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韩四当官 > 第二十八章 八省会馆

韩四当官 第二十八章 八省会馆

作者:卓牧闲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27:50 来源:笔趣阁

刘班头虽然平时没少捞外省人的好处,但想到外省人在巴县的势力越来越大,跟本地人抢饭吃,把本地脚夫逼得快没活路,心里还是有几分不痛快,想想又嘟哝道:“这个事情锤子的很!”

王经承深有同感,低声问:“四娃子,你是不是想救那个瓜娃子?”

“王叔,细想起来大头平时也没少帮你家背东西。uu234”韩秀峰答非所问,但意思却很明确。

“那娃脑壳虽不太好使,但为人还算耿直,不然也不会喊啥子一人做事一人当。”

“所以我想着乡里乡亲的,能帮就帮一把。”

“下手没轻没重,闯下这么大祸,现在不是我们想帮就能帮的,他能不能保住性命,就看顾老爷咋说,看大老爷咋断。”

事关大头的性命,韩秀峰真有些紧张,急切地问:“王叔,你说大老爷会不会给顾老爷这个面子?”

“人命关天,顾老爷的面子再大能有天大?”刘班头指指府衙和道署方向,抢着道:“依我看这事还得看茶帮的意思,茶帮要是不依不饶,大老爷就算想给顾老爷面子也得公事公办,不然茶帮肯定会告到府衙,在府衙告不赢他们会去道台那儿告。”

“刘叔,你是说大头死定了?”

“不死也得脱成皮,”刘班头摸摸鼻角,又说道:“其实全是他自找的,下手没个轻重就罢了,要说死人江上哪天不死人。可他倒好,口无遮拦,竟然把事全揽下来了。要是不乱说,天晓得茶帮那个短命鬼是谁打死的。”

“想想也是,上百号人动过手,只要别瞎说,大老爷能咋办,法不责众!”

王经承冷不丁来了句:“其实……其实说了也没啥关系。”

韩秀峰下意识问:“王叔,你这是啥意思?”

“他脑壳不好使,个个晓得他是个瓜娃子,瓜娃子说的话能信吗?”王经承摸着下巴,突然笑道:“有这个由头事就好办的多,四娃子,你赶紧去找跟那娃相熟的街坊四邻,请他们帮着作个那娃打小脑壳不好使的见证。”

“当局者迷,真是当局者迷,这么简单的事我咋就没想到呢!”

“别废话了,有心保那娃就赶紧去。”

一直没敢吱声的潘二觉得韩秀峰在这个节骨眼上不能走,冷不丁说:“四哥,要不我去吧。”

“好,你去也行,八爷就在衙门口,去跟八爷交代清楚。”

“晓得,不会误事的。”

见潘二撒腿往衙门口跑去,刘班头禁不住笑道:“这小子,还挺机灵!”

韩秀峰回头看了一眼,苦笑道:“刘叔,他可不是张彪那样的长随,他爹是开当铺的!走马岗同兴当的少掌柜,你说他能不机灵?”

刘班头反应过来:“你叔就是管他家借的银子?”

“嗯,就是管他家借的。所以在外人跟前他是我的长随,没外人的时候就是我的债主。”

“个锤子!这债逼得也太紧了吧!”

“你才晓得。”

“这是县城,不是走马岗,还轮不到他嚣张。四娃子,要不是叔帮你出口气?”

“算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谁让我叔借他家的银子呢。”韩秀峰轻叹口气,随即话锋一转:“当务之急是咋才能保住大头的姓命,实在不行我再去跟川帮说说,看他们能凑多少银子。”

“给谁?”王经承淡淡地问。

“都要给,大老爷那儿要打点,茶帮那边一样要托湖广会馆的客长去求情。”

“一帮穷光蛋能凑几个钱,别费那个事了。刚才见你跟张彪说说笑笑,有那个功夫不如再去跟张彪摆会儿龙门阵,有意无意提提大头的事。”

韩秀峰醍醐灌顶般明白过来,不禁笑道:“只要他晓得大头是个瓜娃子,打小脑壳不好使,就等于大老爷晓得。”

“就是这个意思,”王经承想想回头道:“四娃子去不合适,刘班头,还是你去跟张彪说。”

“也行。”刘班头一向唯王经承马首是瞻,应了一声头也不回地往捕厅方向走去。

“该做的全做了,现在就看顾老爷的。”王经承从房里拿出旱烟杆,一边往烟斗里装烟丝,一边沉吟道:“顾老爷我是晓得的,该管能管的一定会管,不该管不该问的一概不管不问。照理说这种人命官司他是不会掺和的,可川帮一去请他就来了,四娃子,你不觉得有些奇怪吗?”

韩秀峰喃喃地说:“想想是有些奇怪,而且他只管川帮要了五十两。”

“对我们来说五十两不是小数目,对他家而言五十两算个锤子!”

“真是,他家有的是钱,卸任回乡时光行李就装了几百箱,听人说有一半的箱子里装的是银子!”

“只管川帮要五十两,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王叔,你是不是想到了啥?”

“要是没猜错,顾老爷是想借川帮茶帮这事替本地士绅出口恶气。”

韩秀峰越听越糊涂,苦着脸道:“我还是不懂。”

王经承越想越有道理,不禁笑道:“城里士绅不少,但有哪个老爷待人能像顾老爷这么和气?真是不分贵贱,总是笑眯眯的,连川帮那些个穷光蛋遇上事第一个想到的都是去求他。而且乐善好施,这才回乡几年,光粥厂就开过五六次。”

“……”

看着韩秀峰一头雾水的样子,王经承接着道:“这么说吧,全巴县乃至全重庆府的士绅中,顾老爷品级不是最高的,但名头却是最响亮的,地方上有啥事,不管我们县太爷还是府台,甚至连道台第一个想到的也是他。”

“士绅之首!”

“对,顾老爷现在就是士绅之首,他自然要帮本地士绅说话。可是前些日子,府台在出巡时竟当着那么多本地士绅盛赞八省行帮,说啥子查重庆一埠,实八省商人所开基,凡地方公义之举,素惟八省是赖!”

韩秀峰反应过来,喃喃地说:“府台咋会说出这番话,这置本地士绅于何地?””

“府台也好,我们县衙刚上任的这位大老爷也罢,不光说过许多盛赞八省行帮的话,还做了不少事。”

“啥事?”

“你真不晓得假不晓得?”

韩秀峰抬头道:“真不晓得,我前些天在走马给我叔办丧事,一回来又忙着去京城投供的事。王叔,大老爷到底做了啥?”

王经承这才想起他这些天不是一两点忙,干脆介绍道:“来我们这儿的外省客商不是越来越多吗,市面上不光有京钱还有各省铸的制钱,甚至有私铸的假钱。银子也一样,各类成色不足的私银和低潮银泛滥,弄得商户们的买卖都没法儿做了。”

“这又不是一天两天才有的,再说不是有钱庄吗?”

“是有钱庄,而且不止一家,可八省会馆的客长们说钱庄不公道,就这么说服大老爷,设立了一个‘公估局’,还打算在汉镇、万邑各处设立分局。说啥子公估公平,以期低银无用、私铸断绝,洵于商贾大有裨益。按所议章程,公估局的主要成员就是八省客长。”

韩秀峰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惊呼道:“这……这也太霸道了,这个公估局一设立,以后不管谁要用银子,岂不是全要送到他们那儿去估,还不晓得他们到底会咋估!”

“可人家硬是把这事给办成了,公议时也请了顾老爷等本地士绅,本地士绅不同意,但大老爷发了话,不同意又能咋样。”王经承顿了顿,接着道:“还有件事估计你也不晓得,顾老爷等本地士绅打算重修县志和府志,但修志是要花钱的,就去找八省客长,结果你晓得八省客长咋说?”

“他们咋说?”

“他们说这是地方上的事,他们全是客籍,不出这个钱,志也就没修成。总之,他们不管办善堂,还是捐钱买地置义田义庄,全是为他们自个儿,从来没想过地方。你说本地士绅会咋想,顾老爷身为本地士绅之首能咽得下这口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