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谋明天下 > 第三百三十六章 唯有叹息

谋明天下 第三百三十六章 唯有叹息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24:45 来源:笔趣阁

“啪。uu234。。”

吴宗睿将手中的信函仍在了桌上,一脸的愤懑和无奈。

“洪承畴如此的调兵遣将,如何剿灭流寇。”

站在旁边的廖文儒和乔明俊,感觉到莫名其妙,不知道吴宗睿为什么突然发火。

吴宗睿扭头,看清楚了廖文儒和乔明俊的表情,无奈的笑了笑,此时的他才明白,自己是在用穿越者的眼光看待洪承畴,要求难免太高了一些。

内心里面,吴宗睿却不完全这样认为。

洪承畴是明末最为著名的将领之一,一度成为了大明朝廷的王牌,一边要负责剿灭流寇,一边还要负责抵御后金鞑子,崇祯十五年的松山之战,就是洪承畴以蓟辽总督的身份统领的。

史书记载明末最为著名的两大将领,一个是洪承畴,一个是卢象升。

既然是明末最为著名的将领之一,那么对于任何的战争,就应该有预见性,古今中外的名将,莫不是如此,只知道因循守旧,或者只知道拼命的厮杀,不可能被归为名将系列。

洪承畴的眼光不长远。

农民起义军攻陷了中都凤阳,虽然士气大振,可诸多首领内心是彷徨的,他们知道犯下了大忌,触怒了皇上和朝廷,必将迎接狂风骤雨般的进攻,所以他们会采取快速移动的方式,避开朝廷大军的进攻,最大限度的保存自身的实力。

作为朝廷大军的统帅,洪承畴应该明白这一点。

凤阳之战后,朝廷投入剿灭流寇的大军,总人数达到了八万人,其中洪承畴统领的有三万人,卢象升统领的有两万人,曹文诏统领的有一万多人,其余就是河南、山东以及四川等地抽调的兵力,凭着这些兵力,不说完全彻底剿灭流寇,至少能够给予流寇沉重的打击。

洪承畴的部署,依旧是老一套,让卢象升、曹文诏等人分别在湖广、山西等地堵住流寇的去路,自己率领大军追击和剿灭流寇。

这样的作战方式,看起来完备无缺,流寇遭遇重兵包围,还有洪承畴率领的大军追击,好像没有多少的出路,最终肯定被剿灭。

但是这等完备的作战部署,存在于地图上面,现实中基本不可能实现。

高迎祥、张献忠与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已经分兵两路,他们得到了老回回马守应等义军的驰援,游走于河南境内,不仅躲过了朝廷大军的围剿,期间还拿下了几座城池,让河南陷入到彻底的慌乱之中。

也许是发现作战部署不大符合现实,洪承畴抽调了湖广卢象升的兵力,进入到河南作战,可惜卢象升还在行军的途中,张献忠麾下的军士,马上西进,经过霍山、英山进入到湖广,一举攻克了麻城,老回回与过天星率领的义军,也趁机进入湖广,与张献忠部会和,他们长驱西进,走郧阳古道,经过商州,进入了陕西。

高迎祥率领的农民起义军,避开了洪承畴的进攻之后,出其不意的取道渑池、灵宝和陕州等地,经过潼关,大摇大摆的进入到了陕西境内。

四月初,数路的农民起义军,在陕西实现了大会师。

洪承畴得知农民起义军的主力悉数离开河南,进入到陕西,于是在河南汝州召开大会,商议在陕西剿灭流寇,这一次,洪承畴的安排还是老套路,依旧分兵多路,扼守要道,自己则是领兵经过潼关,进入陕西剿灭流寇。

吴宗睿实在是不明白,洪承畴携带重兵而来,进入河南,就打算彻底剿灭流寇,分兵扼守要道之后,围剿没有任何的进展,导致流寇抓住了漏洞,悉数离开河南,进入到陕西,这一次进入陕西剿灭流寇,依旧是分兵把守,自己率领大军围剿流寇。

洪承畴难道不清楚,他在被流寇牵着鼻子走吗。

吴宗睿清楚,洪承畴有难处,朝廷大军以步卒为主,行军的速度不可能很快,往往在获取情报、拼命追击流寇、到达目的地之后,流寇已经转移了。

可洪承畴需要明白一点,流寇也是人,不是铁打的,他们也有疲倦的时候,如果要求将士坚持下来,跟随在流寇的身后穷追不舍,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

流寇回到陕西之后,继续分派兵力扼守要道的策略已经没有多大的作用了,陕西是流寇的老巢,人家熟悉地形,来去自如,岂会进入到朝廷大军的伏击圈。

洪承畴率领大军全力追击,看上去是很努力,也很拼命,而且自己承担了一切的危险,起身做的都是无用功。

当然,洪承畴进入河南,也剿灭了部分的流寇,但那都不是流寇的主力。

将思绪拉回来之后,吴宗睿看向了地图。

“文儒,乔明俊,马上就是五月了,流寇的主力悉数都回到了陕西,依我看,洪承畴不可能拿到什么功劳了。”

廖文儒看了看吴宗睿,有些犹豫的开口了。

“大哥,洪承畴领兵一直都在追击流寇,此次又从潼关进入陕西,依旧在不遗余力的追击流寇,我想,流寇应该是难以承受的。”

“那就要看怎么追了,穷追不舍,流寇每天睡两个时辰,那洪承畴睡一个时辰,其余时间不停的追击,这样肯定能够追上流寇,若是追一阵子,歇息一阵子,怎么可能追得上,到头来还不是被流寇牵着鼻子走,没有丝毫的效果。”

“大哥,流寇熟悉地形,善于走山路,的确很难追上啊。”

吴宗睿摇摇头,看向了廖文儒。

“文儒,登莱新军夜间追击、长途奔袭的训练,进行的如何了。”

“训练的效果都很好,特别是夜间追击,行动整齐一致,速度很快。。。”

“新招募的近五万军士,训练的成效也很好吗。”

“很好,新招募的军士,以辽东汉人为主,当初从盖州、复州、永宁、柚岩和旋城等地搬迁到登莱、旅顺、金州和皮岛等地的辽东汉人,家家户户都有青壮加入到登莱新军之中,他们的身体素质很不错,长途奔袭的训练相对容易一些,难得就是夜间追击,不少人夜里什么都看不见,不过服用了鱼骨粉之后,情况好了很多。”

吴宗睿点点头。

“登莱新军,总兵力已经接近十万人,扩充的速度还是太快了一切,不过也没有办法,看看现如今的局势,到处都是乱哄哄的,登莱新军想要独自在登莱之地享受安乐,基本不可能了,我想不要多长的时间,皇上就会调遣登莱新军参与作战了。”

廖文儒挺直了身体。

“大哥放心,我保证能够随时抽调五万到六万人参与作战。”

“好,如果抽调六万人参与作战,登莱之地你准备如何的部署。”

“如果抽调六万人,登莱之地的部署情况如下:登州驻扎八千人,包含蓬莱水师,莱州驻扎五千人,旅顺岛驻扎一万人,金州驻扎五千人,皮岛驻扎五千人,一共是三万三千人。”

吴宗睿的脸上闪现一丝的笑容。

“部署不错,看来是用心了。”

吴宗睿的手指向了盖州等地。

“皇太极很聪明,压根就没有管复州、永宁和盖州等地,没有继续往这些地方派遣军士驻扎,汉军都没有派遣,你可知皇太极为什么这么做。”

“大哥,我认为皇太极是避免分兵太多,盖州等地,驻扎的兵力太少,没有作用,太多又难以容纳,白白消耗粮草,故而干脆不驻扎兵力,皇太极将兵力集中在沈阳的周边,随时待命,若是登莱新军进入盖州等地,皇太极可调遣兵力高速追击。。。”

吴宗睿笑了。

“文儒,分析的很不错,皇太极的确聪明,我都没有想到,这么长时间过去,复州、永宁和盖州等地,几乎还是空城,皇太极没有派遣军士驻扎,你说的原因是最为主要的,我分析还有一层原因,没有谁愿意驻扎在复州和永宁等地,皇太极也不好强行的安排。”

“后金鞑子虽然骁勇,可他们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

“好了,不说盖州等地的事宜了,文儒,乔明俊,有三件事情,马上去做。”

“第一件事情,令罗典明离开河南,秘密潜入陕西,驻扎在庆阳府城,搜集流寇的情报。”

“第二件事情,调防登莱新军,两个月时间之内,登州军营聚集五万到六万的军士,其中新招募的军士最多两万人。”

“第三件事情,尽可能多的购买战马,海运的马匹,巡抚衙门全部购买,你们可与东印度公司联系,让他们尽量多的从海外运送战马,我们全部收购。”

廖文儒和乔明俊离开了厢房。

吴宗睿拿起了桌上的文书和信函,再次仔细的看起来,一边看,一边在地图上面做出标记,他所标注的有两条线路,红色的线路代表朝廷大军追击流寇的线路,蓝色的线路则是流寇从河南撤到陕西、以及在陕西境内活动的线路。

蓝色的线路标注有些散,流寇似乎慌不择路,只要能够进入陕西就可以了,不过仔细看,能够发现一些端倪,流寇没有往延安府和汉中府的方向而去,基本都是在西安府一带,其前进的方向,指向了凤翔府、庆阳府和平凉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