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官道 > 第九十八章 蹲点

重生之官道 第九十八章 蹲点

作者:录事参军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2:18 来源:笔趣阁

八号,唐逸上午处理了一批文件,用过午餐,就带了秘书刘兵、农办主任董玉萍以及政研室两名笔杆子下台州调研。

刘兵早就和台州市方面打了招呼,唐书记会在台州市范各庄镇进行为期一周的蹲点调研,而且唐书记提出了几点要求,不报导、不影响地方正常工作、台州市的干部不要跟下来、不要接送。

唐逸这次的蹲点调研可说是真正的轻车简从了,但尽管说不要台州市干部搞接送,自唐逸到了范各庄后,台州市市委书记江日进和市长秦博仁还是率领台州市干部来到范各庄,为唐逸接风洗尘,对这点唐逸也无可奈何。

范各庄镇全镇国土面积11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5万亩,全镇辖42个行政村,人口52万,土地肥沃,是台州市纳粮大户。

但是范各庄镇地处偏远,交通不太便利,境内没有国道省道,是以展工商经济有着先天的缺陷,昔日农业大镇风光早已不在,范各庄镇的窘迫,看看小镇主街上稀落的商店数量就可以略见一斑。

在唐逸要求下,调研组被安排住进了农户,唐逸、刘兵、胡小秋、小武住在镇上村民李善才家,董玉萍和政研室的笔杆子则住在镇妇联主任刘玉珍家。

范各庄镇委镇政府办公楼是一栋二层小楼,会议室的墙面斑驳,让进惯各种气派恢弘的会议室的唐逸泛起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寒酸”,而不是台州市长秦博仁给范进及范各庄领导班子定义的“艰苦朴素”。

会议室的方形长条桌旁,坐着**名范各庄镇的镇干部,镇委书记、镇长范进,镇人大主席李善旺,副书记、副镇长陈晓,副书记、镇纪委书记汤志远,党委委员、副镇长朱建林、党委委员(分管政法、人武等)金教育,党委委员(分管组织宣传)刘长东、党委委员、镇派出所所长李革、副镇长徐良明、副镇长韩冬梅。

唐逸进入会议室的时候,会议室里马上爆出热烈的掌声,在座的干部无疑都很激动,大多数干部都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副省级高官,大家手都拍红了,唐逸作了几次手势,掌声才慢慢平息。

唐逸一句官话套话也没讲,第一句话就是:“同志们,我来调研,是为了大农庄改革试点,我会在这里蹲一个礼拜,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最后到底要不要搞大农庄,由大家说了算。”

镇干部们都有些懵,他们从来没听说过大农庄试点的事,面面相觑,但这样规格的会议,他们可不敢交头接耳的议论。

范进低着头。不说话。今晚唐逸单独和他谈过大农庄试点地事。他想不通。但出于对上级地服从。他也不好反驳。其实不久前秦博仁市长就和他提过大农庄地计划。他也没大在意。虽然他能再干这一届离不开秦博仁市长地支持。但对秦市长和江书记地明争暗斗他是不以为然地。对秦市长要将台州转型为工业城市地计划也不大认同。所以对秦市长地暗示也没太当回事。不想这次秦市长地预警竟然是真地。唐书记在谈话里已经明确表态支持大农庄试点。

唐逸微笑环视在座地干部。说:“下面请农办董主任给大家详细介绍下情况。当然。这只是市委一个不成熟地构想。最后要不要上马。一来看大家地态度。这个大家可不是指在座各位。而是全镇地人民群众;二来要由中央领导拍板。所以有不同意见地不用紧张。咱们不搞一言堂。”

秘书下去资料。董玉萍则开始讲解大农庄试点地构想。唐逸和她就大农庄试点一事交换了十几次意见。最后终于取得了这位看起来和蔼。实则有些固执地老妇女干部地支持。

在董玉萍讲话地同时。唐逸借机观察在座地镇干部。虽然只是科级副科级干部。但和省市层面地干部构成则明显不同。很多人可能要奋斗一辈子才能在这个会议室里有一席之地。四五十岁地干部占多数。最年轻地应该是副镇长韩冬梅。二十六七岁。挺漂亮地。唐逸看过她地资料。华夏大学毕业后援藏一年。回家乡又参加大学生进村计划。任村委会主任。据说很得村民爱戴。评语相当好。这次换届当选为副镇长。按照一般情况来说。韩冬梅地步子已经够快了。看履历也知道这个小姑娘挺能干。不过作为非镇党委会成员。这个副镇长在镇干部里也只能屈居末席。

当然。唐逸最关注地还是副书记、副镇长陈晓。在和范进深谈后。唐逸知道说服这位顽固地老头很不容易。现在时间紧迫。唐逸也没工夫深入细致地去作范进地工作。只能短期内暂时在镇上扶植一位“代言人”。尽快将工作部署下去。唐逸不是没想过撤掉范进。但一来刚刚换届完毕。马上动班子地一把手不妥。二来范进除了思想守旧。委实是一个好党员、好干部。这位昔日地战斗英雄甚至可以说得上是高风亮节。如果因为工作上不同意见就撤了他未免令人心寒。

当然。如果范进成为大农庄改革地阻力。唐逸也只能挥泪斩马禝。

陈晓听着董玉萍的讲话,不时偷偷溜几眼范进的脸色,眼里露出一丝喜色。唐逸就摇摇头,又是一个善于钻营的干部,只要自己稍微表态,陈晓日然乐得架空范进,但,他有搞好大农庄试点的能力吗?

好在现在只是调研大农庄试点的可行性,至于大农庄试点的掌舵人,等中央有了确切的答复再考量也不迟。

会议最后,唐逸又简单讲了几句,这几天调研组同志将会分别下各村座谈,各村通知,公布调研组的电话和信箱,村民有什么想法愿望或是好的意见建议,都可以通过书信、电话等形式向调研组反映。

唐逸一行人回到李善才家的时候已经十一点多了,房檐灯下,李善长还在一遍一遍的扫着院子。

范进虽然固执,但不古板,安排唐书记住宿时本来是准备安排唐书记住进镇上富户贾宝旺家,镇上有几家富户起了二层小楼,贾宝旺就是其中一家。

但唐逸说了,要住农家炕、吃农家饭,不是下来享福的。范进最后无奈的给唐逸安排了李善才家,一户普通人家,但很洁净,家庭背景简单,儿子孝顺,老两口也很和睦,从不拌嘴吵架。

唐逸住李善才家西屋,小武三人住厢房,尽量不打扰老两口的生活。

“唐书记,您回来了?”见到唐逸进院门,李善才放下长扫帚,拘束的迎了上来,他五十多岁,儿子都成家立业搬出去住了,和老伴相依为命。

唐逸微笑道:“老人家,辛苦你了!”

刘兵更早拿起扫帚,笑着道:“大叔,以后院里的活我包了,您再这么忙活,唐书

评我的,您就作作好事,不要我被唐书记磕打行不?

大家都笑起来,跟在后面进院的范进更拉过李善才,低声叮嘱了几句这才放心离去。

跟着唐逸进堂屋,李善才道:“唐书记,你们城里人都有吃夜宵的习惯是吧?我糊了一锅红薯,不知道您吃得惯不?”

堂屋大锅冒着白腾腾的热气,浓香扑鼻,唐逸就笑:“本来我是没吃夜宵的习惯,但被您的糊红薯这么一勾啊,还真饿了!”

李大娘在堂屋里一遍遍刷洗碗筷呢,她是典型的农村妇女,一辈子也没见过啥世面,听说“副省长”来她家住,一天都没踏实。待见到唐逸,虽然觉得这位副省长太年青,也太俊,更想是不是电视里说的骗子吧?但见范书记都这么尊重这个年轻人,想来是不假了,在副省长一行干部面前,李大娘拘束的话都不会说,见人就是笑。

在过堂屋摆上圆桌面,几个人围着坐了,那边李大娘就忙着从锅里拣红薯,唐逸笑着要刘兵、小武、胡小秋三个跟班去帮忙,更笑道:“大娘,来一起吃,您坐过来,别忙了。”

李大娘虽然拘束,却被胡小秋拉上了桌,也只能无奈的坐了,唐逸动手帮老两口剥红薯皮,惹得老两口手脚都没地放,唐逸笑道:“大叔大娘,您俩就当我是镇上的小青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怕说错话,就算骂中央长也没关系,都是普通人,都会犯错嘛!”

李善长咋舌,省里的干部都这么硬气么?

吃下半个热乎乎的红薯,问起镇上的事儿,李善长拘束的问一答一,唐逸也知道,虽然范进耿直,但能安排自己住进李善长家,想也知道李善长是个老实人,不会说什么出格的话。这个世界,人人都标榜自己从善如流,但真正能听进去刺耳的话的有几个?

李善长是老烟枪,见唐书记不吸烟就一直憋着,但最后实在憋不住,掏出了软盒黄海烟,黄海烟是抵挡香烟,软盒两块钱一盒,但胜在味道够冲,很得老烟民喜爱。

见李善长递烟,唐逸就接了一颗,李善长这才笑道:“原来唐书记也吸烟。”

唐逸笑道:“在别人家里,我不好意思掏。”

李善长就笑起来,小细节却是更能看出唐书记的平易近人。李大娘胆子也大了起来,埋怨老伴道:“你这烟也好意思递给唐书记,人家唐书记能抽得惯?”

刘兵忙着给唐逸和李大叔点烟,三个跟班里,最忠实可靠的是小武,最喜欢惹事的是胡小秋,最会看眼色的就莫过于刘兵了。

唐逸吸了口,就咳嗽起来,笑道:“真冲,大叔,这便宜烟焦油多,少抽点。”

唐逸不惺惺作态,李善长也就渐渐放开了,笑着说:“谁不想抽好烟?要说我最喜欢中华,味道够浓,抽着过瘾,又香。”

唐逸就笑了,说:“那我孝敬您几条。”刘兵早站起来,去院外奥迪的后厢取烟。

李善长连连摆手说不用,说抽上了瘾可是买不起。胡小秋插嘴,“辛苦了一辈子了,该享受就享受,不要就想着把钱留给子女。”

李善长苦笑道:“我们又不是城里人,哪有那么多说次,我是有俩钱,可得留着养老啊?不靠子女就不错了。

唐逸道:“大叔,等以后日子过好了,真的实现农庄化的话,您和大娘也有养老福利了,到时候啊就可以好好享受下退休的人生,我们社会主义,大众的福利化反而不如西方,这不正常啊!”

前面的话李善长能听懂,好奇的问:“唐书记,你是说那个什么农庄,我们也有退休金拿?”

唐逸笑道:“原则上是的,但具体细节要再研究,不能搞成欧洲一些小国的福利社会,那国家负担太重,长此以往也会养成国民的懒惰依赖心理。但要让千千万万农民有保障,老有所依。”

李善长似懂非懂的点头,虽然不大明白唐逸说什么,但知道这位年青的书记真是雄心壮志,和地方干部就是不一样。

刘兵拿来两三条中华,李善长一再推辞,唐逸笑道:“虽说住您家我们会交一点费用,但精神损失呢?我们几个不速之客可是打扰了您和大娘的清静日子,这点烟就算我们表达一下心意吧,大叔,您要不收,就是不欢迎我们。”

李善长无奈,只得收下,又说:“那明天我去买排骨,咱们炖排骨吃。”

唐逸笑道:“我就想吃农家饭,玉米饼吧,我喜欢吃玉米饼。”

李善长想想也是,唐书记在市里什么吃不到?大鱼大肉肯定吃腻了,就忙点头答应。

……

一辆黑色奥迪、一辆桑塔纳缓缓停在土路边,现在正是玉米成熟季节,田地里,一望无垠的玉米齐刷刷的吐穗,蔚为壮观。

唐逸和董玉萍下了车,从桑塔纳下来的,是镇委副书记、副镇长陈晓,镇党委委员、派出所所长李革和分管农业、计生的副镇长韩冬梅。

在了解了黄海市委市政府的“大农庄改革试点”计划后,陈晓就兴致勃勃的请唐逸来看这几年农业改革的成果,停车附近的玉米田就是被镇上能人贾宝旺承包的,贾宝旺承包了一百多亩土地,因为种玉米政策上有补贴,是以每年一茬的玉米是必须要种的。

玉米地里,贾宝旺雇佣的几十名小工穿梭在青纱帐里忙着掰玉米,一派热火朝天的农忙场面。

胡小秋就有些咬牙切齿,“又是玉米!”见唐逸看来忙闭上了嘴巴,薰玉萍却是早有所闻,微笑道:“唐书记,这几天玉米饼吃顶了吧?”

唐逸笑笑,没有吱声,没办法,淳朴的村民就是这样,自己说喜欢吃玉米饼,李善才老两口就上顿下顿烙玉米饼,唐逸这几天嗓子眼都觉得磨得慌。

陈晓对唐书记的饮食起居虽然想关心,但又怕说错话,只好装没听见,指着玉米田汇报情况,“唐书记,这就是我说的贾宝旺承包的土地,一百多亩,看看,清一色玉米,多壮观?这就是大农庄的雏形吧?不愿意种地的农民只保留口粮地,其余土地上交,由村里统一向外承包,既解放了劳动力,也可以改变农民都不愿意种粮食的窘迫。”

对于将土地对外承包,范进一直不同意,几个听陈晓主意对外承包土地的村子还挨了批评,陈晓自然面上无光,现在唐书记一来,他顿时有些扬眉吐气。

韩冬梅就紧张的看向了唐逸,对于镇上的事她自然清清楚楚,陈晓和范进因为“承包土地”闹矛盾更是人尽皆知的事,从感情上,韩冬梅自然支持那位耿直的老范书记,现在陈晓话里有话的影射老范书记,等不知情的唐书记表了态,陈晓有了尚

那更不能消停,肯定会想办法挤走老范书记这个他9

谁知道唐逸却是摆摆手,笑着道:“看起来差不多,实则南辕北辙,大农庄改革精髓就在于共同致富,而不是加速农村的贫富差距,你们搞的这个对外承包土地,弊端很多,不但会造成农村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而且很不公平,承包权在村里、镇里,那么,就有可能暗箱操作,承包费不透明,承包人为什么有资格拿到承包权也不透明,和村干部、镇干部沾亲带故的更容易拿到承包权吧?这不是在培养农村特权阶层吗?说严重点,这样搞简直是在催生新地主阶级嘛!”

说到最后唐逸觉得太严肃了点,就笑了起来。

陈晓满头冷汗,连声说是。

见陈书记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韩冬梅嫣然一笑,却又好奇的看向那位年轻的高官,他也太厉害了吧?一眼就能看出承包土地的弊端,而且,他那野心勃勃的大农庄改革,真是令人耳目一新,但,真的能搞起来吗?韩冬梅是有些不敢相信的,现在她已经不是刚刚毕业的热血大学生,在基层摸爬滚打了几年,她深深知道,在这个古老的国度,就算对固有模式一点点的改变,也不知道要付出多少艰辛的努力。

唐逸指着玉米田又道:“我听说了,现在麦收机械使用率很高,但玉米,基本上还是人力劳动,其实从播种到收割、农药喷洒,都可以机械化的,大面积规划的话,比人力成本合算。”

薰玉萍笑道:“就是安置剩余劳动力是个问题。”

唐逸道:“现在看是个问题,但真正实现了大农庄,村民收入高了,镇上经济更好了,道路修通了,工商业自然而然会展起来,将来的乡镇,繁华程度必然超过今日之县城!”

听着唐逸野心勃勃的话,大家好像都不由自主被他感染,甚至陈晓都有些激动起来,跟在唐逸身后,大步进了玉米田。

唐逸和在掰玉米的小工聊了聊,问他们的收入,农忙时为什么会出来打工等等。

“哎呦!”韩冬梅痛呼一声,却是被地里横出来的桔梗扎了脚,她穿着凉鞋呢,蹲下身,捂住洁白的小袜,农家常见的平底凉鞋,洗得异常干净的白袜子,淡蓝色制服使得曼妙身材若隐若现,韩冬梅有一种朴素的乡村之美。

派出所所长李革笑道:“韩镇长娇生惯养的,怎么能下地?”他对韩冬梅起过坏心思,没有得逞更被韩冬梅将情书送到了范进那里,在台州花了好大力气才将事情平息,自然对韩冬梅怀恨在心,有机会自不忘挖苦几句。

韩冬梅气得厉害,在唐书记面前又不好反唇相讥,陈晓却是笑道:“李所长可别小看韩镇长,韩镇长做村长的时候,下大雨前抢麦收,曾经打了赤脚亲自上阵帮忙,村民都感动的不行呢!”说到打赤脚陈晓就忍不住盯着韩冬梅凉鞋里那抹雪白看了一眼,心说可不知道她光着小脚有多美?多诱人?

韩冬梅婚姻状况很不好,镇上一些干部自然对她想入非非,就算不去行动偶尔意淫一下也是免不了的。

她读高中时家里穷,为了给她哥讨上媳妇,就和另一家订了亲,对方的妹妹嫁过来,她嫁到嫂子家里去,这在以前的农村很平常。韩冬梅自然不乐意,但她从小就听话,又可怜哥哥,没有激烈反抗,第一年高考她志愿报错了,没能考上大学,那一年,家人就做主将她年龄一改,将结婚证领了。

等她苦苦哀求下复读,愤图强下却是考上了华大,大学毕业她有了能力说话时哥哥都成了亲,而她名义上也是有夫之妇了,去西藏躲避了一年,听说嫂子几次被亲家关起来,本来很恩爱的一对夫妻可能被拆散,母亲一打电话就哭,说对不起她,也对不起她哥,韩冬梅就一咬牙回了家乡,等韩冬梅见到了丈夫之后才知道丈夫是那个村里有名的傻子,索性也就不再闹了,本来准备先敷衍着再离婚,没想到和丈夫生活了一段日子后,却是觉得丈夫傻是傻,但那种纯真是任何男人都不具备的,而且挺听话,也挺可爱的,加之后来入党、做村委会主任,据说范进就很欣赏她“知恩图报“这点,韩冬梅又一直没遇到合意的人,更因为频频遇到想占她便宜的男人,对男人就有些抗拒。何况按身份证,她已经二十七了,又结过婚,想找到合她心意的很难,是以心思也就渐渐淡了。

唐逸结束了和小工的谈话,回头见韩冬梅勉力的站起来,就微笑道:“怎么样?没事吧?”

见唐逸目光也看向自己的脚,韩冬梅白皙的脸蛋微微一红,忙说:“没事。”

唐逸点点头,挥挥手,“回吧,去看看小张他们的调研结果。”

奥迪、桑塔纳一前一后,向范各庄驶去,坐在奥迪里,唐逸就问董玉萍:“你怎么看?”

薰玉萍微笑道:“要大家接受集体农庄要有一个过程,唐书记,咱们急不得啊!”

唐逸微微点头。

已经来了三天了,镇干部倒都情绪很高,但有大半是为了媚上,为了在自己面前加分而已,真正去细心体验“大农庄改革”的不多,至于和村民的座谈,一来不能透彻的去讲大农庄,毕竟要等中央有了调子才能去讲;二来村民大多不敢说话,如果是县委书记,有什么话他们还有可能说出来,但唐逸的帽子太大了,反而使得村民都很拘束,座谈会基本就是歌功颂德会。三来,就算这些村民肯讲话,也说不出个所以然,这不同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大家是小农意识,分了地当然愿意,现在是收地搞集体经济,其中涉及的方方面面很复杂,村民们又能有什么好提议?

看来也只能等中央定了调子再大张旗鼓在村民中宣传集体农庄的好处了。唐逸轻轻叹口气,靠在了座椅上。

奥迪拐上通往范各庄的公路时,一辆丰田噌一声就从奥迪右边抢了过去,小武嘎的刹车,唐逸和董玉萍都是向前一倾,胡小秋马上就火了,嘴里骂骂咧咧的解安全带就要下车,看情形都有心思崩了丰田的司机,唐逸皱眉道:“小秋,算了!”

黄海市的干部,大多知道唐书记的警卫员是大军区司令的儿子,董玉萍对这个“虎头”的事迹也略有耳闻,她倒是觉得胡小秋挺可爱的,笑着说:“小秋,你的子弹没人家车快。”

胡小秋看着远去的丰田,骂道:“别他妈再让我碰上。”随即见后视镜里唐逸脸色不善,就不敢再说。

后面的桑塔纳里,陈晓的脸色就变了,他当然认识这辆丰田,镇上富户贾宝旺大儿子的车,贾宝旺和他交情很好,从他手里拿走了几百亩地的承

贾宝旺开纸箱厂起家,现在的身家据说过千万,三个儿子当初在镇上横行霸道,大儿子和二儿子虽然现在都在台州展,但也时不时回来,每次回来总要惹点事,倒是三儿子上大学了,脾气好像好些了,也不常回来,倒是和两个仗势横行的哥哥渐行渐远。

陈晓看得清楚,定是贾老大看到奥迪故意撒泼,但这次可真是闯下弥天大祸了,这么危险的超唐书记的车,真是不要命了么?这个王八蛋,怎么就不看看车牌呢?这车是你能超的吗?

派出所所长李革本就和陈晓不和,刚才因为韩冬梅又被陈晓抢白了几句,见到前面情形就有些幸灾乐祸,却不忘将陈晓的军,“陈书记,那辆丰田是谁的?这事儿就算唐书记不追究咱们也得处理吧?”

陈晓铁青着脸点点头,咬牙道:“是贾强那小子的,回去拘了他再说!”

李革诧异道:“贾宝旺的大儿子?他可是咱们镇的致富标兵啊!”

陈晓恩了一声,扭头看向窗外,考虑着怎么处理这件事,轻了重了都容易出事,实在是两难。

韩冬梅对贾家殊无好感,对贾家这次撞到正自是啼笑皆非。她不是范各庄镇人,当选副镇长后,就在镇上租了三间平房,将傻丈夫也接了来,谁知道一次傻丈夫不知道怎么就惹到了贾老二,被不认识他的贾老二抽了两个嘴巴,韩冬梅气极,向派出所报案,李革阴阳怪气的说调查,最后在老范书记关心下贾老二才被拘留了几天,贾家在台州市很有些关系,就是老范书记也治不了他们,反而从那以后,贾老二见到韩冬梅就会没轻没重的调笑几句,毫不在意韩冬梅国家干部的身份,对这个无赖,韩冬梅也莫可奈何。

想起那个贾老二,韩冬梅就皱起了眉头,在村里、镇里她是有名的能干,但偏偏就没办法应付一个无赖。

……

唐逸自然不知道被超车引起的一场风波,回到镇上就召集调研组开会,倾听调研结果,第二天上午,又亲自去几个村子走了走,其中有韩冬梅娘家,也是她担任过村委会主任的村子,唐逸倒是没想到韩冬梅这么被村民爱戴,几乎抢了他的风头,细问下才知道韩冬梅在任期间倒是业绩累累,村里铺路通自来水还可以说是政绩工程,但带领村民集资建了糕点厂,效益还相当不错则就是能力眼光问题了,至于赤脚下地帮村民干活、为村里五保户老人洗澡做饭之类的事迹更是不胜枚举,在村民纷纷向省里的大官夸他们的好村长时,韩冬梅很不好意思,红着脸也不吱声,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唐逸看到她的窘迫,莞尔一笑,小姑娘倒是挺有意思的,可能因为在高位久了,心态也老了,二十多岁的女孩在唐逸眼里不过是晚辈、小丫头而已。

回到镇上,范进和陈晓去饭店张罗中午的饭菜,唐逸就说要走一走,看一看范各庄的商店,李革和韩冬梅陪着唐逸几人在镇上溜达了一圈,最后在一家杂货铺前,唐逸却是有些渴了,就笑着说去里面买瓶水喝。

小店有些偏僻阴暗,里面没有客人,见有人进来,柜台后的老板娘马上热情的招呼,虽然李革不敢乱介绍,但见有副镇长和派出所所长陪着,老板娘想也知道这是黄海市里下来的人,听唐逸说口渴,忙拿了几瓶最好的饮料“P)>人来一罐奇葩,我请客!”在偏僻小镇乍然见到自己的饮料,唐逸就有些亲切。

李革刚想说不用,自己也要水。却见唐书记秘书刘兵拿起一罐PADA说:“书记,听说这个牌子也是您在安东任上搞起来的,是吧?”李革就再不说话,忙拿起一罐饮料打开,至于韩冬梅,本就喜爱喝“PADA”,也拿了一罐,听到刘兵的话就好奇的问:“唐书记,您在安东做过书记啊?我以前还奇怪呢,那么好吃的奇葩食品怎么总部在安东那么个小城市,原来是您的功劳。”

唐逸就摆摆手,点了点刘兵道:“你啊,你就揭我的底吧!”又笑着对韩冬梅道:“如果企业展的功劳也要算在咱们头上,那这个官员就自动下课算了!”

韩冬梅敬佩的点点头,对这个唐书记,她越来越好奇。

唐逸喝了几口水,就和老板娘聊了起来,中间李革和胡小秋去了厕所,刘兵则跟在唐逸身边,不时插句话,却总是那么恰到好处活跃气氛,韩冬梅就是一笑,多么出色的官员身边也少不了这种人吧?

小卖部外,“嘟嘟”的摩托车响,熄了火,一个穿牛仔的高大青年走了进来,一进屋就嬉皮笑脸的对韩冬梅道:“呦,媳妇儿在这儿呢?”

韩冬梅脸就沉了下来,扭头也不理他。

青年嘿嘿笑:“媳妇儿,你吸饮料的时候可真斯文,真俏。”

青年正是贾老二,刚刚骑着他的宝贝摩托从台州回来,听说大哥出了点事,老爹打电话又不说啥事,只是告诉他千万不要回来,贾老二倒是好奇起来,本来这几天很忙,却是挤了点时间跑回来看看,看到韩冬梅苗条的身影,就是心痒难搔,就忙停车进来,逗弄这个异常俏丽却冷冰冰的国家干部实在太刺激了,如果能将这个俏媳妇压身下快活一番,可不知道会不会爽的升天?

见贾老二出言无状,很明显不是韩冬梅的朋友,唐逸就皱起了眉头。

刘兵就微笑道:“这位先生,说话注意点分寸。”

贾老二嗤之以鼻,“你他妈是什么东西?你咬老子啊?”

刘兵没和这种混人打过交道,尤其在唐逸面前,回骂也不是,跟他讲道理也讲不通,一时窘的脸通红。

老板娘听话风也知道这几位不单是调研组的成员,而且好像是大官,也不出声提醒贾老二,小镇居民对贾家多有怨言,老板娘虽然没受过贾家的气,但嫉妒贾家势大,巴不得他们碰钉子呢,只是笑眯眯幸灾乐祸的看热闹。

韩冬梅见贾老二连唐书记的秘书都骂了,吓了一跳,忙道:“贾猛,这是市委刘秘书,你别乱说话!”

贾老二却是以为台州市委的,更没听说过有刘秘书这么号人物,嘿嘿笑道:“媳妇儿,心疼了?是你姘头吧?台州市委,办公室张主任我挺熟的,要不要我去说说,给他提一提?”

刘兵无奈的看着贾老二,刘兵深知唐逸脾气,心说你就说吧,可不知道多少人就因为你这张臭嘴被一撸到底。

唐逸眉头皱得更紧,点点头道;“听起来挺复杂的,要认真查一查了,等李所长来,交给他处理。”

小武就大步走过去,贾老二也是经常打群架的主儿,马上

到走来的这个小个子有些危险,退了一步,说:“你T啊……”后面的话没出口,就痛呼一声,被小武一个漂亮的擒拿按到在地,摔得七荤八素,他这个火大啊,大骂道:“**你们妈!你们都他妈作死是吧,放开我!”

正骂呢,却觉脑袋门一凉,抬头看去,黑洞洞的枪口,拿着枪的是另一个挺英俊的青年,但眼睛里那炽热的火焰令贾老二不寒而栗。

“再说一句话,我崩了你!”总算知道在外面代表了唐书记形象,胡小秋没有骂脏话。

杂货铺一阵惊呼,老板娘、韩冬梅哪见过这种场面,都惊叫起来。

唐逸皱眉道:“小秋!”

胡小秋就收起了枪,却是虎视眈眈站在贾老二身边。

唐逸回头对老板娘和韩冬梅笑道:“别怕,他是军人出身,有些敏感。”老板娘呆呆点头,哪敢说话?韩冬梅几乎停止跳动的心脏这才嘭嘭的跳起来,从这一刻,她才真正意识到一直和颜悦色、就好像学识渊博的大学教授一样和蔼可亲的年青书记到底代表了什么意义,几天相处下来,却是险些忘了。

贾老二看着呆呆傻望着自己的李革,大声道:“李所长,他们,他们是什么人?”

李革这才回过神,又哪里会理他,紧走几步到了唐逸身边,低声汇报:“唐书记,这是贾宝旺的二儿子贾猛,昨天超您车的是他的大儿子贾强,现在贾强还在派出所接受调查呢,但陈书记说……唉……”说着就叹口气。

如果说昨天只凭贾强超唐逸的车唐书记未必会放在心里的话,但今天贾老二又鬼使神差跑来凑热闹,看来贾家真是倒霉催的,气数尽了,这时候不打陈晓的报告更待何时?

唐逸点点头:“人你带走,认真调查。”

李革痛快的答应一声,真是精神抖索,看着躺在地上的贾老二更是忍俊不禁,这俩愣头青,是不是中邪了?

出小卖部的时候唐逸就对韩冬梅招招手,刘兵等人自然识趣的走开。

唐逸皱眉看着韩冬梅,“你知道自己的身份吗?”

韩冬梅知道唐逸想说什么,低着头,不吭声。

唐逸道:“你是人民选出来的国家干部,副镇长,被一个小痞子……,这成什么话?”本来还觉得韩冬梅挺有潜质的,唐逸都有了将她列为后备干部的想法,谁知道遇到这么一出,看来这名女官员有其致命的缺陷,软弱,不是大将之才。

韩冬梅委屈的很,不一会儿眼圈却红了,更吧嗒吧嗒开始掉泪,唐逸更是无奈,这像什么话?到底你是国家干部还是不懂事的小丫头?但又不好再说,免得她真哭起来。

摇摇头,唐逸就扭头走了,留下韩冬梅孤零零站在街心抹眼泪。

不过晚上的时候,唐逸就后悔了,和李善长老两口聊天的时候才知道,不是韩冬梅软弱,听说为了贾老二,韩冬梅都到台州法院起诉他性骚扰去了,最后法院却没受理,要求双方庭外和解,韩冬梅甚至去过黄海法院咨询,但没有有力证人,官司不好打,加之台州方面有人出面压下来,陈晓也觉得这么闹对韩冬梅影响不好,在背后作了工作,在和贾宝旺讲了讲后,贾老二也收敛多了。

不想却是错怪了韩冬梅,在西屋唐逸看着调研的资料,琢磨着明天要宽慰她几句才好。

门被轻轻敲响,李大娘的声音响起:“唐书记,韩镇长送夜宵来了。”

唐逸一怔,忙说“进。”

李大娘和韩冬梅走了进来,韩冬梅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乳白保温杯,唐逸就笑着要两人坐炕上,看了韩冬梅一眼,说:“不哭了?”

韩冬梅腼腆的点点头,将保温杯放在了桌上,却是说:“贾宝旺在外面呢,他怎么不进来?”刚才来的时候见到了贾宝旺,在院门外站着。

唐逸笑笑:“不说他。”

李大娘笑道:“站了几个小时了,不过小胡说的对,他算哪根葱?唐书记是他想见就见的吗?”几日相处下来,李大娘却是极喜欢这位和蔼可亲的书记,更因为看样子在范各庄称王称霸的贾家要倒台,李大娘心下喜悦,小儿子就被贾家的人打过。而以前那么牛气的贾宝旺想见一面都见不到的大官,却是和自己大娘长、大娘短的,李大娘别提心里多舒畅了。

“你们聊你们聊!”李大娘见韩镇长欲言又止,知道人家有正事,就忙出了屋,将门轻轻带上。

韩冬梅低头道:“唐书记,今天我失态了,我来承认错误。”

唐逸就摆摆手,“我都知道了,也怪不得你,唉,要说承认错误的应该是我,黄海的国家干部,都不能得到正当的保护,我这个市委书记失职啊!”

韩冬梅愣了下,忙说:“不是的……”唐逸就摆摆手,“不说这个了,自我批评咱们都做过了,一切向前看,你这个小同志还是很有能力的。”

唐书记的表扬,韩冬梅心里暖暖的,想说几句谦逊的话,但在唐书记面前那些套话却说不出口。

唐逸已经笑道:“送什么夜宵来了,知道我这几天玉米饼吃腻了啊?”

韩冬梅就抿嘴一笑,说:“我包的三鲜馅饺子。”

唐逸笑着点头,说:“太好了!来,我尝尝,唉,这几天嗓子都被玉米面硌疼了!”韩冬梅轻笑,唐逸却是嘘了一声,“别被大娘大叔听到,不然玉米饼都没得吃!”韩冬梅更是抿嘴偷笑。

唐逸就用手抓着小饺子,一口一个的吞下肚,连声说好吃,韩冬梅微笑看着他,说:“唐书记,大农庄改革,我有一个结合我们镇的详细分析,就是刚刚写完草稿,估计您走的时候能完成。”

唐逸就停了嘴,看了韩冬梅一眼,微微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