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谋明天下 > 第四百四十二章 惊变

谋明天下 第四百四十二章 惊变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24:45 来源:笔趣阁

刘宁手中拿着信函,一路小跑来到了蓟辽督师府。顶 点 X 23 U S

进入厢房的时候,刘宁还在微微的喘气。

吴宗睿看着刘宁,有些诧异,但没有开口询问。

“大人,这是京师来的信函,是内阁温大人写来的信函。。。”

吴宗睿接过信函的时候,脸色微微的变化。

登莱新军在京师设立的情报网点早就调整,人员实行了大换班,地点也改了,以前的客又来酒楼转让出去,新的情报网点是一家售卖货物的商铺,知晓这个情报网点的人极少,仅有吴宗睿、廖文儒、刘宁和乔明俊等人。

吴宗睿早就察觉到了,高起潜是忠于皇上的,京城那些赫赫有名的太监,几乎都是忠于皇上的,但登莱新军的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吴宗睿决不能继续依靠太监获取情报,必须要另辟蹊径,这样才能够保证情报网点的足够安全。

吴宗睿的家人搬迁到京城之后,对于其势力的扩充和登莱新军的发展,表面上看是有着巨大的阻碍,其实不然,京城经商的情报网点,潜伏了大量的精锐军士,这些军士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护卫吴宗睿家人的安全,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获知情报的军士,将要拼死护卫吴宗睿家人的安全,同时吴宗睿也会采取鱼死网破的行动,保护家人的安全。

当然,有所得必有所失,大明王朝是这样的规矩。

吴宗睿已经是太子少保,朝中从一品的高官,掌握着登莱新军,实力不一般,必定会遭遇到皇上的猜忌,其家人留在京城做人质,也是这个阶段必须要做的事情。

温体仁写来信函,京城的情报网络丝毫不知晓,这由不得吴宗睿诧异。

打开信函,粗略浏览之后,吴宗睿的脸色再次的变化。

“大人,京城是不是发生什么事情了,依照属下的想法,将夫人她们悉数接到登州去,不要留在京城,朝廷根本不敢怎么样。。。”

吴宗睿看了看刘宁。

“刘宁,你说的不错,等到我们稳固了辽东的局势,就要有所动作了,夫人她们不能够继续留在京城,还是要回到登州去。”

吴宗睿刚刚说完,刘宁的神色变化了,以为温体仁信函说到的就是吴宗睿家人的事情。

刘宁早就将自己看做是吴宗睿家中的一员了,若是吴宗睿的家人出现了什么麻烦,他同样是要拼命的。

刘宁神色的变化,吴宗睿当然看见了。

“刘宁,不用着急,夫人她们在京城一切都很好,没有什么麻烦,只不过朝中或许有重大的变化了。”

“这个,大人,朝中有什么重大的变化啊。”

“皇上不放心我坐镇辽东,准备派遣太监来监军,结果被温大人给否决了,皇上肯定不高兴,虽然没有派遣太监到辽东来监军,但给三边总督卢象升大人下旨,要求卢大人领兵前往辽东驰援。。。”

“大人,属下觉得这是好事情啊,卢大人领兵前往辽东驰援,能够缓解您的压力啊。”

吴宗睿看着刘宁,微微的叹了一口气。

“刘宁,此次作战,我们已经部署好了一切,登莱新军有信心打败后金鞑子,如此关键的时刻,皇上开始插手辽东的事宜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你说说,卢大人领兵来到辽东,应该怎么做,是直接驰援锦州城池,还是固守山海关,如果他们驰援锦州城池,岂不是中了多铎等人的意,人家就是想着围城打援,送上门来的果子岂会放过。”

刘宁搔了搔头皮,他可没有想那么多,直觉告诉他,有大军驰援辽东,聊胜于无。

“刘宁,我看皇上不仅仅是不信任我,对温大人恐怕也有看法了,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温大人怕是要致仕了。”

刘宁看着吴宗睿,眨了眨眼睛。

“大人,没有那么严重吧,温大人在内阁好多年了,皇上一直都很信任,怎么可能因为这件事情就要致仕了。”

吴宗睿脸上浮现一丝冷笑的神情。

“辽东的事情,已经是朝中最大的事情,温大人身为内阁首辅,居然不知道皇上的想法,这已经很奇怪了,更加奇怪的是,皇上既然下定决心,准备派遣监军到辽东来,就算是温大人反对,也没有作用,皇上可以下旨,让高起潜或者是曹化淳等人到辽东来,既然皇上没有下旨,就说明没有下定最后的决心。”

“既然没有下定决心,说出来干什么,而且是当着温大人的面提出来的。”

“我想,皇上不仅仅是对我不放心,对于温大人也不是很信任了。”

“这些年,朝中屡屡出现党争的事宜,原户部尚书侯旬,就是因为党争被削职,身为内阁首辅的温大人,难道一点都不沾边吗,这不大可能。”

“当家三年狗也嫌,温大人在内阁有八年时间了,做内阁首辅也有六年时间,怎么可能不得罪朝中的官员,当这些官员联合起来算计的时候,温大人未必能够抵挡。”

“再说了,温大人为了稳固自身的地位,恐怕也做了一些拿不上台面的事情。”

刘宁完全听懂了。

“大人,您的意思属下明白了,属下觉得没有什么,温大人不做内阁首辅,对于大人和登莱新军没有多大的影响,大人反正在辽东,也不会插手京城和朝廷的任何事情,埋头做好辽东和登莱之地的事情就可以了。”

吴宗睿看着刘宁笑了。

“刘宁,看不出来,你也会思考全局的事宜了,不过这一次你说的有失偏颇,我们登莱新军刚刚抵达辽东,就面临后金鞑子的进击,想要稳定辽东的局势,还要经历惨烈的厮杀,这个时候,稳定是最为重要的,不仅仅是京城要稳定,辽东也不能出现任何的变故,任何的风吹草动,对于我们都是重大的影响。”

刘宁不在乎的摇摇头。

“大人,您说的太深奥了,属下不是很明白,不过属下觉得,不管京城和朝廷怎么变,也不管皇上是怎么想的,登莱新军打败后金鞑子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刘宁还没有说完,吴宗睿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他忽然觉得,刘宁这种简单直接的想法,其实有道理,现阶段登莱新军最为主要的任务就是打败后金鞑子,其余的事情不用考虑那么多,想多了反而影响到自身。

吴宗睿有一帮猪队友,这帮猪队友不仅包括辽东巡抚方一藻,还有皇上和朝廷,还有东林党人和复社,每当遭遇到重大事情的时候,这些人不仅不能帮忙,还会拖后腿。

大战在即,十万后金鞑子进击辽东,如此关键的时刻,最为重要的就是稳定,不仅是皇上需要平心静气,朝廷也需要有条不紊,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皇上不清楚辽东的具体情况,吴宗睿也不会将整个的作战部署禀报给皇上和朝廷,如果作战部署泄露出去,吴宗睿所有的苦心都白费了。

偏偏皇上就是不安生,如此关键的时刻主动搅乱局面。

吴宗睿不禁想起史书对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评价,志大才疏,心胸狭窄,特殊的环境造就特殊的性格秉性,信任某人的时候,无条件无原则,怀疑某人的时候,赶尽杀绝。

史书的评价不可能全面,但指出了朱由检的缺陷,这样的人是不能够做皇上的,会让下面的文武大臣无所适从,如果接手一个繁荣富庶的江山,尚可以勉强维持,但接手一个烂摊子,注定是悲剧的命运。

好多的事情,本来就是注定的,无法扭转的。

吴宗睿忽然想起穿越之前的很多议论,这其中辅佐朱由检的议论是遭遇到普遍攻击的,大概就是朱由检属于扶不起来的阿斗,倾尽全力帮扶朱由检之人,最终可能被怀疑和斩杀。

从沉思之中醒悟过来,吴宗睿看着刘宁再次笑了。

“刘宁,你说的不错,登莱新军目前最为主要的任务,就是打败后金鞑子,彻底稳定辽东的局势,其余的事情不用去考虑,好了,你下去吧。”

仅仅五天时间过去,锦州城池依旧被后金鞑子完全的包围,辽东还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京城方面传来消息,内阁首辅温体仁主动致仕,皇上准许且下旨,同意温体仁致仕,内阁次辅张至发被认命为内阁首辅。

兵部尚书杨嗣昌被敕封为太子少保,以东阁大学士兼任兵部尚书,入阁参政。

原福建巡抚熊文灿,被敕封为督查院右副都御史,兼任兵部右侍郎,协助杨嗣昌打理兵部的一切事宜。

消息是登莱新军设立在京城的情报网点传来的,与此同时,登莱巡抚卢发轩也写来了信函,言登莱之地一切正常,今年的春耕情况很不错,商贸更加的兴盛,已经两次扩充的登州货运码头,又有些拥挤了,巡抚衙门打算再一次的扩充货运码头和交易市场,且再一次的规划登州府城和莱州府城。

这个时候,吴宗睿已经平静下来,他知道,朝中的局势发生了巨变,皇上的老毛病犯了,开始无条件的信任杨嗣昌,不过这一切,与辽东暂时没有太大的关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