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谋明天下 > 第九百三十六章 不可小视

谋明天下 第九百三十六章 不可小视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24:45 来源:笔趣阁

天色渐渐暗下来了,曾永忠、廖文儒和刘宁等人,悉数去筹划了,他们要做好一切的准备,保证吴宗睿万无一失的抵达京城。

吴宗睿走出屋子,亲兵迅速跟上,他们格外的警惕,将吴宗睿围在了中间。

通州城内已经没有了百姓,这里几度易主,被大顺军占领之后,城内就没有多少的百姓了,而后刘宗敏下达了命令,将通州作为了京城的门户,由大顺军驻守,严加戒备,这样城内的百姓全部被强行的搬走。

街上空荡荡的,吴宗睿微微叹了一口气。

应该说,在民生方面,李自成初期做的不错,特别是李岩、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投奔之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得到了北方老百姓的支持,可惜的是,李自成没有能够坚持下去,特别是在大顺军取得胜利之后,有些飘飘然,过分的安于享乐了。

穿越的吴宗睿,对于民生有些特殊的理解,他的有些想法,这个时代的人无法理解,很多的政策也是无法顺利实施的,不过有一点是核心,那就是必须让老百姓安定下来,让老百姓有饭吃,有衣服穿,有房子住,不折腾,稳定了老百姓,才能够真正的稳定天下。

对于权力的理解,吴宗睿比这个时代的人要深邃,不过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很多的想法他只会慢慢的推进,不会一刀切,免得引发不必要的动荡。

“大人,洪承畴和高起潜在前面。。。”

亲兵的提醒,让吴宗睿抬起头来。

洪承畴和高起潜已经走过来了,两人向着吴宗睿稽首行礼。

“原来是洪大人和高大人,这么晚了,还没有歇息啊。”

洪承畴看了看高起潜,对着吴宗睿恭恭敬敬的开口了。

“大人,下官与高大人闲聊了一些事情,有了一些感悟,就想着见一见大人,说说心中的想法。”

吴宗睿点点头。

“好吧,洪大人和高大人陪着我走一走吧,这大街上太过于安静,没有人打扰,好像是没有了什么人气。”

吴宗睿走在中间,洪承畴走在左边,高起潜走在右边,两人的脸上都带着恭谦的笑容。

“咱家听闻大人明日就要到京城去了,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洪大人和咱家都觉得,大人早就应该要到京城去了。。。”

吴宗睿再一次的微微点头,略微思忖了一下开口了。

“洪大人,高大人,我知道你们有很多话想说,你们想说什么尽管说就是了,说的直接一些,不要有什么顾忌,高大人在皇上身边多年,洪大人驻守北方多年,你们有很多的感悟,俗话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希望你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洪承畴和高起潜的身体都微微颤抖了一下,相互看了看。

首先开口的还是洪承畴。

“大人,李自成以及大顺军被彻底剿灭之后,北方已经没有能够与大人抗衡的力量了,基本稳定下来了,只是北方遭遇多年征伐,下官当初在北方为官的时候,就见到了百姓的穷苦,他们上无片瓦、家中没有粮食,迫不得已成为流民,而后被李自成之流招募到军中,这才导致天下的局势不稳定。”

“下官以为,大人稳定了北方的局势,还给百姓安宁,减轻他们的赋税,让他们能够安心的种田,就能够避免流民的出现,就能够彻底稳定北方的局势。”

“至于南方,下官认为,可以采取以招抚为主、以剿灭为辅的政策,主要是稳定地方的官吏,凡是有本事之官员,愿意服从朝廷的调遣,可以令他们继续为官,对于那些负隅顽抗之人,则毫不留情的除掉,以免他们影响到南方的稳定。”

“下官建议,迅速剿灭流寇张献忠,张献忠盘踞湖广与四川一带,搅得局势不得安宁,下官觉得,不能够让张献忠归降,此等人不值得信任,务必要彻底剿灭。”

“大人之威望,天下人皆知,下官佩服和敬仰,下官以为大人能够很快稳定天下的局势,得到天下人的拥戴。。。”

洪承畴说出恭维的话语,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历史上的洪承畴,评价是非常复杂的,那些忠于大明王朝的臣子,将投降大清的洪承畴贬的一无是处,因为他们崇拜的是道德和精神的英雄主义,是建立在毁灭基础之上的愚忠,不过正史对洪承畴的评价,还算是公允,认为洪承畴归顺大清之后,在缓和民族族矛盾、避免南方陷入到战火屠戮,以及推进汉文化和儒家思想方面,还是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洪承畴表面看很刚强,从来不愿意示弱,但是其骨子里还是有些软弱的,每每面临关键的时刻,就会因为性格方面的软弱,而难以做出正确的决断。

吴宗睿对洪承畴的看法同样存在矛盾,他欣赏洪承畴的能力,不管是领兵作战还是治理地方,洪承畴都算是出类拔萃,可在个人品行方面,吴宗睿觉得洪承畴不值得完全信赖。

穿越的吴宗睿,一直都很理智和冷静,他不会被感情冲昏头脑,更不会以不现实的眼光看待任何人,譬如说洪承畴。

洪承畴说完之后,高起潜跟着开口了。

“大人,洪大人所说的话语,咱家是完全赞同的,大人之威望,镇服天下,咱家对大人是五体投地,万分的敬仰。。。”

吴宗睿没有打断高起潜的话语。

皇宫之中的太监,存在了千余年,不过吴宗睿已经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废除太监制度,落实这件事情,需要时间,他不会一刀切,譬如说高起潜等太监,就要让人家活下去。

太监制度的产生,说到底就是皇帝为了巩固自身的权力和地位,培养起来的一股力量,太监说到底就是皇上的家奴,可以用来对付朝中的文武大臣,成为皇帝手中的一记铁拳,当然,历史上太监乱政的情况也不少。

太监是皇上的家奴,也是身体残缺之人,其性格很复杂,极其敏感,在皇上的面前以讨好和吹捧为主,在其他人的面前,则是嚣张和跋扈。

吴宗睿对高起潜的印象倒是不错。

这个时候,吴宗睿很清醒,他知道,洪承畴在南方有不错的影响力,高起潜在京城也有一定的势力,进入京城之后,这两人的支持,能够让他更好的打开局面。

当然,吴宗睿有自身的原则,既然洪承畴和高起潜两人都表明了态度,那么吴宗睿就要好好的敲打一下两人。

“洪大人,高大人,感谢你们的提醒啊。”

“洪大人,你到过山东、辽东和南直隶等地,对于这些地方的情形,还是熟悉的,高大人,你长时间在京城,这次到了辽东,也看到了辽东不少地方的情形,所以有些话,我也说得很直接了。”

“皇上自缢身亡,大明朝廷不复存在,表面上看,是因为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造反,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攻陷了京城,但真正的原因并非如此。”

“得民心者得天下,皇上若是明白这一点,牢记这一点,大明王朝也不至于灭亡。”

“老百姓活不下去了,才会造反,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被朝廷大军打败太多次了,但他们每一次都能够熬过去,都能够迅速招募到大量的军士,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老百姓对朝廷彻底失望,对皇上彻底失望。”

“如果大的方向错误了,不管如何的努力,都没有效果,皇上就是如此,大明王朝的根子都烂了,需要从根本上做出改变,皇上不愿意承认,怎么做都没有用,要我说的直接一些,皇上也没有那个能力扭转乾坤。”

“大明朝廷之中的那些文武大臣,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自身的利益,想到的都是家族的利益,他们满嘴的仁义道德,借此与皇上抗衡,让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他们不在乎大明王朝是不是垮掉了,只要能够做官,能够继续保证自身的利益,他们才不在乎谁做皇帝呢。”

“这种思想,已经蔓延到太多读书人的脑海里面,洪大人,高大人,你们有些时候,怕是也有这样的想法吧。”

说到这里,吴宗睿的神色变得严肃。

“我说过了,得民心者得天下,朝中的官员,省、府、州、县的官员,被百姓称之为父母官,就要如同父母对待儿女那样去对待百姓,做到了就是好官。”

“洪大人,高大人,我希望你们能够牢记这一点。”

吴宗睿刚刚说完,洪承畴马上抱拳稽首行礼开口了。

“大人圣明,下官佩服之至。。。”

高起潜同样抱拳稽首开口了。

“大人爱戴百姓,乃是天下人的雄主。。。”

吴宗睿摆摆手。

“二位大人不用说恭维的话语了,回去准备一下吧,明日还要赶赴京城去。。。”

洪承畴和高起潜二人转身离开,看着二人的背影,吴宗睿微微摇头。

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依靠个人的威望统治天下不可能长久,说到底,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是最为重要的,特别是顶层制度的设定,关乎到天下兴亡。

如果以为几句话就能够让人俯首帖耳,让人拼命做事情,不贪不占,那是滑天下之大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