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官道 > 第五十四章 民变(下)

重生之官道 第五十四章 民变(下)

作者:录事参军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9:45 来源:笔趣阁

第二天一早,唐逸就在阿凤嫂的陪同下来到了那死去女人的娘家,老两口都是五十多岁,但面相苍老的好似七老八十,他们只有那一个女儿,唐逸本以为很容易做通工作,但唐逸刚刚提起他们可以用法律武器为女儿讨回公道的话题,老人就急了眼,骂道:“丢人现眼的东西,死了活该!我们老石家没她这种闺女。”

碰了一鼻子灰,出了院子,却见门口一青年满脸冷笑,转身离开。

唐逸皱眉道:“是不是石大川派来监视的,所以两位老人不敢说心里话。”

阿凤嫂摇头道:“石头是照顾两位老人生活的,小霞这一去,丢下孤零零两个老人,石大川就安排石头伺候他俩,这也是石门村的传统,没有子嗣的老人都能得到善终。”

唐逸轻轻点头,也难怪石门村铁板一块了,它的这些老规矩还是很得人心的,就算党领导下的村子,那些孤寡老人能最终进入养老院的也极少,虽然有五保户政策,但山村里,实际上五保户的生活是极其艰难的。

结束在石门村的调研已经几天了,唐逸每天还是在思索石门村的问题,该怎么引导村民走出去,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呢?。

直接动石大川?无疑是一柄双刃剑,操作的不好,同样会将自己割得血淋淋。老陶也关心了一下唐逸的调研工作,虽然看不出他有什么幸灾乐祸的表现,但唐逸知道,老狐狸肯定心里笑翻了天,觉得自己还是太年青,急功近利。偏偏要去碰几十年的顽疾,结果闹了个无趣。

唐逸倒不在乎陶书记的想法,但想起石门村那贫苦的生活。心里实在有些不是滋味儿。这些天甚至下令兰姐每天作玉米饽饽忆苦,也是在提醒自己延山还有许多村民生活在贫困线上,自己任重而道远。

唐逸听宝儿告状,兰姐对自己地作法嗤之以鼻,背后说自己越来越像电视上装模作样的清官老爷,很无趣。唐逸当时笑着对宝儿说:叔叔大概不适合生活在地球上了,叔叔是火星人。

宝儿却是搂着唐逸脖子笑:“那宝儿就作阿童木,陪叔叔在天上飞。”

想起宝儿。唐逸又是一笑,小丫头越来越磨人,现在自己每天不抱她一会儿她就不开

“叮铃铃”电话响起,唐逸慢悠悠走到办公桌前,接起了电话,话筒里传来阿凤嫂带着哭腔的惶急声音:“唐书记,是唐书记吧?您,您快救救小丫。唐书记,就您能救她了……”

“什么事?慢慢说,别急!”听说小丫出事,想起那乖巧地小女孩儿,唐逸也有些急。小丫。小丫拿了邻居一个鸡蛋,三爷爷说,要,要按规矩处置她,要。要押她去祠堂……”阿凤嫂哭喊起来。“唐书记,快来帮帮她!求您了!”

唐逸二话不说。马上挂掉电话,又拨通公安局地号码:“陈达和,马上带人到石门村,多带些人!最好带一个中队!”

也不等陈达和问明白,挂掉电话,就向楼下跑,他知道阿凤嫂肯定是在邻村村委会打的电话,而安装电话的村子,距离石门村最近的也有七八里远,阿凤嫂打电话求助时说不定小丫已经被押进了祠堂。

一周的调研也不是完全没有成果,唐逸听阿凤嫂大致说过,偷盗的话,按石门村的规矩,是要被打断手的,虽然小丫年纪小,可能不会用那般严厉地族规,但惩罚也轻不了。

桑塔纳风驰电掣的驶出县城,一个多小时,才到了石门村附近,前面小路崎岖,汽车却是开不进去,有四五里地需要走路,唐逸下车就飞奔起来,老高怔了一下,唐书记是最注意仪表的,走路从来沉稳自然,哪见过他跑?

老高吃惊是吃惊,也急忙熄火下车,追着唐逸跑起来,越跑却是距离唐逸越远,老高累得气喘吁吁,看着前面唐逸越来越小的身影,老高拄着腿,大口的喘着气,心说唐书记这体力,我看作竞技运动员都成。石家祠堂里,摆着两排檀木椅,坐着的几个人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石大川坐在首正中,在这些老人身后,还有十几名精壮的小伙子。

祠堂正中,阿凤嫂正搂着小丫,母女抱头哭泣。

石大川点燃旱烟袋里地烟叶,慢悠悠道:“继续吧。”

两名庄稼汉过来就想拉开阿凤嫂,阿凤嫂哭着哀求:“三爷爷,您就饶了她吧,她还小,您看,她的手都被打出血了,她也是您的孙女啊,您就不心疼吗?”

小丫的手血淋淋的,阿凤嫂捧着她地手,泪水掉的越发快了。

石大川叹口气:“小凤,没有规矩,何以成方圆?做错事,就要受到惩罚。看她年纪小,就再打几下算了,也是让她牢牢记住这个教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屁话!”随着响亮的声音,祠堂门口大步走进来一个清秀后生,额角微微有些汗水,唐逸,他很少说脏话,今天却是怒了。

“爱什么财?取什么道?不就是馋了,拿了邻居家一个鸡蛋吗?谁小时候没招过猫?斗过狗?石老爷子,你们石门村如果家家有鸡蛋吃,会出这种事吗?”

唐逸看到小丫血淋淋的手,哭的扭曲成一团地小脸,一股怒火压抑不住,句句质问石大川。

石大川不在意地笑笑:“县太爷啊,我们屯子有屯子的规矩,就不劳烦你作主了。”

阿凤嫂却是拉着小丫躲到了唐逸身后,轻声对小丫说:“别怕,唐书记来了就好了。”

唐逸气极,反而轻轻笑了起来:“屯子地规矩?好。很好啊!我看今天谁敢再动手!”

两个庄稼汉却是不信这个邪,他们就认石大川,大步就向唐逸走过去。石大川一口口聒着旱烟袋。看着唐逸的脸,突然摆摆手:“算了,今天就当给县太爷面子,就到这儿吧。”

唐逸冷笑:“算了?给我面子?说得真轻松,你们现在是在犯罪知道吗?孽待儿童,故意伤害他人身体,非法管制,你们”点着石大川和那几个庄稼汉:“马上去县局自首。”

“哈哈”祠堂里一阵大声的哄笑。这些人看着唐逸都觉得滑稽无比,这年轻人是不是疯了?

这时,一名村民晃晃张张跑进来,大声道:“三爷爷,外面来了好多警察!”

石大川看着唐逸,脸色渐渐阴沉下来,他身后一名年轻人飞快的跑了出去。

老高最先冲进了祠堂,接着十几名穿着绿制服警察冲进来。最前面地正是陈达和,见唐逸安然无恙,总算松了口气,凑到唐逸身边问:“怎么整?”就差问往死里整还是轻点整了。唐逸指了指石大川和边上一众人:“这些人,涉嫌一宗命案。全部带回去调查。”

陈达和应了一声,一挥手:“全给我带走!”

警察就往上涌,祠堂里的小伙子却是操起棍子棒子护在了石大川前面,两边发生了激烈的肢体接触,就在这时。外面一名联防员脸色惊惶地冲进来:“陈局。老百姓好像要闹事!”唐逸怔了一下,走出祠堂。

祠堂外。有十几名警戒地联防员和警察,却听村落里,响起了当当的钟声,家家户户人头攒动,一个个庄稼汉拿着锹啊镐啊从家里跑出来,向祠堂这边汇集。

外面警戒的联防员和警察脸色都变了,他们都听说过石门村强悍的民风。

陈达和也走出来,见到外面聚集的人群脸色也难看起来,外面的公安人员排成一道人墙,维持秩序,不让村民*近,但村民群情激奋,奋力的向这边涌。

“凭什么抓三爷爷!妈的,今天谁敢抓三爷爷我要他地小命!“一名蛮汉突然大喊起来,接着抡起铁锹,嘭一声将正向外推他的警察砸了个跟头。

其它村民见有人动手,马上也都抡起家什向前冲来,陈达和就有些愣神,还从来没见过这种场面呢,但他毕竟是军人出身的老公安,拔出手枪“啪啪啪”,照天上就是三枪,大喊道:“都给我站住!”

人群开始滞了一下,接着马上就有人喊;“别被他吓唬住,他不敢开枪,公安局的都是孙子!”

最开始动手的蛮汉劲头最大,抡起铁锨又是一下,正砸在一名联防员脸上,联防员惨叫一声,捂着满脸的血退了几步,蹲了下去。

其他村民也都抡起家什冲上来动手。

陈达和见镇唬不住村民,正愣神,突然肩膀被人一拍,耳边就听唐逸阴沉的声音:“开枪!”

陈达和脑子嗡了一声,下意识手枪平举,照着蛮汉就是一枪,“啪”一声清脆的枪响,蛮汉捂着大腿栽倒,在地上打着滚惨叫。

这一见血,陈达和地凶悍劲儿反而被激发,举着枪朝天又“啪”的放了一抢,大声喊:“***谁再胡来老子利马毙了他!”

外面几名佩枪的刑警也掏出枪,黑洞洞的枪口虽然朝天,一股肃杀之气却已经扑面而来。

村民都愣在那儿,最爱起哄地那小个子也不喊了,傻愣愣看着那成排的枪口。

陈达和回头对祠堂里大声喊:“抓人!”

等全副武装的警察将戴着手铐的石大川一行人推出来后,人群更是一片沉寂,村民都有些茫然,尤其是,昔日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三爷爷竟然被戴上手铐,一名警察死死按着他地头,三爷爷,三爷爷竟然低下了他地头。

唐逸却不这样就走,他知道就是这一刻,要让这些村民牢牢记在心里。

有联防员已经给蛮汉采取紧急止血措施,又抬着他跑掉。是送往县医院救治。

唐逸挥挥手,身前的警察退到两边,唐逸站在祠堂前地石阶上。望着一个个村民的脸。那些村民地脸上,有不平,有愤愤,有喜悦,更多的还是茫然。

唐逸顺手将小丫拉上了台阶,举着她血淋淋的手:“乡亲们!你们所谓石门村地规矩就是这样对待孩子地吗?做错了一件小事,甚至她自己都不知道那鸡蛋是属于别人的,就要打烂她的手?你们石门村就是这种规矩?简直是荒唐!”

“现在是什么社会了?是新中国!改革开放已经十六年了!你们呢?还在捧着祖宗牌位磕头!祖宗留下的东西就全是对的?”

“知道你们在违法吗?残害人命。孽待儿童,聚众袭警!知道是什么罪行吗?”

唐逸声色俱厉,看着他那派头,看看他身后那全副武装,充满威压的警察,村民都开始有了惧意,这,这可再不是几天前走家串户那和蔼可亲的年轻后生了。这一刻,村民们才有些理解县委书记这个名词的含义。

三爷爷?好像在人家眼里屁也不是,说拿下就拿下了。

唐逸没有用温和地语调缓解气氛,他今天要的就是从根儿上刺激一下这些乡民,叫他们知道。国家的力量是无坚不摧的。

对后面挥挥手:“走!”

村民们慢慢让出条道路,看着精神抖擞的警察压着石大川一行人走面前走过,这一幕,深深震撼了他们的认知。

石大川倒也坦白,对打死石小霞一事供认不讳。只是不承认自己有罪。经过检察院,公安局在石门村的调查取证。又挖掘出十几起伤害他人身体,非法禁锢等罪行,石大川及其帮凶很快就被正式批捕,等待检察机关的公诉。

常委会专门就石门村一案召开了临时会议,会议地议题除了肯定石门村一案对打破旧传统,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意义外,还就公安局常务副局长陈达和开枪射伤村民一事进行了讨论。因为好像县局内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陈达和此举极为不妥。

纪委叶书记首先发言,他认为陈达和开枪是逼不得已,而且射伤的村民连续打伤两名公安人员,其中一名公安人员伤势比较严重,颅骨断裂,脑震荡,已经构成了轻微伤害。在这样的情况下陈达和开枪可以理解。

雷浩第二个发言,他声音洪亮,第一句话就令全场愕然,“处分?我看陈达和同志这次不但不应该被处分,反而应该立功嘉奖!”

“当时情况多严峻各位同志可能不能真正理解,我是经历过类似事件的,村民被鼓动起来有多么可怕我是亲眼见过地!”

众人心中都是一晒,都知道雷浩当初是红卫兵干将,去摸过石门村的老虎屁股。

雷浩慷慨激昂的道:“达和同志这一枪开的好啊,将局势完全稳定下来,没有他这一枪,我敢断言,石门村事件明天就会上报纸头条,题目就是山民暴乱,围攻执法人员!我估计,不出动武警怕是都平息不了这场骚乱!而且会有更多被蒙蔽的乡亲受伤,会有更多公安战线地同志流血。”

雷浩说地大家心知肚明,其实如果真演变成暴乱,可不是上不上报纸那么简单了,整个延山班子只怕都会被处分,甚至引起延山官场震动,上头调整延山领导层也不无可能。

不过说是这么说,事情没发展到那一步,其中文章就玄妙了,常委大多在等着唐逸和陶书记的意见。

陶书记摩挲着秃头笑道:“雷浩书记说地对,我的意见,县委应该对公安局在“六-一二”事件中的表现进行嘉奖,再和市局沟通一下,最好能在公安系统内给予陈达和同志记功嘉奖。唐逸皱皱眉,老狐狸卖的什么药?向自己示好?还是想将事情闹大?再另外挑起什么由头?唐逸宁愿相信是后者。

“唐书记,说说你的看法吧,当时你在现场,你的意见最中肯。”陶书记笑眯眯点了唐逸的名。

唐逸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琢磨了一下道:“我看啊,嘉奖就不必了吧。不管怎么说,对村民开枪,总归是很恶劣的行为。我觉得。县委应该通报批评。当时我在场,却没能制止达和同志地行为,我检讨!”

陶书记摩挲着秃头,皱眉道:“通报批评?”

常委都不说话,等着陶书记的决断。

好一会儿,陶书记道:“唐书记这样看,很难办嘛!”摇了摇头道:“那嘉奖就免了吧,至于通报批评。更是完全没必要,口头批评一下吧,雷书记,你和达和同志谈谈。”

雷浩点头。

“就这样,散会!”走出会场时陶书记拍了拍唐逸肩膀,笑道:“不要想太多,这次事件你处理的还是很果断地。”

唐逸笑笑没有说话。

事件刚刚过去没几天,唐逸还在小心翼翼地观察着事情动态。避免留下什么后遗症的时候,又接到了石门村的电话,这次是石庆年打来的,原来,石大川一伙儿被批捕后。原来就对石大川不满的石姓村民以及外姓村民就开始活跃起来,商量着要将石家祠堂砸掉,和维护石家祠堂的村民已经发生了多次冲突,眼见形势就不可控制。

唐逸再次来到了石门村,这一次。他可没敢轻车简从。在刑侦大队杨队长和两名警察的陪同下,坐着警车呼啸而来。

当然。车子还是开不进石门村,唐逸和杨队几个人又一次汗流浃背的走了几里崎岖小路,两名警员心里骂娘,嘴上可不敢说,杨队倒是愉快地紧,能在唐书记面前露脸,这点儿苦算什么?

唐逸到了石庆年家,就命他将石家和外姓里有份量的人找来,作为群众代表,自己想听听他们的意见。

唐逸坐在石庆年家东屋炕头,开了一次很有特色的座谈会。

几名外姓代表和石姓代表都坐在炕前的小马扎上,抬着头仰视唐逸,听唐逸讲话,这也是唐逸要的效果。

“乡亲们啊,几天前的事件是个别人唆使,蒙蔽了不明真相的群众,根据我们党地原则,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对于被蒙蔽的群众一律不追究责任,教育为主,只办首恶。所以大家不要怕,这次我来,就是想听听你们的意见,听听大家对以后的展望。”

一句话,受蒙蔽的群众已经和阶级敌人石大川划清了界线,石姓代表都是松了口气,就怕县太爷秋后算账,当然,心里还是很忐忑地,唐书记一来,只怕石家祠堂是保不住了。

唐逸微笑着看向外姓代表,问道:“关于石家祠堂,你们为什么想将它砸掉?”

一名代表结结巴巴道:“因为它是封建糟粕。”

唐逸笑了,清了清嗓子:“乡亲们啊,石门村的问题并不是因为石家祠堂在不在,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如何致富,如何奔小康,这点儿,石书记和我保证过,三年带你们奔小康。”

石庆年吓了一跳,当时是喝醉了吹大气,不想唐书记记在了心里,虽然是笑着说出来,石庆年还是满头冷汗,真要自己兑现怎么办?

“我的意见是祠堂要保留,不但保留,而且要好生修缮,那,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啊。”

不管石姓代表,还是外姓代表,听了唐逸地话都很惊讶,谁也想不到唐书记是这么个意见。

“为什么说它是一笔宝贵地财富呢?你们大概也听说了,咱们延山新城区的建设已经进入尾声,随着韩成子庐和天鹅湖公园地完工,会有大批游客接踵而至,我看你们石门村,也完全可以加入延山一日游的旅游路线里,作为保存最为完善的古老祠堂,它的吸引力可是要远远强于南方一些近年才破土动工的伪文化古迹。”

看着村民一个个迷茫的神情,唐逸心里笑了下,自己也算讲道与盲了,提高语调:“总之我保证,不出几年,石门村会家家买得起电视机,电冰箱,甚至在县城买车买房也不会再是梦想!”

“电视机?”村民纷纷议论起来,有亲眼见过的更压抑不住激动的心情,大声问:“唐书记,您说的是真的?”

唐逸笑道:“我从来不骗人。”

村民代表都兴奋起来,在他们眼里,唐逸就是天王老子了,听到唐逸的承诺,都压抑不住心头的激动,鼓起掌来。

等送走村民代表,唐逸拉石庆年坐下,说道:“庆年,过些天我让招商局新成立的旅行社来考察一下。”南朝鲜已经有旅行社和延山接触,当时延山尚没有旅游局,只有在招商局名下建立了一个旅行社,和南朝鲜方面联系,谈判合作事宜。

唐逸笑着说:“我看你们村子就搞农家乐模式。”知道石庆年听不懂,简单解释了一下:“就是保持你们村的原貌,游客和你们同吃同住,体验乡土人情,你们这里距离草庐不远,村子又很有特点,修修路,加入到旅游路线里是大有文章可作的。”

石庆年有些不安的道:“游客住我们村,那吃什么?屯子资源太匮乏了。”

唐逸神秘一笑:“吃什么?玉米饼子你们总有吧?五块钱一张,卖呗。”

石庆年吓了一跳,心说玉米饼子卖五块钱一块?唐书记真会开玩笑。

唐逸心里却是琢磨,这事儿和李安探讨下,价位怎么定,五块钱一张玉米饼好像有点贱卖。

走之前唐逸去看了看小丫,小丫头手上缠满了纱布,是在县医院处理的,唐逸摸摸她的头,小丫一副做错事的样子,可怜兮兮的道:“我,我再也不偷东西了。”

唐逸皱眉道:“那不算偷,知道是别人家的东西再去拿才算偷,他家老母鸡在你家门口下的蛋,那叫拾,还回去叫拾金不昧!”

小丫大眼睛异常明亮,看着唐逸,惊喜的道:“真的吗?”又看向父母。

唐逸笑道:“我说是真的就是真的。”石庆年和阿庆嫂只有点头。

唐逸又笑道:“过几天我带个小朋友和你玩。“小丫点头。

唐逸又问起村小学教学情况,听说这儿的教师大多是代课,其实就是石门村的村民后,叹口气,这也是个问题,不过却是急不得,只能等村子条件好了才能吸引教师来,现在强制命令调人过来反而不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