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唐朝小闲人 > 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变本加厉

唐朝小闲人 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变本加厉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0:07 来源:笔趣阁

这个发展周边,并不在郑凤炽他们的预计之中,他们万万是没有想到,前面几番交流,户部从未提及过此事,而且这跟户部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是韩艺自家的买卖。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这也让他们拿不出足够的理由来讨价还价,但是他们也不蠢,就这个发展周边展开交谈,因为那丝绸、人工可都是钉死的,而且郑凤炽也早有准备,毕竟上回就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这笔账他是算得清清楚楚,那周边会带来多少利润呢?

韩艺给出一个非常简单的回答,只要价格合理,质量过关,不管是树皮,还是桑果,你们有多少,我就收多少,价钱方面,树皮这些造纸原料,韩艺给的标准是低于市面上柴火的价格,桑果也低于市面桑果的价格,毕竟我收这么多,你们总得给我点优惠吧。

韩艺自己也是一个商人,我给你赚,但是你要太贪心,那也是不行的。

可即便如此,郑凤炽欣然答应下来,要求必须写到契约里面去。

因为树皮这东西,你不卖也就是烧了,还能干什么,一般都是烧了,产生不了什么利润,柴火的价格也算是不错了。桑果的话,目前桑果价值不大,因为家家都种桑树,大面积的桑田,根本没有人收,果子也不好运输,等于这两笔钱是白送给他们的,因为量大,这利润是噌噌的往上涨。更为主要的是,如今有钱也难卖地,这一下弄来一万亩地,这真是太诱人了。

不过秦升他们还是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如果他们要不了这么多人,韩艺的作坊能否分担一些过去。

郑凤炽没有做声,他非常清楚韩艺的路数。一般都会抛出两个果子,一个甜的,一个苦的,他不会让你将甜的吞下,苦的就退还,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却没曾想到韩艺表示没有问题,只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如果是真的人手太多了,那我可以分担过来,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税收你必须要承担,因为那是土地的税收,再来就是,契约上面,咱们写明一点,如果发明你们长安带人去,没有雇佣当地人,那你就得赔钱给我。

你人手不够我可以帮你分担,但是你想家中奴婢去干活,减少成本,那你们不是当我是傻子。

秦升他们立刻表示这话权当我没有说过,开开玩笑而已。

这哪成,一开始种树,肯定还得从长安调人去,那点人哪里够。

但不管怎么样,谈得是非常融洽,也非常深入,但是郑凤炽他们也没有立刻就答应下来,这笔买卖可是不小,他们也得合计合计,将这一笔账算清楚。

这是合理的,韩艺也点头答应下来,只是表示不要让他等太久,毕竟感兴趣的可不只是他们六人。

韩艺对此是非常自信,他已经算得非常清楚了,排开天灾不说,亏的几率非常小,因此这边还没有签约,那边他就跑去跟李治汇报了。

因为这个承包制度,还是有些敏感的,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前的均田制,而且这是朝廷发起的,他可不敢先斩后奏。

“六万多亩地,你只打算分给六个人?”

李治听完,很是吃惊,因为他习惯的均田制,一人最多最多一百亩地了不得了,你一下弄一万亩地出去,直接差了一百倍啊。

韩艺听后,心想,幸好南进计划是私下进行的,否则的话,李治不得杀了他,元家玩得那是圈地运动,比这可是要多多了,道:“回禀陛下,如果让太多商人参与进来,那么每个商人占有的土地不是很多,这种丝绸生意,没法大量的生产,那利润也不是很多,无法吸引足够的商人,那么朝廷也不好提条件。”

“可问题是,你这也太多了,朕看一人承包一千亩地就足够多了。”李治还是摇摇头。

韩艺道:“陛下担忧的莫不是土地兼并?”

李治点点头道:“而且,一万亩地,朝中也必定会有人反对的。”

韩艺笑道:“但是臣这么做,就是为了防止土地兼并。”

李治诧异道:“此话怎讲?”

韩艺道:“百姓可不是将土地直接租借给商人,而是通过朝廷转租给商人,因为百姓不相信商人,必须朝廷出面担保,百姓才相信自己的权益得到了保护。这么一来的话,不管是商人,还是地主,都没法兼并土地,因为土地所有权分得更加细致了,百姓拥有地契,商人使用权,而朝廷的权力刚好在两者之间。商人想要兼并这些土地,他兼并的不是百姓的土地,而是朝廷的土地,因为百姓会找朝廷要,百姓只是委托朝廷,而不是将土地送给朝廷---。”

不等他话说完,李治就打断他道:“口分田其实也是属于朝廷的,身死要交还的,可是不少狡猾的地主和商人,将这些口分田从百姓手中廉价收来,然后转为自己的永业田。”

言下之意,那些地主兼并的就是朝廷的土地。

“陛下说得是。”

韩艺点点头,道:“但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朝廷没有参与进去,这才导致那些地主有机可乘。可如今不同了,如果这一笔买卖做成了,朝廷在其中扮演的就是公证人或者担保人的角色,谁从中兼并一寸土地,朝廷是要负责的,甚至于赔偿,陛下说得那种兼并,是土地转来转去,最终落到地主手中,朝廷表面上也没有损失什么,关键也没有人告诉朝廷,可如今的话,商人要敢耍诈,百姓立刻就会告知朝廷,让朝廷维护他们的权益,这契约中已经规定了朝廷的义务,朝廷必须要出面解决这个问题。”

李治听得是若有所思,神情也稍稍缓和了几分。

韩艺又继续道:“我大唐吸取前朝的教训,不与百姓产生直接的利益往来,因为利益往往伴随着矛盾,因此我大唐朝廷不跟百姓做任何买卖。但是,完全不参与也是不行,朴实的百姓如何是那些商人和地主的对手,那么朝廷究竟该以何种身份参与其中,当然就是公证人和监督人,等于就是赋予了朝廷对土地监督权力,其实就是进一步加强朝廷对于土地的管控,而且,百姓会更加依附朝廷,因为朝廷在维护百姓的权益,百姓也就会更加拥护朝廷。”

这么一绕的话,李治觉得这个可以有啊!

如今还算是唐初时期,朝廷对于土地的管控,是非常严格的,口分田是不能买卖的,只有永业田可以买卖,因为永业田是完全属于私人的,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些大地主在朝中也是非常有势力的,他们买下这些口分田,纵使相关部门知道,也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土地是国家的,我们犯得着为了国家土地,去得罪同僚么。

如今天下太平,四周也没有强敌,该是享福的时候了,土地兼并就开始抬头了。

可若是朝廷承当这土地的利益分配责任和法律义务,那情况又大不一样了,朝廷公然掠夺百姓的土地,那百姓肯定起来造反,相关部门不闻不问的话,那就不是得罪谁的问题,而是你要面临牢狱之灾,毕竟谁没有一个政治敌人,百姓准是一告一个准。可是前面那种情况的话,上面问的话,我再去调查,你不问,我就不查,官员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我又没有抢夺百姓的土地,百姓与地主也是你情我愿的交易,我只是不知道而已。

等于就是百姓、朝廷、地主三方相互制衡,如果除去朝廷的话,天平就肯定会倾向地主这一方。

“你说得朕也赞同,可是一万亩地,朕觉得还是多了一点。”李治很纠结这个数目,因为他封赏都没有封赏这么多土地,很不适应啊。

韩艺也为难道:“臣也想招收更多的商人,但这就是买卖。当你手中只有一头猪的时候,你是没有说话的余地,因为人家不买你的,还可以向别人买,只有当你手中拥有非常多的猪,你才拥有话语权,你才有资格去谈一个好价钱。我将一万亩地租给一百个人,人家都是可要可不要,因为这一百亩地能够产生的利益非常有限。但是我将一万亩地只租借给一个人,那么谁都争着想要。

土地对于朝廷的意义,那无非就是养育百姓和统治百姓,这一笔买卖满足了这两点,陛下看臣提出的条件,百姓吃穿不愁,而且还能赚钱,生活水平是往前跨了一大步出去,同时也加强了朝廷对于土地的监督权,百姓更加依附朝廷。而商人只是赚的了利益,仅此而已,如果他们敢耍小聪明,朝廷立刻就可以撤换他们,毕竟这是一万亩土地,大把人争着租借,朝廷不怕租不出去,而百姓的利益没有变动,至于是谁发钱给他们,那对于百姓而言,并不重要,得到自己应有的回报就行了。”

李治愣了半响,又想了半响,这最后半句,让他顿悟了,你将一万土地租借一个一百个人,你管都不好管,但是租借给一个人的话,你只要敢违约,敢玩阴谋诡计,那我也能找理由撤换你,这反而便与控制,呵呵道:“你小子真是天生的商人,算得真是比谁都还要精明,朕光听着都觉得有些头疼。”

韩艺道:“陛下过奖了。”

我这是在夸你么?李治突然又皱了下眉头,道:“可是,这数目一定会引来不少大臣的非议,朕可不想又见到这种情况发生。”

吃一堑长一智,李治帮韩艺背了多少黑锅,你不能老是让朕出面。

韩艺道:“陛下请放心,谁若敢弹劾我,那我就弹劾他。”

李治好奇道:“你弹劾什么?”

“对方弹劾我什么,我就弹劾他什么。”

“此话怎讲?”

韩艺道:“朝中大臣肯定都有佃农的,律法可有没有规定,只准大臣拥有佃农,不准百姓拥有佃农,说是租借,但与佃农也没有什么两样,百姓只是雇佣别人来耕地,这有何不可。”

李治听着还挺有道理的,就是这么一个情况,点头道:“好吧,这事你自己看着办吧!”说到这里,他忽然皱了下眉头,道:“对了,军事学院那边好像马上就要开学了。”

韩艺点头道:“好像还有几日。”

李治道:“如今司空他们都出征了,就连独孤无月也去了,朕知道你很忙,但是目前也唯有你最适合,你就能者多劳一点吧。”

“这个微臣已经有心里准备了。”韩艺说着顿了顿,道:“不过微臣打算在开学那日下一剂勐药,而且这一剂勐药比当初训练营开学还要厉害一万倍,因此必须要得到陛下的同意。”

李治听得就是一脸厌恶,道:“朕还刚想叮嘱你,这一回你就正正经经的干,不要再滋生是非了,玩那些整人的把戏,免得又跟上回一样,闹得沸沸扬扬,朕又得替你担着,朕也很累啊,可你这却还要变本加厉。哦,朕知道了,要不是如此的话,你小子定是又先斩后奏。”

你还真是猜对了!韩艺道:“陛下冤枉啊,臣哪敢先斩后奏,陛下,你莫不是忘记了,上一回臣只是让那些学员跑几个圈而已,他们就不干了,这真得怪不了臣。而这一回臣也不想,但是臣这一剂勐药要是成功了,将会为大唐军事学院奠定好一个最为稳固的基础,并且将会令我大唐受益匪浅,臣不得不博这一把。”

“博这一把?也就是说极可能失败。”

“非常有可能。”

李治第一回听到韩艺这么没有底气回答,道:“那如果失败了。”

韩艺道:“失败了后果倒不是很大,陛下另找人去管就行了,臣可以在旁边帮陛下出点主意,反正微臣的重心是在户部,因此臣才敢这一剂勐药。”

李治听得有些汗毛耸立,道:“你这一回连后路都给想好了,你究竟想干什么?”

韩艺回答道:“去毛。”(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