令他率领五万登莱新军将士,进入蒙古草原,草原部落不同于后金小朝廷,他们没有造反的心思,也就是想着过一过安稳的日子,至于说蒙古草原势力最大的科尔沁部落,看他们的表现,如果不愿意臣服,那就打的他们臣服。”

“先生,路廷,朝廷的自信要表现在方方面面,我不否认,可能会有人借着福临的名头,甚至是大明皇室宗亲的名头来闹事,可我们一味用杀戮的方式解决,气度未免太小。”

“不管是北方的后金小朝廷,还是蒙古部落,他们没有值得被妖魔化的地方,任何人都想着过上安稳的日子,想要造反的人只是极少数,如果朝廷能够让他们过上安稳的日子,那就没有必要担心其中的宵小之徒。”

“我们灭掉了建州女真,还有所谓的北山女真,还有蒙古部落,还有乌斯藏都司,如果我们一味以杀戮和剿灭的心态去应对,将来的日子里,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要付出生命。”

“朝廷的主要精力,早就转向了民生的事宜,如果天下人都能够过上平静的生活,都能够有饭吃有衣穿,谁还想着造反,天下岂不是完全平定下来了。。。”

曾永忠和卢发轩都点头了。

事实摆在面前,统一南方之后,内阁最为担心的就是南方的土司,这些土司曾经给大明朝廷造成了无数的麻烦,会不会也给大吴朝廷造成麻烦,大吴朝廷在南方推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政策,内阁主要关注的就是南方的土司,由此也往南方派遣了最为得力精干的官吏,让曾永忠等人大为吃惊的是,这些地方异常的稳定,根本无人闹事,地方土司对皇上和朝廷感激涕零,纷纷表明效忠的决心。

内阁诸多大臣百思不得其解,后来还是皇上解释了其中的一切,地方官府做事情以民为本,顺从民意,自然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戴,聪明人看见这一切,会变得老实,那些强出头之人,都是愚蠢之辈,都会遭受到无情的惩戒。

穿越的吴宗睿,改变了很多,他所处的年代,不同于几百年之后,这个时候的大汉民族,或者说华夏民族,还缺乏足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朝廷对于个人的限制太过于严酷,譬如说大明王朝制定的路引,制定的黄册,都是将老百姓死死的禁锢在本地,没有地方官府开具出来的路引,任何人都不得随意出门,否则就要遭受到惩戒。

不过对于一个九成以上人口都是文盲、商品经济尚处于萌芽状态的国家来说,如此的制度倒也不会引发多大的麻烦,不过长时间的限制,必定会减缓或者是阻碍国家的发展。

吴宗睿很清楚,明朝末年,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欧洲开启了大航海的时代,明天启和崇祯年间,葡萄牙、西班牙等航海强国,觊觎大明的财富,且有了实质的动作,还有北方的沙俄,崇祯年间入侵黑龙江流域,劫掠钱财,而大明朝廷扶持的蒙古首领林丹,多次被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打败,尔后落魄病逝,导致蒙古部落彻底倒向建州女真,建州女真异军突起,在明王朝的北方形成了巨大的威胁。

大吴王朝的崛起,完全改变了东亚的局势。

建州女真被彻底剿灭,朝鲜死心塌地臣服大吴朝廷,附近其他一些小国家,也逐渐变现出来对大吴朝廷的臣服,接下来蒙古部落也将彻底臣服大吴朝廷,不过朝廷对于蒙古部落的态度是不一样,因为他们本来就是朝廷的一部分。

吴宗睿相信,朝廷稳定东亚的局面,不需要多长的时间,最多也就是一年到两年左右的时间,这也不是朝廷需要重点考虑的事情。

朝廷主要考虑的,还是如何面对西方的问题。

大吴各地开办的学堂,已经开始全面吸纳西方的科技知识,将其列入学习的课程,但是对于西方的传教,是完全反对的,吴宗睿虽然没有下旨,但内阁明白,地方主官也明白,他们不会允许西方传教士在地方上开展活动。

沙俄在黑龙江领域的小动作,吴宗睿早就记在心里了,乔明俊率领的大军,配备了最为精锐的火器,他们承担的职责可不仅仅是守住北方,还要狠狠的打击沙俄的嚣张气焰,按照吴宗睿和朝廷的要求,沙俄在黑龙江领域抢走一两银子,那就要赔偿一两黄金,如果他们不干,大军就直接杀过去,直接掠夺他们的财富和人口。

还有西方诸多国家,吴宗睿也不会忘记,当然,朝廷还是以平和的面容去对待这些国家,与他们进行商贸方面的交易,促进大吴朝廷航海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大吴朝廷海师的迅猛壮大,但如果西方国家总是想着占便宜和掠夺,那吴宗睿和朝廷绝不会客气,会用最为先进的火器和最为强悍的军队,强行的敲开他们的大门。

这还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没有那么多的规矩,所谓的规矩,就是强者制定下来的。

吴宗睿也不会放过美洲和非洲,大吴帝国的触角,会延伸到这些地方。

所谓征服全球,那是笑话,这样的事情吴宗睿不会做,也许当下数年乃至于数十年,大吴朝廷凭着自身的实力,称霸全世界,可一百年之后、数百年之后,情况会如何,只有天知道,所以说,文化上面的征服,才是真正的征服,试想一下,将儒家思想推广到欧洲去,推广到美洲乃至于非洲,让全世界的人都知晓儒家文化,知晓东方帝国,那样的辉煌,才能够持续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