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唐朝小闲人 > 第一千零九十章 鹰在哪里?

唐朝小闲人 第一千零九十章 鹰在哪里?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2:27 来源:笔趣阁

这果不然出韩艺所料,李义府去捣鼓了几日,便成功“说服”了禄东赞答应大唐的要求,也就是由大唐出面,给双方划定红线,并且大唐还将派遣官员入驻吐谷浑,监督两方。

李治听闻之后,大喜不已,这条件无疑是最符合大唐的利益,狠狠褒奖了李义府一番,并且决定在承天门楼举办宴席宴请群臣,来庆祝大唐成功平息了这一场争斗。

这李义府是后来居上,将功劳全部给夺去了,在宴席中,不少大臣是排着队向李义府道贺,一时是风光无限。

禄东赞看在眼里,那是笑在心里,也是不断的恭维李义府,将李义府捧得高高的。

趁机与李义府、许敬宗他们攀谈,因为松赞干布时期,大唐重臣都是开国功勋,什么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等人,再来就是韩瑗、来济、褚遂良等人,如今是大换洗,枢要大臣中就剩下李一个人了,其它的都换了,禄东赞也得重新认识这些人,毕竟他目前而言,不想跟大唐撕破脸,还得依靠外交,但更多的是在试探这些大臣,看看这些大臣比起房玄龄他们来如何?

国家政策都是出自这些枢要大臣,了解这些枢要大臣,可以对于大唐国策有一个基本上的判断,这是非常重要的。

这酒过三巡,禄东赞算是看明白,这些枢要大臣那都是一群爆发富,李义府他们的言语中充满得意,一看就知道是什么人,不像长孙无忌、房玄龄他们一样,不管心里怎么想的,脸上的表情总是跟气氛相得益彰,完全看不出他心里在想什么,这些人在禄东赞眼中,连房玄龄的一根脚趾头都当不上,心中更是得意,如此大唐有何惧哉,也是越喝越开心。

“唉---!”

郑善行转过头去,望着崔戢刃,好奇道:“崔兄为何叹气?”

崔戢刃苦笑道:“我只觉裸露在外人面前。”

郑善行微微一愣,随即点头叹道:“是啊!陛下这般庆祝,那岂不是告诉外人,我大唐打心里就不想兴师动众,如此一来,只怕禄东赞心里是另有打算。”

“不是只怕,而是一定。”崔戢刃微微皱眉,道:“据我所知,吐蕃能有今日,禄东赞的功劳恐怕还要高于松赞干布,此人绝非等闲之辈,那么他的野心肯定也不小,可惜陛下竟将此重任交予李义府这等目光短浅的小人,他又岂是禄东赞的对手,恐怕今后我大唐要在这上面栽个大跟头。”

说着,他目光瞟向一人。

郑善行的目光顺着望去,只见韩艺与张大象站在角落里面,相互交谈着什么。

而整个计划制定者韩艺,却被人遗忘到一边,心中唯有苦笑,总算是见识到什么叫做得意忘形了。

“韩侍郎,我觉得这太不公平,这分明就是你的功劳,如今人人都向李义府道贺!”

张大象看到此景,都有些愤愤不平道。

韩艺一笑,道:“这本就不在我的职权之内,也没有谁规定这功劳就是属于我的,况且,的确是李义府给谈下来的。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那因地适种。”

张大象道:“如今人都派出去了,只要农民得益,这事应该问题不大,我们户部应该多准备一些桑树苗。”

“这钱用不着咱们户部出!”韩艺呵呵道。

张大象好奇道:“那谁出?”

韩艺道:“谁要承包,谁出呗!你偷偷让人将这消息放出去,他们自然会准备桑树苗的。”

张大象点点头。

正当这时,李忽然晃悠悠的走了过来,张大象非常识趣的离开了。

“你小子还真是大方啊!”李似笑非笑道。

韩艺笑了一声,道:“司空,这你可不能怪我,我做了我所做的一切,而司空你可什么都没有做。”

李诧异道:“原来你还生老夫的气。”

韩艺道:“司空南征北战,在朝中位居相位多年,什么没有见过,大臣们脸上的笑容不是告诉禄东赞,你尽管打就是了,我大唐是不可能出兵的。”

李皱了皱眉头,其实这个问题,他也意识到了,他觉得很憋屈,我大唐没有道理这么害怕吐蕃。

韩艺瞧了眼李,道:“司空,请恕我说一句不得当的话。”

李一怔,道:“还有什么是你不敢说的。”

“我不敢说的太多了!”韩艺摇摇头,正色道:“司空,你不觉得你如今的地位很尴尬吗,甚至有点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味道么。”

李眉头紧锁,有些不悦道:“你这话死什么意思?”

韩艺道:“司空位居三公之一,没有统兵,但却是军方的代表,在我看来,军方就应该强势,就应该发声,不管成与不成,军方绝对不能认怂的,原本这事的话,军方给予陛下强有力的支持,与文臣配合,一张一弛,这是必要存在的,可是司空你既代表军方,却又不能代表军方出声。

如果在这事上面,军方给予强有力的回应,禄东赞又岂能像现在这般春风得意,他心里多多少少都有些忌惮,而如今的话,禄东赞眼中看到的,尽是一群不愿打仗的文臣,他心里对于我大唐的惧怕恐怕会大减,这会促使他肆无忌惮为自己的野心付诸行动。”

说到这里,他闭目一叹,道:“我大唐何时再能出一个侯君集啊!”

李眼中闪过一抹厉色,低声道:“你说老夫不如侯君集?”

韩艺不答反问道:“不知司空问的哪一方面?”

李眯了眯眼,直视着韩艺。

韩艺看着他,浑然不惧。

过得一会儿,李突然将杯中的酒饮尽,笑道:“老夫是占着茅坑不拉屎,你小子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说完就转身离开了。

韩艺轻轻一笑,其实他心里非常清楚,现在李义府等人得势,谁敢轻易去得罪他们,弄不好就得去岭南,武将心里也害怕,毕竟李治扫荡了好几批大臣了,你韩艺也是策划者之一,那还不你们说了算,反正跟他们也没有多大的干系,他就是想故意刺激一下军方,今日之事是无法挽回了,但是今后可不能再这样,军方如此沉默,这是不太正常的现象。

因为一个强大的帝国,文臣是无法缔造出来的。

正当韩艺愣神时,禄东赞不知何时,走了过来,笑道:“韩侍郎!”

“原来是吐蕃大相!”韩艺一怔,拱拱手,又笑道:“在下出生比较晚,对于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那一段佳话,只是道听途说,是大相你告诉我,那一段姻缘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我真的非常开心大相能够做出让步。”

禄东赞先是一愣,随即笑道:“韩侍郎谬赞了,其实能够达成这个协议,全亏韩侍郎的智慧,我之所以不肯退让,皆因我不相信慕容氏,要是大唐能够限制吐谷浑的军队出边境,那我们吐蕃便可放心了,这一切皆是因为韩侍郎的智慧。”

韩艺一笑,只觉他的话充满着智慧,这个台阶下得真是无懈可击,让人情不自禁愿意去相信他,摇摇头道:“不敢,不敢,这可能与我是商人有关吧。”

禄东赞好奇道:“此话怎讲?”

韩艺笑道:“因为商人喜欢用契约说话,如果我不是商人出身,我恐怕也想不到这一点。”

禄东赞稍稍点头。

韩艺又道:“相信大相听过我们大唐的神圣的君子契约。”

禄东赞立刻道:“这当然听过,而且也是出自韩侍郎之手。”

这话一出口,他便勐然惊醒过来,不好,上当了。

韩艺点点头道:“大相说得不错,因此大相完全不用担心,若是吐谷浑敢破坏这一份协议的话,我们大唐一定会全力支持吐蕃的。”

吐谷浑目前哪里敢破坏这协议,这分明就是冲着吐蕃去的,言外之意,就是你吐蕃要是敢违约,我们大唐绝不会坐视不管的,这是软中带硬。

“这是当然,我之所以答应下来,全因大唐。”禄东赞也是不露声色的说道。

禄东赞来找韩艺,就是想试探一下韩艺,没曾想到反倒让韩艺抓住机会,稍稍威胁了以他一番,他自问占不到便宜,于是与韩艺聊了几句,便离开了。禄东赞刚走不久,诺曷钵紧跟着就过来了,呵呵道:“韩侍郎,此番真是多谢你了。”

人家都是在感谢李义府,他却跑来找韩艺,用意非常明显,因为他见禄东赞和李义府关系非常好,显然李义府是跟吐蕃亲,故此他得拉拢韩艺这一派来支持自己,这样才能保持与吐蕃在大唐朝中的势利能够平衡,如果大唐一边倒偏向吐蕃,那吐谷浑可就糟糕了。

韩艺笑道:“河源郡王言重了,我不过是奉命行事,这是我的职责罢了。”

“韩侍郎过谦了!”诺曷钵一笑,又道:“不过韩侍郎,即便如此我心中还是有些不安,禄东赞这人我太了解了,善于算计,我不是信不过大唐,我只是信不过禄东赞,万一他回去之后翻脸不认账,可如何是好?”

韩艺笑道:“他要是这么做,不是逼着我们大唐出兵么,我相信他不至于这么蠢。不过---!”

诺曷钵忙道:“不过什么?”

韩艺道:“不过河源郡王,凡事都不能完全寄托于他人,只有自身强大,才能震慑住敌人,在下斗胆奉劝河源郡王一句,这一份协议只是限制了战争进一步扩大化,但是没有终止战争,你可不能麻痹大意,应当比以前更加紧迫才是,唯有如此,你方能真正的化解这一场危机。”

诺曷钵点点头,感激道:“韩侍郎的忠告,在下一定谨记在心。”(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