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唐朝小闲人 > 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 这不是钱,是艺术品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其实这一句话,对于每个阶级都能使用,你若不得民心,那你就无法存活下去,不管是你商人,还是皇帝。

皇帝为什么喜欢压制商人,不是说每个皇帝的身体就存在着厌恶的商人的基因,皇帝做任何事都是满足自己的政治需求,因为商人天生不讨人喜,压制商人,大家都支持,这样就能转移矛盾,你要压制士绅,反对的人多了去,那就是制造矛盾。

故此,商人想要崛起的话,这形象是一定要改变的,必须得受人喜欢,其实在此之前,韩艺就经常是各种威逼利诱,让商人去干一些有利于百姓的事,商人的地位才会慢慢提升。

但韩艺也只是说拿着利益去诱导,这个只能见一个忽悠一个,而一种成熟的思想那是可以忽悠一大片人的,为什么那篇文章给韩艺带来了惊喜,就是一个原因,因为这能够促使商人去思考,去改变商人的形象。

如果不改变的话,那商人就是一群猪,皇帝随时可以宰,反正宰商人,大家都支持,而且商人钱又多,之前那一场危机,已经说明,只要当权者,放一点风出去,那大家都墙倒众人推。

这闲聊之间,金行、元行、户部的人终于在禁军的保护下,来到了这里,他们带来了印刷代金券的所有原料。关于印刷代金券的分工是非常细致的,印刷工具全部都在屋内锁着的,原料在发行的三方手里,而且,来这里的工匠,虽然都是世上一等一的巧手工匠,他们印刷一次的酬劳,就可以供他们一家人过一年,但他们不是生产原料的工匠,这分得是非常细,务必要保证任何一方都不能私自印刷代金券。

而且他们来到这里,也得接受审查,原料是有严格限制的,不能多带,也不能少带。

光审查就审查到下午,但是来这里的商人、士绅是一点也不着急,你们审查的越久,他们就更加放心。

但是所有的一切事务,韩艺都未参与,他一直都是跟钱大方他们在一起聊天,这也是规定的,因为韩艺的身份太敏感,他既是尚书令,又是金行的主人,并且跟元家还是联姻关系,所以张文灌他们要求韩艺不准参与其中。

虽然韩艺不参与,但是桑木参与,你们谁要玩花招,那韩艺当然也不会答应,这种设计也是为了相互监督。

总之,朝廷对于印刷代金券那是相当谨慎,尽量弄得复杂一些,这种事就不能简单,简单就会出问题。

可是,皇家这一回没有派人来监督。

......

东宫。

“看到弘儿的身子一日比一日好,朕便是放心了呀!”

李治躺在藤椅上,看着不远处正在御医陪同下慢慢散步的李弘,不禁面露微笑,忽然,他又偏过头去,看着坐在一旁正在煮茶的武媚娘,又是笑道:“这都是皇后的功劳啊!”

武媚娘笑道:“这母亲照顾儿子,岂有功劳一说。”

“是是是,朕说错了。”李治笑着点点头,又道:“对了,今日好像是代金券开印之日吧!”

武媚娘嗯了一声。

“也不知道进行的如何。”李治自语一句,又道:“皇后不打算去看看吗?”

武媚娘摇摇头道:“我去的话,只会添麻烦,帮不到什么忙。”

李治道:“朕说过很多遍了,以前的事就让它过去了,如今谁要还揪着不放,朕决计饶不了他。”

因为李弘的关系,夫妻二人长长来东宫,感情仿佛又恢复到以前那种如胶似漆。

“陛下误会了,臣妾说得并非是此事。”

“那你说的是?”

武媚娘道:“在过去的一年中,臣妾在宫内闲来无事,于是读了许多儒道两家的书籍,臣妾认为若单以治国而论,这道家思想可是要远胜于儒家思想。”

李治哦了一声,问道:“此话怎讲?”

武媚娘道:“先祖有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不正应了当下之景么?陛下你看城外的作坊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生产出大量的商品来,可远比之前的小作坊要多得多,并且也要好得多,就连宫中都开始从民间购买马桶、水泥,这就是财富,这也是国力提升的表现,可这是朝廷让他们这么做的吗?

并非如此,这都是他们自己发展出来的,朝廷给予他们的是辅助,让他们自由发展。如果凭借儒家思想,是不可能发展出来这种生产规模来,可见此乃自然发展。而人并不能逆天而行,朝廷自然也不能去干预这自然发展,而是应该顺应自然发展,去制定相应的政策,做出适当的调整,代金券其实就是代表着朝廷的无为而治,因为是自然发展到这一步,朝廷才这么做的,我若去的话,大家都会顾虑我的存在,都会感到受到约束,反而不利于政策的执行。再说朝堂。”

说到这里,武媚娘轻轻一叹,道:“当初臣妾修订新政,其运用的就是儒家思想,希望能够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制度来,规范每个人的道德行为,教化百姓,告诉让他们怎样去谋生,怎么做对于国家和他们自己都有利,可没曾想到,这结果是尽不如人意。

究其根本,还是这人无法违背自然发展的规律。如今虽然陛下与臣妾都悠闲的在这里品茶,享受这天伦之乐,但是朝中却运转的非常好,其效率要远胜于以前,并且每件事都办得非常完美。这就是因为臣子少了一些束缚,他们更能够发挥自己的智慧,而不是事事都先来请教君主,事无大小,无一例外。臣妾认为,这儒家思想的本质就在于教化,让臣子、百姓懂得忠君爱国,但是在治国方面,就应该采用道家的思想,追求无为而治。”

“嗯。”

李治若有所思的点着头,忽然眼中一亮,是龙颜大悦,喜道:“皇后这一番话说得真是太妙呀,我大唐正是凭借着无为而治,才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治国方面,这道家思想的确要胜于儒家思想啊。哈哈!”

武媚娘那是非常出色的政治家,她说得每一番话,做到每一件事,背后都有着很深的政治意义。

她这一番话,可是精心准备了许久,可不是说随口就说出来的。

她知道这一番话,会令李治非常开心。

因为李家一直以来都是尊老子为祖先的,不管是高祖,还是太宗,也一直想要推行道家思想,但是始终没法压过儒家思想,反而一直被儒家思想给压着,因为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已经是深入人心,难以动摇,许多大臣都还是奉行儒家的治国思想。而武媚娘这一番话,就给予了李治很多启发,如今正在发展商业,商业和儒家思想是很少有联系的,那么是否可以借商业,扭转道家思想的不利局面,这对于李家,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说道家思想治国得到为了天下百姓的认同,那么李家的地位就更加稳固了。

因为目前有很多士族都不认同他们是老子的后人,这只是李唐往自己脸上贴金,非常不要脸的行为,我还说我是孔子的后人。但如果李唐将老子的思想发扬光大,那么根据古人的惯性思维,就会越多的人认同他们是老子的后人,那么李家在这个社会上的地位,就会提升许多,要知道如今皇家在民间的社会地位,就还不如崔卢郑王,不然的话,李世民也不需要搞那什么《氏族志》,用律法来规定我李家天下第一,但百姓还是不认同。

因为中国人的信仰,其实就是自己的祖先,你要是谁谁谁得后人,那可就不得了,想那宋朝的狄青,成名之后,也有人劝他,让他人狄仁杰为祖先,这样就能够提高自己的地位。

“陛下过奖了!”

武媚娘谦虚一笑,仿佛突然想起什么似得,道:“陛下,最近咱们家发生太多事。”

说到这里,她微微一叹,“唉...也不知道是不是臣妾之前犯下太多的错误,才连累弘儿他.......。所以臣妾想下个月去一趟慈恩寺,沐浴斋戒几日,为陛下和弘儿祈福。另外,将宫内一些旧的衣服、桌椅送去昭仪学院,帮助一些孩子,希望能够稍微弥补臣妾之前犯下的罪孽。”

李治忙拉着她的手,安慰道:“弘儿的身体,与你无关,都是因为......。你若想去,那便去吧。”

他嘴上不说,但是心里知道,李弘的身体是遗传他的,要是像武媚娘就好了,唐玄宗就是遗传了武媚娘的长寿基因,如果是遗传李治的基因,那唐玄宗绝对是一代明君,因为唐玄宗人生犯下最大的错误,就是tm活得太久了。

......

......

无名坊。

“这...这就是最新的代金券?”

“这真是太精美了!”

“是啊!这代金券谁舍得花呀!”

......

虽然印刷还未结束,估计是要一个月,毕竟是全手工的,不是机器印刷,但是这远比之前的铸币,那是要快得多,而且成本至少要减少十之**。

但是韩艺事先就让人拿出几套全新的代金券,给这些商人、士绅看看。

因为不管怎么样,这代金券一定要他们认同,才具有价值,说到底这只是一张纸。

这全新的代金券一出现,立刻令这些人惊叹连连。

最直观的一点,这代金券是彩色的,就如今的技术,这彩色印刷那就是黑科技啊,如今的印刷那可都是黑白的。

虽然韩艺当初印花金票,用过颜色,但那也不能说是彩色,只能说是有色的,这代金券可就是名符其实是彩色。

这一整套代金券,有着七种面值,一分、五分、一文、五文、一元、五十元、一贯。而且,还不是一种色彩,主色调依次是白、青、绿、黄、蓝、红、紫。

将一文钱的颜色定为黄色,其实也为了象征着铜,这个颜色跟铜很相近,跟龙袍的颜色有着很明显的区别。

光凭这一点,想要伪造,可就是非常难的。

“这...这是咱们长安城么?”

宇文修弥拿着一张一文钱的代金券,看着代金券正面的图案,是惊讶道。想要画出长安城都不容易,还印出来,这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

韩艺点点头道:“不错,这正面的图案就是咱们长安城,意义我就不多说,背面就是河西走廊,也就是中原通往西北的道路,代表着贸易,也代表中原和西北都是一家人。”

其实原本提议是阴山作为背面图案,但是唐朝凭借阴山一战,是消灭了颉利的突厥帝国,中原百姓和西北百姓都对这一战都非常深刻,如今大家都是一家人,说这些就不太好,于是就改为河西走廊。

“这画好像是出自阎尚书之手?”

“不错,这正是阎尚书亲自画的。”韩艺笑着点点头,又道:“而印刷版,我们也是找了两个世上数一数二的工匠耗费半年之久才雕刻而成的,这世上绝无仅有的。”

“这上面的字怎么看着非常眼熟,好像....好像是褚遂良的字啊!”

以前的代金券上面写明是代金券,但是最新代金券,不再写明是代金券,上面除了面值之外,就是一个字,唐。原本韩艺是想用“唐元”,但是张文灌他们考虑到元家,会让人误以为,元家跟国家齐平。

“是呀!这的确像似褚遂良的字。”

大家对此似乎非常惊讶,不太确定的看着韩艺,因为褚遂良早就被贬出来,是罪臣来的,不可能用他的字,但是看着又像似他的字。

韩艺笑道:“这的确是褚遂良的字,而且这是陛下决定的,陛下可是非常开明的,不管褚遂良当初犯了什么错误,但是他都是我大唐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他得书法也是象征我大唐璀璨的文化。”

原本韩艺是建议李治亲自写的,除了拍马屁之外,这意义也是不用多说,但是人家李治是真不好意思用自己的字,因为古人对于书法那是非常在意的,李治认为自己的字是远不如褚遂良他们这些书法大家,这要写出去的话,那肯定会被天下文人耻笑,这真的是有可能的,因为张文灌、刘祥道这些文臣就不是很赞同李治来写,因此李治最终决定还是用褚遂良的字,因为褚遂良的书法那确实非常了不起,可以说是开启‘唐楷’门户,那开元通宝上面的字,也不是李渊、李世民的字,是欧阳询得字。

可见当代人比后世的人,还是要有节操一些,文化跟财富和权力都无关。那后世的人看得都不是字,而是权力和财富,只要这两样达标了,哪怕你的字写得不怎样,也有很多人拍手叫好,都恨不得挂在最显眼的地方,总之,就是非常不要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