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谋明天下 > 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记(2)

谋明天下 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记(2)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24:45 来源:笔趣阁

范景文没有强行的宣旨,但也没有马上离开锦州,随同他来到锦州的十多名锦衣卫,被安排在寅宾馆,每个人都得到了一笔钱财,这些锦衣卫虽然肩负重要的职责,不过他们从京城出发的时候,就被告知要服从内阁次辅范景文大人的命令,所以范景文没有发话,他们也不会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再说了,拿了人家的钱财,他们就更不会多事了。

其实锦衣卫都很聪明,来到辽东,沿途他们已经察觉到了范景文大人态度的起伏,更让他们吃惊和警觉的是,他们看见的登莱新军军士,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得到百姓的拥戴,守卫在蓟辽督师府的登莱新军军士,身上更是有着令人生畏的杀气,他们早就听闻登莱新军战斗力强悍,试想一下,他们长途跋涉,来到了登莱新军的地盘,想要轻易带走登莱新军的统帅,那是简单的事情吗,弄得不好他们的小命都要留在辽东。

歇息了一天的时间,翌日一大早,范景文和吴宗睿商谈了约一刻钟的时间,两人离开蓟辽督师府,在锦州城内转悠,一边转悠,吴宗睿还一边给范景文详细解说城内的情形,范景文也是连连点头,中午以及下午吃饭,两人都是在外面,中午在城内的某家酒楼吃饭,下午在城外的某家酒肆吃饭。

范景文表现的很沉稳,当吴宗睿介绍相关情况的时候,他听得非常仔细,偶尔他会开口询问一些情况,时不时的点头表示赞同。

第二天,范景文和吴宗睿骑马,离开了锦州城,前往乡下去看看。

这一天,范景文看的非常仔细,到了好些农户的家中,走进每一户农户的家中,范景文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瓦罐或者米缸,查看农户家中是不是有存粮,接着会打开农户的箱子,看看农户是不是有足够的衣服,在有些农户家中,范景文还会到卧房去看看,看看农户是不是有足够的棉套。

到了二十多户农户的家中,看到农户脸上舒心的笑容,范景文脸上的神情越来越凝重。

这期间,吴宗睿很少说话,也不会刻意的要求范景文到哪一户的农户家中去看看,都是范景文自己选择的农户,这有些微服私访的味道。

应该说,靠近城池的农户,家中的条件肯定会好一些,毕竟这里商贾云集,商贸发达,农户家中多余的粮食可以拿来交易,农闲的时候还可以进入城池去做事情,赚取一些银两,距离城池稍远的一些村落,家中的粮食是充足的,但家中可能没有那么多的钱。

一直到天黑,范景文和吴宗睿才骑马回到了锦州城池。

这一天夜里,范景文再次提出要求,希望到西平堡去看看,他知道西平堡的互市,吴宗睿自然没有拒绝,马上做好了安排。

翌日一大早,队伍从锦州城池出发,前往西平堡,护送范景文和吴宗睿前往西平堡的军士,悉数都是登莱新军的精锐,其中绝大部分是吴宗睿的亲卫。

锦州到西平堡要经过大凌河城,

范景文当然知道崇祯四年的大凌河城之战,那一次朝廷大军遭遇惨败,大明最为强悍的辽东边军,更是遭遇到毁灭性的打击,自此以后无法与后金鞑子正面抗衡。

范景文特意进入大凌河城去看了看。

大凌河城的定位,本来是一座军事重镇,用来抵御后金鞑子的进攻,当年修建大凌河城也是这样的布局,不过现如今的大凌河城,早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不是所谓的军事重镇,成为了商贸重镇,义州、广宁和西平堡三地的互市,不少的货物都要从这里中转,不管是从山海关运送而来的商品货物,还是从海上运输,在右屯码头装卸的货物,全部都要抵达大凌河城,从义州、广宁和西平堡运送出去的货物,绝大部分也要经过这里。

大凌河城池与锦州、宁远城池差不多,城外同样有很多的商铺和商贾,这些商铺经过了认真的布局,井然有序,如果不仔细看,难以第一时间发现大凌河城的城墙。

范景文在大凌河城逗留了一天左右的时间,走遍城内大部分的地方。

抵达西平堡的时候,吴宗睿发现范景文有些激动,身体在微微的颤抖。

范景文在西平堡城内转悠了一整天的时间,接着到互市去看了大半天的时间,第三天来到了辽河边。

站在辽河边的是范景文和吴宗睿,诸多的亲卫守候在不远处,警惕的看着周遭的一切。

范景文看了看奔腾的辽河水,沉默好半天的时间,扭头看着身边的吴宗睿开口了。

“吴大人,百闻不如见面,辽东不是以往的辽东,你出任蓟辽督师也不过几年的时间,辽东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你在辽东所做的一切,我做不到,我想朝中的任何人都做不到,更不用说张溥和吴伟业等人。”

“张溥其人,当年写下了《五人墓碑记》,我仔细读过这篇文章,感觉到文采不错,也展现出来足够的胆量,所以以前我对张溥的印象还是不错的。”

“看到了辽东的一切,想到张溥和吴伟业的弹劾奏折,我对他们很失望,我想他们如果有机会到辽东来,就知道他们做了一件人神共愤的事情。”

“这几天我一直都在思索,思索如何劝你跟着我到京城去,不管怎么说,我觉得你都不能够抗旨不尊,当我刚才看到辽河的时候,我改变主意了,我不愿意看见后金鞑子的铁蹄,从对岸踏过来,毁掉我身后富庶的辽东,残杀这里的百姓,夺走他们的财富,正如你所说的那样,如果毁掉了辽东繁华富庶的局面,你我都将成为千古罪人。”

吴宗睿看着范景文,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虽然熟知明末的历史,虽然知晓明末好多的名人,不过迄今为止,吴宗睿真正敬佩的还是范景文,当然还有好多的名人,他压根就没有见过。

范景文此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坚持正确的认识,不管是面对皇上和朝廷,还是面对朝中的大人,还是面对寻常的百姓,从不因为对方身份的尊卑改变自身的认识。

这样的品性,拥有的读书人已经不多了。

“范大人的褒奖,我不敢当,不过前几日我倒是说过,辽东能够达到目前的局面,真的是不简单,辽东各级官吏,登莱新军所有将士,付出了极大的心血,若是有人为了一己之私利,想要毁掉这等大好的局面,我不会答应,辽东的官吏不会答应,登莱新军的将士不会答应,辽东所有的百姓也不会答应。”

范景文连连点头,如果是前些天听到这样的话语,他会认为吴宗睿想着谋反,但现在不一样了,亲眼所见的情况,让他完全认可吴宗睿。

抬手指了指对岸。

“吴大人,我听闻你曾经亲率大军渡过辽河作战,依我看,你完全有能力再次率领大军渡过辽河,彻底打败后金鞑子。。。”

吴宗睿脸上吃惊的神情一闪而过。

“范大人说的是,我正在思考此事,这么多年过去,后金鞑子荼毒我辽东,该要让他们付出代价了。”

说到这里,吴宗睿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毫不掩饰脸上愤恨的神情。

范景文看了看吴宗睿,摇着头开口了。

“吴大人,是不是想到皇上和朝廷那边无法应对啊。”

“那倒不是,我相信范大人回到京城之后,一定会据理力争,不同意皇上的圣旨,我也相信皇上一定能够听进去范大人的辩驳,我所担心的是朝中的暗流,朝中的有些人,想到的全部都是自身的利益,他们的脑子里和眼睛里面,压根没有大明的社稷,没有天下苍生,如果这些人继续围绕在皇上的身边,我都不敢想象今后还会发生什么事情。”

范景文的神色变得严峻,他当然明白吴宗睿的意思,设想一下,如果吴宗睿率领登莱新军将士渡过辽河,进击后金,在前方拼死作战,朝廷中的某些大人,却在后面一门心思的算计,怂恿皇上惩戒吴宗睿,这该是何等的寒心。

“吴大人,你放心,回到京城之后,我会如实的禀报辽东的情形,吴大人的奏折,我会带到京城去,直接呈奏给皇上。”

吴宗睿微微点头,对着范景文抱拳稽首。

“那我在这里谢谢范大人了。。。”

此刻的吴宗睿,内心不是滋味,他很清楚,不要多长的时间,但李自成率领的义军攻陷京城的时候,范景文一定会痛骂他吴宗睿,甚至是留下遗言,传扬下去。

吴宗睿敬重和佩服范景文,却还要利用范景文,如果不是想到了华夏民族,不是想到了天下的苍生,他是不愿意这样做的。

话说开了,态度明确了,范景文的情绪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脸上一直都带着笑容,甚至都说到了下次来到辽东的时候,期盼能够到沈阳去看看,反过来,吴宗睿平静了很多,和范景文说话的时候,语气里面也带有了尊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