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官道 > 第二百一十九章 铁板

重生之官道 第二百一十九章 铁板

作者:录事参军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9:45 来源:笔趣阁

刚刚见到张震时,唐诱吃了一震胃得极为憔悴。骗”刚红血丝。胡子好像也没怎么刮干净,以前那个皮鞋都不会染半点灰尘的高官形象荡然无存。

或许张震和苏梅已经很难再谈什么感情,但这个陪伴了张震十几年的女人的去世,显然对张震的打击不

“苏梅,傻啊!”张震深深的叹着气,大概自从和唐逸认识这是他第一次敞开心扉。

“和人偷情又怎么了?她以为她做的事反贪局没调查,我就不知道吗?”张尖一口口吸着烟,脸色有些痛苦有些茫然。

唐逸听那克凡私下提起过,反贪局调查出了苏梅和辽东某位经济界新贵的公子哥有染,只是没想到张震原来早就知道,而苏梅大概这件事揭露出来之后就万念俱灰了。一来可能会觉得自己想再走出反贪局没有了希望;再一个,更不知道怎么面对张震。甚至可能惧怕遭受张震的报复,是以情绪激动下,走上了最后一条不归路。

而张震明明知道苏梅有了新欢却又装聋作哑,他对苏梅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或许两人早已没有感情可言,他对苏梅更多的是一种多年相伴的依恋,再没有第二个女人能这么了解张震了吧?

吸着烟,唐逸没有说话。

张震沉默了下去,一口口吸着烟,好久之后,抬头看向唐逸:“我想去外面走走。”

唐逸点点头,省委网好有个赴香港的考察团,可以叫张震带队。

拍了拍张震肩膀,唐逸轻声道:“早点放开过去,瞻望将来。”

张震默默点头。

年底辽东喜报频频,各项工作指标均出现较大增长,人民生活得到提高,城乡发展集现协调现象。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占次,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效鳃,增长高于城市;县及县以下实现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瑰倪。经济学家分析。辽东省经济社会进入良性快速健康发展轨道。

但大好形式下,某门户网篇文章再次将辽东置于了风口浪尖,文章的标题就是《亿万富翁惨死看守所,家人投诉无门》,不言而喻,这篇文章的内容是关于苏梅的,虽然里面使用均为化名,但明眼人一看便可对号入座,尤其文章里提到了和苏梅关系密切的北方某省高官,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在后面猜测竟然很多人认为这个人指的是

逸。

当文章火热度一路上升时引起了者的注意并且将之删除,但却已难以阻止事件的蔓延,各大都有人开始讨论这件事,转的帖子被删掉,就开始用比较隐晦的字眼谈论。是啊,涉及到了唐逸,话题就变得如此热门,网络虽然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但近些年又渐渐走上了另一个极端,“怀疑一切”几乎成为了网上的主论调,只要是国家机器宣传的事迹和个人,就会被认为是虚假的,是编造的。相反只要是唱衰国家的,不管是谁简简单单没有任何出处的一句话,就往往被人认为是正确的,就好像前期关于共和国和另一方的联合空军演戏,一个没有任何出处的“呕”惨败被很多网友认同,实际上那是三代机对二代机的较量,怎么可能会出现惨败的结果。任何外媒都没有进行过报道的谣传成了真理,相反军方辟谣的声音很快评论就达到了几千条,几乎大多数人都在冷嘲热讽,认为军方在撒谎。

造成这种现象主要原因自然是因为官方信息不透明,但同样也说明了当今社会信仰的几近崩溃。网上开始出现的形形色色打倒历史上各种精英人物的论调,更是民族精神出现危机的先兆。

而这些,都是唐逸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不过当这类文章在辽东各大时,无一例外都遭到了辽东网友的痛批,很显然,辽东人对自己身边发生的变化是有着深刻的体会的。任何对唐逸的抹黑之词都好像令他们感同身受,批唐逸,就好像是在批辽东。

同样,在热门“辽东人”以及“挺唐派”也同许多围观叫好甚至谩骂的人群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其盛况可谓空前,虽然这些辩论往往维持短短的时间就会被删帖。但这些人还是乐此不彼,唐逸是第一个如此引起公众关注争论的政治人物,而网民的情绪又往往很容易被左右。当看到辽东人一篇篇抒发内心感情诓歌唐逸的帖子之后,那些谩骂仇视的人群渐渐消凹曰况姗旬书晒)小说芥伞八州众也得嚣干几是质疑唐遴的帖午大概都会在几秒钟卜以彼枪毙吧,但不管怎么说,这场时间很短的辩论又最大程度的扩散了唐逸在普通民众中的影响力,大多数网民。不管赞成不赞成,但人人都知道了唐逸在辽东是多么的得石心。大多数辽东人又是多么的拥戴他。最后的结果大概是始作俑者怎么也不会想到的。

当然,不管网上论战是什各结果。这场风波带给辽东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唐逸就接到了二叔的电话,提到中纪委一位副书记提议派出工作组进入辽东调查此事,彻底平息此事给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

唐逸就此事和省纪委书记刘明浩以及反贪局局长邓克凡碰了头。

邓克凡对这件事并没有什么异议。反贪局是辽东省独立司法监督部门,受中纪委直接领导,中纪委认为工作出现了偏差,下来调查组调查以正视听,与公与私,邓克凡都没有反对的必要。

但刘明浩却是蹙起了眉头:“这不大妥当吧?网上一个造谣生事的帖子,怎么就能惊动中纪委派出调查组。如果这样形成了惯例,我们的工作还怎么展开?苏梅的家属也没有走上访程序嘛,这说明他们就认同省里下的结论嘛!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呢?”

唐逸就笑,记得刘明浩网来辽东时谨慎的很,话都不多说一句,但环境改变人吧,辽东纪委监察部门的干部们是这么热情洋溢干劲十足。甚至渐渐形成了一种真正敢于蔑视权威的氛围,这正是国内纪检机关欠缺的精神,一些纪检部门往往查案时束手束脚,要看上级领导的眼色。而在辽东,唐逸希望创造的就是这种监察部门真正独立办案的氛围。

在这样的氛围中,刘明浩这样的老同志政治热情又慢慢高涨起来倒是顺理成章。而他维护的并不是辽东监察部门的面子,而是维护这种难得的氛围,不希望有人为因素来干预辽东的司法公正。

“我会向中央写信阐述我的看法。”刘明浩很坚定的说。看起来是下了决心。

唐逸本来想劝他几句,但看了他几眼,终于只是笑了笑。说:“写信可以,但不要有抵触情绪,不然只会适得其反。

不出唐逸的意料,二叔打来的电话果然有种责备的意味:小逸啊。你们辽东快成铁板一块啦!怎么就成了老虎的屁股了,这影响可不好。”

唐逸就笑:“我也影响不了每个人的想法嘛,明浩书记要写信。我难道拿枪架着他不许写?”

二叔就笑了,“你呀你,唉!”这声叹息是感慨,是欣慰,也许还是一种轻松,当他发现这个沉甸甸的重担有位至亲帮着分担时,绷紧的一根弦大概终于可以放松些了。

二叔又笑着道:“不仅仅是刘明浩,薛川同志在北京和安副主席见面时,也谈到希望中央支持辽东的改革和工作,你们啊,还真是步步紧逼啊!”唐逸笑了笑,倒是没想到薛川会有这样的表态。

笑了几声,二叔声音就严肃起来,“调查组的事就放放吧,但现在可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陈将军的事又有人开始提了。”

唐逸微微一怔,他自然知道:叔说的陈将军是哪一个,这也是唐家的一块心病。陈将军是解放战争时一位骁勇善战的虎将,但建国初则被开除党籍军籍,实际上他犯的错误以当时的历史角度来看这样的处理并没有什么错,但改革开放后,这类案件大多平了反,也曾经有人呼吁为陈将军平反,认为当时对陈将军的处理太过严重。不过因为案子涉及到唐老一位亲密部下,是以陈将军战友的呼声被压制下来,唐老那位亲密部下过世后,又有人开始为陈将军奔走呐喊,只是案子还是迟迟没有得到解决,而现在唐老也过了世。想来陈将军在政界军界仍有影响力的那些老朋友觉得是时候解决这件事了,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奔走。

“你怎么看?”二叔沉声问,显然,以二叔的脾气,就算这些年收敛许多,也不会允许有人在老人家刚刚去世后就重提这样一桩往事。

唐逸沉默着,最后深深叹口气。“那段往事我深入了解过,陈将军没什么可抱怨的,但社会在发展。我们还是要宽容吧!”

二叔没说话,显然对唐逸的态度不怎么认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