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唐朝小闲人 >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为人臣子

唐朝小闲人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为人臣子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0:07 来源:笔趣阁

原本大家以为是一场非常漫长的会议,结果很快就结束了!

这皇帝同意,太子同意,大臣也同意,那还有什么说的。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其实这一场会议,重点不在于是否废黜太子,这是不可能改变的,除非长孙无忌还在掌权,关键是在于李忠的下场!

许敬宗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另立新太子,虽然离他们想象中的有点差距,他们本来是想将李忠贬出京城,但是主要目的达到了就行了,毕竟李忠是李治的儿子,李治要保李忠,那谁敢说半句,再来李忠也没有犯什么错,就他们那些栽赃嫁祸,真要较真起来,根本站不住脚。

但是话说回来,其实李治本来是不喜欢李忠的,首先,李忠的生母不过就是一个宫人,与李治感情也不深,过继给王皇后之后,又成为长孙无忌安排在东宫一面旗帜,等于是李治心中的一根刺,因为李忠在的话,对于长孙无忌而言,李治就成为可以替换的,因此在当初博弈的时期,那真是不除不快,只不过后来王皇后的惨死,李治心里也有些内疚,再随着朝中大局的稳定,李治就觉得没有必要再去为难李忠了。

这里只是商议废除太子,至于立谁为太子,并没有谈,大家心里都有数,而且肯定还要开一场朝会,到时再提出来也不迟。

大家也就都不着急了!

“臣等告退!”

“嗯!”

李治点了点头,忽然想起什么似得,道:“韩艺,你留下,关于科举朕还有些事要与你商量一下。”

许敬宗他们瞧了眼韩艺,满眼困惑的离开了。

等他们走后,屋内就剩下李治和韩艺。

李治瞧了眼韩艺,淡淡道:“韩艺,你可知朕为何留你下来?”

韩艺错愕道:“不是因为科举的事么?”

李治道:“你说呢?”

韩艺摇摇头道:“微臣不知。”

“真不知,还是假不知。”李治似笑非笑道。

韩艺道:“微臣是真不知。”

“那好,朕就给你提个醒!”李治笑了一声,道:“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在这几日中,朝中重臣几乎都上奏请求废除太子,唯独你一个人上奏保太子,直到方才你也未正式表态。”

韩艺道:“微臣的确上奏保太子,难道微臣做错了么?”

李治道:“朕想知道为什么。”

韩艺道:“为人臣子,不应该忠于陛下和储君么?”

李治诧异道:“仅是如此吗?”

韩艺点点头,道:“微臣能有今日,全凭陛下的眷顾,微臣现在拥有的一切也都是陛下赐予的,微臣一直铭记于心,微臣对于陛下的忠心,天地可鉴,那么自然也应该向太子尽忠。微臣在奏章上面已经写得非常清楚了,微臣认为太子并无过错,即便有也不至于到达被废除的地步,却遭人非议,微臣身为臣子,自当得向太子尽忠,保护太子的权益,此乃微臣职责所在。”

李治沉吟少许,道:“也就是说你反对朕另立太子?”

韩艺道:“回禀陛下,微臣只是尽臣子的本分,仅此而已。”

言下之意,就是我保太子,那只是因为我是臣子,我没有选择的余地,但这并不代表我支持谁,或者反对谁,换而言之,就是我忠于的是太子,不是某一个人。

李治听后,面无表情,过的半响,他才开口道:“对了,关于你送来的有关于数学的书籍,朕也看过一些,发现数学的作用比朕想象中的还要大,尤其是关于统计方面,书中的题目让朕明白,如果能够用一套合理的算法来计算的话,就能够省下不少钱,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变得更加精确,尤其是城防和武器制造方面,但是关于数学方面的人才,当今世上是少之又少,正如你以前所言,户部和工部的确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因此朕打算将数学放在科举后面考,任何参加科举的考生,都可以参加数学科目的考试,你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

韩艺先是高唿一声,随即道:“如此一来,有些常科受挫的考生,还能够利用制科入仕。其实最开始微臣也有这么想过,但是微臣觉得如果考生一心只想求得官运亨通,对数学不感兴趣,那招来贤者六院亦非好事,但是如今微臣改变了这方面的看法,因为当今各地都不重视数学,导致考生也不是很重视,因此就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这方面天赋,以及对数学是否感兴趣,让他们接触一下,让他们对数学有一个了解,再来判断自己究竟喜不喜欢数学,这也未尝不可。”

李治点点头道:“那好,就这么决定了。关于数学考卷的内容,我就交给你、李太史、已经阎尚书。”

“微臣领命。”

“你告退吧!”

“微臣告退。”

韩艺刚出门不久,李治突然对着屏风后面道:“你出来吧!”

但见屏风后面行出一位美妇,不是武媚娘是谁。

李治笑道:“皇后,你认为朕帮弘儿选得这位老师如何?”

武媚娘却是不但反问道:“陛下为何敢笃定韩艺不是故意这么做的?”

李治道:“这个问题朕的确也想过,但是韩艺常说,天上熙熙皆为利来,以他如今的地位,入东宫也是迟早的事,他为何还要这么做?可见韩艺明白为人臣子最重要的是什么。”

殊不知韩艺其实也不太明白,在这方面,他不可能比许敬宗他们还想得透彻,因为他从未经过,只是他后面站着一个老谋深算的长孙无忌,在废立太子方面,长孙无忌比许敬宗他们可是要厉害得多。

武媚娘笑道:“一切全凭陛下做主。”

李治笑着点点头,心中却是长出一口气,总算是了却了一桩事,其实这事吊在这里,他也着实难受。

那边韩艺刚出得宫门,上得马车,一身大汗这才冒了出来,他一边抹着汗,眉头紧锁,喃喃自语道:“太子?啊---这真是越来越复杂了,剪不断,理还乱,真是让人想上吊啊!”

其实他一直犹豫不决,心里也没有底,这人心隔肚皮,谁知道他们究竟在想什么,因此他准备了两道奏章,直到最后才决定上那一道奏章,这都是因为李治一开始的沉默,让他觉得长孙无忌猜得没有错,不过直到方才李治先开口,让他彻底放下心来。

......

然而,因为如今东宫之事,已经闹得是日嚣尘上,东宫不稳,朝堂则不稳,朝堂不稳则国家不稳。这道理也很简单,东宫代表着将来,太子身边的人,自然是非同寻常,如果李治迟迟不下决定,可能会有一些大臣投鼠忌器,押宝在李忠身上,这样一来,就会造成朝廷的分裂。

若不是十拿九稳,许敬宗他们也不会这么不顾一切。

既然已经定下来了,那么就得赶快宣布,稳定朝堂,不要为这种没有悬念的事而过多消耗国力。

因此,没过两日,李治就开大朝会,商议太子一事。

因为几个主要的中枢大臣都已经通过了,他们的党羽当然支持的,没有出现任何争执,但是全都是说李忠的好话,胸襟太宽广,太仁厚了,连太子都不当,光凭这一份气量,必须批准呀。大臣们走了过场,李治再三犹豫不决之后,就正是决定废黜太子李忠,封他为梁州刺史,在长安赐予府邸。

然而,在新太子方面,大臣们的建议也是一致的,拥护武媚娘的长子代王李弘为太子。

因此李治又下命决定立代王李弘为太子。

这一战武媚娘这一派又是大获全胜!

......

后宫!

武媚娘慵懒得躺在卧榻上,嘴角带着一丝得意的笑容,这一日她等了太久了,念及至此,她眼中突然闪过一抹怨恨,要不是那一场大火,她的儿子早已经当上太子了,但是她很快又调整过来,享受这胜利的气氛。

“母后!母后!”

忽闻一阵稚嫩的叫喊声,但见一个五六岁的小娃跑了进来。

“弘儿!”

武媚娘见得此子,急忙坐了起来,满面开心之色。

此子正是武媚娘的嫡长子,太子李弘!

武媚娘一手将爱子搂抱过来,一手拿着香帕帮李弘擦着汗,道:“弘儿,你看看你,跑得满头大汗的,小心着凉。”

李弘看着母后道:“母后,听说忠哥哥不当太子了,父皇还让孩儿当太子,这是不是真的?”

武媚娘笑道:“原来你就是为这事呀,是的,你现在可是太子了。”

李弘皱着小眉头道:“孩儿不想当这太子。”

武媚娘脸色一变,道:“为什么?”

李弘道:“这太子本是忠哥哥,孩儿怎么能抢忠哥哥的了。”

武媚娘目光闪烁几下,笑道:“傻孩子,是你忠哥哥身体不好,抱恙在身,不堪劳累,才主动向父皇请辞的,你父皇也是担心你忠哥哥的身体,怕他太劳累了,身体承受不了,才让你当太子的,你这是在帮你忠哥哥分忧,怎么能说是抢了。”

李弘道:“是么?”

武媚娘道:“母后怎么会骗你了,不过你如今可是太子了,要谨言慎行,像刚才那话,可不准再说了。”

“哦,孩儿知道了!”李弘不过五六岁,三言两语就能将他给煳弄住。

“真乖!”武媚娘摸了摸李弘的小脑袋,道:“去玩吧。”

“哦,那孩儿去玩了!”

李弘行得一礼,然后又兴致冲冲的跑了出去。

他一走,武媚娘顿时脸色一变,道:“来人啊!”

一个宫娥走了进来,道:“皇后有何吩咐?”

武媚娘道:“你去查查方才太子今日接触过什么人,都说了些什么。”

“奴婢遵命!”

宫娥应得一声,便转身出去。

未过得片刻,就听得那宫娥在屋外说道:“奴婢参见代国夫人。”

“母亲来了!”

武媚娘急忙起身,出门相迎。(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