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唐朝小闲人 > 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求援

唐朝小闲人 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求援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2:27 来源:笔趣阁

谈判其实谈的就是时机,同一笔买卖,在不同的时机下,会谈出两种完全相反的结果来,为什么窦衡、邹凤炽会这么爽快的答应下来,就是因为拖下去,他们只会亏得更多,如今他们都接了一笔这么大的单,怎么能将时间耗费在这琐碎的事情上面。

但是韩艺不急呀,反正你们已经上了贼船,下也下不去了,肯定要听从我的命令啊!

在谈妥之后,窦衡和邹凤炽就拉着韩艺跑去工部,到了工部之后,他们才发现,其实看看名单心里还能够接受,当看到真人的时候,窦衡、邹凤炽骂娘的心都有了,不少的老弱病残,断臂断腿的都有。其实这些人都是在战场上受了大伤,侥幸活了下来,朝廷也不好意思不管他们,就让他们在工部做点事,给他们一口饭吃。

而阎立本也确实够狠的,主要是他认为朝廷已经对商人够宽容的了,你们可不能贪得无厌,理应为朝廷收留这些人,不能便宜让你们都给占了。

韩艺看了也挺不好意思的,只能安慰窦衡、邹凤炽,这断臂的可以守门,守仓库,瘸腿的可以刨木头,做细工,还是可以有用的。

窦衡、邹凤炽心想,这老弱病残都得拿劳工法案规定的最低工资,这钱我同样能够在外面招人,为什么要招这些人,心里非常不爽。

那工部侍郎就直截了当的告诉他们,我们虽然给了你们一些老弱病残,但是我们同样也给了你们经验丰富的工匠,这些可都是我们工部的精英,这个你又怎么不说了,反正要么就都签约,要么就一个也别签。

工部表现的非常强势,没有商量的余地。

韩艺当然是做老好人,两边都劝着。

窦衡、邹凤炽也没有办法,只能签约,亏就亏点吧。

关于工资都是工部定的,不可能都按劳工法案最低工资定,工部按照这些工匠的能力来定他们应得的工资,因为工匠是很老实,他们可玩不过商人。当然,这个工资其实是韩艺定的,韩艺也不可能让窦衡、邹凤炽他们吃大亏,肯定是在他们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就是让他们有些难受而已。

窦衡、邹凤炽已经认栽了,但是他们也不蠢,在契约中规定很多的规矩,你迟到、怠工到一定程度,我们也有资格开除你们,他们要对得起自己拿得工资,我面对你们工部,我是弱者,我也认,但是面对劳工,那我们商人肯定要处于绝对优势,不然的话,怎么管理。

故此,大致上还算是公平的。

经过一日的争论,雇佣双方终于签订了劳工契约。

窦衡、邹凤炽赶紧将人领走,这一辈子恐怕都不想跟朝廷打交道。而且他们也没有太多的时间浪费了,长运这边,工匠一到位,就立刻开工。洛阳那边的船坞已经快要建成了,因为这是第二个船坞,不需要去动脑筋设计了,照搬就是了,工程进行的非常快,工匠一赶到洛阳,就基本上可以开工了。

至此,朝廷得工作是完成了,剩下的就是他们商人之间的事了。

而与此同时,吐谷浑的河源郡王诺曷钵已经赶到了长安,这倒是让李治有些措手不及,因为比他预计的要早到七八天,可见吐谷浑的情况是不容乐观的。

不过河源郡王入长安,在朝中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关注的人非常少。

李治还是很给诺曷钵面子,与满朝文武也在大殿中接见了这位唐太宗一手扶植的吐谷浑可汗。

“臣诺曷钵怀以至诚的心向尊贵的大唐陛下问好!”

诺曷钵带着两个属下来到大殿中,恭敬地向李治行了一礼。当初李靖率领大军征服了吐谷浑,但是出于对吐蕃的忧虑,并未将吐谷浑纳入大唐版图,因为一旦纳入大唐版图,那么很可能与吐蕃发生冲突,而当时李世民尽量避免与吐蕃发生冲突,一心对付草原,故此是选择扶植诺曷钵上位,给予吐蕃与大唐一个缓冲地带,但是李世民在位时是非常照顾诺曷钵,还在长安给他立了石像,也表示大唐对于吐谷浑这个战略要地的重视。

韩艺打量了下此人,身材魁梧,生得也是非常英武,看上去倒还真是那么一回事,但估计就是一个绣花枕头。

“河源郡王快快免礼。”

李治伸手示意,随即又跟诺曷钵寒暄了一会儿,问问弘化公主的情况,当初唐太宗将宗室淮阴王李道明之女封为弘化公主,赐婚给诺曷钵,这弘化公主可是唐高祖李渊的亲侄女,唐太宗的堂妹,而且据说也是才貌双全,难得的好女子。

一番寒暄过后,诺曷钵又道:“臣这番前来,特地带来了五十匹我吐谷最名贵的青海驹,谨献给大唐陛下。”

群臣微微一惊,尤其是那些武将,这可是大手笔呀,这青海驹日行千里,早已经扬名天下,这一般来说,送个几匹就已经够意思了,而这一回诺曷钵直接送五十匹,可能连老本都拿出来了。

李治却只是淡淡一笑,道:“河源郡王真是有心了,但是我们中原有句话唤作,君子不夺人所好,这青海驹对于你们部族的百姓是非常珍贵的,因此朕不能收,但是河源郡王的心意,朕是非常感激。”

委婉的拒绝了,而且从语气来看,这绝不是客套话。这要是李世民肯定就收了,因为李世民是非常喜欢名马的,但是李治爱好真不多,他认为你这马给我,也没啥大用,最多也就是赏给臣子,但是对于吐谷浑而言,意义重大,而且,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诺曷钵一听,心都凉了一半,这礼你都不收,我怎么好意思开口,但是事关吐谷浑的命运,诺曷钵也不得不开这口,道:“大唐陛下,臣此番来进贡,还有一事恳求陛下。”

李治明知故问道:“河源郡王请说。”

诺曷钵道:“那吐蕃大相禄东赞欺人太甚,咄咄逼人,先灭我吐谷浑的盟友白兰部,近一年来又屡屡对我吐谷浑用兵,至我吐谷浑百姓于战火之中,而最近臣还收到消息,吐蕃正准备集结大军,企图一举歼灭我吐谷浑,臣实在是出于无奈,才来恳求大唐陛下出兵援助臣,倘若大唐不出兵的话,我吐谷浑恐将难逃厄运,还望大唐陛下念在我吐谷浑上下忠于大唐的份上,搭救我吐谷浑上上下下数十万子民。”

“竟有这等事?”

李治故作惊讶道。

许敬宗立刻站出来道:“启禀陛下,此事老臣略有听闻,不过吐谷浑与吐蕃长年以来互相攻伐,从未间断过。”说着他又向诺曷钵道:“河源郡王是否有些危言耸听了。”

根据大唐得来的消息,其实目前而言,两边还算是均势,吐蕃只是稍占上风,还没有取得压倒性优势。诺曷钵是来求助的,当然要夸张一点,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殿中大臣都表现的很平淡,反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诺曷钵道:“大唐陛下,若非是在这生死存亡之际,臣也不会日夜兼程赶来长安,那吐蕃大相禄东赞最近几年一直就在我吐谷浑边境,足见他是要举国之兵来对付我吐谷浑。而且据臣所知,吐蕃对于大唐陛下对西北动兵,深感不满,他急于灭我吐谷浑,就是要遏制大唐对于西北的掌控。”

韩艺眯了眯眼,看来这事果然不简单,真是要了亲命。

李治问道:“朕出兵西北平叛,与吐蕃有何关系?”

诺曷钵道:“吐蕃早已经觊觎那安西四镇,而且在龟兹、于阗、疏勒皆扶植了自己的势力,然而,这一回大唐出兵不但消灭了阿史那贺鲁的叛军,还重创了吐蕃在于阗、龟兹、疏勒等地的势力,一旦吐蕃占据我吐谷浑,那么便可割断大唐与安西的联系,到时吐蕃便能拿下安西四镇。”

李治皱了皱眉,突然看向韩艺道:“韩侍郎。”

韩艺急忙站出来道:“微臣在。”

诺曷钵瞧了眼韩艺,见此人恁地年轻,不禁与身后的下属用眼神交流了一番,显然他们是听过韩艺的大名。

李治道:“当初爱卿前往西北平叛时,可与吐蕃发生过冲突。”

韩艺道:“回禀陛下,吐蕃与我大唐可有联姻之谊,微臣怎敢擅自对吐蕃用兵,倒是刘将军曾领兵到过吐蕃的边界出,不过吐蕃表现的非常专业,遣派人来与我军询问,双方并未发生任何争斗。”

李义府、许敬宗一愣,这韩艺不是反吐蕃的,怎么这一回又帮吐蕃说话了,难道是皇帝的意思。

但不管怎么样,这是对他们有利的,他们才不愿意为了吐谷浑,去跟吐蕃作战了,打起仗来,大家可都要过苦日子了。李义府赶紧站出来道:“陛下,依微臣之见,河源郡王这话有挑拨之意,自文成公主嫁入吐蕃之后,我们大唐与吐蕃一直相安无事,双方百姓都非常友好,可不能因为河源郡王的一番话,而损害我们大唐与吐蕃的关系。”

李治点点头。

诺曷钵急得都快哭了,忙道:“大唐陛下,那禄东赞十分狡诈,他深知大唐国力强盛,暂时不敢与大唐作对,故此隐忍不发,等到他消灭我吐谷浑之后,他肯定会不念旧情,在背后捅大唐一刀的,陛下应早做准备,不能纵容禄东赞肆意妄为。”

李治笑道:“郡王稍安勿躁,朕能够体会你心中的焦虑,吐蕃与你们都是我大唐的属国,我大唐也不愿见到你们相互厮杀,恰好禄东赞也在来长安的路上,等到他到了之后,朕跟他说说,让他停止对你们动兵。朕已经在宫中备上盛宴,为郡王接风洗尘,各位爱卿也随朕一同前去吧。”

“臣等遵命!”

诺曷钵见罢,眼中满是失望。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推荐,求月票。。。。。。(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