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唐朝小闲人 >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以退为进

唐朝小闲人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以退为进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0:07 来源:笔趣阁

李治也有些困惑,好奇道:“爱卿何出此言?”

李崇德就道:“回禀陛下,以往六部归于尚书省,分别由左右仆射掌管。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然而,左右仆射是可以参与政事的议论,因此六部可以得到明确的指示,而如今的话,户部、礼部、刑部、兵部皆有同中书门下三品掌管,唯有工部和吏部仍是由唐尚书和阎尚书管理。但是他们又无资格参与政事议论,上面也无人给予他们指示,这样就会造成制度的混乱,导致吏部和工部执行不力,尤其是吏部,吏部乃是六部之首,关系重大,因此微臣才建议提拔唐尚书和阎尚书为左右仆射。”

不少大臣纷纷站出来附议。

“陛下,此事万不可轻率决断啊!”

许敬宗站出来道:“左右仆射都乃是宰相之职,岂可轻易授人。”说着,他看了眼李崇德,道:“况且李舍人,此事也轮不到你来建议吧!”

李崇德道:“许侍中,这左右仆射闲置已久,造成六部上下混乱,若不给于修正,只怕将来会出大乱子,微臣身为中书舍人,给予建议,有何不可。”

韩艺瞧了眼李义府,看来这混蛋终于按耐不住,要染指吏部了。

很明显,李治当初那么安排,就是希望将权力分散一些,避免再出来一个长孙无忌,而且他才刚刚掌权,因此他没有设立左右仆射,而是采取多宰相制度,一个宰相管一个部门,至于这吏部和工部的话,他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是唐临和阎立本都干得非常出色,而李义府、许敬宗等人又没有干过这事,因此他保留了这一点。

但是说要升唐临、阎立本,那他更加不愿意了,尤其是唐临,唐临是长孙无忌的人,好不容易把韩媛、来济给赶走了,又提拔唐临上来,这不是白忙一场么。

因此不管是从政治斗争,还是制度上来看,李治都不可能升此二人为左右仆射的。

可是话说回来,李崇德说得也很有道理,以往左右仆射分管六部,左右仆射又是枢要大臣,他们可以参与宰相班子跟皇帝的议政,尚书省本就是最高行政机关,他要明确的知道皇帝的决议,然后将上面的决议告之六部,六部再执行。

现在户、礼、兵、刑似部都是宰相出掌,他们都是有资格参与宰相与皇帝的议政,而吏部、工部上面没有人了,他们又没有资格参与,尚书省几乎是空置了,中书省、门下省又没有权力管控六部,这导致吏部和工部就很尴尬,皇帝不清楚吏部、工部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吏部和工部也不知道皇帝究竟是如何想的。

李崇德这一番建议,立刻引起了朝中大臣的争论。

许敬宗这一派是肯定阻止的,绝不可能让唐临上位。但是也有很多大臣是支持唐临和阎立本的,党羽倒还只是其次,关键这二人确实都有本事,很多人都信服他们,尤其是唐临,唐临曾当过刑部、户部、吏部三部尚书,能力和经验都毋庸置疑,而且出身名门。

另外,还有一些大臣,看出这其中的猫腻,知道李义府、许敬宗可能想染指吏部,但问题是这些大臣与他们的关系不好,如果吏部落到他们手里,那自己就升迁无望了。

李治一看两边都争执不下,而且这种事,一般都是宰相商议的,不可能一开始就放到朝堂来议论,于是先就直接退朝,然后又宣枢要大臣入两仪殿议事。

这一到两仪殿,那就没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大家就都原形毕露了。

辛茂将率先说道:“陛下,臣以为李崇德所言也极为有道理,可是目前而言,不宜再设左右仆射,否则的话,制度将会变得更加混乱。”

李治点点头道:“爱卿所言极是,那不知爱卿有何建议?”

左右仆射分管六部,而如今六部中有四部是宰相手中,那究竟谁听谁的?如果许圉师、卢承庆、韩艺都听左右仆射的,那还不如撤了他们的同中书门下三品。

辛茂将道:“臣建议提拔唐临、阎立本为中书侍郎,再由李中书和杜中书分别出掌吏部和工部。”

韩艺一听,你想得忒也美了,一口气就要夺走吏部和工部,唐临、阎立本要是当了中书侍郎,不天天被你们压着,一年之后,他们就会被赶出朝廷的。立刻站出来道:“陛下,臣绝不赞同这么做。今年正是大考之时,而且科举改制以来,第一回大考,天下士子都在翘首以盼。这与吏部息息相关,李中书毫无经验,而唐尚书一直将吏部管理的井井有条,这临阵换帅,万一出个什么差错,可能会寒了天下士子的心,至于工部尚书,臣就不知道当今朝野上下,有谁比阎尚书更加合适?君主用人,应该秉承人尽其才的理念。”

你总算露出真面目了!许敬宗暗道一句,站出来道:“要是老夫没有记错的话,韩侍郎在出任户部侍郎以前,可是从未在户部干过,那不知韩侍郎凭什么认为李中书和杜中书管理不好吏部和工部呢?”

韩艺笑道:“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在户部干过,因此陛下才升我为户部侍郎,上面可还有高尚书。”

高尚书?高尚书都不知道还活着没!

许敬宗不跟他瞎扯,又朝着李治道:“陛下,老臣以为大理寺卿的建议非常可行,这也是唯一可以避免左右仆射的缺失。就算韩侍郎说得是真的,但那也是有可能会出现纰漏,但若不这么做的话,迟早会出现纰漏的,两者相比,自当采纳大理寺卿的建议。”

韩艺道:“就算要这么做,也得等到明年,今年的科考实在是太关键了。”因为先机已经被对方抢得,因此他想先拖着,到时再想办法。

可是许敬宗哪里会如他所愿,他更多的是想将唐临赶下去,因为韩媛、来济走了之后,关陇集团里面就是唐临的权力最大了,关键吏部实在是太重要了,于是道:“正是因为科考的关键,才应该赶紧弥补这个漏洞,以免出现大乱子。”

“行了!行了!”

李治抬着手,阻止了他们的争论,又朝着许圉师他们问道:“几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他们几人都是含糊其辞,反正就是两边说得都有道理,不太愿卷入韩艺与许敬宗他们的争斗当中。

李治微一沉吟,道:“此事朕还要慎重考虑一番,今日就到此为止,你们告退吧!”

“臣等告退!”

.....

.....

“阎兄,这真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啊!”

那边李淳风、阎立本出得皇宫,李淳风便向阎立本说道。

阎立本笑道:“如此也好啊,反正朝中一直有不少大臣不待见我,认为我是凭借画技才当上这尚书的,我自行上奏,辞去工部尚书一职,专心到贤者六院去做事,我反倒是觉得那里比较适合我。”

他当然也是天才,画技尤为出色,深得李世民和李治的喜欢,但是在行政方面,一直没有太多值得大家称道的地方,因此很多大臣都不服他,在背后诽谤他,你拿不出政绩来,你就是靠旁门左道上位的,阎立本的好友也都是李淳风这样没有什么权力,专心于学问的人。

李淳风道:“阎兄恁地豁达,淳风钦佩不已。”

阎立本却是付之苦笑,其实这也是为什么阎立本不将画技传授给后人的原因,他还是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好好读书。

.....

.....

韩艺从两仪殿出来之后,直接回户部去了,果不其然,唐临正在那里等着他,可见他也意识到这情况有些不妙。

“看来李义府他们已经按耐不住,迫切想染指吏部。”韩艺开门见山道。

唐临不屑的冷笑一声,道:“就知道是如此,李义府这才刚刚出任中书令多久,就已经开始卖官鬻爵,他知道户部由你掌控着,想要占便宜不宜,就打算将他的女婿柳元贞安排去少府,是我给挡了下来。”

这少府就是掌管皇宫的财政,可见李义府是很聪明的,他知道户部是肯定捞不到,玩财政他也玩不过韩艺,那咱们就去皇宫捞吧。因为皇帝的财政,户部能够影响的极为有限,但是皇宫要钱,户部能不拨钱,等于就是变相从户部捞钱。唐临当然不答应,你这也太黑了一点。

当然,唐临这话的主观意味非常强,其实他们关陇集团又何尝不是这么做了,只不过长孙无忌有着大家风范,他不至于去卖官鬻爵,他只是将一个个棋子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大部分还都不太起眼,**品小官,长孙无忌布局是很有层次的,要保证他们这些老东西下来之后,上去的那一批人还是关陇集团的人,前赴后继,能够持久下去,这就是一名合格的政治家,具有长远的目光。韩媛、来济就是长孙无忌早就选定的接班人,他们也顺理成章的补了上去,只不过他们生不逢时,遇到了武媚娘。

而李义府是一个爆发富,他是有才华的,文章诗词写得都非常好,但是却被长孙无忌压制了很多年,他这一上位,哼哼,我可算是有今日了,那么钱、权、势、人,一样也不能落下,这种人的**是极强的,恨不得一天就全部完成,因此吃像就非常难看。

唐临又急忙忙向韩艺问道:“那陛下又是如何说的?”

韩艺叹了口气,道:“我已经尽力阻止了,陛下也没有立刻决定。但是我想李义府他们是决计不会罢休的,而且他既然提出来了,就肯定有一定的把握。”说着,他眉宇间透着一丝担忧,他担心的不是李义府,而是武媚娘,要知道将唐临给赶下去,符合武媚娘利益,武媚娘要是出手的话,就不是他能够阻止的。

唐临闻言,黯然无语,过得半响,他才道:“韩侍郎,若是此事无法阻止,我建议让卢承庆来出掌吏部,此人出身名门,为人正直,而且以前也担任过吏部尚书,反正吏部尚书决不能落于李义府手中,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李义府要夺吏部,不就是希望能够尽情的卖官鬻爵,广结朋党么,这吏治一旦乱了,那对于国家就太危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