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谋明天下 > 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锅粥

谋明天下 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锅粥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24:45 来源:笔趣阁

京师,紫禁城,偏殿。

压抑的气氛,让内阁首辅张四知和所有的大臣都低着头,唯有兵部尚书陈新甲,脸上带着不服气的神情。

朱由检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刚刚过去的早朝,满朝的文武大臣,都在为朱仙镇之战的失败,以及开封府城告急的消息所震惊,众人议论纷纷,没有人想到,十多万的朝廷大军,居然败在了流寇的手中,且获得胜利的流寇,没有丝毫的停歇,迅即包围了开封府城。

按说朝廷已经给予五省总督洪承畴最大的支持,户部在捉襟见肘的情况之下,调拨了军饷和粮草,皇上甚至拿出了部分宫里的银两,交给洪承畴,就是想着洪承畴能够打败流寇、迅速稳定中原的局面。

现在看来,洪承畴辜负了皇上和朝廷的重托,中原的局势,已经逐渐的失去控制了。

南方的情况同样令人揪心,张献忠及其麾下的流寇,已经转战到南直隶所辖的徐州,正准备进攻徐州州城,与徐州相邻的凤阳府和淮安府都遭受到威胁,南京也不得安宁,如此情况之下,南京兵部尚书张国维,调集三大营的将士,北上抵御张献忠及其麾下的流寇,同时征调南方各镇的军队,护卫南直隶。

唯一安宁的就是辽东,因为登莱新军镇守辽东,后金鞑子不敢发起对关内的进攻,京畿之地和京师暂时还是稳定的。

中原大乱,南方也出现乱像,皇上和朝廷几乎没有可以抽调的兵力了,此外,朝廷也拿不出来钱财来维持大军的开销了。

中原几乎收到不什么赋税,南方的诸多地方也频频的遭遇灾荒,朝中的大臣力主免去南方诸多地方的赋税,这让户部能够收到的赋税少得可怜,根本无法维持正常的开销。

目前的情况之下,唯一还可以大规模抽调的兵力,就是驻守辽东、登州和莱州的登莱新军,以及驻守延绥一带的边军了。

朱由检本来想厚着脸皮抽调登莱新军,进入中原剿灭流寇,不过蓟辽督师吴宗睿一道奏折让他闭嘴了,原来吴宗睿已经做好了全面的准备,计划在秋收结束之后,率领登莱新军渡过辽河,发起对后金鞑子的进攻,争取收服辽河以东的部分城池,进一步打压后金鞑子。

吴宗睿的这个奏折,等于是告诉朱由检和朝廷,不要想着抽调登莱新军和辽东边军。

现在看来可以抽调的也就是三边总督孙传庭统领的边军了。

不过抽调孙传庭及其麾下的延绥边军,就意味着边关一带的防御空虚,若是蒙古部落趁着这个时候大举进入关内,宣府、大同和延绥一带就要陷入巨大的危险之中。

朱由检看着下面垂头丧气的大臣,眼睛里面恨不得喷出一团火,关键时刻,朝中的文武大臣全部都靠不上,所有的事情,都要他这个皇上来做出决断。

“张爱卿,你是内阁首辅,你来说说,朝廷该要如何应对中原的局势。”

张四知出列,对着御辇的方向抱拳稽首行礼。

“皇上,臣以为,当下务必严惩五省总督洪承畴,皇上和朝廷赋予洪承畴重托,给予了足够的军饷和粮草,洪承畴率领十多万朝廷大军,在朱仙镇本应该彻底打败李自成和罗汝才部,谁知道居然遭遇如此的惨败,臣为此感觉到痛心疾首。。。”

张四知答非所问,其实他也没有应对中原混乱局势的办法。

朱由检没有力气发脾气了,他看向了兵部尚书陈新甲。

“陈爱卿,你是兵部尚书,说说朝廷该要如何应对中原的局势。”

陈新甲倒是没有犹豫,站出来之后,抱拳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当下必须调整五省总督之人选,洪承畴不能够继续担任五省总督,擒拿到京城来问罪,臣举荐三边总督孙传庭大人出任五省总督,且抽调部分的延绥边军,进入中原剿灭流寇,臣记得孙大人曾经组建秦军剿灭流寇,此番皇上和朝廷可准许孙大人自行筹集兵力,以彻底剿灭流寇,稳定中原的局势,至于说边关的防御事宜,可令宣大总督丁启睿统领,务必保证边关之安宁。。。”

陈新甲的建议,让朱由检微微的点头。

严格说起来,朱由检这个皇帝,其圣旨难以走出京城去了,中原的局势已经大乱,河南行省没有朝廷派遣的官吏,陕西很多地方的官府也名存实亡,至于说湖广和山西等地,到处都是小股的流寇,地方官府疲于奔命,根本无法应对,所以朱由检的圣旨在这里毫无用处。

再说辽东和登州、莱州,朱由检的圣旨从未有过作用。

剩下的就是延绥、宣大之地和南方了,这一带朱由检的圣旨还有一定的作用,不过随着局势的日渐混乱,各地的总兵都有拥兵自重的情形,朱由检的圣旨对于那些文官还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对于那些武将没有太大的作用。

湖广剿总兵官左良玉就是最为明显的例子。

一年多之前,朱由检还可以密旨,令五省总督洪承畴杀死陕西总兵贺人龙,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对付湖广剿总兵官、平贼将军左良玉了。

“陈爱卿的建议可行,内阁马上拟旨,三边总督孙传庭,兼任五省总督,赐予尚方宝剑,率领延绥边军进入中原,剿灭流寇,延绥一带边关的防御事宜,由宣大总督丁启睿暂时统领,至于说洪承畴,让其守卫开封府城吧。”

五省总督洪承畴,没有逃往辽东,而是进入了开封府城。

跟随其进入开封府城的,还有近两万的军士,其中有秦军的军士,辽东边军的军士,以及少部分四镇军队的军士,这样守卫开封府城的兵力达到了三万多人。

洪承畴不敢前往辽东,他很清楚,若是逃往辽东,他的罪名很有可能是谋逆。

开封府城城池坚固,易守难攻,只要有足够的军士守卫,哪怕是面对百万大军的进攻,也能够坚持下去,更何况,与流寇死死鏖战一个多时辰的洪承畴明白,流寇之中的精锐军士人数不多,李自成和罗汝才肯定会命令新营的军士来攻打开封府城,那样他就有机会守住开封府城,一旦守住了开封府城,自己身上的罪行就能够大幅度的减轻了。

朱仙镇之战的惨败,让洪承畴异常的郁闷,这场惨败,与他洪承畴有着莫大的关系。

朱仙镇内驻扎的四万军士,本就是朱仙镇之战的主力,可惜这样的部署,让湖广剿总兵官左良玉误解了,以为洪承畴也想着保全实力,所以在朱仙镇南面的战斗部署之中,左良玉丝毫不考虑如何的抵御和打败流寇,首先想到的就是保全实力。

左良玉这样做,四镇的总兵不是傻子,他们也想着保全实力,最终迎战流寇大队人马的,居然是八千老弱病残的军士,这就导致了溃败局面的瞬间出现。

大规模溃败的局面出现,四镇军队瞬间崩溃,被大规模的流寇吓破了胆,拼命朝着朱仙镇的方向撤离,更加可恨的是,湖广剿总兵官左良玉面临如此危急局面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依旧是保全实力,他们没有领兵与流寇厮杀,反而是率领五万军士全线撤离。

如此情况之下,洪承畴只能率领麾下的四万军士,杀出朱仙镇,与流寇面对面厮杀。

先前的部署完全落空,洪承畴面对的是士气高涨、人数多达数十万人的流寇。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洪承畴还是有机会,他麾下的四万军士,战斗力不一般,不仅抵御了流寇的冲击,还在厮杀的过程之中,逐渐占据了上风,眼看着流寇无法坚持的时候,洪承畴明智的率领大军撤回朱仙镇,流寇也会偃旗息鼓,双方会出现再次对峙的局面。

可惜的是,洪承畴想到的是彻底打败流寇,弥补四镇军队溃败、左良玉部逃走的窟窿。

洪承畴没有想到的是,李自成率领流寇老营的军士杀过来了。

局势到了这一步,回天无力,洪承畴只能命令所有将士拼命朝着开封府城的方向撤离。

算是四镇的军士,一共是八万将士,最终撤回到开封府城的不足两万人,损失接近了八成。

撤回到开封府城的翌日,洪承畴得到了准确的消息,撤出战斗的左良玉部,误打误撞进入了李自成和罗汝才部大部队的包围圈,逃出去的只有左良玉和少量的军士。

这样算起来,朱仙镇之战,洪承畴调集的十多万大军,损失超过十万人。

这是从未有过的失败。

遭遇到如此的惨败,洪承畴是绝不敢回到京城去的,当下唯一的赎罪之道,就是死守开封府城,与流寇拼死一战。

所以,在短暂的懊恼之后,洪承畴及时的调整了自身的情绪,以最快的速度给皇上和朝廷写去奏折之后,马上开始部署开封府城的防御工事,这一次他豁出去了,誓与开封府城共存亡。

城外黑压压的流寇,在洪承畴看来已经不算什么了,李自成和罗汝才派遣来劝降的军士,被毫不留情的斩杀,整个的城池,都处于最高程度的戒备之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