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唐朝小闲人 > 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新农社

唐朝小闲人 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新农社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0:07 来源:笔趣阁

当武媚娘的宣传过后,接下来的具体事宜,就是由韩艺和崔戢刃他们去做。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模式其实都是一样的。

就是工程建设。

不说朝廷的修路、修河道工程,就说商人投资,第一步也肯定是建设。

为什么灾区是最好建设的,因为人力便宜,而且不难找,到处都是,要是平常时候,谁愿意去修路,修路是肯定非常苦的,但是现在不同,现在给口饭吃就行了,而且,若不去干活的话,就会活活饿死,就不能不去干活。现在因为市场还在建设之中,也不需要消费,不需要发工钱,但是等到来年秋季,那就必须要发工钱,等到那时候,市场也建设的差不多了。

而且,修路的速度非常快,因为人力太多,又非常集中,这粮食在哪里,人就在哪里,干什么都快。

但韩艺认为这不是剥削,这些道路、河道,将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造福当地人,他们是在为自己干活。

这又吸引了不少商人进入灾区,有些还在观望的商人,见这些大富商对灾区大量的投资,证明这其中肯定是有利可图的,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越来越多的粮食,进入灾区。

这也得益于漕运改制,漕运改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仓库,这些中间站的仓库基本上都是满的,商人可以临时调度粮食进入灾区。

但与此同时,灾区不少百姓也背井离乡,有些有手艺的工匠,就直接招去长安、洛阳,现在商人对于人力的渴望是非常大的,但绝大多数都是跟随商人,去往一个遥远的地方,也就是岭南,甚至于更远的南海诸岛。

而且这在无形中也帮助了商人解决了一个燃眉之急。

因为一场属于商人的战争即将到来,也就是出兵佛逝国,这就需要大量的物资支持,整个山东、关中的货物都在南下,人力是非常吃紧的,这些百姓也就顺便也将那些物资给送过去。

对于这些百姓而言,只要他们踏上运河的船,这粮食就不成问题。

而在建设的同时,农业方面也在规划之中,工商和农桑的改革是同时进行的。

相州府衙。

“哥哥,我这回我可算是给你害死了!”

“哎呦!我哪里知道会出现这种情况。不过,你别着急,韩小哥一定有办法的。”

韩艺正在大堂内,研究相州的地理志,忽闻屋外有人说话,不禁回头一看,只见贺若寒和宇文修弥一脸郁闷的走了进来,不禁问道:“你们怎么来呢?”

他们两个原本是在魏州的。

贺若寒一脸郁闷道:“这还不都怪哥哥。”

宇文修弥哭丧着脸道:“韩小哥,你可得帮帮我们啊!”

韩艺问道:“出什么事呢?”

宇文修弥尴尬的看了眼韩艺,旋即道:“不瞒韩小哥,当初在筹备进入灾区的时候,我们为了图省事,就...就想跟上回征讨高句丽一样,直接从这里的地主手中购买粮食,因此我们没有带多少粮食来,到魏州还算是比较成功,可是来到相州,可就行不通了!”

韩艺道:“为什么?”

宇文修弥道:“韩小哥不知道么?”

韩艺摇摇头。

宇文修弥道:“这相州当地一些士绅,最近一直都在提倡什么新农社,说要改变传统农社的模式,这导致不少大地主都不愿意将粮食和土地卖给我们,还在跟我们争那些农夫的土地。”

“新农社?”

韩艺好奇道:“什么新农社?”

贺若寒道:“据说这农社与大农场有着极其像似的地方,就是大家的土地合并起来,采用大农场的商业模式,进行统一管理,但这种新农社不是一人私有,而是大家共有,以股份来算,而且必须以土地入股,如今洛阳许多大地主想收购,都遇到不少的阻扰,那些农夫如果加入农社的话,他们也能够得到粮食的救济,这导致那些大地主都在筹备构建新农社,不愿将粮食卖给我们。”

其实唐朝一直都有农社,具有极强的士绅背景,像什么劝农桑这些工作,就是农社去完成,还有为乡民们提供一个互相帮助的机构,假如说,谁家贫困的话,农社就会组织大家去帮助这家人,但不是市场化,跟宗祠有着很大的联系,而这新农社的概念,明显就是针对市场化。

韩艺皱眉思索片刻,道:“这事你来找我,我也没有办法,我不可能强迫人家卖粮食你们,你们与其在这里抱怨,就还不如去周边州县购买粮食,不过,我劝你们还是去洛阳,我估计其它州县也一样。”

宇文修弥郁闷道:“这样的话,等咱们将粮食运来,恐怕连汤都没有喝。要不这样,咱们先赊着,朝廷为咱们担保如何?咱们可不会赖账的。”

贺若寒是直点头。

韩艺摇摇头道:“这可不行,如果你们赊账,那人家也会来赊账,可是朝廷希望的是,更多的粮食进入灾区。如果不是为了这个,你们的投资也不可能这么方便。你们还是自己去想办法吧。”

这两个蠢货相觑一眼,一脸失望的离开了。

他们走后,韩艺立刻道:“来人啊!”

“卑职在。”

“去通知崔中丞一声,让他今日下午与我一同去农业区视察。”

“喏”

下午时分。

“新农社,呵呵,这是你想出来的主意吧。”

韩艺走在田边,朝着一旁的崔戢刃笑道。

“原来这才是你约我来的目的。”崔戢刃笑道。

韩艺点点头。

崔戢刃又问道:“不知尚书令以为如何?”

韩艺道:“我对此还不是很了解,愿闻其详。”

崔戢刃道:“其实这新农社的理念,我也是从尚书令身上学来的。简单来说,就成立一个个类似于关中、山东集团的农业小集团,将大家的土地作为股份加入进来,将耕地资源整合,一来,便与管理和耕种,二来,将具有更大的竞争力。将来要河南要成为大市场,那么粮食自然也会投放到市场上面,这导致河南的粮食也面临江南农场主的冲击,如果由农夫零散来出售的话,粮价将会被那些大农场主给控制住,农夫显然不是地主们的对手。

但如果组成农社的话,我们将来在市场的竞争力会变得更强,能够为农夫带去更多的财富,而且新农社中,我们也将会施行平仓法,囤积一些粮食,应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这样一来,到时就不会如现在这一样,只能仰仗商人的鼻息,卑微的活着。”

韩艺笑了一声,道:“你还有一点没有说,就是这可以增加你们士族在这地区影响力,你们士族本就掌控着大量的土地,又拥有极高的名望,若以耕地入股,你们士族自然就是最大的股东,那么这里的百姓几乎团结在你们士族的周边。”

崔戢刃倒也没有否认,避重就轻道:“尚书令还未说自己的看法?”

韩艺沉吟片刻,道:“这事怎么说呢,你们要干得好的话,那当然是一件好事,可是你们也将所有的责任都扛在自己的肩上,因此,若是干不好的话,你们士族将会面临重大的危机,不过我对于你们士族倒是不太看好啊。”

崔戢刃轻轻哼道:“我们士族不做买卖,不代表不会做买卖,在我们士族的带领下,农夫的日子将会过得越来越好。其实农夫面临的困难,不仅仅是天灾,还有压迫,将来想要压迫农夫,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韩艺笑吟吟道:“你竟然敢在我面前说这话,你就不怕我说出去么?”

崔戢刃笑道:“我崔戢刃心中坦荡荡,既然敢说,也就不怕会被人知晓。”

你这混蛋,真会往脸上贴金,若非你也知道我的一些秘密,你岂敢这么说。韩艺笑道:“我今日总算是见识了你们清河崔氏的优美门风。”

崔戢刃哪里听不出他的暗讽之意,却是笑道:“过奖,过奖。”

不过话说回来,韩艺也确实佩服崔戢刃,竟然想出这么一招来。

可别小看这新农社,这真的可以保证士绅阶级不被这个大时代淘汰,至少暂时可以缓解商人对于士族阶级的冲击。

因为士绅主要的影响力主要是在乡村,而乡村可都是清一色的农民,那边韩艺要城市化,市民肯定会增加,乡村的人口就会减少,这是一定的,如今很多地区的乡村人口都在减少,这样一来的话,士绅影响力肯定会大幅度减弱。

而新农社计划,其实就是将一个个乡村,从宗祠制度直接变为集团制度,其实本质上也就是商业化,等于这些士族直接从一个地主变成一个集团的老板。虽然他们无法阻止乡村人口变少,但是这土地可不会减少的,新农社将会控制着土地,也就是说他们控制着粮食,那么他们不但能够继续在乡村保持强大的影响力,还能够在市场上与商人抗衡,甚至于增加与朝廷谈判的条件。

可见崔戢刃并不是在吹牛,你韩艺要商业化,没问题,我们也商业化,但即便是商业化,我们士族还是能够保持自己的权威和地位。

虽然这出乎韩艺的意料之外,但是韩艺并不反对。

因为这时候的士绅阶级跟清朝时候的乡绅那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清朝的时候,多半乡绅都是一些小地主,他们是不具有独立的人格,因为那时候的思想都已经变得麻木,其实也没有什么思想,他们对于社会是难以做出贡献的,但是这年头的士绅阶级,多半都是贵族出身,几百年来,他们一直引领者风潮,推动着国家进步,他们对于社会可是有着非常大的贡献,这些大士族出了很多宰相,关键他们是有着非常自由的思想,故此这也导致是士绅中分很多派,思想是不一样的,有些非常保守,有些非常开明。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如果士族都很保守的话,就跟清朝一样,那么唐朝就不可能开明,因为唐朝是越上层阶级,思想就越开明,普通百姓反而比较保守一些,离婚率和再婚率最高的就是上流阶级。

只不过这保守派一直都占得上风,因为中国的传统思想,就是论资排辈,那长辈就肯定保守一些,年轻人都被压着的,他们只能遵从长辈的意见。然而,韩艺带来的这一场变革,导致崔戢刃他们这些开明的士族阶级,渐渐占得上风,年轻人就开始上位了。

这都是因为外部的压力,就说这事,士族阶级当然不满朝廷的赈灾政策,但是他们也不敢说什么,因为在灾区有奶就是娘,你拿不出这么多粮食来,那就给我闭嘴,什么大道理都没有用,先得吃饱,才能够讲仁义。

保守派就拿不出办法来应对整个社会的变化,那么崔戢刃他们的思想就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尤其是山东士族,因为他们还有传统来支撑,也就是管仲的商业思想,大家不是敬古人么,那齐桓公和管仲不也是我们的祖先么,他们的思想,也是属于我们的,而且我们山东地区最为强大的时候,不就是齐国的工商业时代么。

要知道孔子在当时,都不被认同。

其实跟韩艺的套路是一样,就是托古改制。

韩艺在借机让河南商业化,而崔戢刃就默默借此整合士族阶级。别看崔戢刃在朝中非常低调,比长孙延、狄仁杰他们都要低调,一般很少开口,但是他如今在士族阶级的地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这就是崔平仲看出韩艺是由下至上的变革,崔戢刃也就没有将重心放在朝中,而是放在士族内部。

新农社的出现,的确打了一些粮商的措手不及,但也没有伤害他们的利益,因为很多百姓,尤其是经验丰富,或者有一门技巧的百姓,他们都被丰厚的酬劳吸引了,不愿意再种田,当地的地主与外来的地主还是在大规模整合土地。而且,因为新农社的出现,这可能导致整个河南地区的农场化,比淮南、江南还要彻底一些,因为这里是士绅开始带头,等于是在偏远的乡村也在开始整合,这是江南地区没有的,因为江南地区是山地,很难完全整合,河南是平原,它的整合速度要快的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