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唐朝小闲人 > 第二千零五十八章 困难才刚刚开始

唐朝小闲人 第二千零五十八章 困难才刚刚开始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0:07 来源:笔趣阁

但这就是事实,威武霸气的韩小哥,都是走直线去的逻些城。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不能因为契何力他们的自尊心,而将这个事实当成谎言。

吐蕃就是亡国了!

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大胜!我军在吐蕃取得大胜,吐蕃亡了!”

“吐蕃亡了!”

.....

以往的捷报那都是快马送信,但是这一回不一样,欣喜若狂的士兵们,那是一路高喊,奔向长安,而且是一个接一个往长安疾驰而去,等到了长安,基本上都成哑巴。

但是没有人可以抑制住心中的激动。

要知道大唐帝国也几乎是到了极限啊!

路上的百姓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根本都不相信,这吐蕃大军才刚刚退走,马上就亡国,这不可能呀!

但是随着不断的捷报传来,再加上韩小哥英明神武,大家渐渐相信了。

路上押送粮草的百姓,也不管认不认识,相互之间抱头痛哭,放声大哭大笑。

其实大唐打得也是非常吃力,每个人都是紧绷着,就不知道到底打不打得赢,要是打不赢,唐朝可能就亡国了,如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道捷报,就是吐蕃亡国,这简直......。

无以言表!

真的是无以言表!

从凉州到长安的那真是一片欢呼声啊。

“打赢喽!我们赢喽!”

熊弟兴奋的站在大街上,跳起来他标志性扭臀舞,周边百姓很多都是胡女,躲到凉州来的,她们本来就擅长歌舞,立刻加入进来,与熊弟一块扭动起来,瞬间,熊弟就被一群美少女给包围着,个个都是婀娜多姿,如今凉州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只要跟着小胖哥混,别的不敢说,那绝对是吃香得,喝辣得,小胖真是非常吃香,一点也不夸张,得亏梦婷不在,否则的话,小胖可能此生到此结束。

大家打鼓的打鼓,唱歌的唱歌,一片欢腾,都没有谁干活了。

其实战争还并未结束,北方都还在跟铁勒打,南边还在跟六诏打,东边都还在跟打。

但其实无所谓,没有吐蕃这个中坚力量在支撑着,铁勒再强也抵挡不住唐军的铁蹄,大家都知道胜利只是迟早的事。

而当消息传到长安的时候,百姓更是疯狂,所有的百姓全部上街,拼命的嘶吼,他们压抑了太久太久,什么伦理道德统统都不管,这都能让我们挺了过来,那什么也不能阻止我们骄傲了。

有些人就是蹲在墙角掩面痛哭。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就没有打过这种规模的战役,从最西边打到最东边,从最北边打到最南边,哪怕是那强汉也挺不住啊,但是今日大唐不但挺住了,而且中原还完好无缺,更加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中原百姓真的没有受一丁点苦,这活得干得多,但不代表受苦,还不至于说为吃穿发愁,自己儿女都还在学院读书。

压抑这么久的情绪,以一种极其喜悦心情发泄出来,人都开始变得有些疯狂。

郑善行与几位好友来到街上,看到这一幕幕,不禁连连摇头道:“不可思议!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这强盛一时的吐蕃怎么突然间就亡呢?”

崔戢刃心道,那吐蕃不过韩艺手中的一枚棋子,如今已经发挥完了作用,自然就会被抛弃,跟那李义府也没有什么区别。

他原本还有些不相信,韩艺凭什么敢掀起这么大的战争,但今日他终于明白,韩艺为什么敢呢?

弹指之间,樯橹灰飞烟灭啊。

王玄道却是轻轻一叹道:“可是我认为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这一战将除中原之外的地方,都已经打得是满目疮痍,我中原也打得是筋疲力尽,接下来该怎么办啊?”

崔戢刃轻描淡写道:“你们担心什么,不是有韩艺在么?”

王玄道诧异道:“崔兄,你以前可不是这么夸韩艺的。”

崔戢刃淡淡道:“我现在也不会,我方才说的可不是夸,而是在陈述事实。”

事到如今,他是不得不服,这真的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如果以这个标准来算的,李世民、李治、武媚娘可都谈不上,要知道在这个计划中,整个亚洲地区所有的人民,都在韩艺的谎言下翩翩起舞,努力的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包括他自己也是如此,而且他明知道这都是韩艺弄出来的,但他也得跟这韩艺的计划走,韩艺没有给任何人选择余地。

因为另外一条路可能就是亡国。

吐蕃、、铁勒也没得选,他们不走这条路,他们也得死。

其实大家都没得选。

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武媚娘。

两仪殿。

“吐蕃亡国呢?”

武媚娘闻此消息,震惊不已。

杨思止点点头道:“是的,前方传来消息,那钦陵已经被尚书令俘虏,我军也已经进驻了吐蕃的都城逻些城。”

“这...这怎么可能?”

武媚娘不敢相信,前面都还一直打得焦灼,唐军都被压着的,就算是要由败转胜,也得有一个过程,不可能说前一刻大家打得来非常焦灼,下一刻吐蕃亡国,唐军就直接进入逻些城,这....这也太假了一点。

打了这么久的仗,西北战场传来的第一个捷报,吐蕃亡国。

“为什么吐蕃会突然亡国?”武媚娘都开始吐蕃感到捉急了。

杨思止道:“具体我们也不清楚,不过臣先前就已经听说尚书令给前线带去一种非常厉害的武器,威力巨大,臣想可能是因为那种武器,令我军轻易取胜的。”

一定是的,一定是的。难怪他敢于掀起这场战争。武媚娘眼中闪过一抹惊恐之色,道:“你可知尚书令从哪里得来的这种武器?”

杨思止道:“据兵部尚书所言,这种火器是一家名叫关陇兵工厂生产的。”

“关陇兵工厂?”武媚娘道:“我为何从未有听过?”

杨思止愣了下,道:“自从朝廷允许民间生产武器后,有着许多生产武器的作坊,关陇兵工厂只是其中一家,而且是最先去兵部注册的,据说那种厉害的武器,是一个叫重阳真人的道士发明的,但是尚书令在里面是有投资的,而且,这家兵工厂的武器,都是直接供应给商人招募的军队,据说是因为那种武器只需要训练两三天,就能够上战场杀敌,因此尚书令选择专门供应给新兵。”

什么重阳真人,这都是那小子玩得障眼法。武媚娘眯了眯眼,道:“只需要训练两三天?”

杨思止点点头,道:“尚书令跟兵部是这么交代的,而且前方传来的消息,也是如此。”

武媚娘闻言,顿时皱眉不语。

......

逻些城。

只见韩艺站在一块巨大的石碑前,石碑上用吐蕃文和汉文写着同样的一句话---永不为奴。

而在韩艺前面茫茫多的人,拥挤在韩艺周边,但确实一片寂静无声,每个人都充满期待的注视着韩艺。

只听韩艺用吐蕃语朗声道:“从今日起,在这片土地上,将不会再存在任何一个奴隶,这将是高原上永恒的律法,谁若敢违背此法,我们将共讨之。”

“吼---!”

“永不为奴!”

“永不为奴!”

奴隶们当即陷入了疯狂之中,大家激动的齐声高喊。

韩艺看到这些疯狂的人们,听到那震耳欲聋的叫喊声,心中却无法激动,暗道,那也得你们自己争气啊!

这是韩艺入城之后,首先筹备的事,就是彻底废除吐蕃的奴隶制度,因为是奴隶帮助他们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那么这第一件事,当然就是要满足奴隶们的诉求。

然而,喊口号永远是最为简单的事情,其实这是非常棘手的事,还有很多很多事,等着韩艺处理。

宣布完之后,韩艺便回到吐蕃的宫殿内,那些随行而来的年轻官员已经在此等候。如今吐蕃那些王公贵族,正在面临着审讯和调查,这里已经成为韩艺的会议室。

“各位,我知道你们中间肯定有些人不愿意来这里做官,这我也能够理解,但是我向你们保证,你们在这里的待遇,将会与京官一样,绝不会有任何差别。并且,只要你们管理好这里,任何升迁,你们都将是第一选择。你们还都很年轻,你们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这一点我可以向你们保证。”

韩艺是声色并茂的向在坐的年轻官员说道。

这些官员都只有二十来岁,是第三批调往西北官员,韩艺当政以来,这年轻人都得去西北历练,但是这一批人,其实是为吐蕃准备的。

“尚书令严重了,我们身为官员,自然得服从朝廷的调派。”

“是呀!尚书令能够看得起我等,那是我等的福气。”

这些官员都显得有些受宠若惊。韩艺让他们来,他们能不来么,但是他们没有想到,韩艺第一句话,却是想他们许下承诺,这令他们很是感动。

“你们若能这般想,那就再好不过了!”

韩艺微微一笑,又正色道:“那好!我们就先谈正事,你们在这里的任务,主要就是负责战后的发展,是责任重大,你们应该知道为了打赢这一场战争,朝廷光借就借了五千万贯,要全部算下来的话,至少至少都超过了一万万贯,还不算战争带来的损失,这是一个什么概念,用商人的说法,就是都已经可以将吐蕃给买下来了。因此,稳定住这里,对于我们大唐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如何稳定?自然就是要发展,只要这里的百姓都吃得好,穿得暖,他们当然就不会作乱。对此,不知你们可有什么想法么?”

那些年轻官员面面相觑,这确实有些难为他们了,且不说他们,即便你让朝中那些大臣们来,他们也不见得有办法,吐蕃在这高原之上,是很难发展的。

韩艺等了一会儿,又道:“你们之所以毫无头绪,是不是因为这吐蕃的地势?”

那些官员纷纷点头。

韩艺道:“不错,吐蕃的地势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展,这谁也不能否认。但也正是因为如此,让我们没有多于的选择。这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中原百姓尚且是这么认为的,这吐蕃更是如此。这里的地势,注定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难以得到周边的帮助,因此这里的大山、草原、河流都是当地百姓唯一能够依靠的。

故此,想要治理好这片土地,你们首先要坚持一个信念,就是任何伤害这片土地的行为,都是在伤害着这里的每一个百姓,如果这片土地被毁坏了,那么这里的百姓也将走向灭亡,这里不像中原地区,即便遇到什么灾难,周边的物资可以迅速的进入,去帮助他们,或者走两步又可以去到另外一个世外桃源。所以这一点你们一定要谨记,一定要保护好这里的生态环境,在这个基础上,这里才能够得以持续发展,我走之前,会推出山泽保护法,这条法律对于这片土地而言,与废奴法案是一样重要,纵使再难也要坚守这个信念。”

这些年轻官员纷纷点头,其实他们在西北已经有生态环境的概念,因为西北地区现在很注重这一点,保护草原,又种了很多很多的树。

韩艺又道:“但是这还不够,光凭这个环境,可以持续、稳定下去,但是很难持续增长的,因为自然的回馈是有限的,不是无止尽的,想要突破这一点,唯有依靠当地百姓的智慧,去创造财富,去生产财富,智慧是无止尽的。”

其中一个官员突然道:“下官以为这里地势如此之高,要开展商业恐怕是非常困难,光运输费商人也是承担不起。”

以前怎么可以贸易,那是因为有很多很多的奴隶,降低很多运输成本,要是拿中原的劳力来计算的成本,根本负担不起,你要废除奴隶,失去这低成本的劳动力,这贸易肯定就会终止的。

“你说得很对,这里难以发展大规模的工商业。”

韩艺突然话锋一转,道:“但是我始终坚信一点,凡事都有两面的,有坏的一面,就肯定会有好的一面,这里的地势注定交通不便,人岂可胜天,人只能顺天而行,这里是难以开展大规模的贸易,那么工商业在这边就很难发展起来。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外人也很难上来打扰这里百姓的生活,不跟扬州一样,日日夜夜,都是人来人往,每个百姓都处在繁华喧闹的环境中,扬州的百姓是很难将心沉下来,潜心的去做某一件事。

而这里应该是祥和的,是宁静的,百姓心中也应该是平静的,在这种祥和、平静的环境下,最好发展的是什么,是艺术,他们可以非常忘我去钻研自己的爱好,不需要去考虑外界那些纷纷扰扰,然而,当他们的爱好升华到艺术层面上,这其中价值就是无限的,当我们无法生产大规模的商品,那我们只能将一件商品的价值提高,如果提高,赋予其智慧。

好比说,从这里将一百件非常普通的衣服,运去长安卖,那怎么算都是亏钱的,长安的衣服多得是,兴许都卖不出去,那绝对是血本无归,但是一件独一无二,特殊、精美,充满着艺术的衣服,它的价值可能是一千件普通衣服的价格,而它的运输费,只是一个人走长安去,这种买卖才适合这里。”

一个官员怀疑道:“这里的百姓可以做到这一点么?”

他们明白韩艺的意思,但问题是这种人才中原都不多,这群奴隶能过做到这种境界?

他们真不太相信。

韩艺笑道:“你们都已经成为这里的官员,想要在这里取得成功,你们就应该将这里的百姓都视作天才,去相信他们,如果你们都看不起他们,那就不可能发展的起来,他们暂时还需要你们去帮助他们。不过我坚信这是一定是可行,就是因为这里的地理环境实在是太好了,就如同世外桃源一般,只要他们不去欺负人别人,那别人绝不会傻到跑到这里打他们,这道理很简单,进攻这里永远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而且又难以管理,这跟中原是很不一样,他们可以很细心,很平静的去做每一件事,将每件事都做成学问,都做成一种艺术,也就是我们中原常常提到的匠心精神。

而你们的任务,就是悄悄引导他们往这方面发展,尤其是当地百姓的兴趣爱好,不要去限制他们,不要去给他们压力,不要去想着政绩,朝廷不会逼迫你们交出年年增长的政绩,让这里的百姓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将每件事都做到极致,那么到时财富自然就会涌向这里。我虽然不清楚这里的一切,但是我相信这里的百姓,一定有他们擅长的东西,一定有他们独特的天赋,这就需要你们去发现。只要有一件非常成功的商品,那足以令这地方的所有百姓过得更加富裕,因为对于他们而言,外面的市场是无限大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