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唐朝小闲人 > 第二百三十九章 从根本做起

唐朝小闲人 第二百三十九章 从根本做起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0:07 来源:笔趣阁

唐朝奉行的是钱帛兼行策略,也就是绢帛也是一种货币,为此唐朝严格规定了绢布的尺寸、厚度,以及重量,并且列出相等的兑换公式,当今,一匹非常普通的绢布大概在一百五十文钱左右,但是上等绫罗绸缎,那就相当贵了,有些怕要好几贯钱,但是一匹上等真丝并不重,便于交易,因为它本身的价值高。

既然是钱币,那必须具有统一性,尺寸是限定的,如果尺寸多样化,那么就不好计价了,市场就会发生混乱。

长孙无忌一时也没有想明白韩艺这话是什么意思,好奇道:“你继续说下去。”

“是!”韩艺微微一揖,继续说道:“百姓常言,小则用币,大则用绢,也就是说,小钱就用铜币,大钱则用绢,但是百姓也常常用一尺绢布来购买粮食,但是这一尺绢布真正的价值是什么呢?它又能做些什么,只能去当做一块抹布,正如小子前面所言,绢布是尺寸越大越值钱,因为尺寸越大,作用就越大,一旦分割,其本身的价值将会缩小,如此一来,绢布的行情将会因为这些分割的绢布不断的萎缩,终究还是会退出钱币的舞台。”

这一句话如同五雷贯顶。

长孙无忌猛地一怔,随即立刻又陷入了沉思当中。

褚遂良也是如此。

绢布这东西,如果完完全全的当做货币来对待,会遇到非常多的困难,一尺布是钱,但问题是,一尺布的价值在哪里?其本身价值是很低的。同等分量的绢布,如果是整整一匹绢布和由一尺一尺绢布组成的相比。前者明显更具有价值,但是如果是用货币来看的话,那么两者应该相等。

这就是矛盾所在。

这种矛盾足可令绢布退出货币市场。

长孙无忌虽然聪明,但是不具有这方面的超长才能,也没有先进知识,看不了这么远。忙问道:“那你以为该当如何?”

韩艺道:“小民认为,迟早有一日,绢布还是会摆脱钱币的作用,完完全全作为一种货品,因为绢布本就是货物,而非钱币。但我们可以延缓这种现象的发生,让它慢慢退出,以免问题突然爆发,导致市场大乱。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办法,就是绢布尺寸多样化和规范化。

严格规范绢布的尺寸,就跟铜币一样,这样才能满足钱币的本质。

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规范绢布的尺寸,从而保证绢布的价值不被削弱,我们可以制定三种尺寸,大匹绢布。中匹绢布,小匹绢布。 大匹绢布自然就是用来做床单一类的,中匹则是用来做衣服的,而小匹则是用于更小范围的,然而这个尺寸是根据百姓日常所需而定。如此一来,既可以保证绢布的价值不被大小而影响,又可以令市场的货币更加丰富。还不会造成浪费的现象了,百姓不会因为一块抹布而损失一匹完整的绢布。”

他说得有理有据,并非夸夸其谈。

长孙无忌稍稍点头,道:“可是你说着容易,实行起来可就难啊。”

韩艺道:“想我大唐贞观之治不也是从最难的时候开始的吗。”

长孙无忌一愣。这他倒真是无法反驳,李世民称帝初时,等待他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当时困难到李世民都向臣子抱怨到,这国家乱成这样,我们能将它治理的好么。

连李世民就说出这种话来,可想而知,但是的情况是多么的严峻,更加没有人想到后来会出现一个贞观之治。当然,如果从地大人少的角度来看,贞观之治也是必然会出现的,只要皇帝别太坑爹就行了。

褚遂良道:“可是如今规范一种尺寸的绢布,都已经非常困难了,更何况是规范多种尺寸。”

韩艺道:“为什么规范一种尺寸的绢布会非常困难,就是因为大家需要多重尺寸的绢布,所以多种尺寸反倒是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简单。至于如何规范,还得从根本做起。”

“从根本做起?”

褚遂良好奇道:“如何从根本做起?”

韩艺道:“当然是从织布的时候就开始规范。”

“织布的时候?”褚遂良道:“你说的是织布机?”

“正是,正是,右仆射果真是才思敏捷,小子佩服万分。”韩艺连连点头。

褚遂良突然一怔,指着韩艺笑骂道:“好小子,在这绕了半天,就是诱使我说出这句话来。”

你知道也已经晚了。韩艺垂首道:“小子岂敢。”

长孙无忌呵呵道:“不说也已经说了,登善你就不要介意了。”说着又向韩艺道:“你继续说吧。”

韩艺道:“织布机的大小,将直接影响绢布的大小,想要规范绢布的尺寸,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规范织布机的尺寸。然而,现在的民间织布机十分杂乱,没有得到统一,故此造成各地绢布大小不一,也常常因此引起纠纷。小子不才,愿毛遂自荐,小子的这一种新式织布机,小到每一个零件都是经过严格规范的,而且可大可小,最大型的需要三人操作,而且还在不断的简化中,而小的只需要一手便可拿着,操作非常简便,就连上个茅房都可以织出少寸布来。”

这个倒是先信着,究竟行不行到时可以再去看,关键也不在于这一点。

褚遂良道:“你这法子虽然不错,但是可行性实在令人堪忧,若照你这般说法,那必须得每家每户先拥有一台你这种织布机。”

韩艺道:“右仆射果真厉害,一语便导出利害关系。”

褚遂良没好气道:“不及你利害。”

他也知道,自己完全被韩艺带着走了,但是已经入了套,想出去也难啊!

韩艺诚惶诚恐,可不敢得了便宜再卖乖,道:“小子还是那句话。不能因为困难,而不去做,只要它能让我大唐更好的发展,只要它还具有可行性,朝廷就应该勇于尝试,不然我大唐只会止步不前的。”

长孙无忌道:“那究竟该怎么做呢?”

韩艺道:“官民合作。”

“官民合作?”

长孙无忌微微一愣。现在这年头,可没有人敢说这句话,你一个老百姓凭什么和朝廷合作。

韩艺道:“朝廷虽然可以大面积推广,但同时规矩甚多,操作起来过程非常繁琐,反而达不到效果,但是私人不同,私人可以灵活多变,更为有效的去执行。就说小民的扶贫计划,就能令很多百姓受惠,但是这个扶贫计划如果由朝廷来实施的话,会引起非常大的反响,困难重重,但是如果朝廷在旁稍微给点帮助,那反而会事半功倍。”

长孙无忌道:“说到你的扶贫计划,我到还想问问你。你可别说,你这完全都是为了百姓。其中究竟有何猫腻。”

韩艺道:“国舅公说的是,小子毕竟还得养家糊口,不能往外面送钱,但也并非如国舅公所言,其中藏有什么猫腻,小子还希望我大唐能够更好。不是小子吹牛。其实小民要赚钱的途径多的是,不需要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光凭话剧就能给小民带来不少的钱财。而且,说到底,小子还是需要收取钱财的。只不过非一次性付清而已,小子终究还是没有亏。但这不是小子的目的,小子主要还是希望我大唐能够更富更强。

我大唐如同凤凰一样,在战火中腾空,但也因战火,导致人口损失巨大,远低于前朝,而人口恰恰就是一个国家的根基。虽然目前一直都在增长,但也极其有限,关键这事是急不来的。所以小子认为,如何利用有限的人口生产出足够多粮食和布匹,其关键还是在于工具,小子这种新式织布机比以前的织布机要多出一倍的生产来,如果人人都用我这种新式织布机,那么即便是同样的人口,我大唐的财富也可以增长不少,那熊飞犁也是如此。”

这话倒是说得挺漂亮的。

长孙无忌微微点了下头,道:“你小小年纪,若真有这份心思,那也着实难得呀!”

褚遂良也点头表示认同。

但随后褚遂良又道:“但是仅凭你个人而言,又如何将这织布机普及全国。”

老匹夫,你想要就明说呀,我韩艺会在乎这些,那你未免也太小看人了。韩艺微笑道:“这当然还是以朝廷为主,小子只是跟在朝廷后面,以微薄之力,辅助朝廷,为此小子愿意交出关于织布机的一切,包括它的生产方式,小子敢保证,如果采用小子这种生产方式,其效率将会大大增加。另外,小子这种织布机是采用组装的,而非常方便运送,利于普及。”

这织布机他不交是不可能的,方才他说的褚遂良哑口无言,那只是因为褚遂良没有做足准备,但只要朝廷一道公文下来,征收这种织布机,就当代的规矩而言,韩艺必须得上缴,因为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想要完全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是完全不可能的,而且这织布机一旦出售,也比较容易仿制的。当然,那些大家族还是能够做到的,他们的经书就不外传,朝廷要,他们也不给,这是因为他们有这实力,而韩艺目前而言,并没有这实力。

但话说回来,他也不稀罕靠这些赚钱,他还是愿意帮助朝廷早点普及这种织布机,因为这确实能够造福百姓。

长孙无忌恍然大悟,是啊,如果是一架架运送,费力不讨好,如果是一块块的木头,那就方便多了。笑道:“看来你早有准备啊!”

韩艺如实道:“若小子没有完全的准备,就怎敢将这织布机呈上。”

ps:前两章有一个地方出现一个大乌龙,就是去北极看企鹅,其实是南极,这是一个笔误,昨天就已经改了过来,抱歉,抱歉。(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