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唐朝小闲人 > 第一千零八章 真正意图

唐朝小闲人 第一千零八章 真正意图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0:07 来源:笔趣阁

在当晚,韩艺去跟那些学员们聊了聊,主题当然是此次征伐西突厥,不过韩艺讲得不是过程,而是战争的利与弊,关于这一点大家争论的非常激烈,崔有渝一派自然不赞成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尉迟修寂这一派当然是推崇战争。韩艺并没有站队,就让他们去争,还是跟以前一样。

等到第二日,他又查看了一下,关于训练营这一年多的训练情况,在这方面,恐怕没有人比长孙延和独孤无月做得更好了,因为长安七子中,心思最为缜密的就是长孙延和独孤无月,长孙延是崇尚法家思想的,必须一丝不苟,而独孤无月又是完美主义者,他对于细节非常看重。

随后又跟长孙延他们合计考试一事,他只是制定考试制度,主题内容由长孙延、独孤无月拟定,当然,他也出了一些主意。

不过现在可没有人关注训练营,现在朝中暗流汹涌,人人自危。

要知道勋贵弹劾韩艺一事,还未有个了结,李治还命韦思谦去调查,以前他们是不知道李治对此事是一个什么态度,现在他们明白了李治的态度是什么,可问题就在于,李治的目的又是什么?李治是打算杀鸡给猴看,还是打算大开杀戒,这让人难以揣摩。

这也导致这些勋贵们是惶恐不安。

城北李家!

只见厅中坐在三人,除家主李崇江以外,还有坐着二人,其中一人与李崇江有三分相似,此人名叫李崇德,是李崇江的大哥,在门下省做给事中,曾与李义府共事,至于剩下一人,正是李义府。

“今日难得李侍郎这么赏脸,二弟,我们敬李侍郎一杯。”

“李侍郎,我们兄弟敬你一杯。”

李崇德兄弟二人举杯敬向李义府。

李义府举杯笑道:“岂敢,岂敢,二位真是客气了,李某人受宠若惊,在下先干为敬。”

三人一饮而尽。

李崇德放下酒杯,呵呵道:“李侍郎,我还真怕请不到你了,谁人不知李侍郎如今可是大忙人呀。”

李义府笑呵呵道:“李给事言重了,我们都是同朝为官,岂有闲忙之分。但不知贤兄今日请我来,是为何事?”

李崇德忙道:“我这不是许久未有跟李侍郎你喝酒了没,于是向请李侍郎来府上叙叙旧,没啥事。”

李义府坐在这里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你请我,不去你家,来你弟弟家,这分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但也没有接这茬,真的就跟李崇德叙旧起来,他与李崇德也只是同事,感情谈不上很深,如今什么情况,他心里有数,主动权在他手里。

酒过三巡,三人聊得不亦说乎,李义府也觉得奇怪了,李氏兄弟对于那事也是只字不提。

李崇江突然问道:“在下听李侍郎的口音好像非关中口音,倒是跟我们赵郡的口音有些像似,不知李侍郎的家乡是何处的?”

李义府一愣,这个问题可是非常敏感的,家乡一般都代表着出身,心中有些不悦,但嘴上却笑道:“我乃是瀛州饶阳人士。”

李崇江道:“瀛州饶阳?哎呦!这里离我赵郡没有多远呀,而且李侍郎也姓李,李侍郎不会也是出身赵郡李氏。”

他哥哥明知我不是出身赵郡李氏,为何还要这么问,难道---!李义府眨了眨眼,心里隐隐明白一些,故作一声叹息,道:“这事也真是说来话长呀,我爹曾与我提过,我家本是赵郡李氏的支脉,只可惜我爹曾在战乱中丢失了一部分族谱,我也曾说过我是出身赵郡李氏,但是无人相信,只能作罢。”

他初来长安的时候,还真提过这事,但是没有人搭理他,只当是一个笑话。

李崇德心想,这家伙真是好不要脸。但脸上却是大喜过望,道:“我就说吗,李侍郎才华惊人,就连太宗圣上都夸奖你的文章,想来小时候定是受过良好的教育,又岂是寒门出身。”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道:“李侍郎,我倒是有一个想法,不知可不可行?”

李义府按耐住心中的激动,道:“你请说?”

李崇德道:“既然大家同出赵郡李氏,那都是亲戚,而且李侍郎的族谱丢了,那何不加入我家族谱。”

李义府大喜,这出身问题,在唐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士林当中,赵郡李氏当今也是响当当的贵族,能入赵郡李氏,再加上他如今的地位,那真是如虎添翼呀,当初长孙无忌不也想将韩艺并入韩瑗的族谱,他心里也明白,李崇德是要巴结他,让他帮李崇江。他心里也权衡起来,自己也得有自己的势力,如果入赵郡李氏,那么也就混入贵族当中,可以更快的拥有自己的势力,他如果只是保李崇江一个人,那还有有把握的,毕竟这个出身他渴望太久了,可以说是梦寐以求,嘴上却道:“这样好么?”

李崇江立刻道:“这有甚么不好的,大家都是先祖武安君的子孙,本就是一家人。”

武安君就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也是赵郡李氏的祖先,要是李牧知道自己有这么一群子孙,那真的会气活过来。

李义府欣喜不已,举杯道:“二位如此待义府,义府真是感激不尽,义府敬二位贤兄一杯。”

“干!”

李崇德兄弟二人相觑一眼,眼中尽是得意之色。

李崇德也是一个十足的小人,小人都聪明,他如果求李义府的话,李义府肯定不会帮他,送珠宝,他也没有把握,干脆将李义府请到自己家来,大家变成一家人,那李义府肯定会保李崇江的。

以此同时,在郊外的一间小屋内,也正在进行着一场秘密交谈。

“我闹出这么大的事来,太尉今日才约见我,足见对我的信任,韩艺真是感激不尽。”

韩艺一脸微笑的朝着长孙无忌道。他去训练营的一个原因,就是掩人耳目,约见长孙无忌了。

长孙无忌见韩艺一脸微笑,哈哈一笑,道:“老夫但是不想打搅你,但是老夫也被你吓到了,不得不来见你一面。”

韩艺忙道:“这韩艺可不敢当,太尉当了三十年宰相,岂会被小子给吓到。”

长孙无忌摆摆手,正色道:“老夫可没有骗你,老夫问你,陛下是否打算借用这事,肃清朝堂。”

韩艺道:“陛下没有明说,但是我认为陛下有这意思。”

长孙无忌道:“虽然老夫事先已经察觉出一二来,故此吩咐韩瑗、来济他们不要参与此事,但是关中贵族联姻数百连,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这关系可是剪不断的,你闹这么一出,不是给了皇后清除老夫势力的借口。这是不是皇后吩咐你这么做的?”

韩艺摇头一笑,道:“这与皇上和皇后都无关,是我主动挑起这事的。”

纵使是长孙无忌,听得这话,还是没有忍住,皱了下眉头,道:“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韩艺道:“这事得分两件事看,其实我本就打算招收佃农,我建那么大的作坊,需要人来工作,但我原本只是打算挑起小的事端,只关乎买卖。可是我刚刚回来,就听到韩瑗和来济的事,而且据我所知,皇后不打算饶过他们二人,并且也有意打击太尉你在朝中的势力,我这才被迫改变计划。”

关于这一点,长孙无忌也察觉到了,他一直都非常感到担忧,韩瑗、来济是他在朝中的两面旗,一旦丢了的话,底下的人在朝中群龙无首,很快就会被李义府他们逐个击破,他也一直都在想办法,他原本韩艺这么做是为了转移视线,却没有想到这事越闹越大,道:“难道你这么做是为了救韩瑗、来济?”

韩艺点点头,道:“正是如此!”

长孙无忌微微一惊,他当了三十年宰相,什么场面没有见过,什么勾心斗角没有见过,竟然看不懂韩艺这一步棋,他都有些不相信,摇摇头道:“这老夫还真是没有看懂,愿闻其详。”

老狐狸,你也看不懂了吧!韩艺道:“太尉,请恕我说一句不得当的话,韩瑗、来济怎么能够为了褚遂良去向陛下求情。”

长孙无忌轻轻一叹道:“这事怨我啊!”

不怨你怨谁啊!韩艺心里暗想。

长孙无忌瞧了眼韩艺,道:“你心里也怨我是不是?”

韩艺道:“我不敢记怪太尉,只是这差一点就酿成大祸了。”

他这么一说,长孙无忌反而放下心来,道:“老夫也是中了李义府等人的计,你出征的那段期间,李义府、许敬宗在一段时日内,显得非常沉默,韩瑗、来济在陛下面前的进言,都得到了陛下的认同,可没过多久,李义府、许敬宗又开始向老夫的人施压,老夫又不能出面,韩瑗、来济压力也很大的,好在在国家大事上面,陛下几番都驳回了李义府、许敬宗的建议,而采纳了韩瑗、来济的建议。

当初褚遂良对韩瑗有恩,他一直也惦记着褚遂良,而韩瑗见陛下似乎已经对当初的事不在意了,于是向老夫建议,奏请陛下,招褚遂良回京。老夫深知韩瑗、来济虽可独当一面,但是却无统帅之才,如果褚遂良回来的话,那老夫就要放心多了,于是就让韩瑗去试试。可是老夫万万没有想到,韩瑗会跟陛下争执起来,还惹怒了陛下,再加上李义府、许敬宗在旁不断煽风点火,导致陛下撤下了他们同中书门下三品。如今想来,这定是许敬宗、李义府有意为之。好在你及时回来了,还立下这么大的功劳,这真是出乎老夫的意料。对了,你还没有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韩艺道:“根据前几日,陛下在朝堂上的那一番举动,显然陛下已经动了肃清朝堂的念头,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陛下可不想再受制于人了。太尉以为陛下能否成功呢?”

长孙无忌低眉沉吟半响,道:“在这一年期间,陛下提拔了不少文臣武将上来,卢国公的事你也心里也明白,再加上李勣那老狐狸在旁护航,只要陛下下定决心,无人可挡。”

韩艺笑着摇摇头。

长孙无忌道:“怎么?难道你认为陛下不会成功?”

韩艺道:“只要我请得一人出山,陛下便不会成功。”

长孙无忌惊讶道:“何人?”

韩艺嘴角一扬,道:“就是太尉你。”

ps: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求打赏。。。。。。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