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唐朝小闲人 >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随机应变

唐朝小闲人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随机应变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0:07 来源:笔趣阁

这经三年,训练营的学员们终于迎来了他们的毕业会考,比原先预计的要晚了整整一年多。

其实在这三年中,韩艺绝大部分时间内,都不在训练营,都是长孙延、独孤无月在照看着,但是不管是长孙延,还是独孤无月,都觉得韩艺是功不可没,因为是韩艺为训练营打下一个非常坚固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没有今日,他们只会教,但是不知道如何改变那些纨绔,如何树立皇家警察的精神。

而韩艺实在是忙得要命,户部那边还得善后,因此直到考试这一日,他才赶了过来。

整个训练营里面是一片鸦雀无声,毕业会考分两部分,今日考得是律法,明日考的才是武试。

韩艺先是来到教室门口,偷偷在门口往里面看了看,见大家都在全神贯注的做题,不禁满意的笑了笑,他倒是没有紧张的,因为在他心中,这些学员都足以胜任皇家警察,一间间看过去,只有元烈虎在监考,独孤无月和长孙延都不在。

转悠了一圈,韩艺就去到官署,可一进门,就见到一副不可思议的画面,只见李治坐在里面,这还算不得什么,关键是长孙无忌竟然也在其中,自从长孙无忌退休之后,就几乎没有跟李治同框过,二人都拿着笔认真在写着什么,连他来了都不知道,这画面真是太诡异了。除了他们两个之外,还有长孙延和独孤无月坐在一旁,都在闭目养神。

这是在干什么?

韩艺完全摸不着头脑,入得里面,正准备行礼之时,长孙延赶紧向他挥挥手,然后起身轻手轻脚的来到韩艺身边,手往外面一引。

韩艺茫然的跟着长孙延来到外面,小声道:“出什么事呢?”

长孙延道:“陛下和我爷爷再里面做题。”

“做题?”

韩艺惊愕道:“做什么题?”

长孙延道:“就是这学员们考的试卷啊!”

韩艺惊讶道:“陛下和太尉怎么---!”

长孙延笑道:“这还不都怪你。”

“我刚刚才来的啊!”

“陛下和我爷爷一早就来了,他们看到那试卷,都觉得非常有趣,也想跟学员们一块考,试试自己能够得多少分。”

他们还真够无聊的!韩艺暗自嘀咕一句,道:“原来如此!”又道:“长孙公子,真是抱歉,最近---。”

长孙延不等他说完,就道:“行了,行了,我知道你最近挺忙的,那可都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怠慢不得,因此我也没有让人去告诉你。”

“理解万岁,理解万岁!”

韩艺拱拱手,他还能说什么。又与长孙延回到厅内,李治和长孙无忌非常认真,完全没有注意到。于是乎,韩艺也加入到闭目养神的队伍中。

过了好一会儿,韩艺忽然见到李治、长孙无忌的笔都停了下来,二人同时眉头紧锁,似在思考什么,暗笑,这舅甥还真是有默契啊!忽觉四道目光射来,他偏头一看,只见长孙延和独孤无月都看着他们。

韩艺忽然意识到什么,眨了眨眼,缓缓的将目光移向门外。

过得好半响,李治摇摇头,看向长孙无忌,一见长孙无忌也是愁眉苦脸,道:“太尉,莫不是也被这二十六题给难住了。”

长孙无忌点点头道:“这一道题真是不好断啊!”

李治转过头,张嘴就道:“长孙延---咦?韩艺,你何时来的?”

韩艺急忙起身行礼,道:“微臣来了一会儿,见陛下和太尉正在做题,故此没敢打扰陛下和太尉。”

他一说完,长孙延立刻道:“陛下,那二十六题就是韩艺出的,微臣也不知道答案。”

李治很是不爽道:“韩艺,你又不擅长律法,就别胡乱出题,你看长孙延出的题目都非常精妙,而且有迹可循,而你这道题目就有一些莫名其妙了。”

什么莫名其妙,你做不出就怪我莫名其妙,你还真是会找理由啊?韩艺听得哭笑不得,连张嘴的心情都没有了。

李治却很认真道:“你看看你这题目,地主和农夫签订了一份神圣的君子契约,约定三月之后没有还钱得话,地主可从农夫身上割下三斤肉来,结果这农夫没有还上钱,地主就将农夫告到官府,这官府该如何断此案?君子契约岂能用于伤害他人,这不是侮辱君子吗?”

侮辱君子?天下间那么多自称君子的人,干过的坏事比这要多多了。韩艺解释道:“陛下,题目中已经言明,地主和农夫都是在非常公平且你情我愿的情况下签订了这一份神圣的君子契约,不具有压迫性质,而且绝对符合对价精神,从律法角度来看,这并没有错。”

长孙无忌道:“这还没有错?律法来自于‘道德’,而这一份契约乃是不道德的契约,这决不能作数,如果契约能够决定一个人的生死,那还要律法作甚,天下岂不大乱。”

韩艺道:“如果不能作数的话,难么神圣的君子契约将会失去它的契约精神,律法上已经言明,只要符合神圣的君子契约签订条件,就应该要执行。”

李治道:“那你这道题的答案,就是应该执行?”

“微臣可没有这么说。”韩艺道:“如果执行的话,这三斤肉割下来,无异于杀人,这生命可是无价的,再多的钱也不足以弥补一条生命,那么从这一点上看,就是破坏了对价精神,而且有违道德,官府怎么能做这种事了。”

执行不对?不执行也不对?

李治索性向韩艺道:“你将你的答案说出来吧。”

韩艺道:“陛下,能否容微臣先不说,看看是否有学员回答出来?”

李治道:“为何?”

韩艺道:“微臣如果现在回答的话,可能陛下可能会认为微臣是在强词夺理,但如果陛下待会检阅考卷的时候,发现有些答案令陛下眼前一亮,那么就更加具有说服力。”

李治看了下时辰,见考试也马上就要结束了,索性答应下来,又向长孙无忌笑道:“舅舅,既然我们都已经做了题,何不再交给延儿审阅。”

长孙无忌笑着点点头道:“就依陛下的意思。”

李治又向长孙延道:“长孙延,你可不能包庇你爷爷。”

长孙延道:“微臣定当秉公审阅。”

韩艺好奇道:“陛下,你---你怎么来呢?”

李治笑道:“你是不是以为朕早就忘了这训练营?”

韩艺忙道:“微臣可没有这么想。”

“朝中大臣是早就将这训练营给遗忘了,但是朕可没有忘记,朕平时没事的时候,也常来这里看看他们上课,也是看着他们在不断的进步。”李治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因为这训练营就在皇宫后面,皇宫平时没啥可玩,李治有空过来看看,反倒是给李治多了一处去处,又道:“朕知道今日考得是关于律法的笔试,在这方面,我大唐无人可与太尉相比,因此朕邀请太尉与朕一块来此观考。可一看到这新颖的试卷,朕和太尉都觉得非常有趣,于是也参与其中。听闻这新颖的考卷就是你想出来的。”

韩艺道:“微臣只是稍作了改变,里面的题目都是张孙公子出的,在律法方面,微臣可是不行。”

长孙延忙道:“陛下,若非韩侍郎提出这种考卷格式,微臣也不能想到这么出题。”

“你们两个就别谦虚了!”

李治兴奋道:“这题目出得非常精妙,一道问答题,就能够涉及到好几条律法,而且并非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只是将史书上记载的案例,稍作改变,变为试题,比吏部、弘文馆出的试题都要好的多。至于韩艺么,那当然也是别出心裁,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问答题,思考题,还有文章,由浅入深,概括我大唐大部分律法,但却一个上午就能考完,令人眼前一亮啊!”

长孙无忌抚须点头道:“陛下说的是,以前的考卷,显得有些沉闷,不及这试卷来的灵活多变,而且将现实与理论结合,大多数题目都是大家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充满了趣味,哪怕是老朽每道题都得认真思考,将题目来回看几遍,而且半日便可考完,但是内容却一点也不少,老朽以为可以将这试卷应用于科考之上。”

说话间,他脸上难免露出骄傲之色,孙儿出题,爷爷来考,可见这孙儿非常有出息,他当然非常开心啊!

李治点点头道:“朕也确有此意,这明年就要大考了,这也是科举改制之后第一次大考,朕是非常看重啊。”

以前的考卷单调、无趣,最有趣就是诗词考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而律法本身就是无趣的东西,一条一条的死记硬背,然而,由韩艺和长孙延共同出的这一张试卷,非常有趣,还有选择题,判断题,变化多样,这以前是没有的,而且试卷上就没有一道是死记硬背的题目,都是给出一个简短的事例,然后作答。

既然得到了皇帝和太尉的赏识,那么不用想也知道,将来的考卷都将会采取这种模式来出题。

李治又道:“这样吧,这考卷暂时密封,不要传出去,朕等会就拿去给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考考,比一比哪边成绩更好。”

这很方便,就半日功夫,忒也适合突袭考试了。

韩艺为难道:“陛下,这不太好吧,万一刑部和大理寺输了的话,那多难看啊!”

李治笑道:“你口气倒是不小呀,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整日与律法打交道,朕就还不信了。”

韩艺笑了笑,没有做声,在他看来,刑部和大理寺一般会输,因为这题目不是墨守成规,但是官员的思想都已经成型,输也是在情理之中。

谈话间,忽听得锣鼓声响,这预示着考试结束了。

又过了半响,监考老师就将试卷给送来了。

李治立刻道:“先看甲三班的。”

训练营没有乙班,全部都是甲级班,表示都是精英班级,只是后面排序一二三四五,这个一二三四五都是按教室的顺序来的。但是这个甲三班的是最为精锐的班级,也是最调皮的班级,就是萧晓那个班级,全都是贵族子弟,李治跟他们接触最多,因此他要先看这班的。

那监考老师不过一个文吏,见皇上有命,赶紧将甲三班的试卷给拿出来,李治拿了一半给长孙无忌,二人先别的不看,就专门看韩艺那一道题。

看了半天,都是回答执行或不执行,没有一个让人感到眼前一亮的答案。

忽然间,长孙无忌呵呵笑了起来,“原来如此啊。”

李治忙道:“太尉莫不是找到答案了。”

长孙无忌赶紧将手中的试卷递上,道:“陛下请看这个答案。”

李治拿过来一看,眼中一亮,道:“这回答还真是精妙啊!卢开明,哦,原来是卢师卦的弟弟,难怪,难怪。”

长孙延满心好奇道:“陛下,可否给微臣看看。”

李治将试卷又递给长孙延。

长孙延接过来,独孤无月也偏头过来一看,两人都是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随即又将试卷递给韩艺。

韩艺接过看了起来,过得一会儿,李治笑道:“这是不是你的答案?”

韩艺点点头道:“正是如此,契约上写明是割三斤肉,那么根据契约精神,你不能多一两肉,也不能少割一两肉,必须刚刚三斤,除此之外,还包括血,契约上只写明割肉,没有提到血,那么你割三斤肉,你不能流一滴血,如果流一滴血,那就是违反了契约,而农夫如果因此死了,那么你就是谋杀之罪。这样一来,地主当然不敢割,那么他就是违反了神圣君子契约,理应赔偿农夫。”

这个其实就是根据《威尼斯商人》改变过来的题目。

长孙无忌点点头,道:“你这个答案虽然巧妙,但有取巧之嫌,不知你出这题的目的何在?”

韩艺道:“回太尉的话,虽说法是源于德,但是法毕竟不是德,法有它的严格性、公正性,以及强制性,而道德却是带有理想性质的,没有人可以一生中都谨守礼法和道德,但是有人可以一生不犯法。究竟该如何区分两者,又该如何将两者融合一起,这就需要智慧了。如果官府执行这契约的话,那么显然有违道德,可是如果官府不执行的话,那么又有违法律精神。皇家警察是执法者,他们将来会面临很多种两难的局面,因此他懂得思考律法和道德,律法是皇家警察的武器,但是皇家警察也不能不顾道德,这需要他们足够聪明了。”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推荐,求月票。。。。。。。(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